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四如意足的「斷行」是斷什麼行?


David Chiou:

四如意足的「斷行」,有二種主流的解釋:

  1. 或為「奮力」(padhāna,古譯為「勤」)的誤譯。(出自「莊春江阿含辭典」)
  2. 斷除諸行。

由1來看,「斷行」即四正斷、四正勤。1這解釋還蠻有道理的,但缺點在於難以解釋北傳阿含經的「四如意足」的另譯,例如:

  1. 《中阿含經》卷二十一〈2 長壽王品〉:「成就欲定燒諸行,修習如意足,依於無欲、依離、依滅,願至非品,」(CBETA, T01, no. 26, p. 563, a21-22)
  2. 《長阿含經》卷五:「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CBETA, T01, no. 1, p. 36, a8-9)
  3. 《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一〈苦樂品29〉:「自在三昧行盡神足」(CBETA, T02, no. 125, p. 658, a7)

「燒諸行」這些,顯示此處譯經者對「斷行」的解讀不是「勤行」的意思。

由2來看,基於定力,對於「行」能輕鬆放下就能輕鬆提起,這樣「斷行」能成就神通。

但這「行」是指什麼?是指「行陰」、「一切有為法」,還是什麼?

《中阿含經》卷二十一〈2 長壽王品〉:「成就欲定燒諸行,修習如意足,依於無欲、依離、依滅,願至非品,」(CBETA, T01, no. 26, p. 563, a21-22)

當中的「諸行」這二字用法會讓人思考,是否這邊的「諸行」是「諸行無常」的諸行,也就是一切有為法?不過經比對大正藏,「諸行」雖然常指「一切有為法」,也可以指行陰、行為等等。

那經中有什麼「諸行」是基於定力可斷、可滅、可燒的呢?

答案可以有很多種,一個例子可參考《雜阿含經》卷十七第474經:「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阿難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諸受漸次寂滅故說?」
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CBETA, T02, no. 99, p. 121, a28-b10)

此經講明基於定力,諸行可以漸次寂滅。此解釋也可和講述四如意足的其它經文內容呼應,例如:

《中阿含經》卷二十一〈2 長壽王品〉:「成就欲定燒諸行,修習如意足,依於無欲、依離、依滅,願至非品,」(CBETA, T01, no. 26, p. 563, a21-22)

《中阿含經》卷五十六〈3 晡利多品〉:「修欲定心成就斷如意足,依離、依無欲、依滅、依捨,趣向非品」(CBETA, T01, no. 26, p. 781, b5-6)

「依遠離、依無欲、依滅、依捨」符合《雜阿含經》第474經所講述的方向。依此來看,其它經典中說的「無功用行」,也正是「斷行」,成就四神足而不礙解脫。

或許在梵文或巴利文的原經文中,四如意足的「斷行」本來就一詞多義,同時包含二種意義,例如:《長阿含經》卷六:「云何比丘壽命延長?如是比丘修習欲定,精勤不懈,滅行成就,以修神足;」(CBETA, T01, no. 1, p. 42, a27-28)

因此在註解中也會並列1、2,讓讀者自行抉擇,漢譯四部阿含的「神足」的異譯明確是2的意義,以2為優先作註解。在南傳相應部尼柯耶的翻譯中則明顯是1的意思,就以1作註解。

至於「諸行」用「行陰」、「造作」或「一切有為法」來解釋,就是另外的議題了,不見得有標準答案,畢竟修行就是一路放下的過程,或許其中一種解讀可參考《雜阿含經》第474經的意義。


From: David Chiou

的確在巴利藏「斷行」是一律解為「勤行」(「斷」如同「正斷」中的「斷」是指「勤」),莊居士的解釋就是依巴利藏的解釋。

若就北傳大正藏來看,「斷行」解為「斷除諸行」看來是主流,例如阿含部中四如意足的另譯還包括:

  1. 《中阿含經》卷二十一〈2 長壽王品〉:「成就欲定燒諸行,修習如意足,依於無欲、依離、依滅,願至非品,」(CBETA, T01, no. 26, p. 563, a21-22)
  2. 《長阿含經》卷五:「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CBETA, T01, no. 1, p. 36, a8-9)
  3. 《增壹阿含經》卷二十一〈苦樂品29〉:「自在三昧行盡神足」(CBETA, T02, no. 125, p. 658, a7)

