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Xfile ◎ 佛教 X-FILE    板主: root
閱讀文章: 第 7192/864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lailn (LNL) 看板: BudaXfile
標題: 《占察經豆得》(05)
時間: Wed Aug  9 13:53:48 2006

代轉PO Abstsai(白非白)寫的《占察經豆得》(05)


《占察經豆得》(05)

“甚深根聚”一詞不見諸經,這也是使古學者懷疑的地方
,但如果我們先來看“根聚”一詞,發現同樣是隋代天竺
三藏【闍那崛多】所譯的《華嚴不思議境界經》裡,世尊
對文殊菩薩談到禪定種種不思議境界時,對於“行禪”的
說法所用的也是“根聚”一詞,並且此經中從頭到尾也沒
有“禪定”名詞出現:(T10n0303_p0922)
┬┬┬┬┬┬┬┬┬┬┬┬┬┬┬┬┬┬┬┬┬┬┬┬┬
(佛告曼殊尸利)..放無數俱致那由多百千智炎。十方諸世
界中。遍布示現。與諸眾生。破散無明黑闇翳膜。[車*乞
]諸煩惱濁泥。生長諸善根。【成熟諸善根聚】。發起諸
善門。並於一時諸所作轉。而住處不動。
曼殊尸利。如來亦無分別,無異分別..。
┴┴┴┴┴┴┴┴┴┴┴┴┴┴┴┴┴┴┴┴┴┴┴┴┴

上句中【成熟諸善根聚】意思即是“幫助那些努力於禪定
的行者得到成就”,隋代當時尚未確定禪定的名詞,就算
天台智顗大師所用的名詞也不是禪定,而是用“止觀”,
直到唐代玄奘大師譯經時,用的則是“靜慮”一詞代表
打坐行禪,而把“禪”字用於專指行禪所發生的定境。

暫且不管名相為何,古德有一點看法是相同的,那就是定
境是“不可思議”的。我們之前談過,禪定境界發生時,
最初是會先了知自己的三業異熟,對於宿世因、此世果會
比較了解一點,也才能夠小心懺過去業,並謹慎於此世修
行該如何避免再造業因免去輪迴。

可是定境所發的神通對後世行者來說實在是不太可能的事
,因此接下來才有“堅淨信”菩薩的發問,“堅淨信”的
堅字意思是“一心、全心”,堅淨信也譯為“一心淨信”
,意思就是全心全意的淨信,也簡稱“淨信菩薩”,淨字
有二個意義,一個是不作他想的淨,也就是一心,另一個
是淨三業,凡是想要證入般若波羅蜜多境的行者首先要有
三業清淨的修為,業淨而後才可證入般若波羅蜜多,這類
行者可稱為“一心淨信菩薩”,也就是“淨信菩薩”。堅
淨信是意譯,他並不只是一位菩薩,也是代表“這一類”
菩薩來發問。

佛經裡面凡是當機問法的菩薩或比丘,除了那些路上遇到
佛而發問的人之外,在法會上通常問法的菩薩名稱就是和
所問的法有關係。這大概也是大乘經典的特色。

《占察經》(T17n0839_p0901)
┬┬┬┬┬┬┬┬┬┬┬┬┬┬┬┬┬┬┬┬┬┬┬┬┬
1.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堅淨信。從坐而起。整衣服。偏
袒右肩。合掌白佛言。我今於此眾中。欲有所問諮。請世
尊。願垂聽許。
2.佛言。善男子隨汝所問便可說之。
┴┴┴┴┴┴┴┴┴┴┴┴┴┴┴┴┴┴┴┴┴┴┴┴┴

上面是開場,菩薩要問佛,請佛先允許發問。世尊當然允
許,菩薩也就直說:
┬┬┬┬┬┬┬┬┬┬┬┬┬┬┬┬┬┬┬┬┬┬┬┬┬
3.堅淨信菩薩言。如佛先說:『若我去世。正法滅後像法
向盡及入末世。如是之時。眾生福薄多諸衰惱。國土數亂
災害頻起。種種厄難怖懼逼擾。

4.我諸弟子失其善念。唯長貪瞋嫉妒我慢。設有像似行善
法者。但求世間利養名稱以之為主。不能專心修出要法。

5.爾時眾生。睹世災亂心常怯弱。憂畏己身及諸親屬不得
衣食充養軀命。

6.以如此等眾多障礙因緣故。於佛法中鈍根少信。得道者
極少。乃至漸漸於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復甚尟。所有修
學世間禪定。發諸通業自知宿命者次轉無有。如是於後入
末法中。經久得道。獲信、禪定、通業等。一切全無。』
┴┴┴┴┴┴┴┴┴┴┴┴┴┴┴┴┴┴┴┴┴┴┴┴┴

