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契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作者: abstsai (白非白)
時間: Tue Jan 15 11:22:31 2008


《印契》

印契通常稱為手印,學佛的人都會用到一些手印,例如問
訊時的兩手合十,禮佛時的翻掌,持咒時的各種手印都是
印契。印契源出於印度傳統教派的瑜伽一詞,譯為印契有
二個意義,印是確認,契是約定的內容,修道者以肢體語
言表示約定的內容故名印契。

「瑜伽」一詞是印度教的傳統古語,意義是「相應」,由
於印度教是梵天信仰為主,認為人是由梵天下生,所以要
修得清淨身返回梵天,印度教的瑜伽一詞即是相應於梵天
的意思。

佛世尊說法初期,由於早期的弟子都是印度教派出身,印
契的使用在當時是很自然的習慣,當弟子們的行為言語若
是和佛所說的「相應」時,世尊用「印可」表示言行和佛
的意思相應。

例如:《長阿含》(T01n0001_p0039)
┬┬┬┬┬┬┬┬┬┬┬┬┬┬┬┬┬┬┬┬┬┬┬┬┬
佛告婆悉吒(一位婆羅門出身的新進弟子):「(當時)
梵天王頌曰:『生中剎利勝,能捨種姓去,明行成就者,
世間最第一。』
佛告婆悉吒:『此梵善說,非不善說,此梵善受,非不善
受。我時即印可其言。所以者何。今我如來、至真亦說是
義。』
┴┴┴┴┴┴┴┴┴┴┴┴┴┴┴┴┴┴┴┴┴┴┴┴┴

由於佛說法到了中後期時許多加入的弟子不是婆羅門,沒
修過瑜伽印契,所以世尊開始說明「瑜伽行(方法)」,
並給予瑜伽一詞更明確的定義,例如「三十七道品」即叫
作「三十七道品瑜伽行」,六波羅蜜多也叫作「六波羅蜜
多瑜伽」(《十輪經》)。

弘法僧團中教授別人瑜伽行的教師稱為「瑜伽師」。世尊
就說過:“善知識就像瑜伽師一樣可貴,因為瑜伽師可以
使人修法相應”(「善知識者,如瑜伽師,能令趣入相應
行故。」《華嚴經》)

佛的瑜伽作法和印度傳統瑜伽不同,佛瑜伽講求「身、語
、意」的相應,較有系統的瑜伽行法就是真言教法,也就
是同時以「身(以手印為主)語(真言)意(觀想)」的
三印修行為法門。

例如收集許多經典的《大寶積經》當中就有一部《菩薩瑜
伽師地經》,像《解深密經》就有詳細的說明瑜伽深密境
界的修行法。《大日經》更把瑜伽分有相、無相二類,是
更殊勝的瑜伽法門。

瑜伽三印中「身印」以手印為主,較為簡單,反正就是二
隻手掌和手指“比來比去”,「語、意」二印就需要很多
說明,所以經典內容大多用在說明真言和意義之用。像真
言重典《金剛頂經》中所說的「三昧耶印、羯磨印」指的
就是手印。

經典中用了許多比喻來命名手掌和手指,手印或印契其實
代表了佛法的意思,它可能是法器,例如劍印,也可能是
代表佛,如佛心印,依照功用大約分成拳和掌,由最初的
合掌發展到《陀羅尼集經》居然有三百多種手印。

唐代一行大師把《大日經》的手印濃縮到了四拳、十二掌
,加上二個“極密印”一共是“降魔十八式”(所以江湖
上有名為降魔十八掌的不是佛法,同學們連線時多加小心
為要,差一字差很多咧)XD。

在我們談到降魔十八式之前,我們先要把基本的起式加以
說明。各經典中對手掌、手指的名稱各有不同,簡單整理
如下:

一、二手合稱:二羽,二翼、日月。

二、左右手分別名稱:先左後右。名叫:定慧,止觀、福
智,理智,權智,胎(藏)金(剛)、悲智、杵(金剛杵
)蓮(花)。

三、五指同時:五蘊、五佛頂、五根、五字、五大。

四、五指分別:由母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到小指。 
  五蘊:色受想行識。
  五佛頂:輪蓋高光勝。
  五根:慧定念進信。
  五字:欠吽羅尾阿。
  五大:空風水火地。

五、十指分別:由左母指到右母指。(或由右到左也可)
  十度:禪進忍戒檀,慧方願力智。
  也稱十波羅密、十地、十峰。

記好手印名稱後再看佛經就不會“霧煞煞”了。

--
∼∼∼∼∼∼∼∼∼∼∼∼
半生無一得,三世有所失。
古聖唯一道,人心知不知。
∼∼∼∼∼∼白非白∼∼∼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