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對於《入出息念:禪修指南》一書中,南傳《入出息念經》的中譯詞選用原則如下:

以《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中譯 MN 118 中部118經 Ānāpānasati Sutta《入出息念經》的十六個步驟的用詞為最優先。

以《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念住經中譯的呼吸部分(只有身念住的四個步驟)為第二優先。

(可留意以上兩者有些部分不一致,則依照無著比丘教入出息念的內容來選擇較適當者。)

用詞上,可沿用《好讀 雜阿含經》附錄巴利藏翻譯的用詞。

意義上,也可參考《雜阿含經》第803經的「讀經拾得」說明以及這一頁面的筆記

參考中譯: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中譯 MN 118 中部118經 Ānāpānasati Sutta《入出息念經》的十六個步驟(以下英文取自無著比丘辦現場禪七時所發的重點整理):

0. mindfulness to the fore 使念安立在前; mindful breathing in/out 覺知吸氣、覺知呼氣
1. breathing in/out long 長的呼吸
2. breathing in/out short 短的呼吸
3. experiencing the whole body & breathing in/out 體驗全身 & 呼吸
4. calming bodily activity & breathing in/out 平靜身行 & 呼吸

5. experiencing joy & breathing in/out 體驗喜 & 呼吸
6. experiencing happiness & breathing in/out 體驗樂 & 呼吸
7. experiencing mental activity & breathing in/out 體驗心行 & 呼吸
8. calming mental activity & breathing in/out 平靜心行 & 呼吸

9. experiencing the mind & breathing in/out 體驗心 & 呼吸
10. gladdening the mind & breathing in/out 令心悅 & 呼吸
11. concentrating the mind & breathing in/out 令心定 & 呼吸
12. liberating the mind & breathing in/out 令心解脫 & 呼吸

13. contemplating impermanence & breathing in/out 隨觀無常 & 呼吸
14. contemplating dispassion & breathing in/out 隨觀離欲 & 呼吸
15. contemplating cessation & breathing in/out 隨觀滅 & 呼吸
16. contemplating letting go & breathing in/out 隨觀棄捨 & 呼吸

《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念住經中譯的呼吸部分:


「而且,比丘們啊!於身,他如何安住於隨觀身?」

「在此〔修法中〕,〔比丘〕到森林;或到樹下;或到空屋,之後,他坐下。已盤腿後,他端正身體,並且使念安立在前,對吸氣保持覺知;對吐氣保持覺知。」

「吸氣長時,他知道:『我吸氣長。』吐氣長時,他知道:『我吐氣長。』
吸氣短時,他知道:『我吸氣短。』吐氣短時,他知道:『我吐氣短。』
他如此訓練:『我將吸氣,體驗全身。』他如此訓練:『我將吐氣,體驗全身。』
他如此訓練:『我將吸氣,使身行安靜。』他如此訓練:『我將吐氣,使身行安靜。』」

「如同熟練的車床師或他的學徒,當他做一個長轉時,他知道:『我做一個長轉。』或當他做一個短轉時,他知道:『我做一個短轉。』
同樣地,吸氣長時,他知道:『我吸氣長。』……(接續如上文)。」

先前學者對南傳 MN 118 所作的中譯如下,也是很好的範例:


David Chiou: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已和法樂比丘尼討論過,在「安那般那念」、「安般」、「入出息念」、「觀呼吸」這四個翻譯中,法樂比丘尼建議用「入出息念」一詞。因為「安那般那念」、「安般」是音譯,要另外解說,至於「觀呼吸」的「觀」有可能和毗婆舍那的觀混淆,因此用有點文言但非佛教徒仍能猜到意思的「入出息念」作為翻譯。

Sixteen steps 的steps: 按照通用術語,翻譯為勝行 或 步驟

我們的原則是除非必要,否則不採用文言術語。

「四念住」、「五蓋」、「七覺支」、「三十七道品」等詞,算是中國佛教大多宗派都熟悉的詞(連《阿彌陀經》都提到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而且也沒有更好的白話中譯,因此延用專有名詞,其他只要有好的白話翻譯的,就儘量白話。

sixteen steps 譯為「十六勝行」是《瑜伽師地論》單一論著的稱法,沒有特別研究過這個法門的人通常不知道,加上直譯為白話的十六步驟更容易理解,所以就不譯為十六勝行,雖然說講十六勝行聽起來比較威 :-)

