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費、教育政策與社會正義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高學費、教育政策與社會正義

☉顧忠華

 日前教育部打算大幅提高公私立大學學雜費,引起學生集體抗議,大眾媒體
亦紛紛探討大學究竟應該依照「使用者付費」的市場法則收費,還是因為教育
不宜視做商品,所以學費應採不同的計算標準?而在一場電視叩應節目中,一
位母親訴說她有四個小孩唸大學,其中三個唸私立,家庭的財務負擔十分沈重
,但是「小孩想唸書又不能不讓他唸啊!」語氣中充滿了無奈。這讓人聯想到
 當代政治哲學大師羅爾斯在其名著《正義論》中的論證,他認為「正義即是公
平」,至於如何判斷一個社會的「基本結構」是否公平?他建議我們可以想像
有一道「無知之幕」,任何社會成員都不知道自己身處何種社經地位,然後由
他們共同來設計各種資源分配制度。羅爾斯的推論是:每個人都不希望這道幕
揭開後,發現自己竟處於相對不利的位置,因此大家都寧願選擇一種最「公平
」的制度性設計。易言之,在現行學費水準下,已經有許多家庭承受如上述那
位母親的壓力,社會其他成員不妨捫心自問,換成自己是當事人,是否願意同
意學費繼續調漲呢?

 當然,有人會說,高等教育不是義務教育,為什麼其他人要來補助大學生的
求學費用?這算不算是另一種不公平?的確,這和環繞著社會福利制度進行的
辯論很類似,都涉及我們如何定位這套制度的角色功能,以及補助這批「受益
者」對社會整體的利益為何?其實此一問題很早便浮現了,只是教育部從來沒
有前瞻性和系統性的思考能力,而李遠哲院長主持的教改會也錯過機會,徹底
檢討我國高等教育的現況,並提出能凝聚社會共識的發展方向。

 基本上,台灣過去雖然沒有像德、法、英等國採取公立大學完全免費的作法
,但整個高等教育的理念及組織型態都較接近歐洲,從前幾年開始,或許是受
到必須真正遵守憲法規定教科文預算百分之十五下限的影響,政府一方面增設
新大學、或鼓勵各大學擴建硬體設備來消化預算(當時何不順勢降低學費,以
彌補長 期違憲的過失?);另一方面則暗中策畫取消憲法保障條文,並以建立
校務基金制為理由,要求公立大學對外募款來自籌部份經費,於是我國高等教
育體制便急速向美國傾斜,而若干「創收」手法操之過急,還引致「庸俗化」
、「學店化」的種種危機與對「公立大學私立化」的質疑。最令人詬病的是,
這一轉向過程既未經過公開辯論,亦未有完整之立法程序(如校務基金設置條
 例尚只通過二讀),純粹是黑箱作業,無怪乎當公立大學學費五年來漲幅幾近
百分之六十,今年還要再調百分之十的消息傳出後,學生和家長們在不知道「
為何而漲?為誰而漲?」的情緒下,會爆發如許強烈的反彈。

 事實上,公立大學經費的緊縮,雖已造成教學和研究條件的惡化,但和私立
大學的學生比起來,他們更是深受將教育辦成「營利事業」之害,一點也不敢
想像學費「自由化」之後,還會再被剝幾層皮。總之,由於台灣高等教育的定
位不夠明確,私立大學之「非營利精神」尚有待加強,此時顯然應該停下一味
漲價的腳步,重新思索我們到底需要那一種高等教育,只希望它能促進社會「
基本結構」的公平?還是擴大社會階層的不平等?不過,對於有些主張提高學
費,卻動輒舉美國私立名校例子,宣稱可以廣設獎學金來濟助清寒學生升學的
諸君,我們只想提醒一聲:別忘了這些名校的宏偉華廈和豐厚獎學金,有不少
可是台灣財閥與政客們的貢獻呢!

(作者為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大學教育改革促進會理事)
--
                    在教育中,
                    我們需要的是遼闊的視野與樂觀的展望,
                    不僅要察覺生命的美與奧妙,
                    更要尊重每一個生命的獨特性!!


--
 * Origin: ★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 BBS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