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的實修重點,還是在於瞭解在當下的緣起中,十二因緣如何造成煩惱,並瞭解十二因緣如何生、如何滅而能有入手處。這也要從經文中找對應的部分。
關於「名色」的不同解釋,會是在不同的時間及空間的微觀或是巨觀下,而有的不同說法。因為的確十二因緣的各支,在不同的經論中,在不同的微觀或巨觀下,舉出的「實例」常是差很多的。例如「名色」又有舉例為初入胎的受精卵。
在三世緣起之下,要解釋「名色」是什麼,很容易有答案,雖然也可能是附會的答案,反正就把出生前的任何一個階段附會上去即可,因此許多論著將十二因緣作三世的解釋,但眾說紛歧,一些論著上的說法很可能是錯的。還是從經典來看比較保險。
在當下的緣起來說,才比較難找。得謹慎思考,多以《雜阿含經》本身的經文來對應。
名色:即色、受、想、行、識五陰。其中「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即所有心理的運作,沒有形體而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色」即色陰,也就是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
《中阿含經》卷7〈3 舍梨子相應品〉:「 云何知名?謂四非色陰為名。 云何知色?謂四大及四大造為色。 此說色,前說名,是為名色,是謂知名色如真。」
《緣起經》卷1:「云何為名。謂四無色蘊。一者受蘊。二者想蘊。三者行蘊。四者識蘊。云何為色。謂諸所有色。一切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此色前名總略為一。合名名色。是謂名色。」(CBETA, T02, no. 124, p. 547, c8-12)
“名色” 是初步的分類, 也就是 “物質領域” 與 “精神領域”. 而 “精神領域” 正是因為看不到, 摸不到, 只能 “描述與形容”, 所以稱其為 “名”.
From: abstsai
“名”是”分別個體”的意義,古字用法如:
周易 第08卷 繫辭下傳
子曰:「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
以通神明之德。” 其 稱 名 也 “,雜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
幽,“開 而 當 名 辨 物 ”,正言斷辭則備矣!” 其 稱 名 也 小,其 取 類 也 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人類要有”名”才能正確分別物件,所以孔夫子以“正名”為言,佛法用於六道,名色是六道分別生存環境的機制,名色是“分別四大及其變化的[功能]”而不是只有”名字”,它是指“功能”,例如:
T02n0099_p0014c15(00)║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觸緣故。名色因.
T02n0099_p0014c16(02)║“名 色 緣。是 故 名 為 識 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
T02n0099_p0014c17(01)║彼一切名色緣故。比丘白佛。善哉所說。
識陰是因為有分別色(四大及其造作)的功能而存在的,五陰的功能六道眾生皆有(全部或一部),和“命什名”無關。識因是由於“名色緣”緣是令人(或生物)有所取捨的條件,前面世尊已說過了,對“四大及其造作取捨的條件” 就是“識陰”,現在,“受想行” 是不是四大及其造作?
1-不是,那和佛說不合,是外道說。
2-是,那分別受想行的功能,是不是分別四大及其造作的功能?
1)不是,那就不合佛說,是外道。
2)是,則“受想行”為識陰(之一)。
再來,我們把視野放大到六道眾生,他們有識陰嗎?答案很清楚。佛經裏到處都是“名色”就是“分別色(四大其造作)”的例子,只是我們解經時,常把“色”只看成是“身體”(身心+五陰)而已,沒有看到四大及其造作,這是盲點。
狗子有身心及五陰嗎?蜜蜂呢?
