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有人去過○○打禪七嗎?

我七月會去○○的○○地點打禪七,盛夏在又熱濕氣又重的山上。去年我在○○打禪七,從住宿地點走到打坐地點就滿身大汗,雖然說打坐時可以遁入方法中,但帶的內衣不夠用,下山後發現長許多汗斑。因此想先了解這次的場地,較能準備好該帶去的裝備。

謝謝!

上身衣著

wangtom:

無論如何夏日打七,內衣與小毛巾都要多帶一倍。

純棉內衣吸汗不排汗,應考慮改穿Uniqlo排汗AIRism內衣度夏日。


Cathy Kao:

內衣若是帶不夠,可以在每天換下來時用清水隨便洗一洗,把衣服上的鹽份洗掉。洗好用衣架晾在通風處,即使是室內也很快就乾了。如果時間夠,能用隨便的肥皂洗一洗更好,這樣不管打幾個七內衣都一定夠穿 XD。


David Chiou:

去年八月○○的濕度高,洗完澡後去洗衣服,洗完衣服身上穿的衣服又都是汗 XD 由於山上濕度高,衣服晾起來乾得很慢,較浪費時間。

用洗衣機就簡單多了,但一般都不開放禪眾使用洗衣機,畢竟寺院平日不會有那麼多洗衣、脫水的需求。

所以像wangtom說的,多帶幾套比較簡單,能減少時間的浪費。


jeroci:

另外 AIRism 是台灣稱的’涼感’布料, 我自己單穿會覺得衣服涼涼的,也許美國氣溫不夠高,反而流汗後會有點冷,如果台灣也是這樣的話,外面可套薄 T shirt. AIRism 質料不容易被毛巾擦乾,基本上汗會一直留在布料上一直到它自己乾掉。


David Chiou:

這次禪七時留意了一下,才發現原來男眾夏天幾乎都不穿內衣,什麼透色啦激突啦沒人在意,因為要是穿了容易中暑 :-D 之前打禪七太專心了,沒注意過。睡大通舖時,男眾也幾乎都脫到不能再脫,像我睡上舖,熱空氣在上方,連電風扇都吹不到,男眾寮房內,休息時間絕大多數人都躺死在那邊一動也不動,因為動一動就一身汗,只有我不怕死,跑去禪堂打坐,一百五十個人參加,休息時間禪堂裡面常一個人也沒有,因為太熱了。

還好由於 wangtom 的建議買了排汗衣,汗很快就乾了,也向其他男眾學習少穿一件,真得有差,結七時也沒有汗斑。

主要還是因為臨海,濕氣太重。中午在車站外,大太陽、攝式36度,也沒在流汗,但在禪堂裡正午時分禮佛三拜就會流汗了,因為濕氣重而且室內自然不會有風吹。同樣的時間點,在禪堂外,有自然風,也不會流汗。

後來我學乖了,反正禪堂在休息時間通常沒別人,頂多只有趁中午進來坐一下的義工,我進去禮佛一拜就打坐了,才不會三拜後已流汗。


David Chiou:

寫這些只是回覆自己先前提問,供以後暑期去打七的人事先準備好(例如先理個平頭、不必準備太多內衣和襪子),不是要抱怨,畢竟有平安無事(而不是追求神異)的禪七可打就很高興了,而且每個人體質不一樣,要迎合每個人是不可能的事,只能儘量為大多數人取個交集而已,濕度高的地方熱時較易覺得太熱、冷時較易覺得太冷,較不易處理。

當然,裝備好不代表打坐就輕鬆,不能期待靠裝備而能打坐輕鬆,只是減少一些小麻煩而已。

另一方面,不靠任何外物,臭皮囊一副到哪坐下去就夠的人,也值得讚嘆。就各取所需即可 :-D


David Chiou:

wangtom 不愧是CP王,這期間我買了幾個牌子的千元以下排汗衣測試,整體說來還是Uniqlo Airism 的最適合濕熱氣候打坐且CP值最高。有些運動廠牌的排汗衣如國外的Nike、國內的荒野都有比較貴的排汗衣,但就打坐的用途來說沒Uniqlo的適合或是CP沒那麼好,像荒野的比較貴但又沒有網孔設計,而且吸汗力經過實際滴水測試竟然有的較貴又較差(優點是或許戶外用所以會較耐磨?)Nike 在台灣賣得較貴,設計跟 Uniqlo Dry Ex 類似有網孔,但實際原料沒有標示清楚(Nike的排汗材質只是個通稱,每件衣服的實際材質不見得一樣,這次翻出我弟幾年前送我但我還沒穿過的,根據上面的標價牌,在美國賣得遠比在台灣便宜,大概就台幣千元上下,比台製荒野的貴些而已。)

在我有限的測試下,覺得最適合男眾在悶熱環境打坐時穿的短袖T恤,作個筆記:
(山上太濕熱,所以這是評男眾直接穿T恤不穿內衣的狀況。)

(以下三款,愈前者愈通風,愈後者愈不激突)

  • 男裝 AIRism網眼圓領T恤 (短袖) 特價 NT 290 深色款 ⇒ 材質有點像絲綢般細且貼身。會透明、激突,因此要買深色的比較沒那麼明顯(最好是深的雜色,才不易看出來,但這款目前為止都是單一顏色),也可在晚間至清晨這段光線較弱的時間穿自然較不明顯。聚酯纖維無法自行染色,如果要雜色,變通的方法是用油性筆隨性揮撒在胸前整個平面範圍劃短線,一次兩隻筆可省時間,手動變雜色,就不易看出激突,不過不知能撐幾次洗滌。有人可能會覺得禪七哪有空換衣服? 哈,當出坡後衣服濕透了,回到寮房自然就最好換衣服了。
  • 男裝 AIRism 棉質圓領T恤 (短袖) NT 390 深色款 ⇒ 較AIRism網眼圓領T恤不激突,但仍有些激突(深色少些但仍會);由於只有單色,不像Dry Ex有雜色可避免激突。
  • 男裝 Dry-EX圓領T恤 (短袖),網眼織法 NT 590 深色或灰色的雜色款 ⇒ 可直接穿不易看出激突。但如同運動排汗衣般,領口的地方較粗(打坐時一開始會感知到異物感),我猜可能是故意貼著領口接住並吸收脖子流下來的汗用的。AIRism的較輕柔,異物感就輕。

