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淨飯王般涅槃經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經名)一卷,劉宋涅槃京聲譯。佛及難陀、阿難、羅云,親送淨飯王之喪,以彰孝道。


[佛光大辭典]

全一卷。劉宋沮渠京聲譯。又作淨飯王涅槃經、淨飯王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本經係記載佛陀及難陀等為淨飯王送葬,以彰顯孝道;並向諸人教示世皆無常、苦、空、無我等法。 p4708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佛為父擔棺

(傳說)佛擔父王之棺也。淨飯王般涅槃經曰:「爾時世尊,念當來世,人民凶暴,不報父母育養之恩,為是不孝之者。為是當來之眾生等設禮法故。如來躬身,自欲擔父王之棺。即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中略)爾時世尊,威光益顯,如萬日並。如來躬身,手執香爐,在喪前行。」又舁姨母大愛道之葬床。增一阿含經五十曰:「爾時告阿難陀羅云:汝等舉大愛道身,我當躬自供養。(中略)爾時釋提桓因,毘沙門天王前白佛言:唯願世尊,勿自勞神,我等自當供養。舍利弗告諸天:止止天王,如來自當知時,此是如來所應修行,非是天龍鬼神所及也。所以然者,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長養恩重,乳哺懷抱,要當報恩,不得不報恩。(中略)是時世尊躬自舉床一腳,難陀舉一腳,羅雲舉一腳,阿難舉一腳,飛在虛空,至彼冢間。」


[佛光大辭典]
柄香爐

又作柄香呂、手爐、柄爐、提爐。為有柄之金屬香爐,柄長七寸,乃至一尺許。其形狀有多種,古式之形狀尾端作獅子形,有鑄製、鍛製或青銅鍍金、真鍮製等類。淨飯王般涅槃經(大一四‧七八三上):「如來躬身手執香爐,在喪前行。」

最近法人陸庫克(Le Coq)於中央亞細亞發現青銅之柄香爐,此乃西元二、三世紀頃之遺物。又英人史坦因(A. Stein)所發現敦煌千佛洞之佛畫中,有右手擎柄香爐,左手持蓮華之引路菩薩像。另日本正倉院御物內藏極多橫面附長柄之形狀者,推測為我國昔日所使用之柄香爐。〔古今圖書集成考工典第二三六、A. Stein: The ThousandBuddhas, plates xxxviii; Le Coq: Die Buddhististische Spätantika inMittelasien, Text〕 p3843


棺槨

安置屍體之箱分內外箱,其內箱盛放屍體者稱棺,套在棺外之外箱名槨。依長阿含經卷四所載,世尊入涅槃時,其弟子依準轉輪聖王之葬法,先以香湯洗浴其身,後以新劫具及五百帳[疊*毛]纏繞之,納於金棺,灌入麻油,並置棺於鐵槨之中,再以栴檀香槨圍之,積聚各種名香而行荼毘。又據灌頂經卷六塚墓因緣四方神咒經所載,轉輪王命終時,以紫磨黃金、鐵、栴壇雜香等三種棺盛置其身。但印度之葬禮,一般不用棺槨,而直接焚燒,或棄屍於林中、水中等處。

我國因有厚葬之俗,故有棺槨之制。據四分律行事鈔所載,僧唯用一重棺,不用外槨,一般在家眾亦同,貴人則必用外槨。日本古代貴人之棺,常用二重或三重之外槨,亦有造石槨以保存者。〔淨飯王般涅槃經、佛般泥洹經卷下、迦葉赴佛涅槃經、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瞻病送終篇、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四、佛祖統紀卷四、釋氏要覽卷下、淮南子第十三氾論訓、後漢書列傳第二十九周磐傳、第三十九王符傳、日本書紀第九、第二十七〕 p5051


淨飯王

淨飯,梵名 Śuddhodana,巴利名 Suddhodana,音譯首圖馱那、輸頭檀那、閱頭檀、悅頭檀。又作白淨王、真淨王。中印度迦毘羅(梵 Kapilavastu)之城主。佛陀之生父。其子難陀、孫羅睺羅皆為佛陀之弟子。據起世經卷十載,淨飯王為師子頰王(梵 Sijhahanu)之長子。巴利文大史(Mahāvajsa, ii)及梵文大事(Mahāvastu, ii)以摩耶(巴 Māyā)及摩訶波闍波提(巴 Mahāpajāpatī)為王之妃。佛陀即摩耶所生。王晚年孤寂,後亦虔誠歸依佛陀,成為佛陀及其弟子之外護者。七十六歲(一說九十七歲)逝世。淨飯王般涅槃經載,佛於王臨終之際,歸迦毘羅城,厚表孝意。又雜寶藏經卷一王子以肉濟父母緣、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一孝養品等均載有王之過去本生。〔佛本行集經卷五賢劫王種品、眾許摩訶帝經卷二、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 p4708


