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謎輝煌揭曉——雷峰塔地宮開啟始末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bachida@Lion (大愚若智), 信區: BudaXfile
標  題: 千年之謎輝煌揭曉——雷峰塔地宮開啟始末(上)
發信站: 獅子吼站 (Wed Sep 26 09:12:16 2001)
轉信站: Lion

--------------------------------------------------------------------------------
【大紀元3月19日電】大公報20日報道,隨著雷峰塔千年地宮被發現,巨大的懸疑就在
人們心頭浮現,——地宮里究竟有什麼?老百姓最關心的當然是白娘子。年年代代口
耳相傳的故事,在家喻戶曉《白蛇傳》中,塔下是那個為了愛情而被法海和尚鎮入塔
底千年的白娘子。
考古者則聚焦在佛祖舍利。他們相信的是歷代文獻資料。据《咸淳臨安志》、《臨安
志》、《湖山便覽》記載,公元975年吳越王錢倜之妃因奉藏佛螺髻發(即佛祖釋迦牟
尼的頭發)及佛經而修建雷峰塔,并將佛螺髻發藏入塔內地宮。

究竟是美女還是國寶?這個千古之謎隨著雷峰塔地宮的開啟,特別是舍利函寶物千呼
万喚始出來,在5天時間內,不到一立方米的地宮共出土了近70件稀世珍寶,讓雷峰
塔地宮從發現到挖掘到取寶猶如精采的探險故事片,一環套一環,跌宕起伏,扣人心
弦。

整個過程如抽絲剝茧,塔倒了有遺址,清理遺址時發現巨石,巨石下探到地宮,千万
雙眼睛關注下開啟地宮,千年舍利函出土,千辛万苦打開舍利函,里面是一座鎏金銀
質的金涂塔;透過金涂塔塔身鏤空處,可以看到塔內放置著一個金棺。里面是否是吳
越王錢倜供奉的佛螺髻發?

由於整個金涂塔做工精細,出於對文物的保護,考古人員將不打開這座金涂塔,原本
是圓滿句號的金棺,因為這個最終的懸念,而只能是:

……?

●西湖之眉

千年歷史的雷峰塔一直极富神秘色彩,它建於吳越國鼎盛時期,地處西湖南岸的夕照
山雷峰上,因此而得名。明代嘉靖末年,倭寇入扰杭州,怀疑塔中有兵丁埋伏而縱火,
木构檐廊全毀,僅剩磚石塔心。塔身雖然被燒毀,但從此每當夕陽西下之時,暮色紫
山,塔影橫空凌波,令人心醉。殘塔斜陽贏得了「雷峰夕照」之名,成為西湖十景中
最特別的景觀。在西湖之畔寂然孤立了四百年,由於杭州人盛傳雷峰塔磚有辟邪作用,
於是盜磚的人很多,塔基開始削弱。清末民國初,當局曾經筑牆護塔,但屢禁不止。
1924年,9月25日,下午1時40分許,塔心終於倒塌,雷峰塔僅存遺址。

從倒掉的那一刻起,是否重建雷峰塔,如何再現「雷峰夕照」的景觀,一直在民間、
在政府、在海內外人士中爭論不休。

兩派都有聲名顯赫的人助陣,主張重修的以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為代表,早在1935年
他就提出重建雷峰塔,在歷次的爭論中,大部分專家學者都表示希望能盡快重建雷峰
塔。大家認為「西湖是杭州的眉目、而雷峰塔是西湖的眉目,在整個西湖的立面构圖
上,雷峰塔正處在中心線上,少了雷峰塔,西湖就好像失去了什麼。」

可是反對重修雷峰塔的聲音也不在少數,當以著名作家魯迅為代表,兩篇雜文《論雷
峰塔的倒掉》和《再論雷峰塔的倒掉》,反對修塔振聾發聵,雖然當時魯迅反對修塔
是出於反封建的考慮,但到了近代也有文物專家認為,作為文物雷峰塔的珍貴就在於
它的遺址,后人無論以什麼方式,興建的都是座新塔,這本身就失去文物的許多意義。
新塔可能与人們原來想像中的雷峰塔有差距,留在人們記憶中雷峰塔只是一座塔心,
這殘舊的美是無論如何复制不出來的。