內衣自然是Airsim網眼系列,好穿但是太透明貼身,平日在家穿若不想透明的話可買灰或深色的。不過這次後來都沒穿內衣了。若太熱,可在休息時間在寮房時以露肩的坦克背心替換掉短袖T恤(幾乎所有男眾在寮房都換坦克背心及只穿內褲),又更涼些。

如果要便宜的,台灣有個牌子lifeway更便宜,有消基會測試過認證排汗速度比大牌子還強,但設計就是不如Uniqlo,不只是美觀上的設計,而是像Uniqlo在易熱的區塊有網眼設計較通風,lifeway就是一塊布沒有任何網眼類的設計,就是俗又大碗但不講究設計的台啦。

運動用的排汗衣,設計上都是剛好貼身,讓汗較快被吸走,許多人也建議穿貼身的,比較快吸汗。不過打坐用則還是以寬鬆為主,寧願鬆些不要緊,畢竟排汗只是其次,穿著輕鬆不要卡卡的比較重要。因此有可能要考慮比平日習慣的尺寸買大一號,打坐時較適用,否則可能領口會偏窄、偏緊。

吸水性還是棉質背心最優,棉質的舒適度也高於各種排汗材質(除了AIRism更細,但排汗材質自然吸得汗少,不像棉質那麼能吸汗),所以如果汗流完立刻可換掉衣服,換衣次數無上限,則棉質的最好,比起排汗材質來得舒適及吸汗,只是乾得特別慢。

另外也要留意市面上有號稱棉質的便宜假貨,只要滴一滴水下去試試,水被衣服吸收的速度慢,那麼就是劣質人造纖維假冒為棉質的衣服,不吸汗。

下身衣著

David Chiou:

趁這個討論串,順便請教大家,有沒有推薦夏天在濕熱的地方打坐適合的長褲?

理想上要寬鬆、透氣不悶熱、有點彈性的。口袋不要多,畢竟一個口袋就是二層薄布。

生產排汗衣的廠商的褲子好像沒特別適合的,像我買了 lifeway 一件排汗褲子試試,但整個腰部比起正常褲子厚又寬(設計太差),遠不如一般的棉麻混織的褲子通風。Uniqlo有Dry的,但似乎都是給型男穿的直挺貼身設計,不是寬鬆的類型。

棉麻混織的蠻通風的,很挺,只是沒有彈性且不太吸汗。由於沒有彈性,因此實際坐時覺得不如有彈性的褲子好用,尤其如果沒有故意穿大個幾號的,比較容易卡到肌肉(雖然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照版型來看傳統 “功夫褲” 夠寬鬆,不知有沒有口碑或材質較好的?

夏天禪七打坐的褲子須求:

  1. 寬鬆、透氣、不悶熱
  2. 愈薄愈好 (買深色的就不會透)
  3. 不要有拉鍊,口袋愈少愈好 (才通風),褲底口最好不紮 (才通風)
  4. 最好不會太滑(打坐時太滑的話有時會從蒲團滑下)
  5. 最好排汗易乾材質,不過通風性比排汗性重要,避免排汗性佳但太厚造成會流更多汗。
  6. 最好有一點彈性,沒有也沒關係

Cathy Kao:

女生這類的褲子很多,男生似乎比較少。當年我為了大禮拜的功課到各大夜市,各網購網站做了不少功課。 David 說的功夫褲是一種選擇,但是輕薄透氣,彈性大又快乾的料子不好找,可以自己去找料子然後請傳統裁縫師幫忙做比較便宜,不過這樣有點麻煩,好處是一但找到好的裁縫師,量一次尺寸,將來請對方做只要一通電話就可以。

第二個方法比較簡單,一般僧服行都有賣「居士服」,居士服的下著形式就是功夫褲,各種尺寸料子都有,即使沒有合適的料子,也可以請店家推薦,形式照著居士服的褲子做就可。


wangtom:

適合夏日禪修的「長褲」,是一個大哉問。

幾十年至今還是沒有什麼品牌與款式,被我納入驚艷收藏推薦的清單中。運動類型長褲大多貼身,並不舒適。

確實只有「輕棉質功夫褲」是偶爾若是恰好遇到且又特價,那就每回要直接採購充足備存的對象了。

雖然也會有一些文青棉布的小設計師品牌,但這些棉質褲還是略嫌太厚。輕飄透氣的男性功夫褲極少,上週末我在香港機場ZARA夏季跳樓大拍賣的兩百多件褲子中才找到兩件。

等我回到台北之後,我來找些款式與照片,再拍出來分享說明。


David Chiou:

謝謝!這些雖然如色身都是身外物,但長期打坐下來,有好的工具或多或少能增加色身的耐用度。像雙盤的話,有一側的大腿會被另一腳掌一直壓在上面,褲子材質悶熱又有汗的話,七天連香坐下去也會有一片掌印狀的紅疹(也可能現在年紀比較大所以身體細胞自動修補速度差了些😌),還好這種過個兩天就好了,不像長汗斑得擦藥一週。

這次是禪四十九的第一梯,150多人當中,男眾20位、女眾約130位。男眾有4位留下來續打第二梯,女眾有約40位留下來續打第二梯,其中一部分應該是要參加全程,反而這些人在七天中似乎沒有連續坐二柱香的人,坐得比較猛的都是只打一梯的人,結七時得知他們是要繼續打下去,才知道他們是先保留實力,照表操課慢慢來,避免悶熱天氣下身體太早有損傷。

另外像法鼓山的蒲團,聽說就是聖嚴法師當初四處參學時一邊留意,最後在日本見到的木棉蒲團,用起來覺得比起當年台灣在用的蒲製蒲團軟得多,連續打坐幾小時屁股受到的折磨少些(入定時沒感覺,但出定後肉體上的折損還是要處理),所以引進台灣的,現在在台已成為標準的蒲團了。


Jiss Ye:

這方面我很有經驗喔
因為我的體質不好,夏季流汗時,很容易就會產生嚴重的濕疹。

(1)在緬甸、斯里蘭卡的禪修道場,男眾居士依規定,是要穿筒型長裙的。
穿裙子比褲子涼爽多了。
如果有心,在台灣也可以選擇輕薄又透氣的布料,自己做緬甸、斯里蘭卡式的長筒裙