北傳三部阿含中四如意足的「斷行」另譯有「斷除諸行」的意思,若用「勤行」來解釋則不合,也就是說將「斷」解為「四正斷」似乎不相容於「燒諸行、滅行、行盡」這些阿含中的翻譯。因此我覺得當初翻譯阿含時,對於四如意足中的「斷行」,譯師可能較著重在「斷除諸行」這方面的意思,而比較不著重在「勤行」這方面的意思。但在南傳則明顯是解為「勤行」,這可能是不同傳承的解釋不同,或是在歷史上曾有雙重意義,而各個傳承取其中不同的部分為主。

是否「斷行」這個詞字面上比較不符合南傳部派的看法?另一方面,《阿含經》中對於斷、調伏這些字,並沒有很嚴謹的區隔,像後來的經論表明禪定本身只能「調伏」住貪愛,要證阿羅漢才能「斷」貪愛,在《阿含經》的用詞就沒區分得這麼清楚。因此《阿含經》中的「斷行」不一定到徹底斷盡而不生的程度,而是漸次斷諸行(參見《雜阿含經》卷十七第474經)。

由於佛世時的俗語其實並非巴利文(而是僧伽羅文一類的),也有可能是在巴利系統中將不同的翻譯為統一了,但其他部派並沒有這麼做。不過說穿了兩者都說得通,我只是覺得巴利文的解法不是唯一解,所以提出。

至於論中的解法就五花八門了,這邊是以古代阿含藏經文翻譯來看(譯作「斷行」、「燒諸行」、「滅行」、「行盡」等等)。

SN51.13 印象中是說四正勤和四如意足的關係。


Jian:

四如意足第二個是「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就「斷行」解為「勤行」的這一種解釋來看,「精進」就是「斷行」,會不會有點怪?


Russ Wang:

四如意足的本體是「四種(力量、達成方法的)基礎」

有關於「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雜阿含第 561 經註解是:「依意欲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這個註解沒有明確說明四神足的主體是什麼。

第一個討論: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四神足不是四種「禪定」,如果四神足是四種定境,那麼依於法欲、精進而達到的初禪,就有不同的境界,佛陀不曾這麼。因此四神足不是四種「定」,然而我們目前的註解如果只看前半句「依意欲所引發的禪定」,這是在說四神足是四種不同的禪定。

此外,依我所解,這裡的定不是狹義的「禪定」,應泛指「意志集中貫注」, 菩提比丘與 Maurice Walshe 將之譯為 concentration,雖然 concentration也常用在與「定」有關的英文翻譯中,但這一個字的本意就只是「專注」。

  • 按: 菩提比丘「持有基於想要與努力之意志形成的集中貫注之超常力量的基礎」(the basis for spiritual power that possesses concentration due to 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 SN.51.15)
  • 按:Maurice Walshe 「具備努力意願的意志之集中貫注的通往力量之路」(the road to power which is concentration of intention accompanied by effort of will)

第二個討論: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斷行」這兩個字根據不同巴利文辭源解讀,除了「精勤努力」也能有「斷除」的意思,而後者我們之前提到,後來衍生「斷除(四念處的)懈怠」的說法。

我們目前對於斷行的註解為「斷除造作」,我認為要達到造作的「斷除」,那是非常高的要求,若能改為「克服懈怠」會比較合理。從四神足其他的翻譯使用「正勤」來看,斷行比較有可能是四正斷,就我所知,這種解讀比較多。

按:莊春江居士譯為「勤奮之行」,蕭氏球居士則直接用「勤行」

第三個討論: 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四如意足」不是「神通」,佛陀在相應部51相應19經/神通等之教導經之中有明確分別了。聖嚴法師曾在《四如意足講記》中認為「四神足的『神足』就是『神足通』」,這可能是因為當時沒有這麼多南傳文獻可以對照,但同一文章中也提到「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 」

如意足(神足)iddhipada 雷迪西亞多的解釋是「證得圓滿的根基」,菩提比丘長老英譯(the basis for spiritual power)。iddhipada這個字中的pàda 是足、原因,我認為這個「基礎(足)」才是四神足的本體。