識是用來分別”色”的器官,而“分別色”即是“名色”。螞蟻為何知甜食?因為有識。當它們在分別“是不是甜食”的當下就是分別名色了,因“名色集”而有分別食物的能力。只是蟻語和人語不同,但分別之識仍有。
From: David
找到一些支持此解釋的資訊,可看「名色」這個詞的不同翻譯:
「名字」
《修行本起經》卷2〈5 出家品〉:「何等為十二本?從癡行便有識,緣識行便有名字,從名字行便有六入,緣六入行便有更樂,緣更樂行便有
痛,緣痛行便有愛,緣愛行便有受,緣受行便有有,緣有行便有生,緣生行便有老死憂悲苦痛心惱大患,具有精神,從是轉墮生死。」
(CBETA, T03, no. 184, p. 470, b27-c4)
「名像」
《太子瑞應本起經》卷2:「本從十二因緣起癡,緣癡行,緣行識,緣識名像,緣名像六入,緣六入更樂,緣更樂痛,緣痛愛,緣愛受,緣受有
,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苦悶心惱」
(CBETA, T03, no. 185, p. 480, b14-17)
「命字」
《七處三觀經》卷1:「何等為識習。命字習為識習。」
(CBETA, T02, no. 150A, p. 876, b21-22)
「字」
《佛說阿含正行經》卷1:「從癡但墮十二因緣。便有生死。何等十二。一者本為癡。二者行。三者識。四者字。五者六入。六者栽。七者痛。
八者愛。九者受。十者有。十一者生。十二者死。」
(CBETA, T02, no. 151, p. 883, c8-12)
這些詞義,與定義「名色」為「色受想行識」不太符合,反而用「分別色」較為符合詞義。
不過大藏經論中有許多印土著作皆有「名色」為「色受想行識」的定義,可見此說法在極早期即已出現,因此可能是就巨觀來說而解釋「名色」為「色受想行識」,倒不見得是當下的緣起(微觀)中「名色」定義。
以下這經文中,「名色」的定義也是根據微觀的解釋,而比起用「色受想行識」來解得合理:
《雜阿含經》卷12:「若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縛心,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CBETA, T02, no. 99, p. 79, b24-28)
From: 《阿毗達摩講要》第26講「緣起」
p.207
何為「名」?
「朝向故為『名』」。這裡的名不是名字的名,而是朝向、面向的意思。朝向所緣故為「名」。
相、味、現起、近因
名的特相是朝向,即朝向所緣;作用是與識相應;現起為不分離,即不能離開心識單獨存在;近因是識。
何為「色」?
「變壞故為『色』」。這裡的色不是指顏色,更不是指女色,而是指色法、物質現象。
相、味、現起、近因
色的特相是變壞,以變壞故為色;作用是散佈;現起是無記,因為色法不會造善業或不善業;近因是識。這裡的「色」也特指業生色。
(以上這段南傳的說法在義理上也可將「名色即分別四大及其變化的功能」與「名色是色受想行識」二種解釋大致串在一起。)
From: 佛使比丘
當意識生起,受苦痛支配的名色也從而產生(身心正準備使那會引發痛苦的六入產生)。接著產生六入、觸、受、愛、取、有等,而趨向苦痛。
法塵碰到的心,意識就生起,這識造作新的名色,即原本平靜、不受苦的身心,已變成將要受苦的名色,並建立起將會受苦的六入、觸、受,隨受接著而有掙扎不已的愛,進而執取,苦就產生了。
From: DavidChiou
「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生觸,觸俱受想思(行)」把眼、色、識,代入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的「名色」那個位子就擺了「色」,而且可包含所謂外境的色。
《雜阿含經》卷12,第294經更說「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經較為明確定義「名色」在外,因此不只包括「身心」,更包括了色聲香味觸法:
《雜阿含經》卷12:「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此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若黠慧者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如是內有識身。外有名色。此二緣生六觸入處。六觸所觸故。智者生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何等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愚夫.黠慧。彼於我所修諸梵者。有何差別。」(CBETA, T02, no. 99, p. 83, c24-p. 84, a4)
可注意這經特別講識身與名色的因緣生觸是在六入處,而在觸時才講到六入處,也就是「六入處是觸的發生地」。
如照此推,「名色」是「色受想行識」,但是不只是身心,還有色聲香味觸法。
十二因緣中,「識→名色→六入處→觸」也可作「識/名色→六入處→觸」,因為識與名色輾轉相生。
而我們都知道,阿含經中有很多經文是闡述十二因緣的部分段落,例如「識與名色輾轉相生」一般,其實是靠經文的詳述,我們才知道詳情,才知道原來十二因緣不是只有一條線。
十二因緣後半段的相關經文在前三卷講很多,但是前面那幾支的相關經文,較多散佈在後面的各卷中。
而講十二因緣的根、塵、識、觸、受的詳細關係,就是卷8、11、13一再重複的原理:「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
眼、色、眼識三者,以前我們都把「眼」(六入)及「眼識」(識)對應到十二因緣中,然後忽略掉「色」,因為我們認為十二因緣的「名色」(色受想行識)是單指身心,而不包含外境。然而原貌應該是眼、色、眼識中的「色」,也可以包含在十二因緣的「名色」中:
十二因緣:「識/名色→六入處→觸→受」
273經例: 「眼識/色→眼→觸→受想思(行)」
經文中「名色」的定義,是「色受想行識」,但這並沒有說「色受想行識」限於「身心」,「名色」指「身心」是近代人的看法,只是例子,而不是經文的定義。
因此十二因緣中的「名色」可以是「色受想行識」,也可以是「色聲香味觸法」,而「色聲香味觸法」也的確可分析為「名與色」,也與 melon 在BudaDigest 2267 篇對於六入處和十二因緣的緊密結合的心得呼應。這樣子十二因緣前前後後就完美的接起來了,也或許解釋了為何印老曾懷疑十二因緣最前面好像怪怪的、懷疑是後世才湊進去以符合三世輪迴,其實只是後世把「名色」直接翻譯為「身心」而造成的誤會。
也可能也解答了之前我們討論的雜阿含《七處三觀經》的三觀是哪三觀的問題:蘊、界(十八界)、入,是同件事的三種不同的切入角度,而三者是完全緊密結合的,從三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就能把整件事看得清清楚楚、滴水不漏。
也因此「名色是分別四大及其變化」的解釋,可以說是從六入這端切入及觀察,而發現「名色」不應該只包含「身心」。
名色其實應該是 “世間” , 佛陀的 “世間解” 對象也就是指五蘊.