(2)選擇復古風的「農夫褲」,「農夫褲」非常寬鬆,選擇布料輕薄透氣的。

(3)選擇穿大幾號的寬鬆夏季薄西裝褲。
夏季西裝褲的布料,比大多數的運動褲或綿質褲更為清涼透氣。

可以在大賣場挑選西裝褲:
選擇輕薄又透氣的布料。
選擇有折疊折痕剪裁設計的樣式,會更寬鬆,而不選擇直式貼身式的剪裁。
故意選擇腰圍大1~2號的褲子,使用腰帶鬆鬆的繫住即可。


Jiss Ye:

寬鬆的農夫褲,會有點像裙子。

穿跆拳道、空手道的褲子,也很好。

不過還是穿長筒裙最涼爽,
其實就跟比丘穿的下裙是差不多,很涼爽。

説個公開的秘密:
在緬甸、斯里蘭卡穿長筒裙會很涼爽,還有個重要的原因:
因為不穿內褲。


lnyan:

關於適合夏天的布料材質, 我查到的資料(從網路各文章拷貝,感謝原作者們):

適合夏天的材質:麻、亞麻、棉麻、泡泡紗(主要為棉加工)、竹節棉

亞麻布料是純天然的纖維之一,擁有吸汗、透氣的優點,穿在身上非常涼爽也不會黏皮膚。但缺點就是材質較軟又容易皺,建議可以選擇「混亞麻」材質的布料,還是會比其它材質來得透氣清爽。 亞麻是人類運用最久的織物材質,不僅是透氣,吸濕排汗的效果也很好,就算流汗也不會沾黏在肌膚上,在夏天穿起來相當涼爽。只是亞麻的材質較棉質不親膚,易有粗糙感。從事戶外活動會大量流汗時,就相當適合穿著亞麻材質的衣物。

材質不要有酸酯纖維、尼龍、壓克力纖維、或彈性纖維,甚至只有5%~10%都不好。

尼龍本身就是由聚酯線或紗線編織而成,而聚酯基布是屬於防水的材質,表面光滑沒有孔隙,因此在透氣度方面可以說是功能為零!

如果說「嫘縈」的「涼」是來自「透氣」;那「聚酯纖維」的「涼」大概是來自「薄」。因為這個材質很挺,所以可以做得很薄,給人一種涼快的感覺。這種涼快感,大概在 28 度以下時都還撐得住。但像現在 35 度以上的高溫,不考慮冷氣房室內的話,「100% 聚酯纖維」的衣服我唯一穿得住的是:無袖背心(需要以剪裁的「開大孔通風」來平衡材質的不透氣)。

純棉質的一飆汗就整件黏在身上,適合不會大量流汗的冷氣房,因此要混亞麻。
棉親膚,但容易皺。和嫘縈比,比較厚、硬挺。
夏天不要買「100% 純棉」的上衣或長褲,因為會覺得太熱不想穿。但有一種 100% 棉,夏天也穿得住:竹節棉。竹節棉又稱天竺棉,是以不同的方式製棉,有很規則的抽紗跟挑紗,形成竹節樣式的紋理效果。竹節棉的材質標示雖然也是「 100% 棉」,但會比一般的棉薄透、涼爽。

棉麻材質顧名思義,就是棉混合了亞麻。棉麻擁有棉質的柔軟親膚,以及亞麻的透氣和散熱效果,把兩者的優點結合,是相當適合夏天的布料,不管室內戶外活動都適合。不過棉麻材質比較容易變皺、變形,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去注意衣物狀態。
棉麻材質的寬褲應該滿適合的。
建議穿棉麻材質,我之前參加內關的時候九月,白天熱到不行,而且衣物需手洗,棉麻材質快乾且透氣,晚上山上冷,靜坐時加條毯子即可
「棉麻」對某些廠商來說,像是一種「風格」的形容詞,而和材質無關⋯⋯,因此要看實際材質,不能只看商品標題。

寬褲感覺適合 如果你不胖應該女生尺碼穿得下 可以試試

嫘縈較適合冷氣房,因為排汗性沒有比棉好多少。從天然纖維再加工製作而成的嫘縈,是一種人造纖維,有棉質的柔軟感以及絲綢的光澤。除了要穿得舒適,好看也是非常重要的,嫘縈的飄逸感非常適合女生的夏日穿搭或是較正式的場合。只是嫘縈在清洗時易皺易縮,需要較費心照顧。
嫘縈雖然是一種人造纖維,但它是一種混合棉、木漿等天然纖維的材質,又被稱做人造絲。跟亞麻一樣具有很好的吸濕排汗的效果,讓身體汗水快速蒸發達到涼爽效果。
100% 純棉的衣服,和 100% 嫘縈的衣服相比,嫘縈穿起來更涼快。因為100% 純棉的衣服,通常比較厚實,而嫘縈的衣服會薄一點。

Rayon = Viscose 是最便宜的
Modal, Lyocell, Cupro 是比較好的
如果標示只有寫「嫘縈/粘膠纖維」,基本上就是最便宜的 Rayon/Viscose。如果是好一點的,會另外註明。

Rayon、Viscose:嫘縈、粘膠纖維、粘纖、人造絲、人造棉
Modal:莫代爾、木代爾
Lyocell:萊塞爾
Cupro:酮氨嫘縈


lnyan:

我向一般網友(不見得有打坐過的)詢問後, 除了以上 Jiss 提到三種外, 網友推薦的打坐褲:

⓪國術褲/功夫褲

我推薦國術褲!十分便宜,寬鬆透風不透明 動起來又方便
台北大多都買宗德(中華路二段403號,(02) 23038607)的褲子 應該夠薄
士林民族獨品可能有類似的

土城林功夫褲:買過,穿過,似乎比較不透氣,夏天穿好熱。
也有人說:悶熱應該是買到冬季款的,可以搜尋”土城林”的功夫褲試試。

有機棉功夫褲可以參考看看

網上搜功夫褲,選棉質的就好,會悶熱是因為用的人造布材質

⓪Uniqlo

沒看到適合的男裝,也可試女裝,但要注意尺寸相差非常多,務必試穿。

Uniqlo 女裝 棉麻窄管長褲(50%棉、50%亞麻,或55%亞麻、45%棉。已買XL, 31 Beige 腰圍 75-81cm, 臂圍 100-106) NT 990
⇒ 有點厚

