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Sitting ◎ 禪與靜坐    板主: prajna
閱讀文章: 第 268/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arkii (觀心自在自在無礙) 看板: BudaSitting
標題: Re: 請問一下.....
時間: Wed Dec 31 09:48:13 2003


    如果我記得沒錯,你可以參考聖嚴法師禪
  修精華集中,對默照禪的解釋,好像還有四
  念處相關的開示。

    我都看得懂,表示剛開始學可以參考 #_#



※ 引述《bv4pr (BBCALL)》之銘言:
> ※ 引述《egofree (吃喝拉撒 Zzzz...)》之銘言:
> > (1)身不淨:偶門每天都要洗臉、洗澡-所以 身體是污濁的、是不美好的
> > (2)受是苦:偶門無時不在接受感官上的刺激 有可意的(無常故苦) 有不可意的
> > (苦),有不苦不樂的,感受容易變易,心放不下就會有苦
> > (3)心無常:偶門的心 流轉不息 如猿猴、野馬一般 不能安止一處
> > (4)法無我:就是 只有法 沒有我
> 四念處並不止如此這般淺薄的解釋,四念處是八正道中,正念的修行方法,說的清
> 楚一點,就是對身、受、心、法加以觀察,使每一個人都能達到煩惱止息的境界。
> 正念是屬於戒、定、慧三學中的定(samadhi)學,因此,四念處即是正法的定學
> 〈禪定〉。
> 要步入正念之前,應先要能持戒,要能持戒,則先要有正業(行)、正語和正命,
> 但是,又在此之前,沒有正見,則戒、定、慧三學就無法入門的。
> 略說四念處:
> (一)身念住,又作身念處。即觀身之自相為不淨、非常、苦、空、非我等。
> (二)受念住,又作受念處。即觀於欣求樂受中反生苦之原由。
> (三)心念住,又作心念處。即觀心之生滅無常。
> (四)法念住,又作法念處。即觀一切法皆依因緣而生。
> 《大念處經》中世尊說:
> 「諸比丘,為眾生之清淨,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涅槃,唯一趣向
> 道,即四念處。」
> 可知,修習四念處是唯一趣向道,可得四果。

--


      戒律為佛法的基礎若言學佛須常自律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大專學佛聯誼板, 天天過得青春有朝氣                                 Eureka
閱讀文章: 第 268/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