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般涅槃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術語)入於般涅槃也。見般涅槃條。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一字不說
(術語)佛雖說八萬四千之法。而佛自證之法,則非可以言說說。又所說之諸教,有本來法性,而非為佛之創說。此義謂之一字不說。四卷楞伽經三曰:「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乃至不說一字。」七卷楞伽經四曰:「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我於某夜。成最正覺。乃至某夜當入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亦不當說。不說是佛說。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語。佛言: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說。云何二法。謂自證法。及本住法。云何自證法。謂諸佛所證。我亦同證。不增不減。證智所行。離言說相。離分別相。離名字相。云何本住法。謂法本性。如金等在鑛。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金剛經曰:「須菩提!於意如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同經曰:「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公案)五燈會元世尊章:「世尊臨入涅槃,文殊請於佛,欲再轉法輪,世尊咄曰:吾四十九年住世,未嘗說一字,汝請吾再轉法輪,是會轉法輪耶?」是本於楞伽經三:「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乃至不說一字」等之意。
(譬喻)佛於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羅Śāla雙樹間入滅時,東西南北各有雙樹,每面雙樹,一榮一枯,故曰四枯四榮,此有二重之意:一表凡夫二乘之八倒,二為表二乘菩薩之八正也。凡夫二乘之八倒者,謂凡夫於世間苦空無常無我之法,起常樂我淨之見,是為凡夫之四倒,故譬之以四榮,又二乘向涅槃常樂我淨之法,起苦空無常無我之見,是為二乘之四倒,譬之以四枯。故止觀曰:「八顛倒轉成四枯四榮。」二乘於世間之法,起苦空無常無我之見,是四正見,譬之以四枯,是破凡夫之四倒。菩薩向涅槃之法,起常樂我淨之見,是四正見,譬之以四榮,是破二乘之四倒。此八正為佛之入處,故止觀九又曰:「亦是非枯(非二乘之四枯),非榮(非凡夫之四榮),中間入涅槃見佛性也。」同七曰:「如是念處,力用廣博。義兼大小,俱破八倒。雙顯榮枯,雙非榮枯。即於中間入般涅槃,亦是坐道場。」同輔行曰:「言枯榮者,大經云:東方雙者喻常無常,南方雙者喻樂無樂,西方雙者喻我無我,北方雙者喻淨不淨。四方各雙,故名雙樹。方而皆悉一枯一榮,榮喻於常等,枯喻無常等。如來於中入般涅槃,表非枯非榮,榮即表假,枯即表空,即是於其空假中間而入秘密藏。」
(雜語)大般涅槃經一曰:「二月十五日臨涅槃。」善見律一曰:「二月十五日平旦時入無餘涅槃。」長阿含經四曰:「二月八日取涅槃。」菩薩處胎經曰:「二月八日入般涅槃。」薩婆多論二曰:「以八月八日沸星出時取般涅槃。」西域記六曰:「聞之先記曰:佛生年八十,以吠舍佉月後半十五日入般槃涅,此當於三月十五日也。說一切部則謂佛以迦剌底迦月後半八日入般涅槃,此當於九月八日也。」涅槃經三十,就佛於二月十五日涅槃,共列十七義。共一義二月為春陽之月,萬物生長。此時眾生多生常想,為破眾生如是常想而顯如來真常故也。又十五日日無虧盈,諸佛大涅槃,亦無虧盈,故以十五日入涅槃也。
生般涅槃(upabaccaparinibbāyī)(巴),生色界已,未久即能起聖道,斷除上地之惑而入般涅槃者。
上流般涅槃(uddhajsota)(巴),生於色界之初禪,由此漸次上生至色究竟天,或至有頂天而入般涅槃者。
中般涅槃(antarāparinibbāyī)(巴),即於欲界死,而於色界生之「中間得涅槃者」,不還之聖者。於欲界死而往生色界,於其中有之位證阿羅漢果而得般涅槃者。
不還果之聖者,死於欲界而生色界時,於中有之位,證阿羅漢果,而得般涅槃。生般涅槃:既生於色界,未久即能起聖道,斷除上地(無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無行般涅槃:生於色界,但未能加功用行,任運經久方才除上地之惑而入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生於色界,經長時之加行勤修而入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生於色界之初禪,由此漸次上生至色究竟天或有頂天而入涅槃。「流」字之下,宋本有「般涅槃」三字。「尼」字之下,元、明二本均有「般涅槃」三字。
有行般涅槃(sasavkhāraparinibbāy丶)(巴),生色界已,於其天處長時加行勤修,而入般涅槃者。
阿那含(anāgāmin)(巴),又譯「不還」,為斷盡欲界九品修惑,不再來人間受生,即可證涅槃之聖者。
阿那含(anāgamin)(巴),譯為不還果,斷五下分結者得入此位,不再來世間,而生於五淨居天入般涅槃。
無行般涅槃(asavkhāraparinibbāyī)(巴),生色界已,於其天處無加行,任運經久方除上地之惑而入般涅槃者。
全一卷。撰者不詳。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一冊。分坐禪、入室、請益因緣、沙彌戒文、訓童行、勸壇信等五十餘項,為初入禪林者闡明日分、月分、年分之諸般規矩作法。書中並無編述者及出刊記,僅由「念誦」項內所云(卍續一一一‧四七九下):「白大眾,如來大師入般涅槃,至今皇宋景定四年(1263),已得二千二百一十三載」之語推測,此卷約成於南宋理宗在位年間。 p264
又作五種阿那含、五不還果、五種般。不還,梵語 anāgāmin 之意譯,為聲聞四果之第三,乃斷盡欲界九品之惑,不再至欲界受生之聖者之名。五種不還,即不還果之聖者,以其根有利鈍,於證阿羅漢果時,有先後之不同,而分為五種類別。即:(一)中般(梵 antara-parinirvāyin),不還果之聖者死於欲界而生色界時,於「中有」之位,證阿羅漢果而得般涅槃。又分速般、非速般、經久般等三種。(二)生般(梵 upapadya-parinirvāyin),既生於色界,未久即能起聖道,斷除上地(無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三)有行般(梵 sābhisajskāra-parinirvāyin),生於色界,經長時之加行勤修而入般涅槃。(四)無行般(梵 anabhisajskāra-parinirvāyin),生於色界,但未能加功用行,任運經久,方才斷除上地之惑而入般涅槃。(五)上流般(梵 ūrdhvasrota-parinirvāyin),生於色界之初禪,由此漸次上生至色究竟天,或至有頂天而入般涅槃。又分為樂慧、樂定二種。樂慧者,即愛樂智慧,雜修靜慮,生於色界之最高處色究竟天而般涅槃。樂定者,即愛樂定,不雜修靜慮,流生於上界,終至無色界之最高處有頂天而證圓寂。此二種之上流般又分全超般、半超般、沒般等三種。
