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chungyan.bbs@bbs.cis.nctu.edu.tw (平行線), 信區: history
標 題: 連載--司馬懿評傳[20]--明尊暗抑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Sun Aug 24 15:37:42 1997)
轉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civil.ncku!news.secc.fju!news.csie.nctu!news.cis
來 源: ccsun7
【明尊暗抑】
曹叡死後,大將軍曹爽與太尉司馬懿輔政的格局也開始運作,曹爽開始對司馬懿
也採恭謙的態度,但沒多久,曹爽就結和了一群在曹叡時代政壇上失意之客成為
一個小集團,這些人有一共同特色,就是或多或少參與太和年間的「浮華交會」。
在魏明帝太和年間,一些剛步入仕途的貴族子弟雲集京師洛陽,聚眾交游,清談
名理,這也就是後來玄學思潮的序曲,但這樣的風氣引起上一輩老臣及曹叡本身
的極度反感,於是對參與浮華交會的某些份子採取了免官甚至下獄的重罰,稱
為「太和浮華案」。
這些政壇失意分子在曹叡死後很快和曹爽組成一個小集團重要成員簡介如下:
1. 曹爽字伯昭,他是曹真的兒子,曹真本姓秦,曹爽素得曹叡喜愛,在曹叡第一
波輔政名單就有他,但他為人輕浮噪競,在曹叡問他:卿可度大事否?他竟
汗出如漿,無語以對。他胞弟曹羲及曹訓也是這集團的重要份子。
2. 何晏字平叔,其祖為漢末大將軍何進,曹操納其母於宮中自娛,何晏生長在宮
中,長擦脂抹粉,曹丕很討厭他,稱他為「假子」,後來他取公主為妻,在曹
叡時期作閒職,雖參與浮華交會,但因皇族身份沒有被處罰。
3. 鄧颺字玄茂,是劉秀大將鄧禹之後,曾利用在尚書台任職機會出售官位換取
別人老婆,故有「以官易婦鄧玄茂」之惡名,參與浮華交會被曹叡下令免職,
永不錄用。
4. 丁謐字彥靖,其足智多謀但言行高傲,以後曾多次和何晏鄧颺等人意見不合,
造成集團內部分裂。
5. 李勝字公昭,也是浮華交會時期被懲處的一員,後來被司馬懿詐病所騙,使曹
爽失去戒心。
6. 畢軌字昭先,他沒有參與浮華交會,是皇族附馬,居處殷富。
7. 夏侯玄字太初,其妹為司馬師之妻,清談領袖,也是浮華交會時期被懲處的一
員。
由這七人組成的曹爽集團,除夏侯玄和司馬懿有姻親關係外,其餘人對戰功彪炳
的太尉司馬懿又敬又畏,由其司馬懿還握有錄尚書事掌握政權,督都中外軍事
掌握軍權,又為侍中領兵三千戍衛宮庭,有宮庭戍衛權,司馬懿這三項大權使
曹爽集團施展不開,於是在曹叡死後兩個月,丁謐相曹爽獻上一計:
丁謐曰:「司馬公有大志而得眾心,其情難測,不得以誠款待之,須加防備」
何晏亦曰:「國家機柄,萬不能委諸外人」
曹爽曰:「卿等有何妙計?」
丁謐曰:「主公,我有一計,可奏聖上以太尉司馬懿為太傅」
李勝曰:「好計,明尊暗抑,把他錄尚書事及戍衛宮庭之權都拿掉,讓他去當
皇上的道德老師,最適合他這老兒」
鄧颺曰:「可奏請聖上以司馬懿為太傅加大司馬,在活動朝臣說前大司馬曹休
曹真都死於非命,且司馬氏加『大』有逼上之嫌,故僅為太傅」
曹爽曰:「此計甚善,正合我意,我即刻奏請聖上」
曹爽進宮,八歲的曹芳正在花園玩耍:
曹爽曰:「司馬公得高望重,可加為太傅大司馬」
曹芳一邊玩,一邊應付道:「準奏」
曹爽又說:「可命曹羲為中領軍,曹訓為武衛將軍,各領三千護衛宮庭,取代
司馬懿此職,任其出入禁宮顧駕,命何晏,鄧颺,丁謐為尚書,畢軌為司隸
校尉,李勝為河南尹」
曹芳不耐煩道:「準奏、準奏!」
於是隔天早朝小皇帝宣布此消息,曹爽又活動朝臣以前大司馬曹休曹真都死於
非命,且司馬氏加『大』有逼上之嫌,宜僅為太傅,於是頒佈詔書:
太尉體道正直,盡忠三世,南擒孟達,西破蜀虜,東滅公孫淵,功在海內。習
周成建保傅之官,近漢顯忠寵鄧禹,所以優隆雋義,必有尊也。其以太尉為太傅
,持節統兵都督諸軍事如故。
司馬懿在朝上仍百恭謙,謝主隆恩,但他斜看了曹爽一眼,心想:我聰明一世
竟被這幫黃口孺子擺一道,好,走者瞧!
[楊耀昆曰]-四川大學教授
司馬氏之黨對曹爽集團多所誣衊中傷,司馬氏建立晉朝更將誣枉不實之語納入史
書中,給後人留下不少假象,如三國志諸葛誕傳載魏明帝以浮華抑罷之十五人屬
曹爽集團者僅鄧颺,李勝,夏侯玄等,何晏,丁謐,畢軌沒有參與浮華之交。
[chungyan曰]
何、丁、畢三人沒被曹叡懲處不代表他們沒參與浮華之交,因何、畢兩人是附馬
爺,皇室成員,曹叡不敢把他們革職下獄,只讓他們任閒職,故這些人在曹叡時
代都是不得志的,這些人及司馬師都是曾參與浮華交會的份子,在山東大學歷史
系教授王曉毅於「史學月刊」的論文中就有說明,如司馬師也是在曹叡死後才任
官職,四川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方北辰也認為以司馬懿之高官顯職,司馬師不可能
晚到32歲曹叡死後才任官,這就是因他參與浮華交會的原因。總之,我認為不
能用一句「司馬氏之黨所誣」就全盤否定曹爽黨族造成的罪惡。
--
黯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箏鳴 眼前飛揚著一幕幕 鮮活的面容
淹沒了黃塵古道 遠去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 您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興亡誰人定 勝衰豈無憑 擔當身前事 何計身後評
聚散皆是緣 離合總關情 一夜風雲散 淹沒了時空
長江有意化作淚 長江有情起歌聲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
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逞縱橫
--
* Origin: ★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 BBS ★ |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