●重修之難

對於重建雷峰塔,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一直抱著相當謹慎的態度。一方面是重修
雷峰塔耗資巨大,另一方面對這麼一個歷史上有深厚淵源的古老景點,如果一旦修复
不好,反而弄巧成拙,將成為西湖的敗筆。

在收集、整理了近二十年來各方人士對雷峰塔的研究成果后,直到1999年10月,「雷
峰塔景區建設工程籌建處」才正式成立,收集、整理了近二十年來各方人士對雷峰塔
的研究成果,以方案徵集的方式邀請了同濟大學、清華大學、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等6家單位提交可行性方案,經過三輪的國內專家評審和杭州市民評議,最后确定采
納清華大學提供的設計方案。

2000年12月2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据雷峰塔重建總設計師、清華大學教授
郭黛旭透露,他們將在原址上方建起一座以鋼管為主体結构的新塔,新塔的主要特點
是「新舊結合」,即下面為遺址,上面建新景,這樣可使「重建新塔」和「保護遺址
」二者達到平衡。新雷峰塔的高度和原塔同為五層,但塔身大小可能會和原塔有所出
入,整個工期將在一年半到兩年之間,風格基本与南宋畫家李嵩《西湖圖》中的雷峰
塔相似。

●藏謎之多

由於新塔建於遺址之上,發掘雷峰塔的遺址成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重任。据記
載,雷峰塔原來總高50米左右,1924年倒塌后,76年來僅存底座3至5米的高度。2000
年2月至6月,文物部門對雷峰塔遺址做了第一階段考古發掘,結果僅在雷峰塔的回廊
填土內就出土了600多件唐五代時期的石刻佛經,此外還有大量金、銀、銅等質地的物
品及与佛教有關的佛像、雕塑等珍貴文物被發現。

在此次發掘中發現了雷峰塔的許多秘密。雷峰塔的塔磚是專門燒制的,部分塔磚一面
為捐助建塔者姓氏,另一面為佛像。塔倒后,人們發現塔磚的側面帶有圓孔,磚孔里
藏有經卷。經卷是用小竹簽做軸心,裹以黃絹經袱,再用錦帶捆綁,插入磚孔內,用
木栓塞住孔口。經卷謄寫的是《寶篋印陀羅尼經》,開卷處寫道:「天下兵馬大元帥
吳越國——錢倜造此經八万四千卷,舍入西關塔磚,永充供奉。」它是中國雕版印刷
的精品,也是我國發現最早的宋初木刻印刷品,雷峰塔的藏經方式獨一無二。

可人們更關心的是地宮,因為自隋唐以后,中國的佛塔一般都修筑地宮,尤其是1987年
,考古工作者從陝西法門寺地宮內出土了已封存1113年的釋迦牟尼佛骨舍利及唐朝歷
代皇帝供奉的上千件稀世珍寶,成為轟動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而吳越國是我國歷史
上「五代十國」之一,吳越國王錢氏三代篤信佛教,因此雷峰塔遺址考古隊堅信,雷
峰塔有地宮,里面應該珍藏著當時吳越國的國寶。

然而一期考古發掘一直未能找到雷峰塔的地宮。雷峰塔遺址考古隊隊長黎毓馨在接受
記者采訪時說,自隋唐以后,中國的佛塔一般都修筑地宮,用以供奉佛祖舍利及法器,
但是由於雷峰塔倒塌時間較長,加之地理環境特殊,因此考古人員足足花了3個月時間
,直到去年底才在遺址內發現一塊重約750公斤的巨石。在探測雷達等高科技手段的幫
助下,考古人員經過仔細勘測,認定這塊巨石下面就是雷峰塔地宮入口!更令考古專
家激動的是雷峰塔地宮沒有任何盜掘痕跡,地宮的洞口就位於雷峰塔的塔心部位,距
塔首層地面2.6米。洞口四周都是高達數米的塔身殘体。地宮口用一塊方型石板密封,
石板上則壓著巨石。