上面那一大段是菩薩引用世尊在先前所說過的話,來說明
情況的嚴重性。簡單的白話說明:

3.世尊預言末法的世界災難日益嚴重,生靈塗炭,民不聊
生。

4.佛的四眾弟子們心性變壞,學佛者都以收錢和打知名度
為主•無法專心的去修習涅槃出世間法(“但求世間利養
名稱以之為主。不能專心修出要法”)。

5.一般民眾又為了世局動亂不安,心中常感害怕,擔心自
身和家屬親人的安危和謀生的困難。

6.世尊預言一開始是得道者很少,漸漸的大家對三乘越來
越沒信心,能得禪定神通、自知宿命的修行者也漸漸沒了
。最後到了末法之世,有信、禪定並能証宿命通的修行者
“一切全無”。

這真的是令學者心痛不已的預言,堅淨信菩薩不忍心,於
是請問世尊看看有沒有什麼補救的辦法:

┬┬┬┬┬┬┬┬┬┬┬┬┬┬┬┬┬┬┬┬┬┬┬┬┬
7.我今為此未來惡世像法向盡。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
請問如來。

8.設何方便開化示導。令生信心得除衰惱。以彼眾生遭值
惡時。多障礙故退其善心。於世間出世間因果法中數起疑
惑。不能堅心專求善法。如是眾生可愍可救。

9.世尊大慈一切種智。願興方便。而曉喻之。令離疑網除
諸障礙。信得增長。隨於何乘速獲不退。
┴┴┴┴┴┴┴┴┴┴┴┴┴┴┴┴┴┴┴┴┴┴┴┴┴

7.菩薩為那些尚有一點善根的人請求世尊。

8.看看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使求法的人沒有衰惱,能不退
善心,能堅心求道,菩薩說這些有善根的人是因為生在惡
世,值得同情。

9.希望世尊能給個方便法門,使末法世間有善根的求法人
能有信心,而能選擇三乘之一勇往直前不退轉。

堅淨信菩薩會這樣問,原因之一就是世尊說般若法門時,
是由初入門的六度一直說到甚深六度,而甚深六度中的甚
深禪定又是甚深般若的前導,有了禪定經過初、二、三、
四禪而後才能發展五通,五通就是宿命通、天耳通、天眼
通、他心通、身如意通,有這五通才能進一步精進修行,
而得漏盡通,證入般若涅槃智。

可是要有五通的能力,對後世學者來說也實在很困難,因
此堅淨信菩薩才會問世尊,問看看有沒有其它的方便法門
,可以快一點讓學者了知宿命而精進修行。世尊回答堅淨
信菩薩說道:
┬┬┬┬┬┬┬┬┬┬┬┬┬┬┬┬┬┬┬┬┬┬┬┬┬
1.佛告堅淨信言。善哉善哉。快問斯事。深適我意。今此
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地藏。汝應以此事而請問之。
彼當為汝建立方便開示演說成汝所願。

2.時堅淨信菩薩復白佛言。如來世尊無上大智。何意不說
。乃欲令彼地藏菩薩而演說之?
┴┴┴┴┴┴┴┴┴┴┴┴┴┴┴┴┴┴┴┴┴┴┴┴┴

1.世尊很高興的回答:“太好了,你直接了當的問這件事
,深得我意”,於是世尊要菩薩去問此次大會中的地藏菩
薩。

2.堅淨信菩薩就問“世尊有大智,為何要地藏菩薩說呢?
”,言下之意“地藏菩薩會比世尊更知道法門嗎?”

┬┬┬┬┬┬┬┬┬┬┬┬┬┬┬┬┬┬┬┬┬┬┬┬┬
3.佛告堅淨信。汝莫生高下想。此善男子發心已來。過無
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滿足。

4.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雖復普遊一切
剎土。常起功業。而於五濁惡世化益偏厚。亦依本願力所
熏習故。及因眾生應受化業故也。
┴┴┴┴┴┴┴┴┴┴┴┴┴┴┴┴┴┴┴┴┴┴┴┴┴

3.世尊知道他的意思,所以也直接回答“汝莫生高下想”
,世尊接著介紹一下地藏菩薩:“這位善男子在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之前就已經具有佛的資格了。上句中的
“已能度薩婆若海功德滿足”的“薩婆若”通常譯為”一
切智”,或“一切智者、全智者”。意指在佛果上了悟一
切法之智(一切智),從而引申為證得佛果者之稱號(即
一切智者)。