Uniqlo 女裝 棉麻輕便長褲(53%亞麻、47%棉。腰部有鬆緊帶) ⇒ 沒看到 XXL 的。 NT 990
⇒ 有點厚

女装 AIRism宽腿裤 431555 422836 UNIQLO WOMEN AIRISM WIDE PANTS RMB 199 特價 59, USD 29.9 特價 USD 9.9
腰部太緊且腰圍沒有彈性,要買大一號的。(XXXL)
褲腳太長、褲腰設計不好、穿著舒適,上廁所特別麻煩。
Waist is pretty small but if I bought a size larger I would worry they’d be too long.
⇒ 沒貨了。

uniqlo 棉麻寬褲會縮水...洗完變九分褲

Uniqlo大陸雙11有特價。

男裝 亞麻混紡輕便長褲 https://www.uniqlo.com/tw/store/goods/434847
⇒ 太厚

uniqlo 垂墜風直筒長褲(沒有束口的)
(似乎只有鍛面的才有黑色的,其餘都有花紋。)
{Unqilo垂墜風長褲只有女裝,只要size OK,UQ家都可以男女穿
U家的垂墜風褲子好穿,但是嫘縈材質,不確定你打坐會不會滑~ 尺寸建議要帶大一碼,因為洗了會縮水,就是比你現場穿合身的尺寸要再大一號
⇒嫘縈材質類似棉質,排汗較差。

uniqlo家居服有出airism涼感黑色的七分寬褲,或是一般長度的家居褲也滿好穿的。但如果不介意七分可以買Airism襯褲。買大一號才不會貼身,材質涼到發冷
⇒七分褲不適合公開打坐場合

⓪大人防蚊褲

寬鬆輕薄透氣

⓪無印良品

無印的亞麻長褲可以試試

⓪泰國褲

搜尋一下泰國旅遊觀光客很愛買的那種大象花紋褲子超薄超舒服又透風 https://i.imgur.com/X8itgRd.jpg

⓪NET

也有類似需求的媽媽是買NET

https://tinyurl.com/k2bvhxxt
NET有很多款,材質跟u牌一樣,但是價格便宜許多
材質真的很舒服
NET下身類商品很多這類的

⓪印度服飾店

去印度服飾店找吧,棉褲又輕又薄又快乾,因為他們上廁所都直接用水洗,所以有很多風乾快的褲子(真的不是開玩笑!)

⓪菜市場百摺寬褲

菜市場100元百摺寬褲,超涼超薄又沒口袋,完全符合需求

感恩在以下討論串貢獻點子的網友們: https://www.ptt.cc/bbs/e-shopping/M.1618309338.A.E51.html

床壂

David Chiou:

這次搬入寮房時看到有男眾自己帶了約5~8公分厚的充氣床墊,墊在木板床上,看來是內行人有備而來,只是最後一天我再去留意時已收起來了。

大通舖的床墊才1公分厚,材質大概是生化棉或聚酯泡棉一類(魚缸中過濾棉的材質),直接墊在木板床上,夏天再加一層草席以降溫。

這已比起當年大家一百個人在同一大間,石頭地板上睡自己帶的睡袋好多了。不過其實山上單人至三人床的房間,以及其他打禪七的地方(華藏教育園區等),我較常見5公分厚度的床墊,睡時就比較不會僵硬,像我這種理工男墊個二層,就跟在家睡床沒差多少了。

總之1公分的生化棉有點太薄,我偷偷實驗了一下墊到四層還是太硬,可能因為生化棉較沒彈性。一方面可以用克難的方法,在腰下或腿下墊毛巾等等,比較符合人體工學,另一方面如果能有適合的充氣床墊,攜帶起來都不是問題,或許較能一覺到打板。至於舍監如果要求收起來的話,我覺得說脊椎有舊傷(像我的確有舊傷),可能舍監就會同意了 ;-) 不過一般網上討論的都是登山用充氣床墊,山上低溫且要隔離地氣,設計上要儘量保溫,但在濕熱的地方打七的話反而要涼爽些。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什麼適用的、較涼的、躺在上面不易有磨擦塑膠的聲音吵到別人的充氣床墊? 頂多10公分厚我想就綽綽有餘了,超過10公分容易引人側目 :-D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睡地板也是睡,不過要常打七的話,買一次或許可以用到往生,所以就順便請教一下。

Ps. 大通舖的木板床板約 80~90公分 x 195公分。


David Chiou:

目前充氣床墊先買個便宜的:

迪卡儂【十年保固】單人親膚舒適露營充氣床墊 QUECHUA https://www.decathlon.tw/zh/hiking-c308428.html

打氣筒雖然只有一公斤,但超大一隻,非常佔行李箱空間。用充電式迷你的比較方便,例如我有買 FLEXTAILGEAR 四代泵迷你版: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09.2.0.0.3ce62e8dw7LeVt&id=553638013779&_u=r1svt9v3aea4 .

○○有提供竹蓆,但竹蓆舖軟的表面有斷掉的可能,為避免破壞公物,就自備夏天的涼蓆:

【凱蕾絲帝】台灣製造-天然舒爽軟床專用透氣紙纖單人涼蓆(3尺) 」 https://shopee.tw/product/58829/1252810934

理論上麻將蓆更涼,但麻將蓆一片六、七公斤,不可能帶出門,竹蓆則不適合彎曲的表面,所以用紙製涼蓆。

實務上屆時得先問舍監是否能用。


Cathy Kao:

你動作太快了,買下去了嗎? XD

我要推薦的是這個,登山用的,輕薄可折疊,不必充氣 https://tinyurl.com/yxhurbgk

蜂巢蛋殼式減少悶熱,只是減少,還是會悶熱。上面可以再鋪自己的草蓆。

外出禪七佛七閉關,後來我領悟出來,這些裝備和登山差不多,往專業一點的店去找就對了 :D 。

對了,記得 Russ 是常常登山的人,應該對這些配備比較了解,David 不妨請教下 Russ.