●開挖之爭

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常委、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原浙江省文物局局長毛昭
晰教授公開表示:從保護文物的角度,反對挖掘雷峰塔地宮。

毛昭晰教授說,他本人一直反對挖掘地宮,在他任省文物局局長期間,浙江省維修保
護了約二十座塔,真正挖掘地宮的极少數,如宁波的天封塔、黃岩的靈石寺塔,當時
挖掘都有客觀原因。挖掘地宮最大的問題就是文物的保護,因為一般地宮中都有珍貴
的文物,如金銀瓷器、經卷、絲織品。而含有有机物的文物如紙制品、絲織品的保護
難度十分大,很容易對文物造成損害。

而浙江省文物部門負責人則認為,以對文物負責的態度,雷峰塔地宮的發掘正當時。
即使不開啟地宮,文物在地宮中同樣也存在著嚴峻的保護問題。雷峰塔地宮的發掘与
我們平常意義上說的帝王陵墓的發掘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像武則天陵墓這樣的帝王陵
墓比較大型,內部的构置也比較复雜,因此不僅存在著很大的發掘難度,而且事后的
保護也十分困難,而雷峰塔的地宮則比較小,內部的构造也經雷達探測之后十分明了。
他同時還強調,地宮与雷峰塔的底層僅2.6米的距离,這個深度也很容易受到自然等
各方面的影響。這次進行的發掘均是在科學的基礎上進行的,文保部門將盡最大的努
力對出土的文物進行保護。地宮進水也從另一個側面証實了發掘地宮的必要性。

●預言之准

在談到此次開掘雷峰塔地宮的感受時,一名考古隊員說:「我并不相信考古能成為万
人矚目的顯學。這一回雷峰塔地宮發掘卻大不同。類似緊張、艱辛的發掘,我們經歷
無數,而在千万雙眼睛注視下、在攝像机包圍中工作,卻是第一回。」

3月11日雷峰塔地宮開啟的消息,讓全國各地的記者便聞風而動,齊聚在西子湖畔的夕
照山上。据不完全統計,來自《北京青年報》、《遼瀋晚報》、《齊魯晚報》、香港
鳳凰衛視、上海電視台等各地新聞單位的老記不下百人。浙江電視台和杭州電視首次
對考古作現場直播。

雖然有專家對電視直播文物發掘現場的做法不甚贊同,此次發掘的首席專家、中國考
古學會理事長,曾經主持過北京老山漢墓等多次大型發掘工作的專家徐苹芳倒是對電
視直播相當支持,他坐進直播室當起了現場講解員,在攝像机前他作過三個預測,后
來逐一証實。

11時15分,覆蓋在地宮上的石板被考古工作人員撬松了四個角,地宮口在11時17分露
出了一條縫。一個鐵函露出來,几乎占据了整個地宮三分之二的位置。已与「古董」
打了近60年交道的徐老立即說,這應該是几重函,鐵函內是金棺銀槨,里面才是「佛
螺髻發舍利」。

11點59分,雷峰塔地宮中的第一件文物出土,是一面圓形有銘文的銅鏡,考古人員展
示上面有「匠人倪成」的字樣,坐在電視机前的徐苹芳十分肯定地說,正中還應有個
一「官」字,表示這是典型的官府制式,可以外賣,「匠人倪成」是做這面鏡子的人
名,寫上名字是為了保証質量。后來的事實証明預測十分准确。

徐老另一個預測讓杭州人倍感興奮,由於吳越國是杭州作為帝王之都的開始,吳越國
王錢氏曾在西湖四周興建了不少寺塔,如昭慶寺、淨寺、云栖寺、韜光寺及六和塔、
保倜塔、雷峰塔、白塔等,因此他預測這些寺塔下面可能都有地宮,這將是杭州的一
筆巨大財富。

