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歸傳授(2)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grace@Lion (善護念), 信區: BudaMagazine 標 題: 三歸傳授(2)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ue Mar 28 00:50:30 2000) 轉信站: Lion 宗教徒來學佛,從釋迦牟尼佛當時,我們在經典裏面就看到很多。像 佛示現成佛之後,第一部在定中所宣講的「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裡 面我們就看到許許多多不同的宗教徒,都到釋迦牟尼佛這個地方來求學。 像五十三參的勝熱婆羅門─婆羅門是印度的宗教─是宗教徒。不但是婆羅 門的宗教徒,他是婆羅門宗教裡面的學者,也是他們教徒的老師。就像基 督教的牧師,天主教的神父這樣的身份。像偏行外道等。地藏經裡講的婆 羅門女,那是婆羅門教的一位女孩子,在佛門裡面修學,她們同樣證得阿 羅漢的果位,同樣可以證得菩薩的果位。從這些地方來看,就曉得佛教確 確實實超越宗教,任何宗教徒都可以學佛。在佛陀教育裡面,阿羅漢是第 一個學位,就像我們現在一般大學的學士學位,他可以拿到這個學位。菩 薩是高一級的學位,相當於碩士學位,他也可以拿到。佛是最高的學位, 相當於博士學位,他還是可以拿到,也就是說他能成佛。他要不要改變他 的宗教呢?不須要。就像我們到學校去唸書一樣,我們到國外留學,我不 須要改變我的國籍,我不須要改變我的種族,我也不須要改變我宗教信仰, 我是來求學的。佛教是教育,諸位要記住,阿羅漢、菩薩、佛,都是學位 的名稱。你不須改變你的宗教,不須改變你的種族,不須改變你的國籍, 都可以平等的獲得。這是我們首先要把它認識清楚。然後我們真正理解 了,我們要發心求學,我們發願作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這也就是中國人 俗話常說的,既然要來求學,那先要正式的拜老師。老師就把你修學的 方向、修學的綱領、修學的目標傳授給你,這叫作「傳授三歸依」,所以 三歸依就是正式拜老師。 我們的老師是釋迦牟尼佛,所以我們稱他為本師釋迦牟尼佛。本師 是根本的老師,佛陀教育是他老人家創始的,一直傳到今天,代代承傳。 我們始終不忘本,不忘記這位根本的老師。實在講,所有佛門弟子只有 一個老師。過去老師的學生,在我們之前,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我 們今天也以釋迦牟尼佛為老師,我們跟他們的關係是同學的關係。像諸 大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他們都是佛的學生,是我們 的學長。當然他有能力教導我們,我們也可以把他看作老師來看待, 來尊重。但真正的身份,他是我們的校友,是我們的學長,我們是他們 的學弟。這些關係也要辨別清楚。不能把佛、菩薩、阿羅漢當作神明來 看待、來祈禱,那就錯誤了。 佛法的修學,它的目的何在呢?佛在經論裡面常常教我們:「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這一句話是梵語的音譯,在當時五不翻的體例裡屬尊重 不翻。這句話很重要,是我們非常尊重的,所以保留它的原音,用音譯, 它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要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究竟圓滿的智 慧」。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無所不知,無所不覺的意思。這是學佛人 希望得到的目標。學佛首先應知我們想學的是什麼?學的是「究竟圓滿的 智慧,學的是要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徹底明瞭」。 佛告訴我們這個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是你本來有的。佛在華嚴經 出現品裡面說過:「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真正平等,一切眾 生,不但指人天,所有一切動物、蚊蟲、螞蟻也是眾生,餓鬼、地獄也是 眾生,統統都有跟佛一樣圓滿的智慧。那麼現在為什麼沒有呢?這智慧跑 那裏去了?佛跟我們講:「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佛一句話把我 們的病根說破了。也就是說我們本來是佛,現在變成這個樣子,就是因為 你有妄想、有執著,才把你的本能失掉了。這個失掉不是真正失掉,如果 真正失掉,那就不叫本能了。那到底是怎麼失掉?它確實在,是迷失了。 。因此,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說:「本覺本有,不覺本無」。這 兩句話說得很好。「本覺」就是如來智慧德相,這是我們本來有的。本來有, 當然可以證得。這使我們建立了信心,也就是說我們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能夠達到這個願望。 「不覺」是什麼呢?不覺就是佛講的妄想執著。妄想執著本來無啊! 本來沒有的,那一定可以斷得了。本來有的,一定可以證得。這使我們 成佛道、斷妄想、破執著,我們的信心就具足了。所以說,事實的真相 要不能夠明了,我們總是懷疑。佛道,我們這種凡夫罪業深重能證得嗎? 我們的煩惱、習氣、無明這麼重,能斷得掉嗎?今天佛菩薩是慈悲真誠為 我們宣說,本有的,一定可以獲得;本來沒有的,一定可以能夠斷掉。 理是沒錯,可是事實上又該怎麼辦呢?事實上就是要講究修行了。 ------------------------------------------------------------- 取自「淨空法師專集」http://www.amtb.org.tw/c-bud/c-bud.htm (由於版面太長,故轉錄之分篇與原網頁不同) -- 歡迎蒞臨獅子吼站Budamagazine板 本文來自cbs.ntu.edu.tw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 學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 釋放心靈的塵埃 BudaFeeling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