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殘罪數】


亦名:僧伽胝尸沙部有五十二罪~

子題:戒同、見同、摩那埵、阿浮訶那、胝尸沙三義

行事鈔‧篇聚名報篇:「(一、引論文)明了論,解第二僧伽胝尸沙部,有五十二罪。(二、引疏解)(一﹑總標同異)諸部說此罪不同。此乃正量部,名有三義。薩婆多部,稱僧伽婆尸沙,有一義與正量部同。(二﹑引婆沙解)解云,由戒見眾人和合,是僧伽義。由此二同,不由定慧。佛所立戒,故言戒同;同一正見,故言見同。婆尸沙者,為殘;若犯此罪,僧中受房舍利養,上中下內,最在其外,故名為殘也。摩那埵者,翻為悅眾意;隨順僧教,威懷歡喜。阿浮訶那者,翻為呼入眾也。(三﹑引正量解)正量部,胝尸沙三義。初如前解。第二救義,謂由僧拔濟,得免此罪。三者勝義,向犯罪時,成下劣人,由僧拔濟,還得清淨,從劣得勝。

資持記釋云:「罪數中,引論。五十二罪者,十三根本,一一各有三方便故;吉羅為遠,下蘭為次,中蘭為近。胝字,竹尼反。」(事鈔記卷一四‧二一‧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