此外,於中般與上流般各別立三種,合上記之生般、有行般、無行般等,則為九種不還。若僅別立上流般為三種,則合前四般而稱七善士趣。然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一五之說,僅別立中般為速般、非速般、經久般等三種,合五種不還之其餘四種,則稱七善士趣。又於五種不還中,生般、有行般、無行般等三者總合為一種生般,與中般及上流般並稱為三種般。又五種不還加上無色般、現般,則成七種不還。其中,中般乃至上流般等五種乃於色界般涅槃,無色般乃由上流中所別開,故於無色界般涅槃,現般則於欲界般涅槃。〔雜阿含經卷二十七、中阿含經卷二、卷三十、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四、卷一七五、俱舍論卷二十四〕(參閱「七善士趣」109、「九種不還」154) p1176
禪宗公案名。謂世尊轉法輪四十九年(一說四十五年),實未嘗說一字。楞伽經卷三(大一六‧四九八下):「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間乃至不說一字。」五燈會元世尊章(卍續一三八‧四上):「世尊臨入涅槃,文殊大士請佛再轉法輪,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汝請吾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邪?』」蓋以真實究竟之立場而言,法之根本乃不可言說者,故凡有說示,皆如「指頭」之於「月亮」,僅是以指頭指示此不可言說之法之根本(真如),而非等於真如本身。此則公案,旨在喻顯世尊於四十九年間,自初轉法輪至入滅之間,所說示者無非如指月之「指」,故以「未曾說一字」一語表示真如實非言詮所能及之絕對性。 p1522
為四向、四果之並稱。又作四向四得、四雙八輩、四果向,或稱八補特迦羅(巴 attha-puggalā dakkhineyyā)、八賢聖、八聖、八輩。為小乘佛教聲聞修道之階位。大毘婆沙論及俱舍論卷二十三、卷二十四賢聖品中均有詳細解說。
(一)預流(梵 srota-āpanna,巴 sotāpanna),音譯為須陀洹。分為預流向、預流果二種:(1)預流向(梵 srotāpatti-pratipannaka,巴 sotāpatti-patipannaka),即指入見道時,初見四聖諦之理,得無漏清淨智慧眼(又作清淨法眼、淨法眼、法眼淨)之階位。又因其直至預流果,不墮於三惡趣,故又稱無退墮法。但因此位之聖者尚未證入其果位,故不稱果,而稱為向,蓋取其趣向於初果之義。(2)預流果(梵 srotāpanna,巴 sotāpanna),又稱初果,指斷盡三界之見惑(八十八使),預入聖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無漏聖道(或聖者)之階位。十六見道位中之聖者,由其根之鈍利而分為:1.隨信行,指鈍根者,即自己不披閱教文,但信他人言說而得悟道者。2.隨法行,指利根者,由自己閱讀經典隨法而行。預流果聖者之輪迴生死,最長僅於人界與天界中各往返七度;此即言十四生間必證得阿羅漢果,絕無第八度再受生者,故稱為極七返有、極七返生。
(二)一來(梵 sakrd-āgāmin,巴 sakadāgāmin),音譯為斯陀含。分為一來向、一來果二種:(1)一來向(梵 sakrdāgāmi-pratipannaka,巴 sakadāgāmi-patipannaka),即指已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者;因此位之聖者尚未斷除後三品之修惑,故一度生於天界再來人間而入般涅槃,故稱為一來。然因此位之聖者尚未證入其果位,而僅趣向於第二果,故稱為一來向。(2)一來果(梵 sakrdāgāmi-phala,巴 sakadāgāmi-phala),即第二果,指已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並證入果位者。又於一來向之聖者中,斷除前三品或前四品者,稱為家家聖者,簡稱為家家。家家,即出一家而至另一家,例如從人間生於天界,又從天界生於人間。由欲界九品之修惑,遂須在欲界中生死七次,即在人、天中各受七生;故若斷除九品修惑中之前三品(上上、上中、上下)者,由其餘六品修惑而尚須受三大生(人、天各三生),此稱三生家家。若斷除前四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之修惑者,則由其餘五品修惑而須受二大生(人、天各二生),稱為二生家家。三生家家之中,「天三人三」或「人三天三」;二生家家之中,「天二人二」或「人二天二」之受生者,因其於人、天中之受生次數相等,故稱為等生家家。三生家家之中,「天三人二」或「人三天二」;二生家家之中,「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之受生者,因其於人、天中之受生次數不同,故稱為不等生家家。其中於天界或人間悟得預流果之聖者,稱為家家聖者;於天界得阿羅漢果之聖者,則稱為天家家;於人間得阿羅漢果之聖者,則稱為人家家。
(三)不還(梵 anāgāmin,巴同),音譯為阿那含,簡稱為那含。分為不還向、不還果二種:(1)不還向(梵 anāgāmi-pratipannaka,巴 anāgāmi-patipannaka),即指已證得一來果之聖者,將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三品,而即將證入不還果之階位;以其趣向於第三果,故稱不還向。不還向之中,若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七品或八品,尚餘一品或二品者,須於欲界之天界中受生一次,稱為一間;又作一生、一品惑,即間隔一生而證果之義;亦稱一種子,或稱一種。(2)不還果(梵 anāgāmi-phala,巴同),即第三果,指已斷盡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三品,而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階位。因其不再返至欲界受生,故稱為不還。不還果又可分為五種,稱為五種不還,又作五種阿那含、五不還果、五種般。即:1.中般,指不還果之聖者死於欲界而生色界時,於色界之「中有」位而入般涅槃者。2.生般,聖者既生於色界,未久即能起道聖,斷除無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者。3.有行般,生於色界,經過長時之加行勤修而入般涅槃者。4.無行般,生於色界,但未加行勤修,任運經久,方才斷除無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者。5.上流般,先生於色界之初禪,漸次上生於色界餘天之中,最後至色究竟天或有頂天而入般涅槃者。上流般可分為樂慧、樂定二種。此二種之上流般又分全超般、半超般、遍沒般三種。全超般,指生於色界最下層之梵眾天,越過中間之十四天,而生於色界或無色界之最上天者。半超般,指超越中間之一天乃至十三天者。遍沒般,指不超過一天而遍受生於諸天者。上述之五種不還,再加上現般、無色般二種,則成為七種不還。此外,將中般別立三種,即速般、非速般、經久,加上生般、有行般、無行般,及上流般別立之全超般、半超般、遍沒般等,則成為九種不還。若僅別立上流般為三種,則合前四般而稱七善士趣。復次,入滅盡定,證得如涅槃寂靜樂之不還果者,稱為身證或身證不還。而斷除欲界九品修惑,獲不還果之聖者,再生起欲界之煩惱,而自不還果退墮者,則稱為離欲退。