●白蛇之謎

在地宮挖掘的過程中,有相當部分市民關心的是白蛇的去向。《白蛇傳》中白蛇被法
海關入了雷峰塔下,1924年雷峰塔倒沒見她的蹤影,此次地宮開掘會否有她的消息?
雖然知道這只是神話,可是此次地宮開啟,有許多歷史和傳說交融的信物,帶給人們
無限的想像。

開挖前在雷峰塔遺址現場,工作人員還是發現數十條僵臥的蛇,雖說夕照山一帶近年
來人跡罕至,經常有蛇出沒,但是在遺址現場出現還是令人們一惊一乍。
地宮中出土的60餘件文物,除了与佛有關的,有很多是飾物、用具一類。如地宮中四
周有4面銅鏡,鐵函里也有一面方形銅鏡,鏡鈕上有絲帶穿系;銅鏡上置有鎏金銀盒,
金涂塔就放置在盒上;地宮中還有木梳、腰帶片、玉龜、玉手鐲、頭飾等文物,如此
多的鏡子与飾物讓人不由得聯想起被壓在雷峰塔下的白蛇娘娘。

專家們的解釋有根有据,說鏡子的正面(能照的一面)還帶有四行墨跡,原有紙條蓋
在鏡子上面,進水后化了,大致意思是「買來鏡子供奉在塔里為全家人祈福」。銅質
裝飾上帶有云紋,是象徵吉祥如意的。文物專家還透露,雷峰塔的地宮和舍利函中都
發現了制作精美的皮帶,帶扣完好,花紋十分精美,皮革已朽但可見痕跡,皮質好,
上有銀質鑲嵌品。鐵函中還有一些絲織品,此次考古特邀專家、中國絲綢博物館趙丰
研究員介紹,這种絲織品是唐代產於紹興的越羅,是一种与四川蜀錦齊名的著名絲織
品,它的發現對研究浙江与絲綢之路間的關系有重大价值。
--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禪與靜坐版 - 禪修的心態與調適討論                              BudaSitting


------------------------------------------------


發信人: bachida@Lion (大愚若智), 信區: BudaXfile
標  題: 千年之謎輝煌揭曉——雷峰塔地宮開啟始末(下)
發信站: 獅子吼站 (Wed Sep 26 09:13:02 2001)
轉信站: Lion

--------------------------------------------------------------------------------
【大紀元3月20日電】此次地宮開掘最大的意外是發現地宮內已經進水。根据地宮內情
況看,當時的進水還不少,使得內里的文物尤其是木質器都飄离原位,并有不少已互
相脫离并損坏,而且正當中的鐵匣子也已生鏽。
●進水之災

大公報21日報道,不僅如此,水還明顯毀坏了地宮里的紙質品。在出土的銅鏡背面,
發現黏有一張碎紙,上有墨跡,估計是寫著建塔原因、建塔情況、和地宮內供奉法器
的名目和數量。由於淤泥堆積,地宮被水浸泡,許多文物都鏽在一起。考古隊只得在
地宮西南側磚壁打開了一條切面,將地宮的一面磚牆拆除,所有拆下的磚都要經過貼
標簽后登記,以便今后恢复。經過十多個小時,在仔細清理完切面的淤泥后,考古人
員才真正將鐵函提出。

正是因為如此麻煩,有媒体說雷峰塔地宮是豆腐渣工程!這「時髦」的說法受到了專
家的反對。雷峰塔遺址考古隊隊長黎毓馨表示,考古隊對雷峰塔遺址已進行了一年多
時間的發掘,許多証据可以証明,1000多年前的古人對雷峰塔地宮的修筑是非常規范
和認真的。地宮發掘完成后,他們發現,地宮上部有2.6米厚度的「防水層」,其中
1.3米為堅實的夯土,1.3米為排列緊密的青磚,磚与磚間由石灰黏結;地宮四周也是
同樣厚度的青磚層,至於夯土層,考古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它的最外緣。而宁波
的天封塔地宮根本沒有這樣的青磚層,只是由石板相圍而成。因此,雷峰塔地宮的修

筑在當時的科技條件下是很嚴謹的,我們不能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古人。至於為何會浸
水,黎毓馨說,這可能是地宮剛剛修筑完,就遭遇了古人無法預測的暴雨天气,又缺
乏必要的防雨設備,導致低凹處的地宮口大量積水,滲透到了地宮。這与地宮本身質
量無關。