Tetrad

Tetrad四個一組的確很難譯,中文沒有直接對應的詞。我的想法是或許在全書第一次提到時、或是上下文適合時,可以譯為「這四個一組」,其他地方就可以譯為「一組」即可。

其餘的詞,原則上可以依據無著比丘《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一書當中安般的那一章的用詞為優先,但也不能直接照單全收,要先確認該書白話譯詞的意義搭配無著比丘入出息念一書中的意義無誤(因為《念住》一書的譯者對相關修法不見得熟悉,而且之前無著比丘還沒有寫入出息念方面的書,先前的譯者缺乏相關背景資訊)。

希望能請 Xiaoping 幫忙先訂出一個詞匯表。


Xiaoping Lin:

在開始整理具體到詞匯之前,我想提出我會依據的原則(之一)。無著比丘儘管做了相當多的比對工作,但是在書的開始,他說明回到南傳中部118經。與他的南傳背景有關,在選擇詞語時建議采用南傳既有的漢譯選詞。其實他的禪修指南也是一樣。他更多地是對比經(南北傳都有)和南傳的阿毗達摩及注釋書。説理時所用詞語就變得很必要用南傳的詞語。他對入出息念16步如何演變成4步,然後是2步最後是1步也主要針對在上座部佛教傳承(《清净道論》爲主)的方法流變。引用漢傳阿含多有佐證的味道。

我會儘快跟進!:-)


David Chiou:

關於十六個步驟的中譯,有幾個可討論的點:

A. “Experiencing” 在《念住》 一書譯為「體驗」。另一方面,《雜阿含經》卷二十九譯為「覺知」,例如「覺知一切身」,《中阿含經》譯為「學一切身」,其他經中的翻譯還有盡觀身體入息(AA)、息入遍身(摩訶僧祇律)」,南傳作(sabbakāyappaṭisaṃvedī),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 experiencing the whole body。莊春江居士註解「經驗著」paṭisaṃvedī,另譯為「感受著」。

我覺得就「體驗」或「覺知」二選一。「體驗」較偏無著比丘英文用詞的直譯,而「覺知」則較偏和四念住一脈相承的義譯,就看選哪一個。

B. 如同小平師兄所說的,要以南傳經文的意義為主,畢竟此經在細節上南北傳不完全一樣,雖然對真正實修的影響很小,不同處有幾點:

  1. 身念住經文段落,前幾句的經文結構南北傳略有不同,照南傳的經文,南傳論師常會將「長的呼吸」、「短的呼吸」切開為兩個步驟,但照北傳的經文不必然切為兩個步驟,也可以是一個步驟。這邊既然無著比丘照南傳的切為兩個步驟,我們翻譯自然要分為兩個步驟。
  2. 心念住的步驟10~12,南傳經文是「令」心如何如何,要特別作意,北傳則是單純地「覺知」。無著比丘有解說這邊的「令」心如何如何只是觀察的面向不同,因此南傳北傳的經文都是對的。只是既然無著比丘英文是依南傳經文的「令心悅」等等,我們在步驟10-12也就照南傳的解讀。
  3. 法念住的步驟13-16,南傳和北傳是不太一樣的系統。我們翻譯得依南傳的系統。

C. 第14步驟要譯為「隨觀離欲」還是「隨觀無欲」,以及第16步驟除了「隨觀棄捨」外是否有更好或更白話的翻譯。


Xiaoping Lin:

A. “Experiencing” 在《念住》 一書譯為「體驗」。另一方面,《雜阿含經》卷二十九譯為「覺知」

感謝David提供背景資料和意見!這裏我留意到: 1. 無著比丘在書的後面有他對118經的摘譯(253頁)。無著比丘用experiencing。菩提長老在《中部》譯文用 experiencing 2. 留意到在無著比丘的念住修習的對應經文《證悟之道,,,》不去看呼吸練習,因爲据無著比丘研究,那部分疑是從118經超過去的。其它練習,中文用 “知道”,如 “當走時,他知道「我正走著」”英文 he knows。。。

所以在英文裏用字是不同的。這想必在巴利原文是不同的,因此用 「覺知」要小心。

我覺得尊重這個不同用字的習慣,用比較被動的 「體驗」會更貼切一些。供參考!

