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濃於酒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Eater.bbs@twserv.csie.nctu.edu.tw (長鋏歸來乎), 信區: history
標  題: [轉貼] 名利濃于酒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Thu Jun  4 18:10:25 1998)
轉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civil.ncku!news.csie.nctu!twserv.csie.nctu!TWser


     【 本篇文章原是由 qiang. 於 act 板所發表 】

發信人: qiang.xie%rz.unibw-muenchen.de@b2h.csie.nctu.edu.tw, 信區: act
標  題: 名利濃于酒
發信站: [posted via] Leibniz-Rechenzentrum, Mue (Thu Jun  4 16:13:47 1998)
轉信站: twserv.csie.nctu!news.csie.nctu!mirrorpost
Origin: gatesrv.rz.unibw-muenchen.de

名利濃于酒

﹒南懷瑾﹒

    孔子說,國家社會上了軌道,像我們這類的人,就用不著了,我們不必占住那
個職位,可以讓別人去做了。如果仍舊戀棧,占住那個位置,光拿俸祿,無所建樹
,就是可恥。其次,社會國家沒有上了軌道,而占在位置上,對于社會國家沒有貢
獻,也是可恥的。結論下來就是說,一個知識份子,為了什么讀書?不是為了自己
吃飯,是為了對社會隊國家能有所貢獻,假如沒有貢獻,無論安定的社會或動亂的
社會,都是可恥的。

    講到這里,我們想起了一些故事,可作為研究這兩句話的參考,這個免于“恥
”字的功夫可真難。

    如大家所熟知的,漢光武劉秀和嚴光(子陵)是幼年時的同學好友,后來劉秀
當了皇帝,下命令全國找嚴子陵,而嚴子陵不愿意出來作官躲了起來。后來在浙江
桐廬縣富春江上,發現有個人反穿了皮襖釣魚,大家都覺得這是個怪人,桐廬縣令
把這件事報到京里去。漢光武一看報告,知道這人一定是老同學嚴光,這一次才把
他接到京里去,但嚴光還是不愿作官。漢光武說,你不要以為我當了皇帝,如今見
面的還是同學,今夜還是像當年同學時一樣,睡在一起,好聊聊天,嚴子陵還是那
樣壞睡相,腿壓在皇帝的肚子上,所以太史公發現“客星犯帝座”的說法。后世在
嚴光釣魚的地方,建了一座嚴子陵的祠堂。因為歷代以來的讀書人,都很推崇嚴子
陵,認為他是真正的隱士。有一個讀書人去考功名,經過嚴子陵的祠堂,題了首詩
在那里:“君為名利隱,吾為名利來。羞見先生面,夜半過釣台。”這是推崇嚴子
陵的。相反的,清人卻有詩批評嚴子陵:“一襲羊裘便有心,虛名傳誦到如今。當
時若著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這是說嚴子陵故意標榜高隱,實際上是沽名釣
譽,想在歷史上留一個清高的美名。這是反的一面。

    此外,還有一段中國歷史上蠻有趣的事情。

    滿清入關以后,有許多讀書人不投降。但清帝康熙非常高明,他十四歲親政,
就平定了這樣一個廣土眾民的天下,作了六十年的皇帝,把清朝的政治基礎定下來
,可以說他是一個天才的皇帝,不是職業皇帝了。他看到漢人反清的太多,為了要
收羅那些不愿意投降的讀書人,在科舉中特別開了一個“博學鴻詩科”。對于那些
不愿意投降的遺老們,特別恩准,馬馬虎虎,只要報一個名,形式上考一下,就給
予很好的官位,結果有很多人,在這種誘惑下動搖了,而進了“博學鴻詩科”。也
還有很多人硬不投降,所以當時鬧出了很多笑話。其中一些,是非常尖刻譏諷,當
時曾留下几首諷刺的名詩:“一隊夷齊下首陽,几年觀望好淒涼。早知薇蕨終難飽
,悔煞無端諫武王。”后來又開第二次“博學鴻詩科”,再收羅第一次未收羅到的
人。因為許多人看見第一批“博學鴻詩科”的人,都有很好的官位,自己就更忍不
住了(從這里看,中國人講究的節操,要守住真是難事,自己的中心思想能終生不
變,實在是最高的修養)。第二次去的人更多,考場的位置都滿了,后去的被推到
門外,有人便吟詩挖苦:“失節夷齊下首陽,院門推出更淒涼。從今決計還山去,
薇蕨那堪已吃光。”中國讀書人,非常重視節操,也就是中心思想、見解的堅定問
題。

    又如明末清初的名詩人吳梅村,他的詩的確好。他本來堅持不肯投降,清政府
挾持其老母威協他,逼得他最后只好去向清政府報到。因此吳梅村一生非常痛苦。
同時清政府對這些投降的人,雖然待遇很好,但后來寫歷史的時候,清帝還是下命
令把這些人列入《貳臣傳》。這是中國的文化的精神,盡管再好,終究是投降過來
的,骨頭不夠硬,這是很嚴重的,被人瞧不起的。吳梅村后來被列入《貳臣傳》,
他當時去報到,內心非常痛苦,但是被清政府征召,非去不可。所以他的詩有:“
浮生所欠唯一死,人世無由識九還。”吳梅村因為名氣太大,他在應召啟程進京的
時候,有好几百人,號稱“千人會”,為他餞行。有一個青年,沒有參加這次集會
,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到宴會上給吳梅村。吳梅村坐在首席上打開來一看,臉色都
變了。旁邊的人覺得奇怪,看了這封信后大家的臉色都變了。原來這封信上寫了這
么一首詩:“千人石上千人坐,一半清朝一半明。寄語婁東吳學士,兩朝天子一朝
臣。”在座的人全被罵了。

    我們看了這些材料,對中國文化的臣節與忠貞的精神,要特別注意。前几天中
午和几位同學吃飯,也談到了這個問題。有一位現在法國修哲學博士的同學,回來
寫論文,因為她是學哲學的,聽了這個問題覺得奇怪,她說:“這有什么不對?”
還問曾國藩算不算貳臣,我告訴她當然不算貳臣,她反而覺得“更怪”。我說,假
如別人說你是再嫁夫人,你氣不氣?她說:“我當然氣,我根本還沒結婚。”我說
,對了,所謂貳臣就等于一個女人結了婚,丈夫并沒有不對,而她離開丈夫和另外
一個丈夫在一起,當然別人要攻擊。這就是西方文化的看法與中國文化的不同。這
個時代的道德、節操的觀念也與過去的不同。所以今天的中國文化,在這個問題上
,也正處于歷史文化觀念的矛盾與交替當中。

摘引自《南懷謹談歷史與人生》(練性乾編,復旦大學出版社,1982)
    此文曾刊載在 『華夏文摘』 第294 期


--
  長鋏歸來乎  食無魚
  長鋏歸來乎  出無車
  長鋏歸來乎  無以為家
  嗚呼!   誰人客我?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