(四)阿羅漢(梵 arhat,巴 arahant),意譯作應供、應、無學。分為阿羅漢向、阿羅漢果二種:(1)阿羅漢向(梵 arhat-pratipannaka,巴 arahatta-patipannaka),又作無學向,指已證得不還果之聖者,入於阿羅漢道,雖尚未證入其果位,但以其趣向於第四果,故稱阿羅漢向。(2)阿羅漢果(梵 arhat,巴 arahat),即第四果,又作極果、無學果。指已斷盡色界、無色界之一切見惑、修惑,而永入涅槃,不再有生死流轉之階位。證入阿羅漢果之聖者,超出三界,四智已經圓融無礙,已無法可學,故稱為無學。前面所述之四向三果,皆為得漏盡,以證入阿羅漢果,常樂以戒、定、慧三者為修學,故稱為有學。
此外,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比照小乘聲聞四果之名稱,立有大乘四果(菩薩四果)之說。大乘四果即指十地中之初地、第八地、第十地以及佛地而言。〔雜阿含經卷三十六、中阿含經卷二、卷三十、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九、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六至卷五十四、大智度論卷三十二、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成實論卷二、卷三、異部宗輪論、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六十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參閱「七善士趣」109、「九種不還」154、「五種不還」1176) p1683
梵名 Kanthaka, Kanthaka,巴利名 Kanthaka。又作犍德、乾陟、騫特、迦磋迦。釋尊出迦毘羅王宮向苦行林時所乘之馬名。據佛本行集經卷二十載,釋尊出家,乾陟既還國城,受淨飯王苦切呵責,意甚憂愁,生大熱惱,不久命盡,生三十三天。後知太子成道,由彼天沒,下生中天竺那波城,為一婆羅門子,漸長,至如來處,如來知彼往昔為馬身,命終生天,即為彼說與該馬之因緣;彼聞法後,漏盡解脫,入般涅槃。古代印度佛傳雕刻中,描繪出家踰城時,刻犍陟者甚多。其中,以阿摩羅婆提(梵 Amarāvatī,巴同)所存欄楯之浮雕為最古。又加爾各答博物館藏有犍馱羅(梵 Gandhāra,巴同)地方所出土者,上繪四天捧持犍陟之四足,帝釋執蓋披馬上之太子,有數位天人恭敬隨從。我國大同靈巖窟寺第二洞亦存有此類構圖。〔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修行本起經卷下、六度集經卷七〕 p5521
(一)為二十七賢聖之一。於前生證得預流果、一來果後,轉至今生得不還果。此聖者不入色界、無色界,而直趣入般涅槃。〔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成唯識論樞要卷上、八宗綱要〕(參閱「二十七賢聖」169)
(二)為西藏佛教活佛承繼之制度。又作轉生。係由靈魂轉世、生死輪迴之說而來。創始於十三世紀迦爾居派迦爾瑪迦爾居之求松肯巴。格魯派興起後,嚴禁僧人娶妻,自達賴三世始,採用轉世制度解決宗教領袖之繼承問題。轉世者稱為活佛,活佛示寂後,眾高僧依占卜、降神諸儀式,尋覓於活佛示寂時出生之若干嬰童,從中選定一個靈童,作為活佛之轉世,迎入寺中承繼其宗教地位。後因人選時被操縱,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時,遂規定用「金瓶掣籤」法,遴選於理藩院註冊之大活佛的轉世,以防舞弊。其他中小寺廟略具聲望之喇嘛,則可自行尋覓靈童而轉世,因此出現眾多大小活佛。 p6617
指菩薩所修的十種法。又作十種念處。出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十三,該經云(大正14‧736b)︰「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常住妙等引心。」此十念處略如下列︰
(1)身念處︰「身」以積聚為義。謂積聚諸根而成身。菩薩觀察所有身中從我所起諸不善法皆悉遠離。又當從頂至踵徧觀其身而悉無我,是身不淨,臭穢可惡;作是觀時,身中所起貪愛諸欲,及計我想等執,悉不可得,則能成就一切善法,遠離一切惡法。
(2)受念處︰「受」以領納為義,此謂六根受六塵。菩薩思惟所有諸受,皆悉是苦,愚人顛倒,計以為樂,貪愛染著,不肯暫捨;菩薩自既勤行,斷苦受已,復教他人亦如是觀,知受是苦,不生貪染。
(3)心念處︰「心」亦以積聚為義,又有慮知之義,謂能積聚一切善惡之法,於一切法復能思慮而覺知。菩薩思惟,心實無常,計執為常,無我謂我,不淨為淨,是心動搖,如風如火,不得暫停;一切法中,心為先導,心若調伏,即一切法悉得調伏。
(4)法念處︰「法」即意根所起之法。菩薩於貪瞋癡等諸不善法,如實了知過患,勤斷除已,即能於諸善法心生愛樂,住正念處,而於彼法求所成辦,自能行已,復教他人亦如是而修。
(5)境界念處︰謂菩薩於諸喜愛及厭惡之色聲香味觸諸境界中,觀察思惟,皆是虛假,不生貪恚,又作是念,我今不應於此空法之中而起貪、恚;作是觀時,不為境壞,不著所得,自能行已,復教他人亦如是而修。
(6)阿蘭若念處︰菩薩修無諍行及寂靜行,即名為阿蘭若處。應當遠離不如理作意,於如理法中心生愛樂,增廣修習,自能行已,復教他人亦如是而修。
(7)都邑聚落念處︰謂菩薩若入都邑聚落,常加精專,行菩薩行,於諸博奕酒肆歡宴歌舞及餘一切非應行處,即當遠離,是故菩薩不為聲色所惑,塵勞所染。
(8)名聞利養念處︰謂菩薩道德既隆,名聞流布,故人多歸向,當念所受利養等事,但為施主作福田故,而乃受之,不可貪著、執為己有,隨其所得,即與眾共,不使有一毫矜吝之心。
(9)如來學門念處︰謂菩薩思惟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皆如是學,得成正覺,轉大法輪,入般涅槃,我當起淨信心,尊敬勤修,亦復成就,與佛無異。
(10)斷諸煩惱念處︰謂菩薩以正念故,而能了知一切煩惱雜染等法,皆由六根為因,六塵為緣之所生起;以了知故,而悉遠離,故得六根清淨,而無所染著。
〔參考資料〕 《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九。
現火界相的禪定。又稱火定、火界三昧。《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七有載,底砂(補砂)佛入吠琉慼q峞A結跏趺坐,入火界定,經七晝夜受妙喜樂,威光熾然。《中阿含經》卷十一〈頻鞞娑邏王迎佛經〉云(大正1‧497c)︰「尊者鬱毗羅迦葉入火定已,身中便出種種火焰,青黃赤白中水精色,下身出火,上身出水,上身出火,下身出水。」又,三卷本《大般涅槃經》卷下云(大正1‧204b)︰「須跋陀羅前白佛言︰我今不忍見天人尊入般涅槃,我於今日,欲先世尊入般涅槃。佛言︰善哉!時須跋陀羅即於佛前入火界三昧而般涅槃。」
〔參考資料〕 《頻婆娑羅王經》;《帝釋所問經》;《大智度論》卷四;《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
指印度每月的後半十五日。正名白半,又稱白分、白月分。為「黑月」的對稱。印度紀月之法,係以月之盈缺而將一月分為黑月白月各十五日。白月即指從新月至滿月期間,亦即每月十六日以後的後半個月。相當於中國、日本陰曆的每月一日至十五日。《大毗婆沙論》卷一八二云(大正27‧914c)︰「於迦栗底迦月白半八日,如來為彼轉正法輪。」《大唐西域記》卷六云(大正51‧903b)︰「佛以生年八十吠舍佉月後半十五日入般涅槃。當此三月十五日。」《宿曜經》卷上云(大正21‧393a)︰「凡月有黑白兩分,從一日至十五日為白月分。」
〔參考資料〕 《立世阿毗曇論》卷六;《俱舍論光記》卷十一;《大唐西域記》卷二。
於釋迦牟尼佛入涅槃之日所舉行的追慕法會。即於每年二月十五日掛涅槃像、諷誦《涅槃經》、《遺教經》等經的紀念法會。