David Chiou:

謝謝 Cathy! 我是考量登山通常須要保暖,但夏天打禪七須要散熱,網上對於床墊的評價中,充氣式床墊最受到垢病的就是不保暖、在山上會太涼,聽起來就是我想要的效果,所以就只買純充氣式的了 :-D

請問 Cathy 和 Russ Wang 有在平地用過蛋殼式的嗎? 會蓄熱嗎? 我反正已買了就不會變,但作個記錄,以後充氣式壞了後還可作參考,也可給其他人作參考。


Cathy Kao:

蛋殼式的還是會蓄熱,而且剛開始睡會不習慣 :P

好吧,其實最後我自己選擇的是約五公分厚的記憶型床墊,不過這個不是我自己買的,是我爸媽買新的家用床墊送的贈品,品牌是 Ten Days,附一個超大的背袋,可以把這個單人的床墊捲起來帶著走,重量我一個女生側背著再背個後背包,一手拉行李箱感覺還好。

記憶型床墊放在木板床上的軟硬度非常剛好,悶熱絕對會有,但是睡起來最舒服。我沒有鋪草席涼席,但是鋪了大毛巾吸汗。

對於悶熱,我的解法是買台小電扇吹自己,最好是插電充電二用。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選擇,還有可以折疊的,就是設計外出使用,很方便。

要注意的是,我當時去的場地都是去了好幾年,非常熟識的道場,帶去美國沒有人會覺得我奇怪,因為美國人比我嬌貴多了,他們閉個二天都要把家當全搬過來,我從 CA 過去帶這些真的沒什麼。回台灣的場地我就是臉皮厚厚的,人家說什麼當聽不見就是了。但是 David 去○○的場地就要看看○○有沒有什麼規定,是不是能夠帶這些個人化的裝備過去?


David Chiou:

的確美國人很靈活,什麼寶貝都會帶去,上次在 Spirit Rock 看到有人個搬了一張高級躺椅到禪堂,舒舒服服地躺了七天。

台灣還是管得比較嚴,所以一開始一定要先問一問,我可以說我的脊椎有舊傷(就是辦公椅上盤腿太多年造成的那事啦),所以自己帶個敷具。通常基於健康理由的話,對方會管得鬆些 :-D


Cathy Kao:

看到 David 提出這一連串的問題,不禁感到老懷安慰 XD。其實 David 現在在找的東東,十多年前我在美國加拿大台灣三地跑來跑去閉關時就遇到這些問題了,除了上面提到的衣服,床墊,我還加碼枕頭和禪墊。

當時去 LA 要準備春夏服,直接用睡袋加小毯子就可以過活。在台灣閉關就真的是酷刑,真的是太熱了,尤其我是超級怕熱的人,在台灣都要把舌頭伸出來散熱才行。那時候我是笨笨的接受睡木板大通鋪這件事,每次 20 天的閉關加上時差,晚上幾乎沒有睡覺,真正睡著只有午休的二小時,其他時間就是撐著,現在想想也不知道當時是怎麼過來的。

後來也不知道怎麼,我手上就多了學姊們用了很久但是狀況超級好的旅行用 memory form 小枕頭,隔年再加碼送我同品牌的可攜帶式打坐用禪墊,這二樣好物跟著我轉戰三地,幫助很大。

因為我是超級怕熱不怕冷的人,而且我覺得悶熱的氣候對用功只有壞處沒有好處,所以後來回台灣就儘量挑天涼了以後再回來,雖然台灣再怎麼涼對我來說還是太熱,但是七八月和十月以後還是有差,可以的話不妨選擇涼爽一點的天氣去禪修。


David Chiou:

Cathy 真是相當精進!

memory foam 一類記憶枕都是超會蓄熱的東西,我當年在涼爽的 Boston (但住宿的地方只有暖氣沒有冷氣)買了一個當年剛推出市面最新最ㄏㄤ的太空材質記憶枕,晚上都會被熱醒,就趁試用期滿前退貨了,美國真是保護消費者,什麼都可以理直氣壯地退貨。現在看網上的討論,用泡棉或記憶枕一類的人,都要開冷氣,要不就是夏天加一層涼蓆。


David Chiou:

隔了一週又去打了一梯禪七,回來補充幾點:

這次禪七寺方已將溫度調得較為正常了,因此不再有過熱的問題,甚至老人家會覺得有點冷,年紀沒那麼大的則覺得溫度較適中。只是義工在休息時間立刻將禪房冷氣關掉,打坐前再開,因此休息時間去打坐有時還是會熱,那坐前就只拜一次佛即可避免流汗。這使得下午全體開始打坐前,先進去打坐的人極少(第一天還有幾位,被熱到後,大多第二天就學乖不提前坐了),有點可惜。其實變頻冷氣最耗電的是開機的時候,印象中重開機一次耗電量相當於開五個小時的冷氣,一直開開關關反而耗電。留意見書後不見有改變,大概這個概念較複雜,或是既有SOP不易改。

之前提到已購買的這款充氣床墊合用,報到時問了法師,法師說當然沒問題,後來我也見到另一人自帶的記憶床墊。但是充氣墊在夏天還是會有點蓄熱(畢竟塑膠表面即會蓄熱),只是應該比起記憶床墊或泡棉材質的好上許多。舖上涼蓆有點幫助,稍微沒那麼軟、那麼貼身支撐,但是總比過度悶熱來得好。紙纖維涼蓆還是會因貼在身上而有點悶,不如竹製涼蓆或麻將涼蓆,但比塑膠好多了,且不像竹製涼蓆在柔軟表面可能斷掉,以及麻將涼蓆太重。

身體

grace:

插個題外話,

夏日在室外不算長的時間就汗濕衣物,是體內積寒的現象。寒氣在夏日常以汗的形式排出體外,加上禪修會提升陽氣、加速排寒,導致汗的流量更多。

上班族長時間在冷氣房,曬太陽時間短,甚或運動量少,於是寒氣積的多、排的少,如果又喜歡喝冷飲,或習慣冰箱剛拿出來的東西立刻就吃,那會雪上加霜,容易引發各種大小毛病。所以最好平常就要排寒或減少寒氣侵入體內。

要減少禪修期間排汗,平時就要先一點一點排寒,例如下班後不使用冷氣,改用電扇,少吃冰冷的東西、喝溫水、增加運動量等等。

有一些生了病後才決心嚴格執行排寒的人,他們夏日汗濕衣物的做法是隨身攜帶多條毛巾,以毛巾墊在背部,濕了就換掉。所以,也可以考慮準備一打毛巾去禪修備用。

禪修中的冷氣不宜太強,但是若主辦單位無此觀念,一定要帶外套。有帽子的外套很方便,因為不必另外帶帽子和圍巾防止寒氣從頭部和頸部侵入。

當一個人體內寒氣減少的時候,即使是在大熱天也不會汗流浹背。

我說的體內積寒是指遇到高溫的時候,身體自然排寒而導致的多汗現象。也就是說,流汗都是在身處氣溫較高的地方,在氣溫較低的地方自然流的少。如果大殿空調不夠涼,但不至於到冒汗程度,打坐中應該不太會流汗。如果氣溫不高卻拼命流汗,那恐怕不是積寒而已,而是身體大有問題了。🤓

