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書名)有二部:一為二卷,無著菩薩造,隋達磨崛多譯。一為三卷,天親菩薩造,元魏菩提流支譯。皆為解釋本經之彌勒菩薩偈頌者。
梵名 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opadeśa。凡三卷。天親菩薩造,北魏菩提流支譯。又作金剛般若經論、金剛般若論。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五冊。本書為無著所造之金剛般若經論頌之注釋書,與唐代義淨所譯之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係同本異譯。然無著別造有隋代達磨笈多所譯之金剛般若論(又作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二卷或三卷),故本書所注釋之金剛般若經論頌傳為無著所造,恐係二者混淆之誤傳。〔開元釋教錄卷六、卷七、卷九、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八〕 p3554
三卷。印度‧天親菩薩造,元魏‧菩提流支譯。又稱《金剛般若經論》、《金剛般若論》。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五冊。係《金剛般若經論頌》之註釋。唐‧義淨所譯的《能斷金剛波羅蜜多經論釋》三卷為本書之同本異譯。但本書糅合《金剛般若經》全文,而義淨之譯本則無。
本書所註釋之《金剛般若經論頌》,相傳為無著菩薩所造,義淨另行翻譯成《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一卷,亦題為無著菩薩所造,但《金剛仙論》卷十云(大正25‧874c)︰
「彌勒世尊愍此閻浮提人,作金剛般若經義釋並地持論,齎付無障礙比丘,令其流通。然彌勒世尊但作長行釋。論主天親既從無障礙比丘邊學得,復尋此經論之意更作偈論,廣興疑問,以釋此經。凡有八十偈。及作長行論釋,復以此論轉教金剛仙論師等。」
《略拘若末後一頌讚述》云(大正40‧783a)︰「西域相承云,無著菩薩昔於睹史多天慈氏尊處,親受此八十頌,開般若要門,順瑜伽宗理,明唯識之義,遂令教流印度。(中略)然而能斷金剛,西方乃有多釋,考其始也,此頌最先,即世親大士躬為其釋此。」即皆以為此頌係彌勒菩薩所造。
又,無著另撰有(隋‧達磨笈多譯)《金剛般若論》二卷(或三卷),亦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依此推想,謂《金剛般若經論頌》為無著所造,恐係將二者混淆所致,事實上應是彌勒菩薩所造。
本書之註釋有窺基《金剛般若論會釋》三卷、惠遠《金剛般若論疏》三卷、琛法師《金剛般若論義記》四卷等。
〔參考資料〕 《法經錄》卷五;《開元釋教錄》卷六、卷七、卷十九;《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八;《大藏經南條目錄補正索引》;《印度哲學研究》卷一;宇井伯壽《大乘佛典の研究》。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