黎毓馨還透露道,雷峰塔地宮只經歷了一次浸水。因為他發現,地宮浸水后的退水過
程是非常緩慢的,退水的水跡線一層層非常清晰,如果多次浸水就不可能有這麼規則
的水跡線。這也反証了地宮的修筑質量。

李裕群研究員認為,地宮的修筑質量沒有問題。他說,從發掘情況看,地宮大理石蓋
板由於時間或外部的作用產生了裂痕,雷峰塔遭火燒或倒塌后,水通過這些裂痕滲透
到地宮中。因此,我們現在可以從蓋板裂痕中發現水跡。曹錦炎研究員也贊同雷峰塔
倒塌后導致了地宮滲水一說,他表示,不管是何种原因導致滲水,都不能說雷峰塔地
宮是「豆腐渣工程」。

●鎮宮之寶

地宮開啟后,其中的鎮宮之寶——重150多公斤的鐵函成為人們最關心的熱點。和鐵函
一樣神秘的是開啟工作,為了等待雷峰塔鐵函的開啟,不少記者在浙江省博物館門口
苦苦等了15個小時。

由於文物開啟不能有太多人在場,因此媒体被拒之門外。只有考古隊員鄭嘉勵記錄了
3月14日晚上7點鐘開始的開啟鐵函工作:

「19:42,在曹錦炎所長、陳元甫副所長的協調指揮下,黎毓馨、沈岳明、孫國平和
我憋住一口气,將罩在鐵函底板上的蓋子垂直往上提,平移到一旁。開啟還算順利,
沒有人們想像中的困難。千呼万喚中的鐵函終於打開了,只見一金涂塔奪目而入。

「地宮早年肯定進水了,因為舍利塔底部水鏽斑斑,而上半身光彩依然,完好如新,
錢倜當年所見應該就是這樣的。漂亮啊,透過塔身鏤孔,清晰可見塔內盛有金質容器
……

「我們開始端詳、清理鐵函內的每個細節,精美的文物站在我們面前,紋絲不動,只
有生活在函底的無名小虫,怕是受了惊嚇,慌不擇路。

「清理完舍利塔,塔下是一銀盒,大概是為了節省空間或讓塔站得穩當,盒蓋反扣在
盒子上,以至於一開始還以為是造型奇特的香爐与盤子套疊在一起,直到將蓋子反轉
過來,為精美的紋飾嘖嘖贊嘆的同時,才恍然大悟。盒內還有一汪渾水,地宮早年進
水頓成鐵案。

「盒子四周環繞一皮帶。有机質文物最難清理,趙丰老師花了很多時間,才總算取了
出來;另一邊文物保護專家,也正用清水小心擦拭新鮮出爐的兩件銀器,在專家靈巧
的雙手中,寶塔、盒子面貌煥然一新,而那一盆可怜的清水卻成了渾沌世界。那時,
我還跑到庫房外將臟水倒掉,看見遠處仍有記者守候。」

●文物之精

3月15日上午10時,文物專家向記者展示了函中最珍貴的文物——金涂塔。專家介紹:
這尊精美的佛塔,塔体呈銀色,略帶水鏽,通高35厘米;方形底座邊長12.6厘米;方
形塔身邊長12厘米,四面裝飾的淺浮雕講述的是佛祖傳經的故事;塔身四角有四根山
花蕉葉,塔身正中矗立飾有忍冬、連珠紋樣的五重相輪。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所長曹錦炎說,金涂塔大多以銅鐵為材質,像這樣保存完好的純銀
質金涂塔,在考古發現中十分罕見,代表吳越國最高的工藝水平。從塔身鏤空處可見
到塔內盛有金質容器,專家稱,由於金質容器是被完整地焊封在金涂塔塔身內的,出
於對文物的保護,考古隊將不打算打開金涂塔。考古人員只是根据出土的文物和文獻
分析,這應該就是金棺,金棺內應是吳越王錢倜供奉的佛螺髻發無疑。