以上,提供參考。


David Chiou:

這次打完禪七後,適應了高溫,在車站外大太陽、攝式36度,也沒在流汗,還真得有差。


grace:

密集禪修完陽氣會比平常日提升許多,寒氣也自然會比平日一般打坐排除較多,這時候算是體質較好的時刻,比較不怕熱(除非一邊禪修一邊享受低溫冷氣就另當別論)。

我上次忘記說,長年吃青菜水果也是體質偏寒的原因,所以素食者的日常飲食也最好搭配一些溫熱性食物。


David Chiou:

七月兩次剛住宿的前三天,大量流汗的地方會整片癢(例如上半背、上半胸、及上臂),我發現最簡單有效的解法就是中午(或除了晚上外其他允許洗澡的時間)去洗個簡單的澡,只要將會癢的部分抹肥皂沖掉,立刻就解決。這樣過二、三天後習慣了環境,就不會癢了。沒抹肥皂則沒有效,簡單講就是將油脂清掉即可。背後的機理我還不清楚,不過我猜想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潮濕以及人多的環境有許多以人體油份及角質為食的微生物(這次的床單連續幾個都有汗臭味,就隨便拿一張;每晚洗完澡後睡前拜佛,拜佛時拜在洗澡前大家快步經文流汗的地上,這些路徑上應該都有微生物,早上醒來已大量繁殖了)。過了二、三天,身體已適應了,能和這些微生物共存,不再對這些微生物過敏,就比較沒感覺了。沾肥皂能將這些微生物或牠們留下的代謝物洗掉,因此立刻就不癢了。不過這推測不一定對,能對治就好。


grace:

打坐中的刺痛感或皮膚發癢是在排寒(也包含排濕),這個如果有常看積極排寒人士分享的經驗就很容易理解。我猜你平常大部分時間是在空調中生活,辦公室、汽車、捷運、飛機、旅館都有冷氣(猜錯請勿見怪)。總之,身體自然排寒的機會較少(也就是流汗的機會不多),還有久坐上班族也容易積濕,平時累積的寒與濕在打坐時正好被大量排出體外,以致流汗時產生刺痛感或發癢。雖然微生物的影響也不能說全無關係,但那是其次。這就像有過敏的人致力於清除塵螨,購置各種防螨家用品但仍無法改善過敏問題,而排寒之後卻可以得到改善。

洗澡清洗掉油脂而止癢推測是清洗後毛孔較無阻塞,排除寒濕的通道變順暢了。由於密集打坐,你的寒濕在前一梯的禪修時大力排除而有刺痛感,而後一梯的禪修時,身體已不需要那麼用力排除,則是癢的感覺,剩下的幾天排除得差不多也就不太癢了。

現代教育不重視傳統醫學的保健常識,一般人並不認為夏天待在冰冷的空調中有何不對。但平常有在保暖排寒而體質較佳的人就容易對寒氣產生警覺性。對寒氣有警覺性的人不是怕冷而叫人將冷氣溫度調高,也不是因為怕冷而去穿連帽外套,而是他們對寒氣有敏銳的覺知力。這就像大多數人都認為吃葷腥很正常,每天吃葷腥不覺味道不好,反而是美味,甚至沒有吃到就受不了。但是有長期吃素習慣的人對葷腥味就很敏銳,一旦聞到或吃到,馬上能警覺食物不太對。也就是說,大多數人不認為冷氣房和冰品不利健康,這是由於大多數人的體質早就鈍化了,就像吃葷腥的人對葷腥味沒有不適感,甚至不能不吃一樣。

總之,在遇熱時流汗是排寒的一種反應,平時找機會排汗,不僅保健,也可以在夏季時較不怕熱。 :-D


Satipatthana Shi:

當禪修身心寂止時,智者大師說身體會有八觸轉起,也就是四大轉多轉少,如何達到四大的平衡?Thanissaro Bhikkhu 的六元素有詳細說明,您會有身體癢的情形,可以試著從四大的角度看看禪修過程中的身體轉變。

《摩訶止觀卷第九》:
 從未到定漸覺身心虛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或經一日乃至月歲定心不壞。於此定中即覺身心微微然。運運而動。或發動痒輕重冷煖澁滑。…
 所以者何。數息能轉心。。心轉火。火轉風。風轉水水轉地。四大轉細故有八觸。如麥變為麴。麴變為糟。糟變為酒。糟喻欲定。酒喻初禪。…
 又八觸是四大。動輕是風。痒煖是火。冷滑是水。重澁是地。體數息能轉心。似如風發微微運運。

六元素

[作者]坦尼沙羅尊者[中譯]良稹
Six Properties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英語中,形容從身內感受身的詞彙極其稀缺。我們有麻刺感,我們有沉重感。我們有蟻爬皮膚之感,胃中蝶動之感[1]。詞彙不那麼多,也沒有真正的系統性。正是在這方面,佛陀有關元素[界,屬性]的教導就十分有益了。它爲身內的覺受——也就是從身內體驗身的感覺——提供了一個系統的分類方法,同時使你領悟到對那些覺受可以如何應用。這套教導還使你明見,你的當下輸入,在如何塑造你對身的體驗上,起著多大的作用,同時也爲你提供了一個直達、親歷的方法,利用當下的那種輸入,達到[元素的]平衡,使身體成爲易於定居之處。

經典上共列出六種元素[2]:地、水、風、火、空間、意識。聽起來像是中世紀化學。不過,我們最好把這些元素看成是從身內對身之諸覺受的歸類法。地即是沉重、堅硬感;水則是清涼感;火當然是暖熱感;風是來回的動感;空間是空性感;意識是覺知所有這一切的那個元素。

元素理論認爲,諸種元素是可以被激發的。換句話說,隨著它們被倚重,隨著某些事件把它們壯大或者把它們猛然發動,它們就強大起來。外在層次上,當外元素被激發時,就會發生自然界的事件。水災來自水元素的激發。大火或強熱,來自火元素的激發。狂風來自風元素的激發。有意思的是,經典上把地震也歸因於風元素。這就意味著,風不僅指空中的風動,也指地內的動態。地似乎是唯一不可激發的元素,至少在外在層次,不過當風元素參與時,它也會移動。

