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佛說長阿含-[1]-第二分大緣方便經第九====== **-{佛陀闡示十二因緣法深義}-** @[0060a29]@如是我聞: @[0060a29]@一時,佛在[[拘流沙]]-[]--[2]-國[[劫摩沙]]-[]--[3]-住處,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0060b01]@爾時,阿難在閑靜處,作是念言:「甚奇!甚特!世尊所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如我意觀,猶如目前,以何為深?」於是,阿難即從靜室起,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世尊言:「我向於靜室,默自思念:『甚奇!甚特!世尊所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如我意觀,如在目前,以何為深?』」 @[0060b08]@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勿作此言:『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阿難!此十二因緣難見難知,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未見緣者,若欲思量觀察分別其義者,則皆荒迷,無能見者。阿難!我今語汝老死-[4]-有緣,若有問言:『何等是老死緣?』應答彼言:『生-[5]-是老死[[緣]]-[]-!』若復問言:『誰是生緣?』應答彼言:『有-[6]-是生緣。』若復問言:『誰是有緣?』應答彼言:『取-[7]-是有緣。』若復問言:『誰是取緣?』應答彼言:『愛-[8]-是取緣。』若復問言-[9]-:『誰是愛緣?』應答彼言:『受-[10]-是愛緣。』若復問言:『誰是受緣?』應答彼言:『觸-[11]-是受緣。』若復問言:『誰為觸緣?』應答彼言:『六入是觸緣。』若復問言:『誰為六入緣?』應答彼言:『名色-[12]-是六入緣。』若復問言:『誰為名色緣?』應答彼言:『識-[13]-是名色緣。』若復問言:『誰為識緣?』應答彼言:『行是識緣。』若復問言:『誰為行緣?』應答彼言:『癡是行緣。』阿難!如是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緣。」 @[0060b29]@佛告阿難:「緣生有老死,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生者,寧有老死不?」 @[0060c02]@阿難答曰-[14]-:「無也。」 @[0060c03]@「是故,阿難!我-[15]-以此緣,知老死由生,緣生有老死,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0060c04]@又告阿難:「緣有有生,此為-[16]-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有、色有-[17]-無色有者,寧有生不?」 @[0060c06]@答曰:「無也。」 @[0060c06]@「阿難!我以此緣,知生由有,緣有有生,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0060c08]@又告阿難:「緣取有有,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取、見取、戒取、我取者,寧有有不?」 @[0060c10]@答曰:「無也。」 @[0060c10]@「阿難!我以此緣,知有由取,緣取有有,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0060c11]@又告阿難:「緣愛有取,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愛、有愛、無有愛者,寧有取不?」 @[0060c13]@答曰:「無有。」 @[0060c14]@「阿難!我以此緣,知取由愛,緣愛有取,我所說者,義在於此-[18]-。」 @[0060c15]@又告阿難:「緣受有愛,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者,寧有愛不?」 @[0060c17]@答曰:「無也。」 -{因愛有護、乃至起無數惡}- @[0060c17]@「阿難!我以此緣,知愛由受,緣受有愛,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當知因愛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護。阿難!由有護故,有刀杖、諍訟、作無數惡,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護者,當有刀杖、諍訟,起無數惡不?」 @[0060c24]@答曰:「無也。」 @[0060c25]@「是故,阿難!以此因緣,知刀杖、諍訟由護而起,緣護有刀杖、諍訟。阿難!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0060c27]@又告阿難:「因守有護,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守者,寧有護不?」 @[0060c29]@答曰:「無也。」 @[0060c29]@「阿難!我以此緣,知護由守,因守有護,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嫉有守,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嫉者,寧有守不?」 @[0061a03]@答曰:「無也。」 @[0061a03]@「阿難!我以-[19]-此緣,知守由嫉,因嫉有守,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著有嫉,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著者,寧有嫉不?」 @[0061a06]@答曰:「無也。」 @[0061a06]@「阿難!我以此緣,知嫉由著,因著有嫉,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欲有著,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者,寧有著不?」 @[0061a09]@答曰:「無也。」 @[0061a09]@「阿難!我以此緣,知著由欲,因欲有著,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用有欲,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用者,寧有欲不?」 @[0061a12]@答曰:「無也。」 @[0061a12]@「阿難,我以此義,知欲由用,因用有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利有用,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利者,寧有用不?」 @[0061a15]@答曰:「無也。」 @[0061a16]@「阿難!我以此義,知用由利,因利有用,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求有利,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求者,寧有利不?」 @[0061a19]@答曰:「無也。」 @[0061a19]@「阿難!我以此緣,知利由求,因求有利,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愛有求,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愛者,寧有求不?」 @[0061a22]@答曰:「無也。」 @[0061a22]@「阿難!我以此緣,知求由愛,因愛有求,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0061a23]@又告阿難:「因愛有求,至於守護,受亦如是,因受有求,至於守護。」 @[0061a25]@佛告阿難:「緣觸有受,此為何義?阿難!若使無眼、無色、無眼識者,寧有觸不?」 @[0061a27]@答曰:「無也。」 @[0061a27]@「若無耳、聲、耳識,鼻、香、鼻識,舌、味、舌識,身、觸、身識,意、法、意識者,寧有觸不?」 @[0061a29]@答曰:「無也。」 @[0061a29]@「阿難!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觸者,寧有受不?」 @[0061b01]@答曰:「無也。」 @[0061b01]@「阿難!我以是義,知受由觸,緣觸有受,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觸,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名色者,寧有心觸不?」 @[0061b04]@答曰:「無也。」 @[0061b05]@「若使一切眾生無形色相貌者,寧有身觸不?」 @[0061b06]@答曰:「無也。」 @[0061b06]@「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觸不?」 @[0061b06]@答曰:「無也。」 @[0061b07]@「阿難!我以是緣,知觸由名色,緣名色有觸,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 @[0061b10]@答曰:「無也。」 @[0061b10]@「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 @[0061b11]@答曰:「無也。」 @[0061b11]@「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 @[0061b12]@答曰:「無也。」 @[0061b12]@「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 @[0061b13]@答曰:「無也。」 @[0061b13]@「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識-[20]-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 @[0061b17]@答曰:「無也。」 @[0061b17]@「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 @[0061b18]@答曰:「無也。」 @[0061b18]@「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是故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21]-、惱,大苦陰集。 @[0061b22]@「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此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阿難!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正觀]]-[]-,[[無漏]][[心解脫]]。阿難!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如是解脫比丘[[如來終亦知,如來不終亦知,如來終不終亦知,如來非終非不終亦知]]-[]-,何以故?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如是盡知已,無漏心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如是知見。-{從受的角度深入分析無常無我法}-阿難!夫[[計我]]-[]-者,齊幾名我見,名色與受,俱[[計]]-[]-以為我。有人言:『受非我,我是受。』或有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或有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但受-[22]--[23]-是我。』 @[0061c06]@「阿難!彼見我者,言受是我,當語彼言:『如來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當有樂受時,無有苦受、不苦不樂受;有苦受時,無有樂受、不苦不樂受;有不苦不樂受時,無有苦受、樂受。』所以然者?阿難![[樂觸緣生樂受]]-[]-,若樂觸滅受亦滅。阿難!苦觸緣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滅;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滅。阿難!如兩木相[[揩]]-[24]--[]-則有火出-[25]-,各-[26]-置異處則無有火。此亦如是,因樂觸緣故生樂受,若樂觸滅受亦俱滅;因苦觸緣故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俱滅;因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俱滅。阿難!此三受[[有為]][[無常]],從因緣生,[[盡法]]-[]-、[[滅法]]-[]-,為[[朽壞法]]-[]-。彼非我有,我非彼有,當以正智-[27]-如實觀之。阿難!彼見我者,以受-[28]-為我,彼則為非。 @[0061c22]@「阿難!彼見我者,言受非我,我是受者,當語彼言:『如來說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若樂受是我者,樂受滅時,則有[[二我]]-[]-,此則為過。若苦受是我者,苦受滅時,則有二我,此則為過。若不苦不樂受是我者,不苦不樂受滅時,則有二我,此則為過。』阿難!彼見我者,言:『受非我,我是受。』彼則為非。阿難!彼計我者,作此說:『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當語彼言:『一切無受。汝云何言有受法?汝是受法耶?』對曰:『非是。』是故,阿難!彼計我者,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彼則為非。 @[0062a04]@「阿難!彼計我者,作是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但受[*]是我。』者,當語彼言:『一切無受,云何有受-[29]-?汝是受[*]耶?』對曰:『非也。』是故,阿難!彼計我者,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非我,受[*]是我。』者,彼則為非。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阿難!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正觀,於無漏心解脫。阿難!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如是解脫心比丘,有我亦知,無我亦知,有我無我亦知,非有我非無我亦知。何以故?阿難!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如是盡知已,無漏心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如是知見。」 @[0062a17]@佛語阿難:「彼計我者,[[齊已為定]]-[]-,彼計我者,或言少色是我,或言多色是我,或言[[少無色]]-[]-是我,或言多無色是我。阿難!