關於本會之由來,已不知其詳。然至遲在宋代,此風已成。《佛祖統紀》卷三十三云(大正49‧319b)︰「如來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二月十五日入滅。凡在伽藍必修供設禮,謂之佛忌。」《釋氏要覽》卷下(大正54‧309c)︰「二月十五日佛涅槃日,天下僧俗有營會供養,即忌日之事。」
關於佛入滅之日多有異說。《長阿含經》卷四、《菩薩處胎經》謂之二月八日,《般泥洹經》謂之四月八日,《薩婆多論》卷二謂之八月八日,而以《大般涅槃經》卷一、《大般泥洹經》卷一、《善見律毗婆沙》卷一等謂二月十五日之說最為世人所接受。《魏書》〈釋老志〉謂佛於拘尸那娑羅雙樹間,二月十五日入涅槃。《西域記》卷六則謂(大正51‧903b)︰「佛以生年八十吠舍佉月後半十五日入般涅槃,當此三月十五日也。說一切有部,則佛以迦剌底迦月後半八日入般涅槃,當此九月八日也。」此與《大般涅槃經》等書所記二月十五日之說,頗有差異。
〔參考資料〕 《廣弘明集》卷二十八;《敕修清規》卷上〈報本章〉佛成道涅槃條;《增修教苑清規》卷上;《宋淨覺仁岳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
聲聞四果之一,如來十號之一。指斷盡一切煩惱而得盡智,值得受世人供養的聖者。後世多用來指稱聲聞弟子之證得第四果位者而言。又作阿盧漢、阿羅訶、阿羅呵、阿囉呵、阿黎呵或遏囉曷帝,譯作應、應供、應真等。《俱舍論》卷二十四云(大正29‧126b)︰
「不還者進斷色界及無色界修所斷惑。從斷初定一品為初,至斷有頂八品為後,應知轉名阿羅漢向。即此所說阿羅漢向中斷有頂惑,第九無間道亦說名為金剛喻定,一切隨眠皆能破故,先已破故不破一切,實有能破一切功能。諸能斷惑無間道中,此定相應最為勝故。(中略)此定既能斷有頂地第九品惑,能引此惑盡得俱行盡智令起。金剛喻定是斷惑中最後無間道,所生盡智是斷惑中最後解脫道。由此解脫道與諸漏盡得最初俱生故名盡智。如是盡智至已生時便成無學阿羅漢果。已得無學應果法故,為得別果所應修學此無有,故得無學名。」
即謂於阿羅漢向斷色無色界修所斷惑,最後入金剛喻定而斷盡有頂地第九品惑時,盡智生即成無學阿羅漢果。又阿羅漢不僅限於聲聞,獨覺及佛亦可稱為阿羅漢。如《成唯識論》卷三云(大正31‧13a)︰「阿羅漢者,通攝三乘無學果位。」
關於阿羅漢的語義,《大毗婆沙論》卷九十四云(大正27‧487b)︰「答應受世間勝供養,故名阿羅漢,謂世無有清淨命緣非阿羅漢所應受者。復次阿羅者謂一切煩惱,漢名能害,用利慧刀害煩惱賊令無餘,故名阿羅漢。復次羅漢名生,阿是無義,以無生故名阿羅漢,彼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法中不復生故。復次漢名一切惡不善法,言阿羅者是遠離義,遠離諸惡不善法,故名阿羅漢。」
又依《大智度論》卷二所述,阿羅呵有殺賊、不生、應受供養三義。按arha n一語是語根arh(義為「堪受」或「得作某事」)附上at而成arhat的單數主格,依據此義,故解作應供。然《俱舍論》卷二十四云(大正29‧126c)︰「此唯應作他事故,諸有染者所應供故,依此義立阿羅漢名。」又,《大乘義章》卷二十(末)以四義解阿羅呵︰(1)佛應斷一切惡法,故名應。(2)如來應證寂滅涅槃,故名應。(3)如來應化一切眾生,故名應。(4)如來斷盡諸過,福田清淨,應受物供,故名應供。《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末)亦云(大正43‧341b)︰「阿羅漢者,此正云應。應者,契當之義。應斷煩惱、應受供故、應不復受分段生故。若但言應即通三義,故言如來應不言應供,若著供字唯得一義,便失二義。」
此三說皆解阿羅漢為「應」義,而「應供」不過是其中之一義而已。至於《大毗婆沙論》等謂阿羅漢有殺賊或不生等義,可能是就俗語解釋而來。在印度俗語中,r通常分解為ri,故arhan得轉作arihan,而arihan又可分解為二︰ari有「賊」或「敵」之義,han有「斬」之義。故arihan可解釋為「殺賊」。又有解arhat為aruhat,蓋aruhat乃由語根ruh(義作「生」)附上a,則有否定之意,亦即有「不生」之義。
依《雜阿毗曇心論》卷五、《俱舍論》卷五及卷二十五,有部將阿羅漢分為六種。(1)退法阿羅漢︰即遇有阻逆即易退失所得的阿羅漢。(2)思法阿羅漢︰由於恐懼退失果位而常思自殺者。(3)護法阿羅漢︰於所得果位恆加警惕而不致退墮者。(4)住法阿羅漢︰不須提防退失,但亦不增進,而安住於果位者。(5)堪達法阿羅漢︰更勤修練以求升進者。(6)不動法阿羅漢︰已至頂位,不再退墮者。此六種乃依阿羅漢種性之利鈍所作的分別。前五者又稱「時解脫」,屬鈍根。第六又稱「不時解脫」,屬利根。
《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甘露味論》卷上、《成實論》卷一〈分別賢聖品〉等,則於上列六種阿羅漢,另加慧解脫(由智慧之力斷除煩惱而得解脫)、俱解脫(定慧二障皆除)、無疑解脫(斷定慧二障,且通達一切文義而得四無辯),而成九種,稱為九無學。《三法度論》卷中將阿羅漢分為利根、鈍根、中根三種,又於利根中立住法、升進法、不動法三種,於鈍根分出退法、念法、護法三種,於中根分出慧解脫、具解脫、不具解脫三種。
◎附一︰印順《成佛之道》第四章(摘錄)
頌文︰「斷惑究竟者,名曰阿羅漢,畢故不造新,生死更無緣。」
解說︰體見正法而斷了見惑的聖者,知見是絕對的正確了。但在一切境界上,愛染的力量還很強。所以可能進修停頓,或者再生人天,忘失本來。不過修惑是自然萎縮(如拔了根,樹皮會乾枯一樣),聖道的潛力一定會現起,一定會再向前進的。在這再進修中,無論是行住坐臥、衣食語默、毀譽得失、衰老病患、待人接物,在這一切境界上,能提起正念,時時照顧,不斷熏修,這能使愛染為本的修惑,漸漸銷融淨盡。這是二果以來都是如此的。
證得初果或二果、三果,現生不斷進修;或是阿那含(三果)死後,生到上界,聖道現前,到了「斷惑究竟」淨盡的時候,就證第四果,「名」為「阿羅漢」。阿羅漢也是梵語,譯義是「應」。意思說︰這是真正應受人天供養的聖者。或譯為『無生』、『殺賊』,是說︰到此階位,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會再有生死的生起了。總之,這是斷盡煩惱,斷盡生死的極果。所斷的煩惱,論師說是色無色界的修斷煩惱。佛在經中,總是說︰『五順上分結斷,得阿羅漢。』五順上分結是︰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色貪、無色貪,是色界與無色界的貪染。掉舉、慢、無明,也應該是二界不同的。但修惑以染愛為本,所以特約二界而分別為二類。這五結,是使眾生生於上界的,現在也斷了,就斷盡了繫縛三界的一切煩惱。煩惱既斷盡了,那依煩惱潤生而感果的「故」業──從前以我見為中心而造的業力,已經完「畢」而不再有效。又「不」會再「造新」業,所以未來的「生死」苦果,「更無」生起的因「緣」了。所以阿羅漢現有的生死身,到了壽命盡時,就『前蘊滅,後蘊更不生』,而入於不生不滅的無餘涅槃。──聲聞乘的進修,以此為最究竟的果位。
頌文︰「此或慧解脫,或是俱解脫,六通及三明,世間上福田。」
