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那教的自我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剛), 信區: BudaHelp
標  題: Re: 耆那教的「自我」
發信站: 獅子吼站 (Sun Mar  7 08:48:48 1999)
轉信站: Lion


    Soga. 佛使比丘的這篇分析的確中肯。

    細讀之後,赫然發現現在所謂的 new age 思想,其實
正是尼乾子教義的化身。此教義和許多天人或阿修羅對宇宙
的錯誤認知(大我思想)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難怪新時代組
織將奧修和賽斯等都視為是真理,其實是因為其源流都由
尼乾子教義。話說回來,這幾位多教合一以成自教的人,
為了廣納各教,所以也非純正的尼乾子教義,

    嚴格說來若依印度傳統九十六種組織,並沒有真正的教義
可言,而是在堆砌聽似有理而可代入白馬非馬論法的說法,
因此接受其說法的人就難以比較和其他宗派之異處,而誤以
為皆為相同之義理了。


: 耆那教的「自我」
: 耆那教主張「自我」即涅槃
:     接下來我們要討論耆那教的教理(又稱「尼乾子的教義」),用以探討為什
: 麼它和佛教教義那麼相似。從佛陀時代開始,這個教派就和佛教並立,大雄(
: Mahavira)(又稱「尼乾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是他們的教主。雖
: 然他說法的時間不長,但他的教法後來卻被大量衍繹成為淺顯易懂的教義,而它
: 的本旨仍然相同。簡而言之,就是以「自我」為追求的目標,舉例來說,以下就
: 是他的一首詩:
:     凡是修內觀的人,
:     就會從中發現「自我」;
:     並在有漏完全消除後,
:     到達「自我」的目標。(註一)
:       (第二一八詩節,錄自庫拉巴德拉阿闍黎(Kulabhadracariya)之《真實
: 集》( Sarasamuccaya)
:     耆那教也使用「涅槃」這個字眼,但他們是用梵文的涅槃(nirvana),有
: 關資料清楚地顯示,他們認為涅槃和「自我」是完全相同的東西,這可以從以下
: 的詩偈中看出:
:     善逝者是已達到最高涅槃的人,
:     涅槃是解脫了所有邪惡的境界,
:     也是「自我」的自然特性。(註二)
:       (錄自Apata Suvarupa)
: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把涅槃當作是「自我」,而涅槃也就是解
: 脫痛苦和所有邪惡事物的境界,這是「自我」的自然特性,好比溼潤是水的自然
: 特性一樣。簡單地說,他們認為達到涅槃就是完成「自我」,完成「自我」也就
: 是證得涅槃,而且這是真正的「自我」。
:     我們更可發現,他們對「業」和「涅槃」的概念也和佛教極為相似。在他們
: 的教義中,當「自我」出現時,業的影響力就會消失,就如同佛教也認為當一個
: 人達到涅槃或最高的境界時,舊業的影響力會消失,也不再造作新業。耆那教經
: 典之一,庫那達庫那達阿闍黎(Kunada kunada cariya)所作的《真實宗義》(
: Samayasara),第一九八詩節,這麼說道:
:     貪、瞋、癡這些都是導致造業的煩惱,
:     它們不會發生在具有正見者的身上;
:     因此,業力不會對證得「自我」的人造成重大的痛苦,
:     因為他們已經去除煩惱了。(註三)
:     此外,現代耆那教大師布拉馬恰里.錫塔拉.普拉沙達(Brahmacari Sitala
:  Prasada)說:
:     根據耆那教的說法,涅槃是「自我」解脫了業力的影響,解脫了造業的知覺
: 時所達到的境界或特質,這個境界從各種的形體中解脫出來,不論是粗身或細身
: ,它是所有世俗痛苦的息滅處,它充滿了幸福、和平與光明,它是永恆的,不會
: 再毀壞。(註四)
: 佛教認為唯有去除「自我」,才能證得涅槃
:     根據這段陳述,我們可以知道耆那教也否定粗糙的肉體和靈體,有如佛陀在
: 巴利經典》布吒婆樓經》中所說的一般,它也否定無形的形體──意識,因為它
: 追求的目標是超脫業力的境界。因此,每位學習者必須再次地確記,這個教派的
: 觀點和佛教點是多麼相似,假如我們漫不經心地依照自己的想法解說教義,我們
: 將會在不知不覺中,把佛教的教理曲解成其他教派的教義。這裡所說的「多麼相
: 似」,是指這兩種教理大部分相同,只有部分差異,特別不同的是佛教沒有「自
: 我」的觀念。佛教認為只有當一個人徹底排除自我感時,才能達到涅槃,雖然這
: 種觀點只超越其他教義一小步,但我們必須仔細注意到,我們的教義就因這一小
: 步而與其他教義完全不同,因為佛教在證得智慧時,完全去除「自我」,而其他
: 教義則仍然有「自我」存在,我們無法接受那種仍然有「自我」的智慧是正見的
: 說法。
:     這位耆那教大師進一步說:
:     在清淨境界的「自我」,和以往在塵俗世界受污染或遮蔽的「自我」是同一
: 個,而且從一開始一直就是我們原來的「自我」。
:     然而,當受染污時,它無法認清自己,因為塵俗世界或煩惱控制著它,而成
: 為「自我」。真正的「自我」,本質上會奮鬥爭取解脫,或爭取從塵俗世界中解
: 脫出來,而且常以此做為它的使命,這就有如》羅摩衍那》(Ramayana)這則詩
: 節所說的:
:     恰如鳥兒生來就自然會飛翔,河流自然就會奔流,「自我」的存在就是要完
: 成它的使命。
:   這個論點明確地主張,人不論解脫與否,一直擁有「自我」,這和佛教的教
: 理非常不同。
:     當回頭想想那些信奉上帝的印度哲學時,我們將再度明白他們在這方面的卓
: 越創意,他們認定上帝就是「自我」,別無他物。「自我」遍萬事萬物,無所不
: 在,尊敬「自我」為上帝的人,稱它為「梵」(Brahma)。他們說把「梵」擬人
: 化的上帝,是較低層次者的想法,在這些人具有更多智慧,能了解「梵」或「自
: 我」之前,讓他們這麼理解是必須的。因此,認為「梵」是擬人化的上帝,就好
: 比是圍牆或鍊條,主要是用來約束他們,使他們能因此得到較堅定的信仰。
:     這點突然讓我想到我們自己,教導人們把涅槃當作真正的「自我」也是一樣
: ,有如建造一座圍牆,或用繩索圍起來,主要的目的在於將他們引領到真正的教
: 義中,這好過讓他們孤單地存在沒有任何「自我」可為依靠的狀況,日後他們也
: 許就可以自行拋棄這種最後的「自我」了。
: (註一)原文:Jnanabhavanaya sikta
:               nibharten antratmanah/
:               apramattam gunam prapya
:               labhante hitamatmanah //
: (註二)原文:Sravaddhandadhavinirmuktam
:               sthanamatmasva bhavajam/
:               praptam paramanirvanam
:               yenasau sugatah smartah//
: (註三) 原文:Rago doso moho ya asava
:                n'athi sammaditthissa /
:                tahma asavabhavena vina
:                hedu na paccaya honti //
: (註四)《耆那教與佛教的比較》(Comparative Study of Jainism and 
:         Buddhism),頁二二。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