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
閱讀文章: 第 4992/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Kevin Hsu 標題: 獅子吼雜阿含(六四二)經 時間: Fri Oct 13 12:17:54 2017 獅子吼雜阿含(六四二)經 ﹝註解﹞ ゞ 無知根:關於「無」的智慧的機能;解脫於一切(知見)的智慧的機能。相當的 南傳經文作「完全智狀態之根」。 い 無知:在此特指關於「無」的智慧;解脫於一切(知見)的智慧。 個人認為註解ゞ、い有望文生義之嫌,不能精確掌握法義,反增讀者的困惑。本 經的「無知根」、「無知」,並非言「空」;而獅子吼的註解:「無」的智慧,似有 「空」義。 參酌「瑜伽師地論」、「法蘊足論」、「發智大毘婆沙論」、「俱舍論」都以「 具知根」、「具知」釋之,應有其本。故註解ゞ、い建議以「無學」之「無」義來解 釋「無知」以貼近法義,因為「沒有再要知的法(智慧)」,即表示已「具知」了。 節錄-二則相關經文供參考: 1.『瑜伽師地論』卷九八中:大正30,863a26-27 未知當知、已知、具知三無漏根,於能趣向出世離欲,最極究竟有增上義。 2.《俱舍論》卷3:大正29,15a01-10 如次建立三無漏根。謂在見道依意等九立未知當知根。若在修道即依此九立已知 根。在無學道亦依此九立具知根。如是三名因何而立。謂在見道有未曾知當知行轉故 。說彼名未知當知。若在修道無未曾知。但為斷除餘隨眠故。即於彼境復數了知。是 故說彼名為已知。在無學道知己已知故名為知。有此知者名為具知。或習此知已成性 者名為具知。謂得盡智無生智故如實自知。 > -------------------------------------------------------------------------- < From: 邱大剛 Time: Fri Oct 20 23:01:50 2017 這個提議很好。「無知根」是無學聖者的根,這是有共識的。只是這詞如何直覺地譯 為白話,的確傷腦筋。 目前依 Kevin Hsu 的建議修改如下,看大家有沒有更為直白的翻譯的想法? [八] 無知:這裡特指「無」學聖者的「智」慧;沒有仍須知道的法。又譯為「具知 」。 [三] 無知根:這裡特指「無」學聖者「智」慧的機能;沒有仍須知道的法的機能。 又譯為「具知根」。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完全智狀態之根」。 > -------------------------------------------------------------------------- < From: Cathy Kao Time: Fri Oct 20 23:11:32 2017 「機能」會看不懂,但是又想不出更好的詞。 > -------------------------------------------------------------------------- < From: Kevin Hsu Time: Fri Oct 20 23:38:29 2017 這樣敘述是否妥適:「具已無仍須知道的法的根底。」 > -------------------------------------------------------------------------- < From: 邱大剛 Time: Sat Oct 21 10:51:13 2017 想到我們有位根同學 Root Cbs ,對怎麼解「根」不知道有沒有什麼看法 :-D > -------------------------------------------------------------------------- < From: RG Shi Time: Sat Oct 21 15:43:10 2017 「以知解脫已,最後得無知い」從這一句經文偈可以看出,「無知」是從「知解脫」 的圓滿(最後)而得來。看到這裡有兩個想法,不知對不對,一方面和大家分享,二方 面請大家指正: 1. 從五分法身觀點來看,這裡對應到「解脫(法身)」(知根)和「解脫知見(法身)」 (無知根),解脫法身和解脫知見法身並不是兩個法身,而是同一法身在不同的階段, 從入門(知)到圓滿(不但知而且親見)。進一步講,「未知當知」就對應到「戒、定、 慧」三無漏學,是「知解脫」的基礎。五分法身,指的是同一個法身的建構基礎、建 立、及圓滿。 2.這裡的論述,可以當成基礎,進而理解「一法門」解脫,圓滿至「無量法門」解脫 。這裡面也可以有些論述,怕自己講不好引起誤會和諍論,就略而不談。 最後,依著經文的描述,是不是建議在上面註解中的"「智」慧"前面加上解脫,也就 是"解脫「智」慧"。