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及敦煌學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Bodhi@Lion (星月菩提) on board 'art'
標  題: [佛教藝術]敦煌及敦煌學
發信站: 獅子吼站 (Fri Sep 22 21:14:02 2000)

敦煌及敦煌學

    位於中國西部甘肅省的敦煌石窟,是世界文化遺?之一。但與世界上許許多多
的文化遺產不同的是,以敦煌石窟為核心產生了一門國際性的學問,即敦煌學。
 

    十三世紀以前,中國與歐洲的交往主要依賴陸路,中國的四大發明(印刷術、
造紙術、火藥和指南針)、絲綢、茶葉由中國西部,經過中亞、西亞,一直傳到
歐洲大陸,由此產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歐洲的香料、工藝品以及印度的佛教
文化也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絲綢之路"沿用數百年,沿線產生了不少繁華的
城市,敦煌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

    作為中外文化交彙的前哨,早在四世紀,佛教徒們便在敦煌城外的三危山下
開鑿石窟,在石窟中雕刻佛像,繪製壁畫,這一過程延續了近一千年,直到後來
由於世界航海業的發展,中外交往主要轉向水路,"絲綢之路"逐漸衰微。目前,
敦煌有石窟約 500餘,壁畫四萬多平方米,雕塑 2400餘座。

  1900年,住在敦煌的一位道士偶然發現一個外表用磚塊封閉的洞窟,裏面
藏滿了經卷、文書、佛像、法器,約有五萬件,這就是著名的"敦煌藏經洞",
至於何時、何人、為什麼將這麼多東西藏于洞中達幾百年之久,至今仍是一個謎。
    
    不管怎麼說,敦煌藏經洞的發現成為本世紀文物考古界最激動人心的事件之
一。藏經洞中的文物、文獻歷時千餘年,內容極為豐富。僅以文獻說,除漢文外,
還有西夏文、蒙古、梵、敘利亞等十餘種文字,內容包括政治、經濟、軍事、
歷史、宗教、哲學、天文曆法、地理、民族、文學、醫學、藝術等等許多方面,
揭示了中國古代社會、中亞古代社會和中西交通等歷史的本來面貌,而一些久已
佚失的佛教經典竟然在這裏完好保存。敦煌藏經洞發現後,西方探險家紛紛湧入
敦煌,廉價買走大量珍貴文物,其中英國人、法國人和日本人買走了絕大多數,
其他象俄國人、美國人也都沒有空手而回。從此,中國寶貴的文物流散各地。
目前,約有十幾個國家的近四十家博物館藏有敦煌文物或文獻。  
 

    敦煌文物及文獻巨大的歷史和學術價值自然也引起中國學者的關注。羅振玉、
王國維、陳寅恪等中國國學大師是第一代敦煌學研究者。在他們的推動下,中國
於1944年成立了敦煌學專門研究機構──敦煌研究所。但由於大量文物文獻原件
流失國外,日本、歐美學者的研究成果一度領先于中國學者,以至有人說"敦煌
在中國,敦煌學國外"。

    中國的敦煌學研究是七十年代末開始復興的。由於中外交流日益擴大,中國
學者有機會利用流散國外的文物、文獻資料進行研究。目前敦煌學研究物件分為
敦煌石窟、敦煌文獻和敦煌歷史地理三大領域。此外,中國學者還擴大了敦煌學
研究領域,開拓了佛教藝術美學思想研究等新課題。敦煌研究院則是目前世界上
最大的集保護、研究?一體的敦煌學研究實體。今年值敦煌藏經洞發現及敦煌學
誕生一百周年,中國將於七月份舉辦一系列活動,隆重紀念這一歷史盛事。不僅
在首都北京舉辦規模宏大的敦煌藝術展覽及國際學術討論會,還將在敦煌當地舉
辦各種紀念活動,?活動特製的紀念幣、明信片、藏書票屆時將向全球發行。
(《人民日報》6月3日)


--
▲▲▲   ╮╔╯  ╰╦═╭══╗╔═╮╰═╗╭    
███ ═╬╬═╮╔╬╮    ╭╯║  ║  ╭╯║    ▲▲▲
◥█◤ ╭╬╬═╝║║╠══╬═╣  ║╭╬═╣    ███   臺大佛學研究中心 
  Ξ     ║╠═╗║║║╰═╩╯║  ║    ◥█◤    獅子吼佛教專站    
  ╰◣ ╰╝╰═╩╯║  ╰═╯      ╰═╯  ╚═╯◢Ξ   art=藝術與佛教藝術板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解決您學佛的疑惑                                 BudaHelp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