淨飯王涅槃經→

請參閱 淨飯王般涅槃經


淨飯王經→

請參閱 淨飯王般涅槃經



將死屍埋葬之意。埋葬死者之儀式,稱為葬式、葬儀、葬送、葬禮、送終、送亡。

印度古來即行土葬(梵 nikhāta)、棄葬(梵 prāsta)、火葬(梵 agnidagdha)、曝葬(梵 uddhita)等方法。在佛教,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八載,比丘死時,須用火葬;如無法火葬時,則行水葬、土葬或野葬(置屍於山野)。以上四種葬法,稱為四葬。其中,野葬又稱林葬,例如王舍城之尸陀林即是著名之林葬場。林葬又可視為棄葬,即將死屍委之於鳥獸啄食。棄葬加上上記之四葬,合稱為五葬。至於有關「葬」之儀禮,長阿含經卷三謂,佛之遺骸仿照轉輪聖王之葬法,而行荼毘(火葬)。淨飯王般涅槃經亦載,佛曾親自執香,立於淨飯王遺骸之前。大唐西域記卷二、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等,均曾記載有關比丘之葬法。

我國以土葬為主,在儒家中,冠、婚、葬、祭均為大禮,故甚重視葬之儀禮,必將死屍納入棺槨而後埋之,其遺族於一定期間服喪(服忌)。法律對此儀禮有所規定,亦或有禁止厚葬者。佛教受儒家影響,亦相當重視葬禮,然多以火葬為主。至於禪宗之葬法,有荼毘與全身入塔(土葬)兩種。但在儒家認為火葬乃背孝非禮之舉。對於僧侶之葬法,在釋氏要覽卷下及敕修百丈清規卷上住持章遷化條,均有其儀禮之記載。歷代高僧,每多行火葬。然火葬並未廣泛流行於我國,例如東晉慧遠,遺囑曾言,將其遺骸露置於松下;唐玄奘及窺基等示寂後,皆全身埋葬。隋文帝、唐玄宗、宋太宗等諸帝先後立法恢復古制喪禮,宋高宗更明令禁止民間行火葬。此外,一般風俗認為有死後之世界,為減輕死者之苦,遂贈其財物,乃產生燒紙錢(陰錢、寓錢、冥錢)之風俗。甚或有為表達哀悼之意,而雇人代哭者。

日本古來似亦以土葬為主,且有殉葬之風。佛教傳入之後亦行火葬。平安時代即有火葬場之設立,稱為三昧場(又作三昧所、三昧);傳說畿內亦曾設有五(所)三昧場。然時代不同,其所設立之場所等,亦有所異動。又將一(所)三昧場稱為五三昧。

禪宗之葬法,據僧堂清規卷五載,一寺之住持死亡,則由法緣或鄰山之尊宿為主喪者,並行入龕、移龕、鎖龕、掛真、對靈小參、起龕、奠茶、奠湯、秉炬等九項佛事;若略去掛真與小參,則為七佛事;或再略去入龕與鎖龕,而為五佛事,然只有在平僧或在家信眾之葬儀時始適宜省略。在家信眾之葬儀,於下炬之際,給與引導(為救度死者,導師立於棺前唱誦法語);土葬時,則以撒土儀式替代下炬,並以似鋤形之物作為引導。〔長阿含卷十一阿[少/兔]夷經、增一阿含經卷五十、四分律卷二十一、經律異相卷四〕(參閱「三昧」580、「荼毘」4782) p5593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沮渠京聲

北涼武宣王沮渠蒙遜(402~433)之從弟,稱安陽侯。其祖先為天水(今甘肅省秦州西南)臨成縣之胡人,為匈奴之左沮渠(官名),故以官名為其氏。其人博學多聞,尤善談論。幼年即受五戒,以諷誦佛典為務。尋至于闐國,於衢摩帝大寺遇佛陀斯那,受《禪要祕密治病經》(即《治禪病祕要法》)。又於高昌郡得《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及《觀世音觀經》。後返河西,於北涼‧永和年中,譯出《禪要》二卷。宋‧元嘉十六年(439),北涼亡國,氏乃遁入南方宋國。之後,不交世務,常遊止於諸方寺塔。並曾譯出《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及《觀世音觀經》各一卷。宋‧孝建二年(455),又於鍾山定林上寺譯出《佛母般泥洹經》一卷。平素獨居,不蓄妻孥,不欲營利。從容過活,猶如僧徒。以氏弘通經典,故京邑之僧俗咸恭敬之。宋‧大明(457~464)末年,感疾而寂,享年不詳。

