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span style='font-size:150%'>「<b>名色</b>」共有 3 個註解</span><span style='color:gray;font-size:80%;'> (更新時間 2014年11月06日 22:27:59)</span><br></html>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四一)]] <html><span style='color:gray;font-size:80%;'>(2013年09月29日 15:08:46)</span></html>\\ 「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加上「色」陰,也就是五陰,概括一切精神與物質的總稱。其中「受、想、行、識」沒有形體,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另外也有解釋「名色」為「分別色」,也就是「分別四大及其變化」的功能。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三]]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三#(三○五)]] <html><span style='color:gray;font-size:80%;'>(2014年10月24日 21:21:30)</span></html>\\ 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取蘊」。 [[:sandbox]] [[:sandbox#(四一)]] <html><span style='color:gray;font-size:80%;'>(2014年11月06日 22:27:59)</span></html>\\ 「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加上「色」陰,也就是五陰,概括一切精神與物質的總稱。其中「受、想、行、識」沒有形體,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另外也有解釋「名色」為「分別色」,也就是「分別四大及其變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