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Sitting ◎ 禪與靜坐    板主: prajna
閱讀文章: 第 273/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caren (caren)
標題: Re: 關於安那般那念第三階
時間: 2005年 7月23日 19:50:43 星期六

※ 引述《Hsiehlucien (lucien)》之銘言:
> 後來參加新竹法源禪林禪七,與帕奧禪師的弟子開恩法師討論,他說我搞錯了,
> 他說身有三種,呼吸身、名身與所生身(色身),知息遍身是觀察完整的呼吸身,
> 也就是觀察呼吸的整個過程。如同中文「從頭到尾」,意指某個變化的整個過
> 程,身是指呼吸,「知息遍身」即觀察呼吸的整個過程。
> 性空法師(亦是帕奧禪師弟子)直接從巴利文翻譯的大念處經,第三階為
> 『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
《念處之道、p.14》

我也是去年畢業口試完到法源寺掛單的最後幾天剛好有禪修課,遇到
一位禪師的指導,對於四念處與安般念的學習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

<<雜阿含經>>中,其實世尊就有整個三十七菩提法,包含四念處等的教
授。我的學習心得是雜阿含一開始的正觀就是四念處的基本功了,甚至
之後的延伸學習,無論假力的觀照對象為何,都是保持在正觀正念中。

「念處之道--大念處記講記」。香光書鄉出版,我覺得是很好的修習參
考書籍喔~我當初是在印儀學苑請的,後來發現已有電子版了: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smrty_index.htm

同一法師作者的另兩本「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轉法輪經講記」、「四
無量心」與「念處之道」一樣,都有南北傳的經文對比,有興趣的學長
可以參考: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fayaindex.htm

--

                         
                       ~ 但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202.135.234.33
閱讀文章: 第 273/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