《大般涅槃經》卷18〈8 梵行品〉:「云何世間解。善男子。世間者名為五陰。解者名知。諸佛世尊善知五陰故名世間解。」 (CBETA, T12, no. 374, p. 468, c26-28)
一般說 “身心” 只能說 “身心” 都在五蘊的範圍中, 表示沒有任何主體. 若用身心代表五蘊, 範圍真的就變小了.
第294經南傳也有,與北傳一樣,可見莊居士的對照: http://www.wisdomvoice.org/agama/SA/SA0294.htm
另外,印順法師認為「十二緣起支,是受此說影響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239) 且印老也有一樣的推論:「識是六識;名色是所認識的,與六境相當」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41/yinshun41-12.html
第二卷 39、40、64 經,就是在講十二因緣的 2~4 支,而且的確就是講「識」與「色受想行」因貪愛而生的關係。(這也跟第41經是連續的。)
特別可注意的是那幾經講解脫的次第,是先去除對色、受、想、行的貪,然後識無所根據,就不會生長,也就沒辦法有行,然後就解脫。
41/42 經的「名色集是識集」,在微觀的角度來看,也可以跟「緣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生眼耳鼻舌身意『識』」對應。
* 「名色」的巨觀來看可以是「色受想行識」。
* 但這「名色」或「色受想行識」,根據微觀或巨觀,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可以解為自身身心的色受想行識,也可解為包含外境或是對外境的分別。若是就輪迴來解釋,則也解釋為受精卵之類 (歌邏邏)。
* 若單看《雜阿含經》前12卷,則這名色不限於身心,而在討論當下的緣起時,可將十二因緣的名色以六境代入。有一部論中說十二因緣全指自身身心,為不同看法,但該論在講當下的緣起時也只能一語帶過,且明顯褒大貶小。(彌勒所問經論之類的。)
* 比較重要的發現還是在於十二因緣一開始是從後往前推的,六入處在順看的十二因緣中才會在識之後。
作者 Heavenchow
標題 Re: 『名色』討論錄音檔
時間 Sun Nov 30 21:18:27 2008
十二因緣若解說為三世,那麼都很容易,因為三世的過程很長,
因此很容易找到一些附和的現象。就像燒餅歌、推背圖,橫跨幾千年,
那麼就很容易找到相應的事件;但若是預測接下來 24 小時我會做什
麼,那就難了。當然,佛陀其實早就說了,接下來 24 小時通常不外
乎貪瞋癡 XD
因此目前對於十二因緣的實修重點,還是在於了解十二因緣剎那
生滅的當下能有什麼入手處。這目前也只能從經文中找對應的部分,
不過在前面的幾支的實修入手處,好像還沒找到比 273 經(這類的)
來得接近的經文。如果有人找到了,還請告知喔。
這經重點似乎在 “空諸行”.
眼 + 色 → 識 , (三者和合)觸 → 受想思(行).
經文 “空諸行” 的 “行” 是指上面那個 “思” 嗎? 我自己是這樣認為的.
而那個 “行” 應該也就是 “六入 → 觸 → 受 → 愛” 的 “愛”.
若由這裡開始重新觀察, 其實也就是 “無明 → 行 → 識....”
因為佛陀要我們空諸行, 不要再被無明牽著走了. 正如卷2 有經文提到的.
“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我想 “觸受行” 三者是重點, 也和佛陀直接教我們 “守護六根” 差不多.
> > 《雜阿含經》卷11第273經:「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
> > 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
> > 十二因緣:「識/名色→六入處→觸→受」
> > 273經例: 「眼識/色→眼→觸→受想思(行)」
> 可是我覺得這樣也不太對. 至少眼根就不該在眼識之後.