不管我們對這些概念作爲外在事件的描述方式有什麼想法,它們對觀察內在事件,觀察從內部體驗到的身感來說,是十分有用的。在古代,內元素被用來解釋病理。頭暈眼花是風偏重的癥象,是風元素被激發的癥象。發燒當然是火元素的激發。四肢無力或沉重,則是地元素偏勝的癥象。

這些東西是你在禪定中可以操作一番的。這套教說正是在此處真正顯其有用,因爲它讓你看見,你怎樣專注身體,會直接影響你怎樣辨識身體,以及你怎樣實際地覺受到身體。我們以爲覺受是原生的,是未加工的材料,是體驗的基本構件,然而,先於這些覺受,你已經在作種種有意識的決定了。看一看十二因緣的教導。 Sankhāra——造作,早早先於你在色、受等方面的覺知,已經在那裏了[3]。

因此,你打算怎樣造作身?如果身內有緊綳感,有時那是地元素偏勝的征象,因此你可以觀想氣。這是我們禪修從觀氣[風,呼吸]出發的原因之一。它是最容易操縱的那個元素——經典上,它叫做 kāya-sankhāra——身造作[身行],塑造身體的因素[4]。它也是最直接地消解張力的元素。哪裏有緊綳感,你就定在那裏,看是否能夠使一種溫和的、修復性的動性[氣]穿過它。動性[氣]的潛勢是在那裏的,只不過促成緊綳感的那個辨識把它給堵住了。因此,你可以有意識地決定,你打算在那裏辨識動性[氣]。給它一個發生的機會,那麼動性[氣]的潛勢,穿過那部分經絡系統的移動的潛勢,將會被強化,將會被喚起 [aroused]——比起我剛才用的“激發” [provoked],這個譯法可能更好。氣的潛勢被喚起。當你對氣的覺知被喚起或者說提昇時,它就可以穿透那股堵塞感。

當你感到暈眩或狂躁時,可以觀想地元素,使那些感覺平靜下來。如果體內有太多躁亂的能量,你可以觀想自己的骨胳由鐵質構成,你的手腳有千斤重。凡是體內有堅硬感的地方,要專注那裏,試著把它放大。你會發現,你所用的形象,你選擇那個形象的目的,真的影響你怎樣開始感受到那個部位。接著,你可以把那個感受,傳播開去,與體內其它地方的堅硬感連接起來。堅硬性的潛勢,一直是在那裏的。

當你感覺抑鬱、重壓時,可以觀想比較輕的覺受,可以觀想氣把身體各個部分提昇一下。你感到熱的時候,可以觀想水元素。專注凡是體內比較清涼的地方。要把注意力真正定在那裏,一邊想“水,水”,或者“涼,涼”。你將發現體內的清涼感會對你的覺知顯現出來。它們的潛勢伺伏著,只是需要那個當下動機的成分把它們彰顯出來。

當你感覺寒冷時,就專注暖熱。身體一定有某個部位比其它部位更暖,因此就專注那裏。觀想那個熱性待在那裏,並且傳播到身體的其它部位,那裏的熱感將會給喚起。

你可以在定的任何階段這樣做,不過在氣寂止時最有效。那時候,身感像一團霧,一團細小的覺點,每個小覺知都有成爲這四種元素之任一的潛勢。當你的身感還原到法語所說的 pointillism——“點彩”時[5],要想只用一個意念,來強化諸身感之中的重性或者輕性,動性或者暖性、涼性,做起來就容易多了,那些覺受潛勢你那裏已經存在著。這樣你同時成就了兩件事。一方面,你平衡了身體。任何時候,你覺得某一種覺受過於壓抑,你可以觀想對立的那個覺受,使之平衡。另一方面,你在以一種極其切身的方式體驗當下的過程中,開始看見當下的動機在你的覺知中的作用。

當這四元素達到極其寂止、平衡,存在這股可以朝任一[身感的]方向轉化的覺受潛勢之霧時,你也可以專注那些點之間的空間。你要意識到,那個空間是無邊界的。它穿過身體,朝向各個方向。你就觀想:“無限空間。” 定在隨著那個辨識而來的無限空間感中。該潛勢是一直在那裏的;只不過那個辨識把它喚起了。進入這個狀態裏是極其愉悅的。那裏似乎堅硬感弱了許多,壓抑感弱了許多。被困在身內的感覺也不那麼強了。

阿姜放過去有個弟子,是一位老婦人,前來開始跟他學修禪定時,他正在准備離開阿育王寺。等他離開後,很長時間裏她不得不自己修練。有天晚上,她在禪堂與大家共修時,有一個聲音來對她說,“今晚你會死。” 她有點喫驚,不過,她接著提醒自己,“ 好吧,如果要死,最好是死在禪定當中。”於是她就坐在那裏,觀察身體死去時發生什麼。真有一種身體開始破散的感覺。“各種元素都各自分開,走自己的路,”她說,“就像一座著火的房子。身內沒有一處可以讓覺知安定下來,得到舒適感。”於是,有一陣子,她不知所措,不過接著她想起來:“噢,還有空間元素。”於是她就定入了空間元素,所有那些房子著火的感覺突然消失了。有一股極其強烈的無限空間感。回到身體的可能性總是存在的。(你的禪定達到這個程度時將會注意到這一點:有些部位可以提供體形的潛勢,不過你選擇不專注那裏[6]。而是專注它們相互之間和四周的那個空間感。伴隨著它的是一股無邊無界之感。)

她出定時,當然沒有死去。她還活者。不過她學到了重要的一課,當身內的情形實在糟糕時,總是可以去空間。即使它不是覺醒,它不是非緣起,它仍然強過住於身元素,沉浸在混亂之中。

因此,諸元素提供了一個觀察潛勢的有用方式。它們還使我們更容易達到泰國導師們的文字當中如此頻繁提到的那個獨立的覺知。一旦你住於無限空間後,你可以放開“空間”的辨識,看看剩下什麼。那時只會有一種知,知,知的辨識。你不必問“知什麼?”只有覺,覺,或者說知,知。

一旦你達到以這種方式把一切歸分爲諸元素時,你就有了證得洞見的原材料。這些分析詞彙可能最初看起來怪異,不過,一旦你切身領會到它們指的是什麼,你將發現它們極其地有用。它們不僅給心一個定止下來的好地方,而且還幫助你洞見辨識如何塑造身感,如何塑造你對當下正在發生之事,使你懂得所有這些何以都是造作的。你有來自舊業的潛勢,但你也有當下選擇的成分,那種選擇在你用這個方式分析時,就極其明顯起來。

