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 automatic generated cbsnotes --> <span style='font-size:150%'>「<b>五盛陰</b>」共有 6 個註解</span><span style='color:gray;font-size:80%;'> (更新時間 2025年04月07日 00:03:19)</span><br></html> ^增壹阿含經(3)^^ | [[agama1:增壹阿含經護心品第十|增壹阿含經護心品第十]][[agama1:增壹阿含經護心品第十#(四)|(四)]]| 色、受、想、行、識合稱「五陰」,有執著的五陰,又稱為「五盛陰」。「盛」讀音同「成」。參見《雜阿含經》卷二第55、58經。又譯為「五受陰」、「五取蘊」。 <html><span style='color:gray;font-size:80%;'>(2022年12月03日 21:24:59)</span></html>| | [[agama1:增壹阿含經高幢品第二十四|增壹阿含經高幢品第二十四]][[agama1:增壹阿含經高幢品第二十四#(五)|(五)]]| 色、受、想、行、識合稱「五陰」,有執著的五陰,又稱為「五盛陰」。「盛」讀音同「成」。參見《雜阿含經》卷2第55、58經。又譯為「五受陰」、「五取蘊」。 <html><span style='color:gray;font-size:80%;'>(2024年11月21日 16:59:50)</span></html>| | [[agama1:增壹阿含經六重品第三十七|增壹阿含經六重品第三十七]][[agama1:增壹阿含經六重品第三十七#(一〇)|(一〇)]]| 色、受、想、行、識合稱「五陰」,有執著的五陰,又稱為「五盛陰」。「盛」讀音同「成」。參見《雜阿含經》卷2第55、58經。又譯為「五受陰」、「五取蘊」。 <html><span style='color:gray;font-size:80%;'>(2024年11月17日 20:21:37)</span></html>| ^中阿含經(3)^^ |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三|中阿含經卷第三]][[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三#(一三)中阿含業相應品度經第三(初一日誦)|(一三)中阿含業相應品度經第三(初一日誦)]]| 色、受、想、行、識合稱「五陰」,有執著的五陰,又稱為「五盛陰」。「盛」讀音同「成」。參見《雜阿含經》卷二第55、58經。又譯為「五受陰」、「五取蘊」。 <html><span style='color:gray;font-size:80%;'>(2024年12月28日 20:49:38)</span></html>| |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八六)中阿含長壽王品說處經第十五(第二小土城誦)|(八六)中阿含長壽王品說處經第十五(第二小土城誦)]]| 色、受、想、行、識合稱「五陰」,有執著的五陰,又稱為「五盛陰」。「盛」讀音同「成」。參見《雜阿含經》卷二第55、58經。又譯為「五受陰」、「五取蘊」。 <html><span style='color:gray;font-size:80%;'>(2024年12月24日 21:30:55)</span></html>| | [[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八|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八]][[agama2: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八#(二一〇)晡利多品法樂比丘尼經第九(第五後誦)|(二一〇)晡利多品法樂比丘尼經第九(第五後誦)]]| 色、受、想、行、識合稱「五陰」,有執著的五陰,又稱為「五盛陰」。「盛」讀音同「成」。參見《雜阿含經》卷二第55、58經。又譯為「五受陰」、「五取蘊」。 <html><span style='color:gray;font-size:80%;'>(2024年10月31日 12:51:49)</sp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