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書名)順中論之具名。
[佛光大辭典]
順中論
凡二卷。龍勝(梵 Nāgārjuna,龍樹)菩薩造,無著菩薩釋,北魏般若流支譯。全名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本論係解釋龍樹所造中論一書中之根本問題「八不」及「戲論」之要義,並破斥偏執空、有二端之迷執。〔中觀論疏卷一本、開元釋教錄卷六、卷十二、歷代三寶紀卷九、法經錄卷五、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九〕 p5353
二卷。印度‧龍勝(龍樹)菩薩造,無著菩薩釋,元魏‧般若流支譯。全稱《順中論義入大般若波羅蜜經初品法門》。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全書旨在解釋龍樹《中論》所說「八不」之意趣。如卷首於舉八不之偈後,復謂(大正30‧39c)︰「如是論偈,是論根本,盡攝彼論,我今更解。」文中除引羅36睺羅跋陀羅及提婆之偈外,又破摩醯首羅、時節、微塵、勝者、自性,及斷滅等外道之說。
關於本書之著述動機,該書卷下云(大正30‧44c)︰「問曰︰阿闍梨意為何義故而造此論﹖答曰︰依順道理入大般若波羅蜜義,為令眾生捨諸戲論取相等故。既捨離已,依順道理,速入般若波羅蜜故。既依道理,速入般若波羅蜜已,捨諸戲論一切取相。捨諸戲論取相等已,速疾成就無上正覺,為此義故,師造此論。」
此外,據《婆藪槃豆法師傳》等所載,無著初學空觀,後轉瑜伽宗,如此,本書當為無著初期之作品。又據《法經錄》卷五、《歷代三寶紀》卷九、《彥琮錄》卷一等所記,譯者為後魏‧菩提流支。但依本書卷首所附翻譯記,則譯者當為般若流支。
〔參考資料〕 《中觀論疏》卷一(本);《開元釋教錄》卷六、卷十二;《法經錄》卷五;《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九。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