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的培育--修習念住的注意事項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DavidChiou@Lion (邱大剛), 信區: BudaFeeling
標  題: 心智的培育 - 念住的注意事項
發信站: 獅子吼站 (Tue Apr 27 12:50:56 1999)
轉信站: Lion

修習:心智的培育

 - 關於修習念住的注意事項 - 

  修習念住法,並不是要你想或是覺得「我在做這個」、「我在做那個」。不對!
恰正相反。你一想到「我再做這個」,你就覺得有個自己而不能生活在你的行為中了
。你是生活在「我存在」的意念裡,而你的工作也就糟蹋了。你應當完全忘了自己,
而全心全意的浸潤在工作中。一個演講者一自覺到「我對聽眾演講」,他的講話就混
亂了,思緒也不連貫了。但是如果他一心講演他的題目,整個地忘了自己,他的表現
才是最好的。他一定講得很精彩,解釋的很明白。一切偉大的傑構,藝術的、詩歌的
、智識的、心靈的,都是在它們的創作人完全浸潤在工作中的時候所產生的,在他們
完全忘我而不自覺的時候所產生。

  這個佛所傳授的,在一切時中都要念念分明(的念住法),也就是要生活在眼前
的一瞬間裡,生活在眼前的活動裡。(禪宗的方法,也是脫胎於此項教導。)在這一
種修習法門裡,你無須實施某種特定的活動才能發展念念分明的能力。你只須隨時了
知你所做的一切事,你不必專為特定的修習方法花費一秒鐘的寶貴時間。你只要養成
經常警覺的習慣,不分晝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動上,時刻都了了分明就可以了
。上述兩種修習方法,都與我們的身體有關。

  還有一種發展心智的方法,是關係我們的一切感受的;愉快的、不愉快的、既非
愉快亦非不愉快的。舉一個例子:比方你正經驗到一種不快樂而悲哀的情緒。在這種
情況下,你的頭腦模糊不清,情緒低落。有時候,你甚至於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種不
快的情緒。第一,你得先訓練自己不為不快的情緒而不快,不要為了煩惱而益增煩惱
。而須設法清楚的看到為什麼會有不快、煩惱或悲哀的情緒或感覺。設法審察它如何
生起,生起的原因,以及如何消失,如何止息。要以一種置身事外的態度去觀察審度
它,不要有絲毫主觀的反應;須像科學家觀察事物一樣。在這裡,你也不可以「我的
感覺」、「我的情緒」的主觀態度來看它,而只應客觀地視之為「一種感覺」、「一
種情緒」。你又得忘掉「我」的虛妄觀念。你一旦看出它的本質,它如何生起,如何
消失,你心中對這情緒就漸漸的變得冷靜淡漠,無動於中,而成為超脫自在。對於一
切感受與情緒都是如此。

  現在來談談有關心的修習。在你的情感熱烈奔放或泰然自若的時候,心中充滿嗔
恚、嫉妒或是柔情、慈悲的時候,頭腦昏迷惶惑或是清楚明了的時候,凡此等等的時
候,你對這種種情況都須完全有數。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常常不敢或羞於觀察自心;
所以,我們寧願逃避它。我們應當勇敢誠懇的去正視自己的心念,就像在鏡中看自己
的臉一樣。〔註五〕

  這時,我們的態度,不是批評裁判,也不是分辨是非善惡,只是單純的觀察、偵
視、審度。你不是一位法官,而是一位科學家。你觀察你的心,清清楚楚地看到它的
真實性質時,你就不再會對它的情感、情緒與各種狀態產生意象。這一來你就變得超
脫自在,而能夠如實了知萬物的本來面目了。

  舉一個例來說:比方你真的生氣了。氣憤與憎恨心理使你失去了理性。奇怪而矛
盾的是:一個生氣的人,並不真正的知道他在生氣。一旦他察覺這一心境,看到自己
在生氣,他的怒火就好像變得不好意思,似乎自知其可恥而開始平息。你應當審察它
的性質,如何生起?如何消失?這時你又須切記:不可想「我在生氣」或想到「我的
怒火」。你只須明白了知你生氣的心情,以客觀的態度去觀察它、審查它。對一切情
緒、情感與心境,都應採取這一態度。

  另外,還有一種對於倫理、心靈與理性方面問題的修習。我們對這類課題所做的
一切研究、閱讀、商討、談論、思索,都包括在這類修習之內。閱讀本書並對書內所
討論的題目作深刻的思考,都是一種修習。在前面,我們已經看到差摩迦與一群比丘
的一席話曾導致全體共證涅槃。這也是一種修習。

  因此,用這一種的修習方法,你可以研究、思量、審度下列的五蓋:

  (一)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法。

  這五蓋就是防礙任何明覺,事實上也就是防礙任何進步的五種障礙。一個人如果
被這五蓋所覆蔽而不知怎樣去袪除它們,他就不能分辨是非善惡。

  你也可以修習七覺支,就是:

  (一)念覺支:無論在從事精神或肉體活動的時候,隨時保持念念分明,如前文
所述。
  (二)擇法覺支:鑽研探究各種有關教義的問題。這包括一切宗教、倫理、以及
哲學的學習、閱讀、研究、討論、交談、和參考有關教義的專題演講等。
  (三)精進覺支:以堅定的決心,努力不懈,以底於成。
  (四)喜覺支:與消極、憂鬱、悲愁、適正相反的心裡狀態。
  (五)輕安覺支:身心的鬆弛,勿令身心僵硬呆滯。
  (六)定覺支:前文已論及。
  (七)行捨覺支:以寧靜安詳、不懼不亂的心情,應付人生一切變故。

  要培育這些德性,最重要的事,是要有一個真正的誓願,立定一個百折不撓的志
向。至於發展上述每一種品性所必須具備的物質以及精神條件,本書中另有敘述。

  你也可以用五蘊做修習的題目,如參究「何為眾生?」「叫做我的是什麼?」等
問題。也可以用四諦,如前文所論。參究這些問題,就構成第四種的修習方法(即法
念住),以導致最高真理的親證。

  除了在這裡所討論者以外,尚有許多修習的題目。照傳統說共有四十種之多。其
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所謂四無量心的修習。(一)慈心無量:將無限量的慈心,普
愛一切眾生,不分軒輊,猶如慈母鍾愛獨子,一般無二。(二)悲心無量:對一切在
災難痛苦中的眾生,普遍以悲心護持被覆。(三)喜心無量:對他人的成功、福祉及
快樂,寄以無限同情的喜悅。(四)捨心無量:對人生一切變遷泰然自若。



註 釋:

一:見一九二九年哥侖坡《增支部經》第二七六頁。
二:錫蘭十八世紀時的一本著作「瑜珈行者手冊」(一八九六年倫敦.戴維茲
  氏校訂本),證明當時的修習內容已敗壞到成為一個誦經燃燭的儀式而已
  。關於此點,並請參閱本書著者所著「錫蘭佛教史」(一九五六年哥侖坡
  版)第十二章「苦行主義」第一九九頁起各段。
三:見《中部經》第八 Sullekha Sutta。
四:見巴利文學會版《雜部經》第一集第五頁。
五:見同版《中部經》第一集第一○○頁。


--

悠哉賢故友, 抱道樂林泉, 坐到無疑地, 參窮有象天.
胸中消塊壘, 筆底走雲煙, 更笑忘機鳥, 常窺定後禪.
                                    ∼訪古月師•娥嵋道人

☆歡迎光臨:
Ξ 獅子吼站 版面介紹:                                          cbs.ntu.edu.tw
 禪與靜坐版 - 禪修的心態與調適討論                              BudaSitting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