我最初去跟阿姜放修習時,他要我把阿姜李的《神聖咒文》[7]背下來:那是關於各種元素的六個段落。有很長一段時間,它對我來說似乎毫不相關,直到有一個晚上,在持誦意識元素那一段時,我意識到它指的是就在此處的覺知。就是這個覺知。就在此處。意識到這點時,仿佛我心裏的一塊巨大的冰山突然融化了。我在持誦的不是什麼外在、無關的思維框架;反之,它是某種極其直接、緊接、就在此地此刻的東西。那時候,我才開始懂得爲什麼阿姜放要我背誦這段誦文,爲什麼他要他的所有弟子都從元素的角度思考他們的體驗。

因此,把這個分析模式記在心裏。在應用它時,試著領悟它,你將發現它對修持極其有用。一如佛陀的全部教說,它的重要性在於你用它做什麼,它在獲得苦的洞見方面能幫助你做什麼——也就是怎樣幫助你看見,苦在當下是如何被造作起來的,你又如何不需要造作它,假若你用心觀察,假若你修練這些技能。

中譯注:
[1]胃中蝶動: butterflies in the stomach,習語,尤指因懼怕而神經緊張,胃有微動欲嘔之感。
[2]人的六元素的分析: 見中部MN140。
[3]十二因緣: 據自說經Ud1:3: 『......以無明爲緣[先決條件],來造作[行]。以造作爲緣,來意識。以意識爲緣,來名色。以名色爲緣,來六處[六種感官媒介]。以六處爲緣,來接觸。以接觸爲緣,來感受。以感受爲緣,來渴求。以渴求爲緣,來執取/維持。以執取/維持,來有。以有爲緣,來生。以生爲緣,則老,病,死,憂、哀、痛、悲、慘來運作。這就是這若大一堆苦迫的因緣。』此處是說,造作排在第二,早於意識、名色、感受等。
[4]身造作: 據中部MN44:『出入息屬於身,縛於身,故稱出入息爲身造作[身行] 。尋想與評估[尋與伺] 之後口發言語,故稱尋想與評估爲語造作[語行] 。辨識與感受[想與受] 屬於心,縛於心,故稱辨識與感受爲心造作[心行] 。』
[5]pointillism: 西洋美術後印象派的點彩法,利用原色獨立小點的不同分佈構造出各種色調的印象,觀者眼和心的辨識會把色點混合起來看成各種色調。例圖見網絡維基百科同名詞條: http://en.wikipedia.org/wiki/Pointillism
[6]不專注體形的潛勢: 據尊者對筆者的解釋,這是指只把它們當成點,不把點連成線,也就是,不添加『體形』的辨識。
[7]阿姜李的《神聖咒文》: 阿姜李在引言中說,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作爲修法者的一個淨化途徑,因爲此處給出的誦文會給背誦者帶來利益,因其與存在於我們每個人之中的事件直接相關。平常,我們一旦出生,便都住於六元素之中。這些元素是被我們自己的業,善業惡業,帶到一起的,既然如此,這些元素對住於其中的人們,可能帶來大量的困難,就像一個孩童可能給父母不停地造成麻煩一樣。因此重複此誦,就好比滋養和訓練孩童,使他健康成熟;當小孩健康成熟時,父母就可以休息、放松了。重複此誦,就好比用一首美好的歌曲 Buddhaguṇa――憶念佛陀的功德——來滋養孩童,引它入睡 ......Buddhaguṇa――佛陀功德――的力量,可以對每個人的諸元素施加影響,淨化它們,給它們賦予 kāya-siddhi――身成就[身悉地],就好比一切物質元素相互之間每秒鐘都在施加引力一樣......』


David Chiou:

謝謝!

看來從八觸也說得通,例如癢是火大,我用水把火給轉化(?)了 :-D

這些不同的解法(八觸說、中醫說、微生物說)不一定互相衝突,畢竟現實世界遇到的問題常有多種原因,黑貓白貓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啦 :-D

第二年禪七再遇到一次,發現用觀四大互相轉化的方式沒什麼效果,可能需要更深的功力才行,用世間法比較簡單。


David Chiou:

兩年後的後續補充:

這次打禪七的前一天,剛好台北市從低溫變成高溫,剛好我到戶外半天,流了些汗,乾了後沒換掉衣服,晚上皮膚就有微微的刺痛感了,照鏡子才發現是快要長汗斑了(皮膚一小片一小片過敏而微紅,是汗斑的前兆)。

打完禪七後,上網搜尋了一下汗斑的機制,算是確定由現代醫學來看的機制了:

高溫悶熱環境下打坐,流汗會一直沉積,水會揮發,但油脂不會揮發而會一直堆積,提供皮屑芽孢菌(九成的人身上都有此菌共生,一般不成問題)大量繁殖的環境,皮屑芽孢菌過度繁殖後,排出的脂肪酸會引起某些人皮膚的過敏反應。打坐時氣孔張開,脂肪酸或許因此滲入得更裡層,也可能因此刺痛感比平日強烈。

這也完美解釋了為何中午多用肥皂沖洗一次刺痛的部位能解除刺痛,且為何沒用肥皂就沒幫助。因為肥皂能去除累積的油脂,增加油脂的清除頻率,減少了刺激皮膚的脂肪酸,也減少皮屑芽孢菌的增生環境。

也還好是禪七前一天就發現,所以赴禪七路上買了汗斑藥塗抹,禪七中就沒有刺痛感。禪七第二天後天氣回冷,也就沒有後續實驗的環境了。

因此簡單有效的治標方法就是:

  1. 改善悶熱的環境、衣服濕了儘快換。
  2. 增加用肥皂清潔刺痛處油脂的頻率。
  3. 以汗斑藥治療患處(或任何有助防治汗斑的方式,例如以含治頭皮屑成份的洗髮精清潔患處,也可抑制皮屑芽孢菌。)

當然,治本方法是提前改善體質,讓身體不要那麼容易流汗,不過長期坐著辦公,體質好不到哪裡去,兩年前禪七後已變得完全不怕熱的體質又沒了 😃

後來我夏天打禪七之前陣子都會先多跑步、多出汗,讓身體提早適應高溫,從中醫角度也是先排寒,不會到禪七時才開始適應。

 
agama/研討_濕熱氣候下打禪七的裝備.txt · 上一次變更: 2023/07/20 17:41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347789764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