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ood ◎ 健康飲食與養生之道 板主: forjjlu |
閱讀文章: 第 1629/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mail@Lion (傳統醫學快遞), 信區: TradMedicament 標 題: ◆ 薑的妙用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at Jul 27 14:00:08 1996) 轉信站: Lion 作者 fancine (芳心) 看板 C_CHIME 標題 薑的妙用 時間 Fri Jul 26 15:25:58 1996 ─────────────────────────────────────── 談薑的三種風格薑乃人所共知之佐料,金黃的蟹,鮮嫩的魚,佐上一些生 薑、食醋,則其味無。民間也多用生薑、紅糖湯治傷風感冒,然而,薑在中國 醫學中的運用確遠遠不止於此,按其不同的取用方法有生薑、乾薑、炮薑、薑 汁,煨薑、薑皮等。其本源於一物,鮮薑之嫩者為生薑,器薑之乾燥者為乾薑 ,用火炮焦者為炮薑,三者雖曰薑,但取法有異,用效有別,以下各自分述。 生薑•走而不守走者,散也。 生薑,辛溫發散,通營助衛,具有解肌發汗,袪風散寒之力。《名醫別錄 》云:「生薑味辛微溫,主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傷 寒論》組方中,所用生薑達三十餘次,其配伍各異,用之甚廣。如桂枝湯用生 薑助桂枝解肌袪風;真武湯用生薑助附子溫陽袪寒,助茯苓溫散水氣;大柴胡 湯重用生薑五兩以佐半夏降逆止嘔,吳茱萸湯用生薑溫胃散寒,又與大棗相合 調和營衛共奏溫中補虛,消陰扶陽之功……。從以上斷得,生薑入方之多,但 不外其「溫」「散」二字。從外而溫散其表寒,從內於溫中止嘔。咸無己云: 「薑為嘔家聖藥,蓋辛以散之,嘔乃氣逆不散,此藥行陽而散氣也」。仲景醫 文中亦多有嘔者而加生薑的記載。今時所用生薑止嘔甚廣,塞嘔者配半夏;熱 嘔者配竹茹;虛寒者配人參;妊娠嘔吐者配砂仁。 乾薑•能走能守 乾薑,大辛大熱,能走能守。走者,曰其溫散裡寒,守者,曰其入脾胃而 守中,《藥品化義》曰:「乾薑,乾久,體質收朿,氣則走泄,味則含蓄,比 生薑辛熱過之,所以止於不行,專散裡寒。」乾薑辛熱,上入肺而溫肺化飲, 治寒飲犯肺,如小青龍湯,苓甘五味薑辛湯類。中入脾胃而溫中散寒,治脾胃 虛寒,脘腹冷痛,如理中湯之類。下而配附子破陰回陽而救逆,治陰盛陽衰, 陽之欲脫,如四逆湯類。薑附合用,相得益彰。與生薑相比,兩者均為入脾胃 為主,但生薑長於溫胃止嘔,發散之性較乾薑強,主要用於胃寒嘔吐及風寒外 感。乾薑性熱,入脾胃以溫中散寒,適用於脾胃虛寒之胸腹冷痛,吐痢。其散 不及生薑,而守又不及炮薑。 炮薑•守而不走 炮薑,即乾薑炒至外黑內老黃之製品。其辛散之性大減,苦澀性溫,入血 分,守而不走。張元素曰:「乾薑走竄,炮之稍苦,故止而不移。」炮薑用之 ,重在一個「守」字。以溫中攝脾,溫經止血而取效。常用於吐血,崩漏,便 血。如中焦虛寒,脾陽不運,氣滯濁逆而致吐血者,用此與當歸、阿膠、蒲黃 、側柏葉同用溫中袪寒,益脾攝血。若寒濕損傷胃腸,下痢稀薄,血痢不止者 ,可單用炮薑研末,米飲調服。若脾胃虛寒,沖任不固,崩漏下血,可用之溫 經攝血。 炮薑為乾薑之斷品,其功在於守,生薑之製品還有煨薑,薑汁及薑皮不同 。將生薑用黃泥或草紙包裹略減,為和中止嘔之品,用於胃寒嘔吐為主。用生 薑絞汁,名曰生薑汁,乃化痰止嘔之品,以治痰濁嘔吐為佳。生薑之外皮,曰 生薑皮,其味辛而性涼,以利連消腫為功。主治水腫屬皮水者。雖為一物 去皮則熱,留皮則冷,用之差矣。 -- ※ 貓空行館小小貓 fancine... 從 ccserv.cc.nccu.edu.tw 來此打尖休息 ●Origin: 政大資科貓空行館● <bbs.cs.nccu.edu.tw> [140.119.164.150] -- Ξ Origin: 獅子吼站 <ccbs.ntu.edu.tw> [FROM: 140.112.8.16] |
閱讀文章: 第 1629/2813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