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來讀經 - 依進度摘要區    板主: Jeroci/Misty
閱讀文章: 第 4628/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Murphy Chen
標題: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因緣相應 294 經 - 內有此識身
時間: Sun Apr 24 14:47:10 2016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因緣相應 294 經 - 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

雜阿含 298 經定義了名色 (name and form): 「雲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
陰、行陰、識陰。雲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

搭配 294 經的說明: 「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在十二因緣的思
維中,把名色歸在外境,可以讓我們更完整瞭解名色的意涵。

色 (form) 指的是色塵 (可見光)、聲塵 (聲波)、香塵 (分子)、味塵 (分子)、觸塵
(物質),等有形的物質。

名 (name) 指的是法塵,包含受陰 (感受)、想陰 (取相)、行陰 (意念)、識陰 (認
知),等無形的概念。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
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

識: 十二因緣中的「識」,指精神作用。

識身: 具有精神作用之主體。

名色: 認知的對象。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認知的對象為色,意識認知的對
象為受、想、行、識。

六觸入: 「六觸入處」的略稱。由「六觸」進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觸使人心意動
搖、產生貪愛。六觸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這裡的「觸」特
指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是十二因緣之一。

雲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若黠慧者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如是內有識身,外有名色,此二緣生六觸入處,
六觸所觸故,智者生苦樂受覺,因起種種。

何等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愚夫、黠慧,彼於我所修諸梵行者,有何差別?」

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演說,諸比丘聞已,當
受奉行。」

法根、法眼、法依: 法的根源,法的導引,法的依歸。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諸比丘!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
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受身: (陷於輪迴而) 投生。又譯為「受生」。

所以者何?此愚癡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故,是故身壞命終,還復受
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若黠慧者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斷,愛緣盡;無明斷,愛緣盡故,
身壞命終,更不復受;不更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盡苦,究竟苦邊故,是故彼身壞命終,更不復受;更不
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於我所修諸
梵行,種種差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http://buddhanote.blogspot.tw/2016/04/294.html


> -------------------------------------------------------------------------- <

From: Rebecca Wong
Time: Mon Apr 25 12:14:50 2016

感恩分享 南無阿彌陀佛 _/|\_

--
※ Origin: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閱讀文章: 第 4628/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查分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