解說︰經中說到阿羅漢,有六種、九種等分別,現在說二大類︰「此」阿羅漢,「或」是「慧解脫」的,「或是俱解脫」的。俱解脫,就是定與慧都解脫的。要知道,定與慧,都有煩惱障蔽他,所以不能現起;如能現起,就從這些障礙而得解脫。經中時常說到︰『離無明故,慧得解脫;離貪愛故,心(定)得解脫。』這是說︰依慧力的證入法性,無明等障得解脫。以定的寂靜力,使貪愛等障解脫。如世間的外道們,也能離欲界煩惱(欲愛等)得初禪,離初禪煩惱得二禪……離四禪煩惱(色界煩惱──色愛等盡),得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離無所有處煩惱,得非想非非想定,但不能離非非想處煩惱,所以不脫生死。在佛弟子的修證上,如約少分說,都可說有這定與慧的解脫。如依未到定或七依定而發無漏慧的,斷見道所斷惑,都可說有此二義。但如約全分來說,就大大不同。如修到阿羅漢的,以慧力斷盡無明為本──我見為本的一切煩惱,那是不消說的,大家都是一樣的。如依定力的修得自在來說,就不同。如依未到定或初禪而得阿羅漢的,就於初禪或二禪以上的定障,不得解脫。就使能得四禪八定,也還不能徹底解脫定障。如能得滅盡定的阿羅漢,無論是慧是定,都得到了究竟解脫。約得到定慧的全分離障說,稱為俱解脫阿羅漢。如慧證究竟而不得滅盡定,就稱為慧解脫阿羅漢。生死苦果,依慧證法性而得解脫,所以定力不得究竟,也沒有關係。阿羅漢的定力,是淺深不等的,所以可分好幾類的。
俱解脫阿羅漢,不消說是能得「六通及三明」功德的。慧解脫的羅漢,凡能得四根本禪的,都能修發三明、六通。六通是︰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神境通能變多為一,變一為多,隱顯自在,山河石壁都不能障礙他。入水,入地,還能凌空來去,手摸日月等。天眼通能見粗的又見細的,見近的又見遠的,見明處又見闇處,見表面又見裡面,尤其是能見眾生的業色,知道來生是生天或落惡趣等。天耳通能近處遠處,聽到種種聲音。能聽了人類的不同方言,連天與鳥獸的語聲,也都能明了。他心通能知道他眾生心中所想念的。宿命通能知眾生前生的往因,作什麼業,從那裡來。漏盡通能知煩惱的解脫情形,知煩惱已否徹底斷盡。六通中的漏盡通,是一切阿羅漢所必有的。其餘的五通,要看修定的情形而定。這五通,不但佛弟子可以修發,外道也有能得五通的。雖然說六通無礙,但所知所見的也有廣狹不同,惟佛才能究竟。六通的前五通,是通於外道的,但三明阿羅漢(三乘無學)所專有的。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這就是天眼、宿命、漏盡三通,但在阿羅漢身上,徹底究竟,所以又稱為明。天眼明是能知未來的;宿命明是能知過去的。漏盡明以外,特別說這二通為明,就是對於三世業果明了的重視。阿羅漢有這樣的殊勝功德,所以是「世間」的上「上福田」,應受人天的恭敬供養。
頌文︰「明淨恒不動,如日處晴空;一切世間行,不染如蓮華。」
解說︰再舉兩個譬喻,來讚嘆阿羅漢的功德。
(1)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智慧斷盡了煩惱,所以是「明」而又「淨」。在觸對一切境界時,可以「恒不動」來說明。阿羅漢的功德,有『六恒住』。在見色聞聲等六境起用時,恒常是︰『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這就是不動。在觸對六境時,或是合意的,或是不合意的,但不會因此而起貪起瞋。一切利譽得失,在聖者的心境上,是不受外境所轉動,『不能妨礙心解脫慧解脫』。俗語所說的『八風吹不動』,就是阿羅漢的境界。這如經上說︰『六入處常對,不能動其心,心常住堅固,諦觀法生滅。』經中曾有雲散日現的比喻︰凡夫,如烏雲密布,完全遮蔽了太陽。證初果時,如烏雲的忽然散開,露出了太陽一樣。但烏雲太多,還在忽而遮蔽忽而顯現的變動中。雲漸漸淡了、散了,到末後,浮雲淨盡。阿羅漢的極明極淨,正「如日」光朗照,「處」在萬里無雲的「晴空」中一樣。
(2)證得阿羅漢的聖者,無論定力的淺深怎樣,在沒有捨報以前,總是生活在世間。一樣的吃飯、穿衣、來去;一樣的遊化人間,待人接物。他的身體,他的環境,還是世間的有漏法,還是無常苦不淨的。然而,阿羅漢生活在這世間中,卻不受雜染的環境所熏變。所以他在「一切世間行」中,清淨「不染,如蓮花」一樣。
◎附二︰木村泰賢著‧歐陽瀚存譯《原始佛教思想論》第三篇第五章(摘錄)
夫後之阿毗達磨,以為羅漢位為極其高貴之物,殆為常人所不能驟然企及者。雖然,據吾人所知,原始時代之羅漢位,決非似此高不可攀,其獲得此位者,須有極其艱辛之努力與克己,然既已得之,則決非如後來所擬議,雖屬肉體,亦為超人之義。羅漢者,要為開發心地,自明智,則為祛去對於吾人存在意義之一切疑念。自情意言,則不外指解放小欲望之自己。所謂自覺之當體,若以之配合於四果言,預流果者,要為於四諦教所起「誠然如此」智的碻信之位,基此碻信,進行於制伏情意方面之過程,即為一來與不還,最後結果,則為由於自身之內部,湧出解放的自覺者,名阿羅漢,此即原始之義也。不寧唯是,此種經過,不必限於依次推進,其因於機根與熱心,而得超越解脫者,亦屬不少。今試舉四五例觀之,如佛陀最初教化之憍陳如(Kondañña)等五比丘之成羅漢,相傳僅歸佛後五日。目乾連亦僅歸佛後五日,舍利弗則歸佛後十五日。夫彼等不待論於歸佛以前,已積有修行,故一歸於佛陀,即成羅漢,要不過所謂畫龍點睛者耳。雖然,此外別無素養,而得急遽成羅漢者,亦不乏人。例如長者之子耶舍(Yasa)之成羅漢,祇歸佛後七日。又有不甚聞名之妙香(Sugandha)之成羅漢,祇歸佛後七日。又比丘尼如差摩尼(Sama)亦祇八日。善生女(Sujātā)則見佛聞法,即得羅漢,歸家後得夫許可出家,遂得解脫。由此觀之,修行之進程,不必逐漸經過一切階級,實屬無疑。其間所謂見道與修道,斷八十八使之見惑,八十一品之思惑後方成羅漢云者,乃膠執之行法,恐得果羅漢之自身亦所弗知,故四果雖為有階級之物,然依據原始佛教,要為說明漸進者之進程,與以便誘引而設之大概標準,非如學校之年級制度,必須拘拘於此也。
是故雖為羅漢,亦不限於長老耆宿,有老年尚不得成羅漢。而其中之青年少女,反早已達於此境界者,似此亦屬不少。例如為僧伽典座(廚司)有名之達婆末羅(Dabbamalla)十六歲已成羅漢。跋陀羅(Bhadda)亦於極幼時出家,未幾即成羅漢,此為歌詠中所自白(añña)者。尤有如迦寂耶(Sañkicca)者,相傳七歲出家,即於剃髮時,得成羅漢。此外例證尚多。綜之,凡斯傳說,其全部是否與事實之真相相符,固猶有研究之餘地,然大要謂有年歲極輕之羅漢,則究不容疑。後代註釋家雖謂此為前世已積有修行,其結果於今世成熟,然事實上固可謂為羅漢者,不關於出家年歲之長短,與年齡之老幼,要多因於真摰之程度,與根機為如何耳。
然則羅漢之特徵為何,自法相言,雖有種種,但如前述,要為心境之開朗,即大悟之自覺,乃其最屬主要者。是故得羅漢果者,固為繼續不斷之真摰修養之結果,及其至也,概得謂為依於爆發而然,即此至少亦為內部伴隨於開朗,與更生之自覺。故得羅漢之遲速,一依於此爆發的自覺之遲速。而此爆發,又依存於修行之真摰,且常須俟有一種機會為導火線,茍不遇良好機會,就令內部有充分爆發之準備,如永久不得導火線,則終止於學地者,亦屬不少。試就多數佛弟子之悟道誌所言者考之,固為饒有興味,然今以無暇及此,惟姑舉二三例而已。
阿難雖侍座於佛陀二十五年,然於佛之生前,竟不能得此種機會。相傳以第一次結集,不能參加,引為慚憾,某夜起離僧床,經行露地至曉,疲勞已極,欲再就床,當其足已離地,頭未落枕之頃,忽霍然大悟,即成羅漢。後世雖說此為離於行住坐臥之四威儀,而得開悟,實即不過於此時,導火線之機會適至耳。又佛弟子有優陟(Uttiya)者,初以戒行未全,難得解脫,嗣由佛陀教以「清淨其初」(tvaṁ adiṁ visodhahīti),即授與公案,當用功最力之時,忽罹疾病,然以努力真摰,遂得開悟。更如師子比丘尼(Siha)者,因為情欲所厄,七年空過,終難成道,緣茲悲憤,將欲自縊,當其一心結繫繩端之時,遂得大悟,而自白其欣悅。此外於躓地時而悟者,負傷而悟者,因獲心所愛悅之飲食衣服而得解脫者。例證甚多,今皆從略。最後若就佛陀之先例言之,其六年間之苦行雖非捷徑,實為內部爆發藥之準備期,然若僅此,則導火線之機會尚不易至,故捨去之。而調補身體,端拱靜坐,專迴向於精神方面,此所以誘起古今來未曾有之大爆發也。即以轉心與身體之安靜兩事為導火線,故佛陀之得以成道,仍為不可不待有一種機會也。