彼言少色是我者,定少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多色是我者,定多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少無色是我者,定言少無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多無色是我者,定多無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 @[0062a25]@-{如實知七識住、二入處非安穩救護}-佛告阿難:「七識住-[30]-,二入-[31]-處,諸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云何為七?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此是初識住處。諸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初識住,知集-[32]-、知滅、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者。阿難!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梵光音天是;或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或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或有眾生,住空處;或有眾生,住識處;或有眾生,住不用處,是為七識住處。或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七識住,知集[*]、知滅、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見,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是為七識住。 @[0062b13]@「云何二入處?無想入、非想非無想入。阿難-[33]-!是為-[34]-此二入處,或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二入處,知集[*]、知滅、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見,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是為二入。 @[0062b19]@「阿難!復有八解脫。云何八?色觀色,初解脫。內無-[35]-色想,觀外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度色想,滅[[有對]]-[]-想,不念雜想,住空處,四解脫。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用處,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滅盡定,八解脫。阿難!諸比丘於此八解脫,逆順遊行,入出自在,如是比丘得[[俱解脫]]-[]-。」 @[0062b26]@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1] 「佛說長阿含」,宋、元二本作「長阿含經」,明本無「佛說長阿含」五字。[*] [2] 「拘流沙」,巴利本作 Kurūsu。 [3] 「劫摩沙」,巴利本作 Kammāsadam 或 Kammāssadhamma 或 Kammāssadamma。 [4] 「老死」,巴利本作 Jara-maraṇa。 [5] 「生」,巴利本作 Jāti。 [6] 「有」,巴利本作 Bhava。 [7] 「取」,巴利本作 Upādāna。 [8] 「愛」,巴利本作 Taṇhā。 [9] 「問言」,宋、元、明三本作「有問」。 [10] 「受」,巴利本作 Vedanā。 [11] 「觸」,巴利本作 Phassa。 [12] 「名色」,巴利本作 Nāma-rūpa。 [13] 「識」,巴利本作 Viññaṇa。 [14] 「曰」,宋、元、明三本作「言」。 [15]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16] 「為」,聖本作「有」。 [17] 「色有」,大正藏原為「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色有」。 [18]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19] 「以」,宋、元二本作「已」。 [20] 大正藏無「識」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21] 「悲、苦」,大正藏原為「苦、悲」,今依據高麗藏、磧砂藏二本改作「悲、苦」。 [22]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23] 「受」,巴利本作 Vedanā。 [24] 「揩」,大正藏原為「攢」,宋、元、明三本作「揩」,聖本作「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揩」。 [25] 「出」,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出」。 [26] 「各」,聖本作「若」。 [27] 「智」,聖本作「知」。 [28] 「受」,宋、元、明三本作「愛」。 [29] 「受」,大正藏原為「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30] 「識住」,巴利本作 Viññāṇaṭṭhiti。 [31] 「入」,巴利本作 Āyatana。 [32] 「集」,宋本作「習」。[*] [33] 大正藏無「阿難」二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34] 大正藏在「為」字之後有「阿難」二字,今依據元、明二本刪去。 [35] 「無」,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註解]==== [] 拘流沙:國名,又譯作「拘樓瘦」。 [] 劫摩沙:拘流沙國的城市,中阿含經又譯作「劍磨瑟曇」、「劍摩瑟曇」、「劒磨瑟曇」。 [] 緣:「緣」表示前者是後者的條件。可參考《雜阿含經》卷十二。 [] 因求有利:?? [] 因利有用:因為有利益而有功效。 [] 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此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 [] 如實正觀:契合真理地正確觀察、見解。 [] 如來終亦知,如來不終亦知,如來終不終亦知,如來非終非不終亦知:?? [] 計我:思量認為有我。 [] 計:思量分別。 [] 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五109經。 [] 樂觸緣生樂受:在能讓人快樂的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時,生起快樂的感受。 [] 「揩」,音同「開」,意思是拭、摩。 [] 盡法:必然會結束的現象。 [] 滅法:衰敗的現象;因緣滅去的現象。 [] 朽壞法:敗壞的現象。 [] 二我:【註解範圍未定】 [] 齊已為定:?? [] 少無色:?? [] 有對:感官與外境碰觸的想。或有解釋為瞋恚、嫌惡。 [] 俱解脫:具有完整「八解脫」(捨去對色與無色的貪欲的八種禪定)定力,且已斷盡煩惱,因此定、慧皆圓滿。(定、慧皆完全滿足的解脫者。) ====[對應經典]==== *[[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15.htm|長部15經/因緣大經(大品[第二])]]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24.html#%E4%B9%9D%E4%B8%83_%E4%B8%AD%E9%98%BF%E5%90%AB-_5_-%E5%9B%A0%E5%93%81%E5%A4%A7%E5%9B%A0%E7%B6%93%E7%AC%AC%E4%B8%80|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九七)中阿含因品大因經第一]] ====[讀經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