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五欲功德」的「功德」是什麼意思? 和一般說的做善事的「功德」好像意思不一樣。 ---- Anderson Chang: 以五欲功德為例,我們在好讀二註解五欲功德為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這五種欲的功能、作用,白話一點就是五欲能做的事、可以產生的作用。 功德在這邊的巴利文是guṇā,印象中這個詞還可以有「特性」的意思。 ---- Shi Sunyata: 分享我對這個解釋的看法 pañca kāma-guṇa 五種欲,五妙欲. guṇa: ①徳,功徳.③重,種,種類. 明法比丘重新標註的雜阿含經認為原經文 “五欲功德”就是五欲的意思;其巴利文是pañca kāma-guṇa。 而guṇa:有 ①徳,功徳 …. ③種類.的意思。又,水野弘元教授著的巴利語辭典就是解釋pañca kāma-guṇa 五種欲,五妙欲。 早期我初初讀雜阿含經時也被五欲功德這個詞彙困惑了,參閱許多註解的版本之後覺得五欲功德的翻譯是有待斟酌,也許直接翻成五欲即可(如明法比丘的版本)。因為在這裡guna應作為 “種類”的意思來解。 ---- David Chiou: 就巴利藏來看,Shi Sunyata 法師所說是正解。之所以註解時沒有採巴利藏的解釋,是因為《雜阿含經》漢譯的譯者將 guṇa 譯為「功德」而不是「種」,而且四部阿含有三部阿含(《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的不同部派傳承譯經師都譯為「五欲功德」而非「五種欲」,或許當時的譯本傳承不同於巴利藏的解讀。相較之下,「六識身」的「身」還勉強可以聯想為虛擬的譬喻,這個「功德」要聯想為「種」太難,因此採用從中文上看得懂關聯性的註解,而沒有直接採用巴利語辭典的註釋取代《雜阿含經》原先的翻譯。 另一方面,若將「五欲功德」基於巴利藏強制改為「五種欲」,就表示我們認為中譯「五欲功德」都是誤譯,畢竟中文「功德」沒有「種」的意思。以我們的程度還不敢斷言古代漢譯不同部派的譯經師都是誤譯,而註解為「五種欲」也可能初學者因為中文無此意義而頭上冒問號,因此考量《好讀》編輯的導向不是單依巴利藏的導向,採「功能、作用」這個中文說得通的解。 《雜阿含經》第490經中舍利弗尊者說「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也可見當初漢譯者心中「功德」不是作「種類」的意義。 考量以上這些點,因此標註如下,並將南傳巴利藏的意義一併列出,讓讀者自行判斷:\\ *五欲功德: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這五種欲的功能。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種欲」。 這點的確是值得擺入「進階辨正」讓有志探究者參考的,會加入進階辨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