要之,任為何等機會──概為極其真摰之時──均為修行最後之效果所表現。如所謂「得自由」、「煩惱滅盡」、「得不死」、「接於久遠」等,均為自覺所表現者是也。又如短期間而為羅漢之人,恐係由於其真純之心,絕對依憑佛陀與其教之結果,爰急速而得此爆發的自覺,至其中由於多年之修養,漸次進至其境界,不隨伴於特別之大自覺。以至其域者,固亦有其人,但伴隨於爆發的自覺者,實十中八九,且此為成羅漢之自覺的特徵亦不容辯。佛陀之所以為大教主,即在示弟子輩,以自行於內部製造貯備其爆發藥之方法,同時窺見導火線之機會。又極敏捷,適應其根機,而種種提撕之,使能及早爆發,如所謂他心通者,殆即指窺見此根基之敏捷為主。佛陀舉示種種道行之德目與觀念法,如前所述,亦不外用為適應種種之根機,而為其爆發之製造法,暨對此為導火用之公案耳。
如上,對於羅漢果之見解倘屬不誤,則羅漢云者,畢竟如禪宗一派所言,不外為開悟人之義,是故禪宗始終所陳述之開悟,自外表言,仍為橫眼豎鼻者,決非謂與其他不為羅漢之佛弟子有特別之殊異,以羅漢於外表亦為超人者,實為誤於表徵其內部自由之記事,決非契於歷史的事實之考察法,不寧唯是。自內部言之,雖同謂為經過自覺之爆發,然其間事實上,嘗有淺深大小之差,亦不容諱。是故凡得羅漢位者,茍僅為肉體,則仍當依於基此之執著,一時再呈退轉之狀,要亦不可不容認。蓋雖為聖者,茍非志行極其堅卓之人,往往不免於所謂著魔,此乃古今東西宗教史所告吾人者。迨後法相問題中之所謂羅漢是否退轉,寖至成為各派間之問題,亦實權輿於此種事實,但據吾人所見,則以認為亦有退轉者,似屬至當。夫已得一次大爆發,與全未開悟之人有別,其恢復亦較易,自不待言,然偶於某時處,一時回歸於如凡夫之狀態者固亦有之,尤其爆發較淺之人,乃為當然之事實。厥後大眾部門徒主張所謂五事說,至釀為教團之爭議。其中之四事,為關於羅漢者,即如其所說︰(1)雖為羅漢,睡眠中亦漏出精液。(2)羅漢亦有不知之事。(3)羅漢亦有關於自覺之疑。(4)須依於他之證明,方注意於自己為羅漢。惟上座部門徒,則以此種主張污衊羅漢之神聖,極端反對。據吾人所見,法相問題姑置勿論,若以之為事實問題觀之,寧謂此項主張,實為契於歷史的羅漢之事實。蓋為羅漢者若有肉體,則生理現象之遺精亦當有之。所謂開悟者,畢竟不外為安心立命之自覺。自知識言,尚有未知之事件,亦何待言。又為羅漢者之通例,雖謂基於自覺,然若為鈍根之漸進者,用須依於其他上位者之證明,始生為羅漢之自覺,亦屬不誤。上座部門徒之反對者,僅以上上羅漢為標準,可謂過事拘泥羅漢之形式資格,缺乏洞察現前事實之彼,此所以羅漢悟後之修行,甚屬切要者。由實際言,自佛子以及諸大弟子等,原不以一度爆發為滿足,故其後仍繼續修行不怠。蓋爆發的自覺,畢竟以通過真正聖者之關門為止,因欲以之為真正常住不斷之自受用三昧,固須更從事一段二段三段之工夫,故同稱為開悟之佛弟子之羅漢,亦有大小種種之類別(迨後分為堪達、退法等種種羅漢之類別)。此雖由於其人之個性與根機,然實多依存於其悟後,有無修行之存心,此實當弗忘者。又凡於幼年時代開悟之男女,其後聲譽不彰,與踪跡不詳者較多,殆亦以聞道太早,反有害於大成也。
由此以譚,吾人所主張之意義,決不以成就羅漢為容易之業,蓋已屢屢言之,其至於此者,概須有非常之努力與熱心,即屬極下品之羅漢,於其內部生活,亦當謂曾與絕對的生命大靈光相接,為體驗更生自覺之人也。況為上位羅漢,其境界之崇高,終非未經體驗者所能想像。但於讚歎之餘,遂以彼等為超越人類,奉之若神明,以為迥非吾人所能企及,則亦顯非歷史的事實,此所以特一陳其人類性也。
◎附三︰巴宙〈論巴利佛典中的阿羅漢〉(摘錄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100})
誰可以做阿羅漢﹖
當佛陀在世的時候,人們的善根深厚,一經佛之指點即能看破塵緣,專心修學,直詣果位。其大弟子們如迦葉、阿難等獲得了「阿羅漢」果位當然是毫無問題,連為惡多端的大盜鴦掘魔(Aṅgulimālya)──彼未被佛開化以前,他想完成一串用一0八個手指做成的花圈來戴在他的頸上,以表示他的勇敢與殘酷。他已有了一0七個手指,只缺少一個,於是他向釋迦佛身上打算盤,來完成其一0八之數。很幸運的是他被佛感化,出家修道而證得聖果──也可以成「阿羅漢」。換言之,當時成阿羅漢的人很多,差不多有「人皆可以為堯舜」的趨勢。為了這樣,一位有希臘血統而在北印度建國的彌蘭王(King Milinda)詢問那先比丘(Nāgasena)︰是否在家居士有成阿羅漢的可能﹖後者作了肯定的答覆。但有一個條件,那即是,當居士成阿羅漢那一天,如果他不當天出家,他即有去世的危險。對於居士成阿羅漢的事,在早期的巴利佛典裏,是未見記載。且在家居士多俗務牽累,如欲完全脫離塵垢,在事實上是不可能。這樣說來,能證阿羅漢果的人,大多是來自出家僧團了。
但是,自從佛陀去世之後,佛典中記載成「阿羅漢」的事,日見其少。這不獨是印度為然,連號稱為保持原始清淨上座部佛教的錫蘭也好像是沒有多大例外。不過據錫蘭佛教史如《大史》(Mahāvaṃsa)與《島史》(Dipa-vamsa)的記載,他們認為第一位將佛教傳至錫蘭的大德摩醯陀尊者(Mahinda,他是印度阿育王的兒子)確是一位阿羅漢。他感化了當時的錫蘭國王天愛善見帝須(Devānaṁ PiyaTissa)及全國上下去皈依佛教,及樹立僧伽。至於今日錫蘭仍為西南亞南傳佛教的重鎮。在錫蘭Mehintala地方有他坐禪的石窟及其他遺蹟,每年善男信女絡繹於途往該地朝拜以誌敬仰。
此外於五世紀之初,中國法顯大師曾朝禮師子國(錫蘭)。在他的《佛國記》,或《高僧法顯傳》裏,他記載了兩則與阿羅漢有關的事,今摘錄於下︰「城南七里有一精舍名摩訶毗可羅(Mahāvihara),有三千僧住。有一高德沙門戒行清潔,國人咸疑是羅漢。臨終之時王來省視,依法集僧而問︰『比丘得道耶﹖』其便以實答言︰『是羅漢。』既終,王即按經律以羅漢法葬之。於精舍東四五里集好大薪,縱廣可高三丈餘,高亦近爾(中略)法顯至,不及其生存,唯見葬。」這可見在五世紀之初,錫蘭仍有比丘證得阿羅漢果。其第二項為︰「無畏精舍東四十里有一山,山中有精舍支提,有三千僧,僧中有一大德沙門名達摩瞿提(Dharmakirti),其國人民皆共宗仰,住一石室中四十許年,常行慈心,能感蛇鼠,使同止一室而不相害。」這裏法顯雖然未明白指出他是一位阿羅漢,但觀其道行高深,雖不中不遠矣。
從五世紀初至於今日已快近一千五百年了,各種記載中從未談及有人成阿羅漢之事,是不是因為時當「末法」,人欲橫流,人們大多數是既少善根,復多惡見,其舉止思維,在在皆違背聖教。在如此情況之下,若不墮地獄已算幸事,那能有機會去成「阿羅漢」。
阿羅漢與菩薩
上來已略將巴利佛典所涉及阿羅漢之各方面加以申述,我們知道一位阿羅漢是「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外修身而內修心,淑世化人,為社會樹立良好道德楷模的「善人」。他遠離城巿,隱居森林,過著清淨淡泊的生活,朝夕凝心禪寂,希求最高果位而證「涅槃」。釋迦牟尼佛本人實可稱為此「阿羅漢」理想的代表者。後來大乘佛教興起,「菩薩」之救世思想遂遮掩了「阿羅漢」的美德。此在佛教發展史上或許為應有的過程,無可厚非。但如只有「菩薩」思想而無「阿羅漢」之美德與梵行為之作基礎,那正好像在空中去建築樓閣,毫無根據,其成功應不可能。若能將此兩項理想合而為一,以「阿羅漢」道以修己,用「菩薩行」以救世救人,我們相信這應是釋迦佛建立佛教的根本思想。處今日世界思潮轉變之際,一切皆趨於科學化、理智化,「菩薩」與「羅漢」思想如人之左右手,去一不可,若相攜而行則互有助益。古時之「呵責小乘」之談,應已成過去。因此,我人甚希望一般注意佛學發展的人們,應將佛教的教義加以重新認識,重新估計,不要標榜門戶,入主出奴,也不要對某一時期、某一地域或某一宗派的佛教加以歧視,應以平正公允的態度,擇取其長而發揚之。這樣,則佛教前途及學術前途是會有無限光明的。
上來已略將「阿羅漢」之各方面加以解釋,讀者或許對此名詞有了較深一層的認識。同時我們知道去成「阿羅漢」實等於證「涅槃」,那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去試一試又何妨!