雷峰塔地宮另外一個珍貴文物就是龍紋佛像,這座青銅佛像直接放置在地宮中,四面
有銅鏡圍護,最特別的是佛祖所坐的蓮花和底座之間還盤升著一條龍,這在佛像中极
其罕見。著名考古學家徐苹芳先生興奮地稱,「龍是中國本土文化的象徵,佛教是外
來文化。具有龍紋的佛像,這尊佛像的出土代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反映了佛
教的歷史,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這在全世界都是极其罕見的。」

在雷峰塔地宮中發現了最多的是銅錢,從3月11日,雷峰塔地宮蓋板上壓著的巨石被
緩緩起吊開始,蓋板上的黃土里,就發現了大量唐開元年間(唐玄宗李隆基年號,公
元713-741年)的開元通寶錢幣。在地宮中的鐵函被提起移位后,人們又發現鐵函底
下竟是密密麻麻的一層層銅錢,估計數量近2000枚。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徐苹芳說,
在雷峰塔地宮發掘出如此多的錢幣,這在國內古建筑工程的發掘中屬第一次。在中國
古代建筑物里放上二三枚古錢幣是有的,但沒有像這次這麼多。他估計錢幣是1000多
年前的工匠投放的,也有可能是建造中的某种儀式。

最讓人感到神秘的是一個藍色玻璃瓶,它是鐵函中6件文物之一,呈葫蘆狀,藍色透
明,与如今的玻璃器皿十分相似。但是它是一千多年前古人放入鐵函中,慎重地埋入
地下,究竟如何制成,有何含義?

日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錦炎証實說,舍利函中出土的小瓶确實是玻璃瓶,
且确系中國的古人制作。這個玻璃瓶并非國外傳入的玻璃制品,當然与現在所用的玻
璃也有著本質的不同,它是中國古代特有的、采用特殊工藝制作出來的鉛玻璃。他說,
這种玻璃制品在唐代就已經出現,但是由於制作工藝十分复雜,因此數量极少。在信
奉佛教的唐朝和吳越王國,它僅被王室用來作為供奉佛祖的宗教用品,因此顯得彌足
珍貴。他指出,這個小小的玻璃瓶同樣是國寶級文物,它從一個側面証明了一千多年
前中國的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保護之策挖掘地宮時,
不少專家最關注也最擔心的問題是:憑借現有的技術手段,文物出土离開地宮后能否
妥善保護好。地宮中通常會有的珍貴文物,如瓷器、青銅器等,本身保護難度就很大,
其中的有机質文物,如紙張、絲織品、木器、竹簡等,一接触外界空气更容易發生碳
化,造成的損失難以彌補。

上海博物館的祝洪范研究員是青銅器研究和保護的專家,他說雷峰塔出土多件青銅器,
文物長時間埋在潮濕、缺氧的地下,已适應那种特殊的環境,并達到一定的平衡。一
旦出土,環境改變了,這种平衡被打破,一些有机質會很快地乾燥,青銅器則會起翹
或產生粉狀鏽。所以在地宮發掘過程中,青銅器物一出土,就被放入專用的保濕容器
內,此后的研究也會一直在溫度濕度條件适宜的場所進行。

雖然地宮沒有盜掘跡象,但早年曾進過水,其密閉程度無法与一些古墓葬相比。地宮
內文物遭水浸泡,不僅位置移動,青銅器物表面鏽跡斑斑,有的還粘連在一起,鐵函
更是深陷淤泥之中。至於有机質文物,多已腐爛,有的還留有殘片。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告訴記者,地宮的發掘進一步証明了吳越文化丰
富的內涵,使雷峰塔的重建更具緊迫性;同時証明采用清華大學的設計方案在遺址上
重建雷峰塔,是可行、科學的。而地宮進水的情況表明,如果沒有全封閉的保護條件,
遺址很難保存下去,而清華大學提出的方案,是將遺址作為塔的全封閉地下層處理,
這更利於遺址的保護。
--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解決您學佛的疑惑                                 BudaHelp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