似乎比較明確一些。 > -------------------------------------------------------------------------- < From: RG Shi Time: Sat Oct 21 15:50:11 2017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對「有根身」的解釋為: 【有根身】 (術語)謂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以身根總有他根故也。唯識述記三本曰:「身者總名 ,身中有根,名有根身。」 在法身的層次,「身者總名,身中有根,名有根身。」似乎也講得通。 如果從這個想法去看上面註解,不知道有沒有幫助? > -------------------------------------------------------------------------- < From: 蔡懺摩 Time: Sat Oct 21 20:23:53 2017 雜阿含642經 的文本 與 如是語經 、本事經提到三根的經文系出同源。 如是語經 、本事經 與 雜阿含經 對應的文本中第三根都是翻譯為具知根。 如是語經 對應雜阿含經「如自知生盡,無礙道已知,以知解脫已,最後得無知。」 這一偈的部分為 「滅盡煩惱智由彼有知〔根〕 斯知解脫者有世之滅盡 解脫成不動我有無上智」 底下是對應文本與連結: 如是語經(三、二、三) 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諸比丘!此等為三根。三之為何?為未知根、已知根 、具知根。諸比丘!此等實為三根。」世尊說此義,此處如是說: 「勤學有學者彼行直道者 滅盡煩惱智由彼有知〔根〕 斯知解脫者有世之滅盡 解脫成不動我有無上智 賢者具此根喜靜道〔涅槃〕 服魔與其象成得最後身」 我聞世尊說此義。 http://tripitaka.cbeta.org/zh-cn/N26n0011_001?order=title&sort=asc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根有三種,其性甚深、顯了甚深,其性難見、顯了 難見。云何為三?一者未知當知根;二者知根;三者具知根。 「何等名為未知當知根?謂我法中諸聖弟子,於未見知諸苦聖諦,為見為知,發生樂 欲,策勵精進,攝心持心。於未見知苦集聖諦,為見為知,發生樂欲,策勵精進,攝 心持心。於未見知苦滅聖諦,為見為知,發生樂欲,策勵精進,攝心持心。於未見知 能趣苦滅真道聖諦,為見為知,發生樂欲,策勵精進,攝心持心,是名未知當知根。 何等名為知根?謂我法中諸聖弟子,如實了知:是苦聖諦,是苦集聖諦,是苦滅聖諦 ,是能趣苦滅真道聖諦。是名知根。 「何等名為具知根?謂我法中諸聖弟子,諸漏已盡,得真無漏,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能正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具知根。 「如是名為根有三種,其性甚深、顯了甚深,其性難見、顯了難見。」爾時,世尊重 攝此義而說頌曰: 「於我正法中,聖弟子有學, 順修正直路,是名第一根。 正知苦聖諦,及苦集苦滅, 能趣苦滅道,是名第二根。 第三根當知,諸漏皆永盡, 證得真無漏,心慧善解脫, 知我生已盡,及梵行已立, 所作皆已辦,不受後有身。 身心常寂靜,善攝護諸根, 任持最後身,降伏魔所使。」 http://tripitaka.cbeta.org/ko/T17n0765_007 > -------------------------------------------------------------------------- < From: 喬瑟夫 Time: Sun Oct 22 03:10:55 2017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三分別根品第二之一.....三無漏根於得後後道涅槃等有增上用 。言亦爾者。類顯一一各能為根。謂未知當知根於得已知根道有增上用。已知根於得 具知根道有增上用。具知根於得涅槃有增上用。非心未解脫能般涅槃故。等言為顯復 有異門。云何異門。謂見所斷煩惱滅中。未知當知根有增上用。於修所斷煩惱滅中。 已知根有增上用。於現法樂住中。具知根有增上用。由此能領受解脫喜樂故。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閱讀文章: 第 4992/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