◎附四︰藤田宏達著‧依觀節譯〈在家阿羅漢論〉(摘譯自《結城教授頌壽紀念佛教思想史論集》)
大乘佛教的特色之一,是認為在家人與出家人同樣可以實現佛教的究極理想。亦即大乘佛教認為菩薩雖有出家與在家之別,出家菩薩且較在家菩薩殊勝,但是就證得無上菩提而言,兩者並無差別。然而,在部派佛教中,對於在家人是否能與出家人同證,大都持否定的看法。
據巴利上座部《論事》所載,部派佛教中有北道派(Uttarāpathaka)以長者子耶舍等三人證解脫之事例,而主張「在家者可得阿羅漢」。然對此論點,巴利上座部以《中部》第七十一經〈Tevijja-vacchagotta-suttanta〉難之。在該經中,佛云︰「在家者不斷在家結縛,身壞命終,無苦之滅。」又,巴利《彌蘭陀王問經》載有「在家而達阿羅漢者有二道,一為即日出家,一為即日入般涅槃。」而有部《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六載︰(1)在家者若不出家,不得阿羅漢;(2)在家者縱使先證阿羅漢,於其後亦必須出家。
此外,《佛所行讚》第九章〈王子之探求〉(Kumārānveṣaṇa),亦經由悉達多太子之口而謂在家者不可能獲得解脫,概言之,部派佛教是不同意此一論點的。此中,值得注意的是,前引巴利上座部雖引《中部》第七十一經以駁斥北道派的論點;然而對其所引事例卻避而不論。因此,可以說基本上巴利上座部還是承認北道派所引之事例。
若對原始佛教經典加以檢索,當可發現若干支持在家阿羅漢論之經說。茲試揭數則如次︰
(1)巴利《增支部》六‧一一九至一二0,揭示二十一名在家人。此二十一人成就六法(即對佛法僧不壞之淨信、聖戒、聖智、聖解脫)。
(2)《中阿含》卷三十八佛告鸚鵡摩納都題子云(大正1‧667a)︰「若有在家及出家學道,行正行者必得善解,則知如法。」與此類似的經教,佛亦曾為比丘述說。此載於《雜阿含》卷二十八第七五一經。此中之「正行」大抵可視為解脫或趨向解脫之道。據此可知,佛為出家眾所說者亦可為在家眾說,兩者在行正行上並無差別。又,與此上所引《中阿含》相當的經文,為《中部》第九十九經〈Subha-sutta〉;與《雜阿含》相當的經文為《相應部》四十五‧二十四。
(3)《雜阿含》卷三十四第九四六經,婆蹉白佛言(大正2‧2 47a)︰
「瞿曇!若沙門瞿曇成等正覺,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中略)服習五欲,不得如是功德者,則不滿足。以沙門瞿曇成等正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修諸梵行,及優婆塞、優婆夷服習五欲而成就爾所功德故,則為滿足。瞿曇!今當說譬。佛告婆蹉,隨意所說。婆蹉白佛,如天大雨水流隨下,瞿曇法律亦復如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男若女,悉皆隨流,向於涅槃,浚輸涅槃。」
此中,不僅謂在家、出家同得成就,且謂出家、在家修諸梵行,趨向涅槃。與此經說相當的有《中部》第七十三經〈Mahāvaccha-gotta-suttanta〉、《別譯雜阿含》第一九八經。
(4)《雜阿含》卷四十一第一一二二經(大正2‧298b)︰「彼聖弟子已能捨離有身顧念,樂涅槃者,歎善隨喜,如是難提,彼聖弟子先後次第教誡教授,令得不起涅槃,猶如比丘百歲壽命,解脫涅槃。」此段經文係佛為釋氏難提所說。與此相當的記載,於《相應部》五十五‧五十四中亦可見及。
按原始經典中,對在家人的基本教說,雖是施論、戒論、生天論,卻不能認為為在家人所說者僅止於此。而且一般而言,對出家者與在家者的教說雖有差別,但絕不能說對出家者的教說,絕不可能不為在家者宣示。可以說在佛教之本來教說之前,在家與出家者是平等的。
又,一般以在家人縱使證果,亦以第三果為限,絕不能得第四阿羅漢果;然而此四沙門果說,應是成立於原始經典發達之後,故不能以此代表原始佛教之本來立場。此外,原始經典縱然一再強調在家眾係享受諸欲者,謂居家生活多穢,為結縛所覆,然而幾乎不見有明說在家者不能得涅槃的經文。前引巴利上座部所引《中部》第七十一經並無與之相當之漢譯,或許係巴利上座部所增補。因此,可以說原始佛教並未否定在家者可證涅槃解脫,而此一立場直至大乘佛教才被明確化。
〔參考資料〕 《大般涅槃經》卷十八;《善見律毗婆沙》卷四;《雜阿毗曇心論》卷二;《法華義記》卷一;《法華經文句》卷一(上);《法華義疏》卷一;窺基《阿彌陀經疏》;《成唯識論》卷三;《法蘊足論》卷二;道端良秀《羅漢信仰史》;早島鏡正《初期佛教衹社會生活》;Narada《The Buddha and HisTeaching》。
明末清初臨濟宗楊岐派僧。字木陳,號山翁、夢隱。廣東潮陽人,俗姓林。初習儒學,後讀《金剛經》、《法華經》、《大慧語錄》等佛典,乃立志出家,遂依廬山開先寺若昧智剃髮。後因父母執意,還俗成婚,舉一子。二十七歲,再投智剃髮,依憨山德清受具足戒。後遊歷諸方,嗣法於四明山天童寺密雲圓悟。
明‧崇禎十五年(1642),圓悟示寂,師繼之掌天童寺。清‧順治三年(1646),退居慈谿五磊山。其後歷住越州(浙江)雲門寺、台州(浙江)廣潤寺、越州大能仁禪寺、湖州(浙江)道場山護聖萬壽寺、青州(山東)法慶寺。十四年,再返天童山。十六年,奉召入宮為清世祖說法,甚受賞識,賜號「弘覺禪師」,晚年隱居於會稽化鹿山。康熙十三年(1674)六月二十七日示寂,享年七十九。塔於平陽黃龍峰下。著作有《弘覺禪師語錄》二十卷、《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六卷、《弘覺忞禪師奏對錄》、《山翁忞禪師隨年自譜》及詩文集等。
◎附︰道忞〈奏對機緣〉(摘錄自《昭代叢書》)
上(清世祖)攜學士王熙、馮溥、曹本榮,狀元孫承恩、徐元文至方丈,賜坐。上命學士問︰「老和尚來自天童,如何是天童得力句﹖」師云︰「奉皇上勒書特特到此。」問︰「如何是正法眼藏﹖」師豎拳云︰「突出難辨。」又問︰「如何是觀自在﹖」師鼓掌云︰「還聞麼﹖」復問︰「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朱子云,明,明之也。如何是明之底道理﹖」師云︰「問取朱文公去。」學士無語。(中略)
上云︰「老和尚因甚機緣悟道﹖」師云︰「長疑產難因緣,後來有個會處。」(中略)
又問︰「發心參禪即是善,如何又說不思善,不思惡﹖既善惡都不思,當何處著力﹖」師云︰「善惡總從心生,心若不生,善惡何著﹖」上沉吟,師震威一喝。(中略)
上問︰「如何是悟後底事﹖」師云︰「待皇上悟後即知。」學士進云︰「悟即不問。」師云︰「問即不悟。」上首肯。(中略)
上問︰「參禪悟後,人還有喜怒哀樂也無﹖」師云︰「逆之則怒,順之則歡。」上欣然。復云︰「大都此事甚難。」師云︰「也不難。不見龐公云︰『難難!千石油麻樹上攤。』龐婆云︰『易易!百草頭上祖師意。』靈照云︰『也不難,也不易,飢來喫飯困來睡。』」上云︰「卻是靈照超過龐公。」師云︰「非父不生其子。」(中略)
上隨問︰「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如何是不傳底事﹖」師良久,問上云︰「陛下會麼﹖」上云︰「不會。」師云︰「只者不會底是個甚麼,是何境界,作何體段﹖皇上但恁麼翻覆自看,看來看去,忽若桶子底脫,自然了辦。」上云︰「求老和尚更下一語看。」師云︰「無毛鐵鶢過新羅。」上又問︰「如何做工夫始得與此事相應﹖」䒢溪進云︰「皇上當謝絕諸緣,閉門靜坐,飢來喫飯,困來打眠,如大死人相似,始得。」師云︰「此語在我禪和家即得,皇上日應萬機,若一日稍不勵精,則諸務叢脞矣。」上云︰「畢竟如何用心即得﹖」師云︰「先德有言,但能於心無事,於事無心,則虛而靈,寂而妙。皇上但遇大小事務,不妨隨時支應,事後返觀,向來酬應底畢竟從甚麼處起,從甚麼處滅,刻刻提撕,念念不捨,自然打成一片,事事無礙。」上云︰「恐有間斷時如何﹖」師云︰「參禪無別訣,只要生死切。皇上果生死切時,如孝子喪卻父母,即欲不哀痛,不可得也。」上云︰「生死心切誠如老和尚所說,但見聞覺知昔人所訶,今欲用心參禪,未免落他見聞覺知。」師云︰「譬如大火聚,觸之即燎人,然道火何曾燒卻口﹖不見古人道︰『即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呈君,個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