另外 iddhipada這個字的 iddhi ,依照雷迪西亞多的看法是「一種能力(提升)達到圓滿」,《智度論》的說法是「得如意願」。比如佛陀說「苦諦如意」,於對「苦的了解」這種能力已達到了圓滿的境界。另如「神足通」(iddhi-vidhā)則如《大毘婆沙論》:「得如意自在之神通力」。正因為 iddhi 在中文沒有對應的概念,所以才會有多種翻法,包括神、神通、神變、如意、甚至神足。

由於「如意」iddhi 的詞意中已經包含了「達到、成就(動詞)、圓滿(動詞)、究竟(動詞)」,所以「成就如意足」應該就等於「如意足」,也就是「達到圓滿成就 的(力量)基礎」

由以上的思維,我認為「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的註解可以是 :

「以意欲攝心,克服懈怠,達到圓滿成就的(力量)基礎」

另外附上幼幼班的觀點

三十七道品中的四神足,因為在漢譯阿含經中有很多佚失,以及翻譯上的一些差異,所以常常讓人搞不清楚到底這四神足是四種定、四種神通還是其他。在討論道品頌的時候,幼幼班選擇的觀點,是從神足這兩個字的巴利文重新出發來探討,最後的結論則將四神足比喻為四種引擎(基礎):

  1. 以法欲提供源源不絕動力的欲神足引擎
  2. 以精進提供高續航性的勤神足引擎
  3. 以專注力(定)提升能源轉換率的心神足引擎
  4. 以觀慧作為高科技核心的觀神足引擎

這四種引擎只要好好的發展並作為基礎(神足的足),那麼不管我們的目標是想要追求定、神通或是解脫涅槃的「成就」(神足的神),都能載著我們無遠弗屆(還跑第一)。

我們可以省察自己,從自己的個性中找出比較容易發展(相應)的神足,優先點滿這個神足的科技樹,也許會是比較有效率的方式。

討論中也談到,如果我們的機體是輕量化的單人解脫型,隨便成就一種神足引擎都可以;不過如果我們的機體是眾生級的解脫航母,那麼四種科技樹都點滿則是基本配備(詳見十波羅蜜項)


Russ Wang :

南北傳論典一致提到這裡的samādhi是禪定

的確,我之前的看法 (只是專注不是正定)只是個人見解,顯然不符合現有的文本,在此作個更正

釐清的過程中,我對四神足的巴利文字義順便作了一些粗淺的分析,也將結論提出來討論 如下

四神足 會有這麼多種的翻譯,一個原因是某些字沒有相對應的中文,比如之前討論過的 iddhi。 第二個原因是對原文有不同的解讀組合,以下我依照現今巴利佛教的巴利文本,以神足為例來分析。

「欲神足」 chanda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asamannāgataṃ + iddhipādaṃ

iddhipādaṃ 是「神足」或是「如意足」,這部分沒有問題。

接下來 chanda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 + asamannāgataṃ

samannāgataṃ 是 「具備的,具足的 、中文也翻「成就」」

這個長字分解後語意是 「chanda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 「的具備」

最後 chanda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 = handa + samādhi + ppadhāna +saṅkhāra

  • chanda : 欲,誌欲,意欲
  • samādhi : 定,三昧,三摩地,等持,精神統一
  • padhāna : 勤奮努力,精勤
  • saṅkhāra: 行,必要的條件,有條件的事物,心智的協同因素

根據以上,四神足的逐字翻 : Chanda 欲 + samādhi 定 + ppadhāna 勤 +saṅkhāra 行 + asamannāgata 成就 + iddhipādaṃ 如意足

其中有三個細節需要留意:

  1. ppadhāna 勤 這個字沒有 「斷」的意涵
  2. saṅkhāra 行 這個字可以單獨解釋,不一定與「勤」合併作「勤行」的來解釋
  3. asamannāgata 成就 : 這個成就是完備的意思 不是成功、不是功成名就

所以按照南傳巴利文本,得到四神足的主概念成分 欲 + 定 + 勤 + 行 + 成就 + 如意足 = 【欲】【定】【勤奮 】【行/必要條件】【具足的】【成就/神通】【的基礎】

