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閱讀文章: 第 4870/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標題: 五戒
時間: Sun Jan 08 16:55:08 2017

「五戒」

「戒」是佛教徒所遵守的規範,有防非止惡的功用,音譯為「尸羅」、「尸賴」。

佛教的戒律中,最基礎的為「五戒」,是所有受戒的在家、出家佛弟子都應遵守的基
本戒律。

五戒是:

1. 不殺生:不殺人畜、悲念眾生。

2. 不偷盜:不偷竊。

3. 不邪淫:沒有不正當的性關係。

4. 不妄語:不說謊。

5. 不飲酒:不喝酒。

五戒都能持守的在家居士,即稱為「滿分優婆塞」。如果因為某些特別因素而無法持
滿五戒,則在受戒時可以只受部分的戒,例如若因為工作要求而無法持不飲酒戒,則
仍可受其餘四戒,稱為「多分優婆塞」。

持戒的人不犯罪,就不會有犯罪導致的惡果,並有正直行事而有的善報。若有犯戒則
要立刻警覺並且懺悔,而不再犯。

LinkImage: https://scontent.xx.fbcdn.net/v/t1.0-9/15871813_1183425021741308_572594328618194477_n.jpg?_nc_cat=0&oh=5d1d0f099d0e97f293ec459d55c45655&oe=5BF0F2A9
LinkDescription: 「五戒」  「戒」是佛教徒所遵守的規範,有防非止惡的功用,音譯為「尸羅」、「尸賴」。  佛教的戒律中,最基礎的為「五戒」,是所有受戒的在家、出家佛弟子都應遵守的基本戒律。  五戒是: 1. 不殺生:不殺人畜、悲念眾生。 2. 不偷盜:不偷竊。 3. 不邪淫:沒有不正當的性關係。 4. 不妄語:不說謊。 5. 不飲酒:不喝酒。  五戒都能持守的在家居士,即稱為「滿分優婆塞」。如果因為某些特別因素而無法持滿五戒,則在受戒時可以只受部分的戒,例如若因為工作要求而無法持不飲酒戒,則仍可受其餘四戒,稱為「多分優婆塞」。  持戒的人不犯罪,就不會有犯罪導致的惡果,並有正直行事而有的善報。若有犯戒則要立刻警覺並且懺悔,而不再犯。
LinkTarget: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83425021741308&set=gm.728637123976793&type=3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Sun Jan 08 16:57:05 2017

參見《增壹阿含經》五戒品第十四: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1:%E5%A2%9E%E5%A3%B9%E9%
98%BF%E5%90%AB%E7%B6%93%E4%BA%94%E6%88%92%E5%93%81%E7%AC%AC%E5%8D%81%E5%9B
%9B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Sun Jan 08 17:18:32 2017

ㄧ直有疑問,如果是偶爾喝半小杯葡萄酒,或是做菜放一點米酒∼這樣算是犯五戒的
不飲酒嗎?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Sun Jan 08 17:43:03 2017

五戒中只有飲酒戒是「遮戒」,其他四戒都是「性戒」。意思是說其他四戒只要做了
就是不對、就會有惡報,但飲酒本身不見得就是惡業,是要遮止(預防)飲酒造成其
他犯戒的行為,因此制定此戒。

如果就最嚴格的解釋來看,受飲酒戒的人,只要自己想要飲酒,知道所喝的是酒,把
酒喝下去,就是犯戒。另一方面,如果不知道所喝的有酒,或是為了治病而內服外敷
酒,或是食物中有些酒精但不可能醉人的則不犯戒。

原則上「五戒」是很大的原則,佛在世時授在家居士五戒並不會講太多或是嚴格要求
,雖然歷代祖師為求謹慎通常從嚴解釋在家五戒,甚至有時將出家戒中的定義應用到
在家戒上。因此根據不同的時空背景,對於在家居士來說是有些彈性解釋空間。但若
時常有飲酒的狀況,又沒有能力改變現況,則不宜受不飲酒戒。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Jan 09 09:59:28 2017

大剛善知識,您的最後一句話,我倒覺得與您相反!

不掉舉,律儀,學戒,學戒而後能正知正念不失定心!還有之前您討論到的有戒而犯
,不如無戒不犯!因此若無能力即刻改善現狀,一直需要飲酒,則更應把酒戒放在心
中,慢慢的用有慚有愧的麻繩將車輛導正(八正道),最終就像那六隻想要依循自己趣
向的動物(猴狗比甘等),最後依繫於八正道的立柱之下。即使因為事實生活所需必須
飲酒,也一直不忘提醒自己酒能亂性,能避則避,不能避則節制,無法自依則不設法
造惡業(酒駕....)。這是我的淺見,提供與您交流。

南無佛法僧戒!!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Jan 09 20:11:01 2017

鄭大德別客氣,五戒的實行會依據時空背景略有調整,畢竟不像出家戒有嚴格的定義
,另一方面持戒的目的除了防非止惡,更在讓人生定及發慧,離於貪瞋癡,因此視來
人的背景而加以善巧引導也很重要。所以您說得也很有道理,的確對於有心精進的人
來說,能受戒是最好 (y)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Jan 09 11:14:06 2017

就個人而言,受戒是指從佛法傳授中,明白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的義理。若明白義理
而犯,跟不明白義理而犯,果報都是有的。



所以寧可明白義理而犯戒,也不要怕受戒,你身懷戒律,比無戒律的人好。沒有戒律
,就不知戒,亦不怕犯戒,也可能是迷糊犯戒,那就糟了。



持戒半天有半天的功德,犯戒半天有半天的果報。

可參考十誦律裡的屠兒

http://tripitaka.cbeta.org/zh-cn/T23n1435_025



在安全之下,因應需要,個人認為是可開戒的。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Jan 09 14:06:51 2017

請問第二戒不偷盜,名不與取。若是在自家中,曾有經家人同意可取,而自取之硬幣
價值(每次2-50元),此行為是否犯偷盜戒呢?重點是並未每次拿取時先告知家人。謝
謝回覆!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Jan 09 14:17:58 2017

已經家人同意則不犯。若家人已知已見每次去取錢幣,並未加阻止,則此可按照初次
同意辦理,第二次以後則是默然同意。以上,個人見解。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團)
Time: Mon Jan 09 15:00:54 2017

謝謝 ^_^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閱讀文章: 第 4870/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