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 連線佛教版    板主: fox
閱讀文章: 第 4551/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purify (淨心) 看板: Buddhism
標題: 《一問一智慧》英譯序
時間: Mon Dec 10 16:41:17 2012

《一問一智慧》英譯序

------------------------------------------------------------------------------
                           英譯序         山帝卡羅比丘
------------------------------------------------------------------------------
    佛使尊者( Ajahn Buddhadasa )於一九六六年一月在曼谷湯馬沙大學( Thammasat
University ), 對學生作了兩次演講, Dhamma Principles For Students (中譯本名
為「一問一智慧」)就是這兩次演講的內容。從那個年代開始,已有許多泰國年輕人回到
佛教教義中,去探尋西方現代教育所無法提供的答案和可能。面臨急遽變遷和混亂的社會
,年輕人想追尋一種和平的方式,以解決這時代的爭議和不公道的現象【譯註一】。這份
關心值得讚揚,而且每個人都認同它對實際需要所作的引導,但若佛教觀點應用不當,或
以混淆的觀點來對治社會的迷亂和競爭,那就不會有任何利益。為了避免誤導,佛使尊者
一直設法對老老少少提示佛教的根本教義,他回溯佛陀親說的原始法義,簡單又直接地詮
釋它,並揭示「法」超越時空,可適用於古印度、現代泰國,甚至遍及已開發的西方。

    這兩篇講稿原來的主題稱為 Lak Dhamma Samrab Nak Seuksa ,意思是「給學習者的
法義原則」。一看這個標題,就可明瞭這本書的目的。首先我們必須了解 Seuksa (引自
於梵文)和 Sikkha (巴利文)的意義。 泰國人曾把  Seuksa 翻譯成英文的  study 和
education ,但是這種現代用法削弱了它原本的文義。 Seuksa 不僅解釋成我們現在所累
積的知識和專門技能,它更進一步意指學習與生命密切相關的事,然後訓練自己完全地投
入並依循這些知識,它是引導我們深入內心的一種學習。就和 Sikkha 被分解為 sa (靠
自己、為自己、認識自己)和 ikkha(觀察),而被解釋為「自己觀察自己」是一樣的。

    Nak 是指熟練或專精於某種特殊活動的人。 Nak-seuksa 就是學生,但不是指到學校
註冊、穿制服、帶著書的一般學生。真正的學生應熟練 seuksa 的所有意義、各種角度和
各種層次,直到他在 seuksa 中成為專家。事實上,沒有任何機構、行事曆和課程能涵蓋
這種真正的學生,因為人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基本責任當這種學生。

    Lak 的意思是「原則、標準、標竿、防波堤和界樁」,它是我們可遵循以求穩定和安
全的東西。明智的學生會先研究基本教義原則,基礎紮實之後再慢慢深入。事實上,通常
奠定真正的基礎就夠了,認清教義原則是第一步,它能確保我們進入佛法的核心,若再加
以認真地內省,就更能幫助我們理解。但最後唯有將法義融入生活中去實踐,它們才會真
正成為可靠的壁壘。

    Dhamma (法)的意思很難詮釋。 它是所有精神努力和所有生命(即使是最平常、最
世俗的也算在內)的核心,它可說是「事物」、「教義」和「至上絕對的真理」。在此,
為了修行的開始,我們要強調的是 Dhamma(法)的四個生命意義:

    ①自然──所有事物,包括人類本身和我們的所作所為,以及那些事的本質。
    ②法則──歸類和統理所有的自然法則。
  ③責任──每個人及所有眾生,在每一呼吸間和每一機緣?堙A依據自然法則所展現的
              生活方式。
    ④結果──依據自然法則,正確履行責任後所產生的結果。

追求生命真理的學生要掌握學習原則,必須以這四點為基礎,所有的學習都必須導於此處
。

    Samrab 意指「給」。 法義原則不是飄浮在不可捉摸的極抽象、哲學化的玄學領域,
它們有清楚的目標和修行價值,提供給對生命認真,有心瞭解自己現在做什麼、將來要到
那?堨h,以及厭離自私、痛苦的人,以啟示、充實學習者的生命。然而,它們不是以信仰
、記憶、背誦來滿足虛幻安全感的對象,它們是用來學習、調查和實驗以使自己瞭解人生
意義、真理的方法。

    這本書涵蓋了許多常被混淆或忽略的主題,然而它們卻是佛教教義中必須傳遞的精髓
。例如「苦」和「空」的義理,透過學術討論後變得模糊不清、模稜兩可,這種現象普遍
存在於現代佛教裡。佛使尊者極力想幫助我們在自己最貼切的「呼吸」和「生活」中看到
「苦」、「空」。東西方學術界著眼於理論和哲學,佛使尊者則著眼於把生命安住在真理
與和平中。他的觀點、教導清楚而簡潔,我們希望透過英文翻譯,能使佛使尊者和他的導
師們──佛陀、法、生命和苦──充分展現出來。

    我們把求法者問過的問題蒐集成冊,以後如果有人再問起這些問題,就可以很方便找
到清楚、簡潔的回答,尤其這些答案有些直接引用佛陀的話。更可貴的是這本書所提供的
方法是落實的,它沒有涉及使我們樂在其中而會自我干擾的神祕論和神話論。我們須不斷
研究這本書,並在自己的生活中踐行,實際、直接地去除一向腐蝕宗教的錯誤資訊,單純
地面對這些真理。那麼,這些真理的深度將會在日常生活顯露,令我們從苦和導致苦的無
明中解脫出來。

    這本小書自從亞力揚難陀比丘( Ariyananda Bhikkhu )首次翻譯後,已再版了許多
次。這次出版我和他又先後訂正一些小錯誤和印刷上不統一的地方,想辦法增強它的可讀
性,但沒有做太大的改變。在籌備這一版期間,許多解脫自在園( Suan Mokkh )的訪客
也提供寶貴的建議,並幫忙審稿,遺憾的是他們多到無法一一列名。 最後 Phra Dusadee
Metamkuro 、 Chao Assara  和他們在佛法解行中心(  The Dhamma Study & Practice
Group )的朋友們負責發行和出版。他們出版了許多寶貴的佛書,這份善意和奉獻值得我
們認同、感激和支持。

    願這本書的出版不僅讓付出努力的同修們增長智慧和清涼,也能利益全世界的朋友,
願大家能再三細讀此書,如此,深遠的真理將會在我們的心中紮根。願我們都研讀真理,
並與這些真理朝夕和諧相處,那麼,各種無明、自私、痛苦就會蕩然無存。

                          山帝卡羅比丘(Santikaro Bhikkhu)
                          解脫自在園
                          一九八八年結夏安居

【譯註一】一九六六年,泰國政府因濫用權力,實行專制,又派兵鎮壓示威遊行的大學生
          ,捉拿學生領袖,社會因此動盪不安。


--

▲▲▲   ╮╔╯  ╰╦═╭══╗╔═╮╰═╗╭    
███ ═╬╬═╮╔╬╮    ╭╯║  ║  ╭╯║    ▲▲▲
◥█◤ ╭╬╬═╝║║╠══╬═╣  ║╭╬═╣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Ξ     ║╠═╗║║║╰═╩╯║  ║    ◥█◤   歡迎加入交流討論  
  ╰◣ ╰╝╰═╩╯║  ╰═╯      ╰═╯  ╚═╯◢Ξ http://buddhaspace.org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WWW:                          http://buddhaspace.org
閱讀文章: 第 4551/491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