C. 第14步驟要譯為「隨觀離欲」還是「隨觀無欲」,以及第16步驟除了「隨觀棄捨」外是否有更好或更白話的翻譯。

無著比丘在引導錄音中用”fade away”,體會不到 「無欲」 。有不大有興趣,遠離的意思。這裏我不大明白中文阿含用「無欲」 ,「離欲」感覺上是有一個較大的範圍。無好像到了頭。這裏純粹是我個人的看法,似乎用 「隨觀離欲」比較貼切。留意到莊老師用「離貪」也是用離。 「隨觀棄捨」莊春江用 「隨觀斷念」似乎更難懂。無著比丘禪修引導中用 “letting go”, 「隨觀棄捨」OK How about 「隨觀捨」?


David Chiou:

謝謝您的feedback。

好,十六步驟中的 experiencing 我們就一律譯為「體驗」。

心念住那三個就譯為「令心定、令心悅、令心解脫」以和南傳經文一致。

法念住的第二個就譯為「隨觀離欲」而不是「隨觀無欲」。

至於最後一步驟的中譯,我也再想想。「隨觀棄捨」是《念住》一書的中譯;「隨觀捨離」是比較常見的用法,只是前面有「隨觀離欲」已用了「離」字所以字面上有些重覆;「隨觀捨」也可行。這邊的「捨」對應到「向於捨」以及道諦,實修上是最後捨棄一切、放下一切,「法尚應捨」的這種捨,無著比丘解說為 just below 的無我意境的那個捨(這邊講得太抽象,沒參加過無著比丘禪七的人看不懂沒關係,是無著比丘常用的衝浪比喻)。

《念住》一書譯為「隨觀棄捨」,可能是根據毗婆沙論、大智度論、摩訶止觀當中的「觀棄捨」而來。十六步驟在摩訶止觀中稱為十六特勝。

至於中譯為「觀捨」則在阿含經中也常出現,例如《中阿含經》卷56:「彼觀此覺無常,觀興衰、觀無欲、觀滅、觀斷、觀捨。」(CBETA 2022.Q3, T01, no. 26, p. 780a18-19) (阿含經中不見得是切成四個。)

所以選哪個都有歷史上的譯經師選過,我們不必太擔心 :-D

最後決定是既然兩者都可,那就沿用《念住:通往證悟的直接之道》中譯的用詞,譯為「隨觀棄捨」。


Kathy:

另外关于 calm bodily activity 这里,这个calm 身行(即入出息)的calm, 我还没有读 无著法师 最初解释这里的原文。《瑜伽师地论》里是根据实际修行时的境界来解释为 息除身行,也就是入息出息中间 暂时停息的地方。在这里,入息、中间入息都算是入息;出息、中间出息都算是出息。所以息除身行 这个术语,就真的是指暂停息处 没有入出息的时候/地方。前面第三步心已经静到可以觉察全身呼吸了,第四步这里若是翻译为平静的话,那似乎反应不出来它比第三步的定力更深,也隐含带有还有入出息的意思。南传讲的这个 calm 身行,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

祝一切安好!


Xiaoping Lin:

Kaithy 好!

剛送出回應就收到您的回復!非常開心有機緣和您合作和學習。

很有趣瞥見《瑜伽師地論》中的另一番風光。體會到佛法是「動」的。感恩適逢無著比丘這位大善知識,也只有在這個時代,信息時代,地球村的時代。無著比丘的比對研究真是太可貴了。他帶著我們追溯佛陀是如何教導的。儘管他說完全復原是不可能的。通過比較力圖走近是可能的。

有關「平靜身行」是非常有爭議的問題。我只提供我知道的點滴,供您參考:

1. 首先現代上座部對這個「身」的解説就不同於身體的身,而認爲是呼吸身。這樣全身就是「全呼吸」
2. 依南傳注釋書,平靜身行是四禪呼吸停止的時候。

目前按照注釋書修南傳的安般念應該是帕奧系統。在那裏長短息之後進入全身息,然後是微息,但那不是停止,但是如果有身(呼吸)行,也是很弱。這時禪相出來之後應該轉而注意禪相,修初禪,二,三,四禪。無著比丘撰文敘述這個修法的流變從16步到4步,到2步最後是1步(《清净道論》中的拉鋸的例子)

無著比丘在書中和錄影中給了説明16個步驟呼吸可以都在,那個身就是我們的身體的身,他解釋了他爲什麽不同意以上兩點。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他的工作是一次回歸。這個回歸其實菩提長老已經開始了。他在新版的118經文就去掉了全身後面的括號呼吸身。他在講課時還風趣地說原來是他的老師(向智尊者)命令他加的,因爲那才符合上座部的一致説法。老師不在了他可以自由了。他還是正式並肯定地說呼吸身不是118經裏的意思。他在帶禪修時也是解釋成身體的身不是什麽呼吸身。

以上供您參考。

祝福您!


