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Sitting ◎ 禪與靜坐    板主: prajna
閱讀文章: 第 406/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站內: BudaSitting
標題: Re: [實驗]繫念在前
時間: Wed Nov  3 20:36:26 2010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銘言:
> 下一篇介紹《清淨道論》的說法,有更多例子,就更容易理解了。

這裡解釋《清淨道論》提到的尋與伺:

====================================
(尋)尋是尋求,即思考的意思。以專注其心於所緣為相。令心接觸、
擊觸於所緣為味(作用);蓋指瑜伽行者以尋接觸,以尋擊觸於所緣而言。
引導其心於所緣為現起(現狀)。

(伺)伺是伺察,即深深考察的意思。以數數思維於所緣為相。
與俱生法隨行於所緣為味。令心繼續(於所緣)為現起。
====================================

我還是覺得《阿毘達摩》的解釋比較好懂。^^ 不過還是可以參考比對。

====================================
(尋與伺的區別)雖然尋與伺沒有什麼分離的,然以粗義與先行義,猶如擊鐘,
最初置心於境為尋。以細義與數數思惟性,猶如鐘的餘韻,令心繼續為伺。

這裡有振動的為尋,即心的初生之時的顫動狀態,如欲起飛於空中的鳥的振翼,
又如蜜蜂的心為香氣所引向下降於蓮花相似。恬靜的狀態為伺,即心的不很顫動
的狀態,猶如上飛空中的鳥的伸展兩翼,又如向下降於蓮花的蜜蜂蹣跚於蓮花上
相似。

在《二法集義疏》中說︰“猶如在空中飛行的大鳥,用兩翼取風而後使其兩翼平靜
而行,以專心行於所緣境中為尋(專注一境)。如鳥為了取風而動他的兩翼而行,
用心繼續思惟為伺”。這對所緣的繼續作用而說是適當的。致於這兩種的差異在
初禪和二禪之中當可明了。

又如生銹的銅器,用一只手來堅持它,用另一只手拿粉油和毛刷來摩擦它,“尋”
如堅持的手,“伺”如摩擦的手。亦如陶工以擊旋輪而作器皿,“尋”如壓緊的手
,“伺”如旋轉於這裡那裡的手。又如(用圓規)畫圓圈者,專注的尋猶如(圓規)
止住在中間的尖端,繼續思惟的伺猶如旋轉於外面的尖端。

猶如有花和果同時存在的樹一樣,與尋及伺同時存在的禪,故說有尋有伺。
《分別論》中所說的“具有此尋與此伺”等,是依於人而設教的,當知這裡的意義
也和那裡同樣。
====================================

這裡面有一些例子還不錯,例如蜜蜂飛向花心,就有如心投向目標,這就是尋。
而蜜峰到了花心之後,在上面採蜜,就有如心在省察目標,就是伺。

以我自己的經驗,當我修習安般時,一開始尋的作用比較強,要不斷地把心拉到鼻頭
觀察出入息,過了一陣子之後,就會覺得好像不用那麼費力把心放在鼻頭,心已經不
會亂跑,就在鼻頭的觸點看著出入息進出的情況,我想這時應該就是伺的作用了。

以上是我自己的解讀與經驗,不一定完全正確,供大家參考,歡迎大家指教。

--
◇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
◇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
◇ 南無 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 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
卍 歡迎光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 http://www.cbeta.org   卍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別害羞, 儘管問喔!                               BudaHelp
閱讀文章: 第 406/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