氏所譯經之現存於藏經中者,有《八關齋經》、《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淨飯王般涅槃經》、《諫王經》、《末羅王經》、《旃陀越國王經》、《摩達國王經》、《佛大僧大經》、《耶祇經》、《五無反復經》(與此同名之經有二部)、《進學經》、《弟子死復生經》、《迦葉禁戒經》、《五恐怖世經》等各一卷;《治禪病祕要法》二卷,共十六部十七卷。

〔參考資料〕 《出三藏記集》卷十四;《高僧傳》卷二;《居士傳》卷四。


葬法

處理死屍之法。其儀式稱為葬儀、葬禮等。印度自古即行多種葬法,《阿闥婆吠陀》卷十八傳有四法,謂土葬(nikhāta)、棄葬(prāsta)、火葬(agnidagdha)、曝葬(uddhita)。然依《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十八云(大正24‧286c)︰
「佛言︰苾芻身死應為供養,(中略)應可焚燒。(中略)欲燒殯時無柴可得,佛言可棄河中。若無河者,穿地埋之。夏中地濕多有蟲蟻,佛言於叢薄深處,令其北首右脇而臥,以草禾享支頭,若草若葉覆其身上。」

依上文所述可知,印度所行葬法有四︰(1)水葬︰即河葬,謂將死屍投棄恆河等河中。今之印度教徒間尚行此葬法。(2)土葬︰即所謂埋葬。係將死屍置於棺槨內而埋藏土中,為古來最常行之法。(3)林葬︰指棄屍於林中。如王舍城尸陀林即其棄屍處,此與棄葬略同。皆將死屍委於鳥獸啄食。現今印度教徒之間所行的鳥葬,亦屬於此種葬法。(4)火葬︰即荼毗。收死屍於棺中,再積薪焚燒之。印度人古來即最重視此法。而現代印度社會中,亦以行火葬法者為多。

佛教亦重視葬法,如有關出家的喪制,《大唐西域記》卷二載(大正51‧878a)︰「出家僧眾制無號哭,父母亡喪誦念酬恩,追遠慎終,寔資冥福。」關於出家人的葬法,《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尼衣喪制〉云(大正54‧216c)︰
「然依佛教,苾芻亡者,觀知決死,當日輿向燒處,尋即以火焚之。當燒之時,親友咸萃在一邊坐,或結草為座,或聚土作臺,或置甎石以充坐物,令一能者誦無常經半紙一紙,勿令疲久。然後各念無常,還歸住處。寺外池內連衣並浴,其無池處就井洗身。皆用故衣,不損新服。別著乾者,然後歸房,地以牛糞淨塗,餘事並皆如故。」

在中國,古來以冠婚喪祭為大禮。在葬法方面,多主厚葬,用棺槨,其家族須於一定期間服喪。葬法則以土葬為主。但依《列子》〈楊朱篇〉所載,古代似亦曾行火葬與棄葬等法。佛教傳來以後,僧侶間漸有行火葬之法。如《出三藏記集》卷十四載,鳩摩羅什及求那跋摩寂後,係依外國闍毗之法,以火焚屍;《續高僧傳》卷一記載,陳‧真諦於潮亭焚身起塔;河南省寶山靈泉寺現存隋‧靈祐等人之灰身塔數座。然而此火葬並未廣行,如唐玄宗開元七年(719)令喪禮復古制,且詳定凶禮之法,改修斬衰等五服,且定有關茁、威儀、棺柩、葬日之卜定等諸制。其後更有禁止民間火葬之詔令,而以火葬為背孝棄禮之法。此外,關於禪家的葬法,《敕修百丈清規》卷三〈住持章〉遷化條,詳記有禪院住持送終之次第。

在日本,自古亦用土葬,又盛行殉死之風。佛教東傳之後,則土葬與火葬並行於世。

◎附︰〈葬儀〉(編譯組)

葬儀,係指埋葬死者的儀式。關於佛教的葬儀,《淨飯王般涅槃經》中之所載,可為範例。依該經所說,淨飯王崩殂後的葬儀如次︰族人聚集,以諸香湯洗浴王身,纏以布帛,歛棺,另設師子座安置,並散華、燒香。佛與難陀立於喪首,阿難與羅云位於喪足。為令來世之眾,報父母養育之恩,故佛自示範,與難陀等人共同抬棺。相傳當時世界震動,諸天多來臨喪,四天王變形為人,代佛等四人抬棺。時,佛親自手執香爐,走在喪前,前往葬所。佛與大眾一起堆香薪,將棺木置於其上,點火焚燒。淨飯王身燃燒後,再以五百瓶乳滅火,收遺骨盛於金函內,並建塔供養。

