看板: Buddhism ◎ 連線佛教版 板主: fox |
閱讀文章: 第 4789/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purify (淨心) 看板: Buddhism 標題: 廣欽老和尚行持語錄 - 修行不執做了多少功德 時間: Wed Mar 26 20:23:10 2014 廣欽老和尚行持語錄 - 修行不執做了多少功德 日期:1981年1月21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九十歲 老和尚禁語前對人眾開示。由於數月來,每日應客說話,師父身體已 疲乏至及,中氣虛耗,日前又聞樂果老和尚圓寂,而興往生之意。今 早,由當家師領眾,搭衣持據,至和尚寮,請老和尚慈悲住世,並禁 語調氣。老和尚說:「今日起,我將禁語,諸位當和衷,共同為常住 努力,凡事須懺悔自己的不是,要修忍辱,不要起人我是非的爭執, 這樣常住平靜無事,師父禁語才能放心。」「我們出家修行,就是要 修這些無始來的慳貪習氣,要粗衣淡飯,廚房中能吃的東西,不要糟 蹋,常住中可以用的東西,就必須加以利用,要為常住節儉,能省則 省,不要有這是你的東西,或是我的東西這種分別心,出家人沒有出 家人沒有什麼自己的東西,一切都是常住的。更不可將常住的東西, 或是自己出家後所積得的一些儲蓄,拿回俗家親眷,這樣不但沒有替 他們植福,反而更替他們折福。」「如果出家不曉得要吃苦、捨慳貪 ,講求吃好,講求安逸,那又何須來出家,又與俗家人何異?我們吃 飯不講求美味,就是捨口慾之貪,凡是能吃就吃,能吃飽就好,這樣 才能捨慳貪,開我們的智慧。以前,我們在大陸承天寺修時,寺中共 有百多位僧眾,每日,一清早便到菜市場,撿那些別人不要買的菜葉 回來煮,每人吃飯就是一盤羅漢菜,那像現在,花花綠綠的煮那麼多 盤,任情的吃,而且生活還求享受,不會為常住省錢。像以前在本寺 的出家眾,山中有柴枝不去撿,偏要花常住的前,去買煤炭來燒,還 得從山下請人挑上來,費錢又費力,自從傳聞師來了以後,才不辭勞 苦,開始上山撿柴,日用雜品都由山下親自挑上山。」「現在,寺中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職事,各人負責好各人的工作,不要去干涉他人 ,有事情,不要堅說是自己對,別人不對,這樣舊會起衝突,這個世 界就是這樣不會和平。不管別人說我們怎樣。都要承擔下來,要慚愧 說自己的不是,這樣才能和合無諍,切不可責說別人的不對。」「擔 職事的人,要有不怕別人講話的氣魄,如果畏首畏尾的,怕東怕西, 怕別人講是非,整個心被束縛得死死的,這絕非解脫之道。尤其是做 廚房職事的人,更須以忍辱行,來對治我們的無明煩惱。廚房是雜務 最多,是非最多,最容易讓人起無明煩惱的地方,我們在廚房要修些 什麼?就是要以忍辱,來修治這些煩惱,降服我們的無明,這樣才能 開我們的智慧。否則,在廚房當職事,不會忍辱,不會慚愧自己的不 是,事事與人爭是非,所起的無明煩惱,比俗家人更厲害,這樣,煮 一輩子的飯,也不會出頭。以前,文殊、普賢菩薩也是這樣,行大誓 願,是在廚房修成的。在大陸承天寺用齋時,都有法師向大眾開示, 讓大家能瞭解修行的意思所在,起慚愧心,勇猛精進。」「現在寺中 的諸位,都沒有貪念,而且每一位都很盡心自己的職務,都在為常住 努力,所以,護法諸天都有在擁護我們,否則,師父每天就坐在這裡 ,自自然然的,也沒有在做什麼佛事,憑什麼建道場,而且,大家都 能平平靜靜的修行?照目前這種情況下去,對承天寺也有個好處,就 是在未來的劫數變動中,承天寺會免過這個劫難。」知客師說:「請 師父住世度眾生,尤其寺中這批新出家的,仍然須要師父的引導。」 老和尚說:「度眾生?現在的人,越來越奢華,貪念熾盛,離佛法越 來越遠,眾生那麼多,要度怎麼度得完?師父不識字,但是你們卻能 跟隨師父修苦行,都很孝順師父,依照佛法認真在行,師父也盡量維 持這個色身住世,但色身終是有壞的一天,等到這個假殼子不能再住 時,我也無法勉強。」老和尚接著又說:「今日起,我就禁語,交代 大家的一些話,切要記得,彼此要含忍合作,凡事都須慚愧自己的不 是,切不可責人非,致生爭端,大眾合和,清淨修行。」老和尚開示 畢,大眾起來頂禮師父後,便退下。 日期:1981年1月27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九十歲 老和尚在客堂,對╳╳師開示:「如果我們能把這個心修得清淨,無 業垢,那麼臨終時,這個『心』便投入蓮花,由西方蓮花池自然化生 ,而不由父母精血的穢體,由父母體生的還有生死輪迴。」「忍辱是 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處,能行忍之 人,福報最大,也增加定力,消業障,開啟智慧。」「在家人的習性 ,是凡事分別是非、曲直、對錯爭常爭短的,惡心相向,出口如劍, 而出家人就不同了。出家人要忍辱為本,慈悲為懷,事無分是非曲直 ,甚至無理的事情,也要以婉轉慈悲的心,學忍辱吃虧,一切能容, 才是出家人的德量。」 日期:1981年春季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九十歲 老和尚開示:「兩堂課誦在訓練精神,每堂課誦,均有一切龍天、非 人孤魂等眾在聽,有因此而得到超生的。這樣,我們也會得到自心的 安樂,冥陽兩利。」「對於他人的侮辱,能忍下來,便是我們的福報 ,以後還會慢慢的開智慧,忍辱也是在開我們的智慧。」「修行須在 不知不覺中進步,一天過一天,無罣無礙,無憂無惱,這樣才行,若 還執著我在進步,或做了多少功德,會起我慢貢高,還是很危險。」 -- ▲▲▲ ╮╔╯ ╰╦═╭══╗╔═╮╰═╗╭ ███ ═╬╬═╮╔╬╮ ╭╯║ ║ ╭╯║ ▲▲▲ ◥█◤ ╭╬╬═╝║║╠══╬═╣ ║╭╬═╣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Ξ ║╠═╗║║║ ║ ╰═╩╯║ ║ ◥█◤ 歡迎加入交流討論 ╰◣ ╰╝╰═╩╯║ ╰═╯ ╰═╯ ╚═╯◢Ξ http://buddhaspace.org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WWW: http://cbs.ntu.edu.tw |
閱讀文章: 第 4789/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