同樣的主成份,卻由於不同的組合方式,會有不同的解釋,我發現目前看到比較權威的解釋都是對的,只是語意上選擇有所不同

以下以三個 case 來看主成份分析的結果能給我們一些翻譯的方向

     例一: {  [ (欲定 +  勤奮) + 行為 ]  + 具足的 }  +  神足 = 具備欲定勤奮之行的神足  
          這就是莊春江居士所解讀的語意
     例二:我上一個討論所提出的看法不符合主成份的分析,在此為一反例
          「以意欲攝心,勤奮努力,達到圓滿成就的(力量)基礎」 
           samādhi 定義不精準;saṅkhāra 概念含糊;誤把 asamannāgata 當作「達到圓滿」來解讀。
     例三:以目前的註解為主成份分析命題
          「依意欲而引發的禪定,勤奮修行,而成就神通。」= [欲->定]+ [勤 行] + 神 
           沒有包含 「足pāda」的概念;將 asamannāgata 的「成就(具足)」解為「達到成功 v.」

如果要以南傳巴利作為翻譯的文本,或許可以依照以上「概念主成份分析」來修改。

此外我們還有一種四神足的註解是 :「依意欲所引發的禪定,斷除各種造作,而成就神通。」

如之前的討論,這個註解是為了北傳幾經中的不同詞彙,比如 「成就欲定燒諸行」、 「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

上面說到 padhāna (勤) 這個字一點都沒有斷除的詞意, 為什麼在北傳會出現 斷、燒、 滅 的翻譯? 我在關則富所著 《巴利語佛經譯注 增支部(一) 》 書中看到,「斷、滅」 可能譯自相當於巴利文 pahāna (斷)的印度詞語;而 「燒」 可能譯自相當於梵語 pradhāa (燒)的印度詞語。此外也有其他語意學上的探討,之後補上。

如果以南傳尼柯耶現在的巴利文本來解讀 ,「滅、燒、斷」 與 「勤」 差異蠻大的,但這個分歧可能在印度時已經存在不同的翻譯母本,而不是到了漢傳才出現差異,現今的巴利尼柯耶不見得是正確的版本,北傳翻譯所根據的文本,也有可能才是原始的版本。因此我認為 「斷除各種造作」 的解讀與註解,即使與現今天巴利佛教有出入也必須保留,這個翻譯在實修的義理上沒有問題,也實實在在有北傳阿含經的文本, 相對於南傳尼柯耶, 北傳阿含經因為法傳因緣,具有珍貴的多樣性,我想我們必須為後來的人保留這種可能性。


Russ Wang:

我想再釐清一下四如意足的本體,這是關於註解我比較執著的點

我在英翻中看到兩種不同的看法,菩提比丘「持有基於想要與努力之意志形成的集中貫注之超常力量的基礎」(the basis for spiritual power that possesses concentration due to 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 SN.51.15)

Maurice Walshe 「具備努力意願的意志之集中貫注的通往力量之路」(the road to power which is concentration of intention accompanied by effort of will)

這兩位對於四神足本體的定義不一樣, 菩提比丘認為是 “the basis for spiritual power”,Maurice Walshe 認為是 “the road to ”

我從中翻的經文也看到兩種不同的看法

     蕭氏球 「比丘們,什麼是神足呢?比丘們,取得神變的道路和途徑;帶來神變的道路和途徑。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足了。」
     莊春江  「比丘們!什麼是神足呢?比丘們!凡導向神通之得到、神通之獲得的道、道跡者,比丘們!這被稱為神足。」

蕭氏球的看法 「取得神變的【道路和途徑】 」 所以神足是「道路」, 莊春江的解讀比較含糊 「凡導向神通之得到、神通之獲得的道、道跡者」, 因為多一個「者」,會有不同的語意 第一種語意. 「者一類(者) 導向獲取神通的道路」 所以本體是「者」所指稱的,不是道路。 第二種語意,「這一類 導向獲得神通的道路」, 本體是道路。

我覺得會有這兩種不同的看法是因為,相應部51相應19經/神通等之教導經 的經文中,佛陀是說: 【這個名相(四神足)】定義為【意義】,如果從名相的字義來看, 神足 iddhipāda 直接翻就是 “basis( ipāda) of psychic power.”,但是從定義的文義來看,就是 “The path “。 也因為如此而有「四種基礎」與 「四種達成的路徑」 兩種註解方式。

節錄一段 Bhante Sujato 的英翻
19. A Teaching on Psychic Power, Etc.
“And what is the basis of psychic power? The path and practice that leads to gaining psychic power. This is called the basis of psychic power.”

 
agama/研討_四如意足的_斷行_是斷什麼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09840774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