至於佛陀入滅後的葬儀,依《長阿含經》卷四,及其異譯《佛般泥洹經》所說,佛入滅後,拘尸那城之住民聚集,各備香花,至沙羅樹林供養佛的遺體。供養七日後,在黃昏時移靈至床上。住民末羅族的童子抬其四隅,共進幡蓋、燒香、散華和諸伎樂。入城東門,停留於各街巷,行燒香、散花,令男女老幼供養後,出城北門,渡熙連河,到天冠寺將床置於地上。時阿難遵佛遺言,依照轉輪聖王的葬法,先以淨香湯洗浴其身,次以五百張新淨白布纏身,安置於金棺內,然後灌入麻油,再將金棺放在大鐵槨中,並用旃檀木槨包裹其外。又覆以名香厚衣,然後佛之遺體起火燃燒。當時有八國國王皆遣使來迎佛陀舍利,以供建塔供養。

《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三載有為賊帥所殺害之鄔陀夷之葬事,文云(大正23‧864c)︰
「便以四寶莊校喪輿,躬從如來至糞聚所,出尊者屍,香湯洗浴,置寶輿中,奏眾伎樂,幢幡滿路,香煙遍空,王及大臣、傾城士女,從佛及僧送出城外,至一空處積眾香木,灌灑蘇油以火焚之,誦無常經畢,佻利羅置金瓶內,於四衢路側建窣堵波,種種香華及眾音樂,莊嚴供養。」

《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十八說火、水、土等葬法,云(大正24‧286c)︰
「於叢薄深處,令其北首右脇而臥,以草禾享支頭,若草若葉覆其身上,送喪苾芻,可令能者,誦三啟無常經並說伽陀,為其咒願,事了歸寺,(中略)若觸屍者連衣俱洗,其不觸者但洗手足。」

東晉‧法顯西遊時,在師子國(錫蘭島)適遇名德示寂。法顯曾於其《佛國記》內敘述葬事的過程。並謂係依經律規定,而以羅漢法埋葬。其方式是︰將薪堆高,上灑香水,移大輿和靈棺於薪上,以白布圍四邊,然後自上方澆以酥油,點火燃燒。之後並在該處建塔。

有關中國佛教的葬儀,《釋氏要覽》卷下〈送終篇〉云(大正54‧307c)︰
「釋氏安龕柩,不可習俗沽,務生善也。若應之大師,五杉集頗合禮式。或堂有三間,即置龕於西間,面向南,前設一燈一香而已。中一間用白幕自南達北,金城柱而東洎南三面幃之。於中設繩床,掛真影,香華供養,以時設食。用白紙作娑羅華,八樹以簇繩床,表雙林之相床。西別設一儀床,置平生道具之屬。繩床後正北幕內名子位,即是弟子受弔之位也。請以普通子遠大師喪儀應之,五杉集參詳用之,一則免知禮者嗤,二則生世人之善心矣。」

《敕修清規》卷三〈遷化〉條下的敘述亦與此相似,其文云(大正48‧1128a)︰「鋪設法堂上間,掛幃幕,設床座椸架,動用器具陳列,如事生之禮。中間法座上掛真、安位牌,廣列祭筵,用生絹幃幕以備上祭。下間置龕,用麻布幃幕,前列几案爐瓶,素花、香燭不絕。」

在日本,葬喪儀式甚被重視,然其弊端也頗顯著,屢見天皇下詔禁止厚葬。至平安時代,進行火葬者愈多,各地亦多設有火葬場,稱之為「三昧所」。鎌倉時代,日本社會忌諱說葬事,而稱之為吉事或勝事。後因禪宗傳入,葬儀更加一種儀式,此從《僧堂清規》卷五所載,可知禪家葬法之情形。在葬儀式的前段是對亡者授戒,令成為佛弟子,引導之使不在黃泉之路迷失。然而,真宗根據由彌陀之本願救濟眾生之宗旨,並無授戒、引導的作法。此外,日蓮宗的葬儀式中亦無授戒作法。

有關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葬儀,以斯里蘭卡為例,是在棺上蓋白布,僧人先以三歸五戒授予死者,首唱「死者衣服奉獻給僧團」之語,參列者唱和三次。接著,將布交叉掛在棺上,用巴利語唱無常偈,僧人象徵性地拜受布。然後進行將「布」施予僧伽所得的功德迴向死者之儀禮,即近親者口說「如同此水溢滿大海,此功德回施死者。」並將容器注滿水,僧再說「此功德為親族所酬報」之後,以祈願死者得涅槃之境的言語(prārthanāva)作結。僧人則在埋葬前退出。

〔參考資料〕 《長阿含》卷三〈遊行經〉;《立世阿毗曇論》卷六〈云何品〉;《四分律》卷二十一;《四分律行事鈔》卷下之四;《高僧傳》卷二、卷三、卷六;《續高僧傳》卷一、卷四;《五雜俎》卷六;《葬禮儀略》。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