第四句意思就是:“只是由於自己的願力,普遊一切佛國
以各種方便法門度眾,對於無佛的五濁惡土眾生更為有緣
,因其願力而更要那些應受化度的人受到啟發。”

┬┬┬┬┬┬┬┬┬┬┬┬┬┬┬┬┬┬┬┬┬┬┬┬┬
5.彼從十一劫來。莊嚴此世界成熟眾生。是故在斯會中。
身相端嚴威德殊勝。唯除如來無能過者。又於此世界所有
化業。唯除遍吉、觀世音等諸大菩薩皆不能及。
┴┴┴┴┴┴┴┴┴┴┴┴┴┴┴┴┴┴┴┴┴┴┴┴┴

地藏菩薩從十一劫前就開始在我們這個世界度眾了,所以
他也在這個法會當中,他的身相端嚴威德殊勝。和如來相
同,同時在這個世界所度的人數之多,除了普賢、觀音等
大菩薩之外,其它菩薩是無法相比的。

┬┬┬┬┬┬┬┬┬┬┬┬┬┬┬┬┬┬┬┬┬┬┬┬┬
6.以是菩薩本誓願力。速滿眾生一切所求。能滅眾生一切
重罪。除諸障礙現得安隱。

7.又是菩薩名為善安慰說者。所謂巧演深法。能善開導初
學發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以如是等因緣。於此世界眾
生渴仰受化得度。是故我今令彼說之。
┴┴┴┴┴┴┴┴┴┴┴┴┴┴┴┴┴┴┴┴┴┴┴┴┴

6.因為地藏菩薩的大願力,能快速滿足眾生所求,能滅眾
生重罪,去除障難,使人立刻得到安穩。

7.這位菩薩也叫作“善安慰說者”,因為他總是能夠深入
淺出的解脫各種法門,很會開導那些初發心想求大乘的人
,使那些學者不會怕學不會大乘的法門,此世界眾生很需
要他來教導,所以我今天令他來說法。

大乘就是《法華經》系裡所說的弘佛乘(道),它的意思在
今日被扭曲簡化,但是在世尊說般若法門的當時,大乘的
意思除了表示修行的精深之外,也代表著任重道遠的弘法
使命,“大乘”的音譯就是“摩訶波羅蜜多”,摩訶一詞
具有“大、偉大、廣、深、多、高、優、勝、重大、粗大
”等意思,所以《大般若經》的正式音譯名稱就是《摩訶
般若波羅蜜多經》。

波羅蜜多意思是"到達彼岸",波羅是彼岸,蜜多是到達,
彼岸意思是圓滿的成就,波羅蜜多也引申為“到達彼岸的
方法”意譯就是“舟、船”,由於是載具,所以通常也用
“乘”字表示。因而“大乘”的意思也可說是“摩訶波羅
蜜多”的直譯,也就是“甚深波羅蜜多”。

世尊說地藏菩薩能開導“發意求大乘者”,求大乘的意思
就是“求摩訶波羅蜜多”,也就是“求大、深、廣度到彼
岸”法門的人,所以在
《大般若經》裡「須菩提」就請問世尊:(T06n0220_p075
4)
┬┬┬┬┬┬┬┬┬┬┬┬┬┬┬┬┬┬┬┬┬┬┬┬┬
(須菩提問世尊)..云何可說菩薩摩訶薩依【甚深波羅蜜多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

須菩提問世尊說“為何大菩薩依照大乘可以證得無上菩提
呢”,世尊回答“大菩薩因為行使六大乘而成就了無上菩
提”這六大乘也就是後來貫穿全經的甚深布施波羅蜜多、
甚深持戒波羅蜜多、甚深忍辱波羅蜜多、甚深精進波羅蜜
多、甚深靜慮(禪定)波羅蜜多和最後的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

簡單的一句“發意求大乘者”卻包含了全部修行要素的菩
薩六度法門,這實在是非同小可的事,真正是如老祖宗所
說的:“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這個看來很艱巨的
修行路程,叫那些想求摩訶波羅蜜多的行者如何踏出第一
步呢?求大乘者該如何著手?同學們先別擔憂,放心,地
藏菩薩就有辦法教學者們輕鬆入門,且待下回看地藏菩薩
的開示。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您的問題就是大家的問題!                         BudaHelp
閱讀文章: 第 7192/864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