照 273 經,「眼根不該在眼識之後」,這的確和十二因緣
不合。但若照 273 經,十二因緣的眼根在眼識之後就怪怪的?
眼根在眼識之後就三世輪迴有辦法解釋,但若當下的心念而言,
就比較難解釋。因此我也還在思考中 XD
我曾想過一種解釋. 例如高小妹妹, 當手指能識字時, 因為有了 “識”, 才知道手中可能有 “眼根”(或眼淨色).
也就是說, 若沒有眼識, 又知道何處是眼根? 什麼又是外境? (薛丁格的貓:還沒揭開貓籠上的布前,貓是否存在?)
作者 Melon888
標題 Re: [五受陰的集] <雜阿含、二、四二>
時間 2008年11月27日 21:43:42 星期四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銘言:
2. 識集:「謂名色集。是名識集」,在上面的生起次第中,前五根對前五境
生起之識,算是由「色」而生的識。而由意根+法塵所生起之識,則算是由「名」
而生的識。故「識」集可以說是「名色集」。
謝謝各位學長最近的相關討論,對小的的幫助非常大!
對於「名色集,是名『識集』」,小的目前的理解如下,也不知道對不對,還請 各位學長指正了,感溫蛤~ <(_ _)>
小的目前發現,五蘊 (名色) 的根源似乎全在六根 (六入)。難怪十二因緣中, 名色和六入完全互為因果、難分難捨。
為了理解方便,容小的暫把順序拆一下———--
色 —- 六根的前五根,是色 (的一部分)。
識 —- 六根辨識色境的能力。 (根和識完全是一組的,可以直接 group 起來 XD)
受 —- 用六「根 \ 識雙人組」去觸色境了,才有「受」。
想 —- 用六「根 \ 識雙人組」去觸色境了,才有「想」。
行 —- 用六「根 \ 識雙人組」去觸色境了,才有「行」。
而《雜阿含經》卷2,46經說得明白,「別知相,是識受陰」。
如何別知相?個人認為,首先要有「相」 (色),有別知的「能力」(識),然後 還要去「別知」(觸 → 受想行)。所以「名色集,是名『識集』」。
簡單講,小的認為,「名色集,是名『識集』」中的名色,就是指五蘊。 (↑ 咦?!! 我又給它後知後覺了嗎 :p)
所以,小的個人認為,單是「名色」一支,活生生就是一個小宇宙、就是一個小 循環;而十二因緣,幾乎就像是擴充版的「名色」!而生死流轉,又是擴充版的 十二因緣 (David 學長似乎也如是說)!難怪 heaven 學長會說,名色幾乎就包 含了一切法。
我只能說 —— 名色,我真是猜不透你啊!XD
From: Heaven Chou
其實我對阿毘達摩也只看完一次, 不過裏面的模型比較細, 比較容易分析. 例如 “這是苦受, 這是樂受, 理論上這也是判斷, 屬受.” 我會這樣分析. 第一個識升起, 識中有 “受心所” , 內容是苦受. 第二個識升起, 以第一個識的 “受心所” 為所緣, 因此感受到 “苦受” . (此時第二個識為 “意根” , 前一識的 “受” 為法塵) 第三個識升起, 辨別此苦與過去經驗過的苦受相同或不同, 例如知道這是失戀苦... 第四個識升起, 以前一識的 “想” 為目標, 因此識知想的內容.. (此時第四個識為 “意根” , 前一識的 “想” 為法塵) 所以光是一件 “這是失戀苦” , 就一堆心與心所在運作了. 而且我這個分析還算非常粗糙的了. (甚至會有問題, 只是我大致是這樣想的)
根據論中所述,識的升級像是以下的這種流程:
例如一個心路過程, 標準有 17 個識升起, 才能完成一整個心路過程. 那些理論就是在解釋每一個識的作用與關係. 而這 17 個可能目標都是某一個 “色蘊” , 所以色蘊的壽命是 17 個心識剎那.
由這樣色蘊才17個心識剎那的定義來看, 色蘊也是一種心中生起的「境」, 是識的對象, 而不分內外.
From: David Chiou
《雜阿含經》第63經,將名色、六入處、觸的機制詳細的解說。
先前曾和 Heaven 討論到「名色」是否能解為外境?第63經則顯示了,凡夫將五陰認為是我、異我、相在;認為五陰是「我」或「我所」。其中的「我所」就是把名色當作外境來看,因此入於諸根(六入處)。
另外,第284經也解說了:「若於所取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厭觀,心不顧念,無所縛著,【識則不驅馳、追逐名色】,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
因此「五陰是我」或「五陰是我所」本來就都是妄見,而會有十二因緣的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