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始政式》前後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ccho.bbs@twserv.csie.nctu.edu.tw (Frank Romanov), 信區: history 標 題: 台灣《始政式》前後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Mon Jun 2 16:32:18 1997) 轉信站: Lion!netnews.ntu!news.mcu!news.cs.nthu!news.cis.nctu!news.csie.nctu!tws 台灣《始政式》前後 寫於1995年5月 作者:許世楷 1995年6月15日是所謂台灣《始政式》一百周年。今天我們一起來思 考該《始政式》前後的一段台灣歷史、可以說相當有意義。 一、毫無台灣人參與決定的割讓 甲午戰爭清國敗戰的結果,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馬關,清帝國與日 本兩國締結講和條約、清國割讓台灣給日本。5月8日在中國芝罘兩國交換 條約的批准書後、日本當局任命海軍大將樺山資紀為第一代台灣總督兼任軍 隊司令官。 樺山先帶領近衛師團的一半到台灣北部海上,於翌5月29日使日軍從三貂 灣舊社附近登陸進軍,6月2日佔領瑞芳。同日樺山在基隆附近海上座艦, 和來會的清國台灣引渡全權委員李經芳舉行台灣授受儀式。 可見台灣割讓的這一個決定,自始至終是北京清帝國的決定毫無台灣人的參 與,甚至台灣授受也不在台灣島上而在海上舉行。 二、台灣民主國首腦‧軍隊的外來性 台灣授受的翌三日,日軍佔領基隆、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於翌四日逃亡至 中國;台北、淡水一帶由於守衛主力的廣東部隊潰散掠奪、陷於混亂。 李春生等台北富商囑託辜顯榮赴基隆會見日軍引路、美國新聞記者達威遜等 也向日軍傳達台北無政府狀況,日軍遂於七日進駐台北城,也佔領淡水。 值此民主國首腦、軍隊逃散時,民主國成立後被移駐於中部的邱逢甲、林朝 棟台灣人義勇軍部隊不顧邱、林的逃亡卻北上,6月11日與新竹、苗栗住 民會合於新竹,舉吳湯興為各軍統領企圖回復台北。 由此台灣民主國首腦,軍隊外來性暴露無餘,相對地顯出台灣人義勇軍的本 土性。另一個問題是都市與農村住民行動的對照,10月20日在台南,民 主國大將軍劉永福陣前逃亡、黑旗軍部隊重演向住民掠奪時,台南富商也派 遣英國人牧師巴克禮請求日軍入城鎮壓。這可以說是商人、農民性格相異的 表現。但一樣的是農村住民,又有如邱逢甲、林朝棟等上層地主和中下層農 民之分。 三、日本總督樺山對征服台灣時間表上的評估錯誤 在基隆攻擊的前日、樺山估計佔領台北約需一個月,但沒有幾天就進駐台北 城,所以再錯估以為只是所帶來的近衛半個師團就可以制新竹以伏北。但是 6月22日佔領新竹的日軍部隊受到台灣住民強烈抵抗一時失去連絡,樺山 遂不得不使用近衛整個師團,到7月29日才佔領新竹以北。至於佔領整個 台灣,必須再投入一個半師團,至10月20日才實現。由此可見台灣住民 的強烈抵抗。 四、《始政式》的意義 日本總督樺山在6月6日登陸基隆,開設總督府於基隆稅關,並創始基隆支 廳。6月14日樺山從基隆入台北,燧位自治的地方自治聯盟出現時,才可以說台灣人對日本統治的永 遠性開始不敢懷擬。 六、《始政式》和所謂『光復節』的比較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敗戰,在台灣人毫無參與決定之下,中 國民黨政權的軍隊進駐台灣,10月25日中國國民黨政權的台灣省行政長 官公署成立,在台北公會堂舉行中國戰區台灣區受降典禮,該天被中國國民 黨政權定名為『光復節』。 一開始中國國民黨政權的『光復節』較普遍被台灣人接受,但是不到兩年的 1947年2月28日即發生二、二八事件。以後各種反抗中國國民黨政權 的運動開始,以否定其所謂的『光復』,近而否定其『永遠』性,是和日本 統治相反,台灣人民對中國國民黨政權的回應是先肯定而後否定,更懷疑其 『永遠』性。 -- 台灣教授協會www� 創立於1990年12月9日 http://taiwan.csie.ntu.edu.tw/~taup 會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4號14樓之6 Tel:886 2 3628797 Fax:886 2 3628798 Emailtaup@tpts1.seed.net.tw 郵政劃撥第18355376號 戶名:教授論壇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