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Sitting ◎ 禪與靜坐    板主: prajna
閱讀文章: 第 122/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egofree (制心一處)
標題: Re: 請問各位大德
時間: 2003年 4月 3日 10:52:01 星期四

※ 引述《mmonkey (心猿)》之銘言:
> > 放下自己的貪瞋痴,可以更輕鬆自在;
> 這個我不明白,何謂「放下自己的貪瞋痴」?
> 一個人自從出生以來,尿布濕了肚子餓了就會哭會生氣,有瞋心。
> 一出生以來就不明事理半夜大哭大鬧不讓父母睡覺,這是有痴心。
> 吸乳汁還唯恐吃得不夠,讓母親乳房痛得要命,這是有貪心。
> 我不明白,「放下」兩個字怎能說得這麼輕鬆。

提得太累太苦,就放下吧!
先放下自己的不完美,去觀照眾生的苦難,
會發現原來自己的「麻煩」都是微不足道的…
至於當初為什麼要提起?這就要好好傷腦筋了…
大德如果想到,不妨惠予告知… ^__^

> > 照見「身心是由色聚組成」,而這些色聚並沒有「不生不滅的常住實體」,
> > 斷除身見(薩迦耶見,或稱我見)的人,才有穩定而不退轉的力量,
> 為什麼斷除身見,會有穩定不退轉的力量呢?

漢譯《雜阿含》所云:[107]所有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得法眼生,
與無間等(現觀)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
不墮惡趣法,必定〔至〕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
因為斷除三結之首-身見的人,確實理解佛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四諦、
緣起之道理,確立信仰,即住不退轉之位,就不會改信他教或造惡業,
因此也就不會墮於惡趣。由於必定朝向理想而前進,所以必定當來能得到
最高的證悟─正覺。此即名為「正性決定」
(sammatta-niyata, samyaktva-niyata),或「入正定聚」。

斷除身見的方法,有兩個方法:
一:行深利他菩薩行--趣向佛果
二:深入禪定,精修觀慧--趣向四雙八輩

末學
祝您修行成功
--
世界上無處不有「苦」,然而苦多半出於對自我的執著,
對無常缺乏體解,對苦的原因一無所知…

世間充滿苦難,人生也不盡完美,
但徵結的所在乃:人性之不完美。
是故佛陀教我們要「自淨其意」就是這個道理。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Hinet211.21
閱讀文章: 第 122/511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