Kathy:

Xiaoping 您好~

仔细阅读过您的关于 calm 身行的解释, 《瑜伽师地论》也是把身行解释为入出息, 智者大师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里解释这十六个sptes 也有不同。确实不同经论解释的很不一样,但最后都能通到见道或者修道或者有余涅槃。


David Chiou:

謝謝Kathy分享《瑜伽師地論》對 calm 身行的解讀以供比對! 找Kathy參與這討論,就是因為 Kathy 有用功於《瑜伽師地論》,因此能提供不同的視野,縱使跟南傳經論不見得相同,也能讓我們翻譯時多些不同的考量,避免畫地自限。(當然畢竟是翻譯無著比丘的文章,最後還是會照他採用的解讀。)

《瑜伽師地論》的解讀也合理,就是從比較粗的狀態漸進到比較細的狀態都能覺察。

無著比丘解讀為前一步驟「體驗全身 & 呼吸」久了後,漸漸身體愈來愈輕安、平靜的 calm。不過他這個解讀倒不是目前南傳主流,我印象中目前南傳主流解法是依《清淨道論》解讀「平息身行」為「呼吸停止」的四禪,但《清淨道論》這種解讀才第四個步驟就四禪,有點太快,在初禪之前就有後面步驟的喜、樂等等現象了,十六步驟中喜、樂等則是在這之後。

這一經博大精深,而且有各種可運用的方法,各論中的解讀實在是五花八門,算是阿含經中被最多元化解讀的經之一。

南傳在後來重論多於重經,尤其近代南傳幾乎以《清淨道論》為唯一標準,因此有些從整體經藏來看比較特殊的解讀。例如當今南傳絕大多數系統都主張必須有禪相才能修到初禪,這是清淨道論的主張,但經藏中完全沒這麼說,北傳論我也沒見過這麼要求的。因此南傳各系統如果有教安般,就我所知都花很大的心力在修禪相,與十六勝行的經文步驟就相差蠻多的。連南傳中主張回歸經藏的佛使比丘,都在教十六勝行時插入禪相的修法,何況是其他依論而教的各南傳宗派。

北傳在後來重大乘經不重阿含經,大乘經很少觸及十六勝行實修的細節(印象中只有地藏十輪經有講述),所以反而北傳宗派沒像南傳將十六勝行統一改為特定的方法,只是北傳各宗派的論解讀這十六勝行,也有各種發揮。以前我看起來也都覺得合理就是了 :-)


Kathy:

David 早上好~ 小平早上好~

谢谢David上一个邮件中详细严谨的对十六步的补充说明。非常赞同David 的选择一个相应的教法实际修起来这个理念。

另,在《瑜伽师地论》上,讲这个十六胜行还有与其他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是把它作为圣人的修行法门,来断修道所断烦恼,胜行这个名字也就有这个意思了。它讲安那般那念,有五种次第的相应修行,从这五个修习的安排次第上也可以看出十六胜行的修习是在见道后(如是于圣谛中善修习已,于见道所断一切烦恼皆悉永断,唯余修道所断烦恼。为断彼故复进修习十六胜行):

  1. 算数修习(这个就是一般认为的通过持息念成就定了)
  2. 悟入诸蕴修习
  3. 悟入缘起修习
  4. 悟入圣谛修习
  5. 十六胜行修习

另,关于禅相,在《瑜伽师地论》九心住或者智者大师的《小止观》里,确实没听到讲禅相。九心住里主要讲调伏盖和各种恶寻思,最后让心达到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即达到了等持 - 也就是欲界定的等持。

祝一切安好!

 
agama/南傳_入出息念經_中譯詞彙討論.txt · 上一次變更: 2023/08/16 23:42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372430324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