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
閱讀文章: 第 2656/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作者: RICKY (RICKY) 標題: 學與術 時間: 2004年 3月23日 18:12:24 星期二 學術。 是學與術。 美術、 藝術, 是術。 術是一種技巧, 一種表面的事相。 你可以有很高的技巧, 去繪一幅很美的畫, 筆觸細膩, 色彩斑爛, 比例一流, 但如果僅只於此, 也只是「匠」的範圍。 未達到美學的領域。 再說得顯淺一點, 你教小孩逢人便叫早晨, 小朋友照做如儀, 滿足了你和「市場」的要求, 還可能以訛傳訛, 令其他小朋友也依樣畫葫蘆, 這群小朋友可能已被稱為「有禮貌的好孩子」。 他們也會沾沾自喜, 其實這只是「術」的階段。 他們未了解「禮」的核心世界。 當然, 他們可能隨著成長而有所變化領悟, 從一聲「早晨」, 體會到和別人分享「禮」的克己宗旨。 到達了一種「美學」的境界, 真真領悟到一聲「早晨」背後的靈魂, 那時他再不限於某種表象或儀式, 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然瀰漫, 他的一舉一動, 都合乎「禮」的精神, 他再不只是打躬作鞠, 而是有一種發自心的氣度。 那才是一種「學」的境界, 不止於「術」的造作, 體會一種「恆」的核心, 也是佛家說的任運自在。 近日無意看友誼廳的留言, 簡直啼笑皆非, 有人說咒可感應, 可禦病毒侵體, 又說持戒護法護持, 毋有恐佈。 另一組人說凡事應以理性為本, 無科學根據者, 一律邪說。 一個是「常」, 一個是「斷」, 為甚麼? 因為那僅是「術」, 一種以表面事相為根本, 不求甚解的「迷信」, 兩者都是迷信「工具」。 如果他們告訴別人自己學佛, 那只是習得「佛家」的「術」, 除了滿口「佛學名詞事相」之外, 完全不了解「佛學」的真義。 凡事都要借「工具」來進行, 木匠要運用木工用具運作, 畫家要畫具, 科學家要儀器。 但這不代表「工具」就是「造詣」。 先說「持咒」, 佛教不僅是一種哲學, 而是一種強調「實踐」的「親証」, 就像我們要成為世界先生, 滿身肌肉, 不是單看健身書藉可以達到, 我們需要「工具」和「方法」, 而且不同部位的肌肉, 需要不同動作去操練, 下蹲單臂彎舉啞鈴, 可鍛練肱二頭肌。 雙臂持啞鈴交替直舉, 可鍛練肱三頭肌及三角肌。 啞鈴就是「工具」。 在這個鍛練的過程中, 運動員逐漸會透過訓練感受到身體與運動的關係, 由初起步的機械動作, 趨向一種不斷依據自身的反應而持續調整的「有機」狀態, 一種真正明白「運動」與「身體」的微妙關係。 那是你們常喜歡的高檔名詞「感應」和「境界」, 我比較喜歡形容這是一種「關係」, 一種透過習得而了解的雙方關係。 佛學不僅是一種哲學, 而是講求「實踐的親証」。 在實踐的方法中, 「持咒」是其中一種。 不同「咒音」配合不同「菩薩的大願」, 大部份的「咒音」看起來都覺有「對治」, 這就像「啞鈴」通過不同的動作「針對」鍛鍊某部份肌肉一樣, 不過. 整體來說, 「啞鈴」是鍛練強壯的肌肉。 「持咒」主要是停止我們習以為常的「妾念」。 自小我們的「大腦」, 就以「線性思考」去運作, 也是我們認為唯一的運作方式。 那種方式是一種「不停的機器」, 在我們用這件「工具」有目的地運作以應付日常所需外, 沒需要時我們也不肯讓它停下來, 因而產生「妄念」。 當你能以正確方法持誦六字大明咒廿萬次, 你會在「線性思維」之外, 體會「止」, 如果運作適當, 你會在「止」了「不停止的妄念」後, 學會另一種運作「大腦」的另一種新方式「觀」, 那是一種新體會, 令你對現象界以一種「新角度」去觀察。 一種佛教稱的「如實觀」。 病毒肆虐時, 你不會再多此一舉, 任由妄念擺佈, 你做好恰如其分的預防措施後, 就不會讓思想來再來恐嚇自己, 因為是由你作主, 不是「妄念」。 就算不幸染病, 也只有病毒傷害你, 而不會讓「妄念」雪上加霜, 傷害你千萬次。 不是誇張, 你失戀, 戀人拋棄你一次, 這片段就在你腦內重覆千萬遍, 傷害你千萬遍。 沒有妄念, 對方傷你一次, 你就用「觀」住了。 這就是菩薩的思維方式, 你能體會, 就是你們說的和菩薩的「感應」, 你已用菩薩的思維方式去面對現象界。 所以在這個層面, 「持咒」是可以對禦病毒的。 到你真的熟鍊了「啞鈴」與「肌肉」的關係, 路邊的一塊石也是「啞鈴」, 當一個劍客明白了「劍」和「身體」和「自然」的關係, 一根竹枝也是劍。 當你明白了「咒」與「觀」的關係, 就可無處不是「咒」, 你忘記我說過呼吸就是咒嗎? 另外, 「理性」是「線性思考」的終極工具, 它有它的優點, 就是歸納分析, 也是佛家說的「識性」, 佛家說的「捨識用根」, 就是提醒我們除「線性思維外」外, 還有「直觀」的存在。 而說「捨識用根」, 是在我們還不知根性為何物的時段說的。 當一個孩子只懂玩不懂勤奮各學時, 我們教他「勤有功,戲無益」, 當一個孩子死讀書讀書死時, 我們勸他「鬆一鬆,好集中」, 一執一鬆之間, 看你欠甚麼, 那是一種調較, 並不是說用了「根」, 「識」就可以束之高閣, 如果這樣, 你又陷落「斷見」之中了。 科學不單講究「理性」, 一個好的科學家, 在以理性驗証之前, 先用「直觀」體悟, 如果愛恩斯坦只用理性思考, 一定沒有雙對論, 「理性」絕不喜歡幻想自己坐一超光束去環遊太空, 但「直觀」會。 那是兩種可以相輔相成的思維模式, 所以, 當你真的明暸這點, 就不會單獨迷信「理性」, 兩根筷子, 少了一根, 都不好用。 而手持一對筷子, 運用得如何巧妙, 還是「術」, 直至你進入發明「筷子」的內心世界, 領悟當中的核心思想, 一雙筷子又可以是天下萬物了, 你才剛進入「學」的天地。 你要修「佛術」還是「佛學」, 悉隨尊便。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cbs.ntu.edu.tw> ◆ From: !221.127.148.182 |
閱讀文章: 第 2656/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