上云︰「參禪悟道後,還入輪迴麼﹖」師云︰「唯悟明生死底人,正可入他輪迴。譬如皇上尊居黃閣,忞與群臣何由得望恩光﹖皇上唯屈尊就卑,故忞等乃得共天語聞法要。所以八地菩薩當證真之後,如夢斯覺。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即欲入般涅槃,十方諸佛同聲勸請︰『善男子!爾雖證此法門,然而眾生沒在諸苦,我諸佛等,不以證此便為究竟。不妨示如幻之法門,覺如夢之眾生,從此起大功行,較前所修日劫相倍焉。』」
上復問︰「老、莊悟處,與佛祖為同為別﹖」師云︰「此中大有淆譌。佛祖明心見性,老、莊所說,未免心外有法,所以古人判他為無因,濫同外道。」上云︰「孔、孟之學又且如何﹖」師云︰「中庸說心性,而歸之天命,與老、莊所見大段皆同。然佛祖隨機示現,或為外道,或為天人。遠公有言,諸王君子,不知為誰。如陛下身為帝王,乾乾留心此道,即不可以帝王定陛下品位也。非但帝王,即如來示現成佛,亦是脫珍御服,著敝垢衣,佛亦不住佛位也。」(中略)
上攜兩學士至方丈,命學士王熙問︰「如何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師云︰「一字兩頭垂。」上問︰「三教歸一,一歸何處﹖」師云︰「大家在者裏。」學士復問︰「善知識既是佛祖兒孫,因甚卻要殺佛殺祖﹖」師云︰「有了你沒了我,有了我沒了你。」上以手指點云︰「中庸道天命之謂性,作麼生是性﹖」師云︰「不離。」
〔參考資料〕 《新續高僧傳》卷二十二;《大清三藏聖教目錄》卷五;《續指月錄》卷十九;《五燈全書》卷六十六;《五燈會元續略》卷八;陳垣《清初僧諍記》、〈湯若望與木陳忞〉;郭朋《明清佛教》第四章。
一卷。劉宋‧曇摩密多譯。又稱《出深功德經》。略稱《觀普賢經》、《普賢觀經》、《普賢經》、《觀經》。收在《大正藏》第九冊。內容敘述佛於毗舍離國大林精舍重閣講堂中,宣說自己將於三個月後入般涅槃,當時阿難、迦葉、彌勒等人乃請問佛滅後之修行及大乘之法要,佛因此為說普賢觀門、懺悔六根罪法,及懺悔後之功德。
自古以來,此經被視為與《法華經》〈普賢勸發品〉互為表裏,而與《法華經》、《無量義經》被合稱為「法華三部經」。其中,《無量義經》被稱為「法華之開經」,而此經則被稱為「法華之結經」。
據《歷代三寶紀》所載,本經前後有三譯。初譯為東晉‧祇多密所譯之《普賢觀經》一卷;第二譯為姚秦‧鳩摩羅什所譯之《觀普賢菩薩經》一卷。然此二譯皆缺而不傳,第三譯即是曇摩密多譯本。其註釋有《普賢行法經疏》一卷、《普賢經文句》一卷、《普賢經記》一卷、《普賢經私記》一卷等。
〔參考資料〕 《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七、卷八、卷十;望月信亨《佛教經典成立史論》。
顯揚八卷四頁云:滅者:有二種,應知。一、暫時滅,二、究竟滅。暫時滅者:於已成熟已解脫有情,諸佛如來,暫時示現入般涅槃;非是究竟。究竟滅者:謂一切煩惱,及彼習氣,及所依苦,究竟永盡,應知。
西域記九卷十二頁云:竹林園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陰,大竹林中,有大石室。是尊者摩訶迦葉波、在此與九百九十大阿羅漢,以如來涅槃後,結集三藏。前有故基。未生怨王為集法藏諸大羅漢建此堂宇。初大迦葉宴坐山林,忽放光明。又睹地震。曰:是何祥變,若此之異。以天眼觀見佛世尊於雙樹林間入般涅槃。等命徒屬,趣拘尸城。路逢梵志,手執天花。迦葉問曰:汝從何來,知我大師,今在何處?梵志對曰:我適從彼拘尸城來。見汝大師,已入涅槃。天人大眾,咸興供養。我所持花,自彼得也。迦葉聞已;謂其徒曰:慧日淪照,世界闇冥。善導遐棄,眾生顛墜。懈怠比丘,更相賀曰:如來寂滅,我曹安樂。若有所犯;誰能訶制。迦葉聞已;深更感傷。思集法藏,據教治犯。遂至雙樹,觀佛禮敬。既而法王去世,人天無導。諸大羅漢,亦取滅度。時大迦葉作是思惟:承順佛教,宜集法藏。於是登蘇迷盧山,擊大揵椎,唱如是言:今王舍城將有法事。諸證果人,宜時速集。揵槌聲中,傳迦葉教,遍至三千大千世界。得神通者,聞皆集會。是時迦葉告諸眾曰:如來寂滅,世界空虛。當集法藏,用報佛恩。今將集法,務從簡靜。豈恃群居,不成勝業。其有具三明,得六神通,聞持不謬,辯才無礙,如斯上人,可應結集。自餘果學,各歸其居。於是得九百九十人。除阿難在學地。大迦葉召而謂曰:汝未盡漏,宜出聖眾。曰:隨侍如來,多歷年所。每有法議,曾未棄遺。今將結集而見擯斥。法王寂滅,失所依怙。迦葉告曰:勿懷憂惱。汝親侍佛,誠復多聞。然愛惑未盡,習結未斷。阿難辭屈而出。至空寂處,欲取無學。勤求不證。既已疲怠,便欲假寐。未及伏枕,遂證羅漢。往結集所,叩門白至。迦葉問曰:汝結盡耶?宜運神通,非門而入。阿難承命,從鑰隙入。禮僧已畢,退而復坐。是時安居初十五日也。於是迦葉揚言曰:念哉諦聽。阿難聞持,如來稱讚。集素呾纜(舊曰修多羅。訛也。)藏。優波釐,持律明究,眾所知識。集毘奈耶(舊曰毘那耶。訛也。)藏。我迦葉波,集阿毘達磨藏。兩三月盡,集三藏訖。以大迦葉,僧中上座。因而謂之上座部焉。
顯揚八卷一頁云:大菩提多種者:謂五種大菩提。一、自性。二、功用。三、方便。四、轉。五、滅。自性者:謂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得轉依;此有四種,應知。一、生起依止。二、不生依止。三、善觀察所知果。四、法界淨相。生起依止者:謂佛相續出世間道,依此轉依,方得生起;非不生起。若離此轉依,亦生起者;未轉依前,應已生起。不生依止者:謂一切煩惱及彼習氣,依此轉依,不復生起。若不爾者;未轉依前,眾緣和合一切煩惱及彼習氣,永更不生,已應可得。善觀察所知果者:謂此轉依,是善通達所知實際所知真如果,若不爾者;諸佛自體,應更了知,應更斷滅。法界淨相者:謂此轉依,無眾相故;極善清淨法界所顯。若不爾者;應是無常,可思議法。然此轉依,是常住相,不可思議無二所顯。此不可思議性,復有五種應知。一、自性。二、處所。三、住。四、一性異性。五、成立所作。自性者:此轉依性,即色離色,不可思議。如是即受想行識,離受想行識,不可思議。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若即若離,不可思議。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等,若即若離,不可思議。若有若無等,不可思議。處所者:此轉依性,若在欲界,若離欲界,不可思議。若在色無色界,若離色無色界,不可思議。人間天上,若在若離,不可思議。十方世界,若在若離,不可思議。住者:謂此轉依,住如是如是狀貌安樂住,不可思議。住如是如是狀貌奢摩他住,不可思議。住有心住,不可思議。住無心住,不可思議。住如是如是狀貌聖住,不可思議。住如是如是狀貌天住梵住,不可思議。一性異性者:一切諸佛,同處一無漏界中,一性異性,不可思議。成立所作者:謂諸佛如來,其性平等,智慧勢力威德平等,住無漏界,依止轉依,為利一切諸有情故;成立如是如是利有情事,不可思議。此復二因緣故不可思議,應知。一、以離言說義,過言語道故;不可思議。二、以出世間義,世無比故;不可思議。功用者:略而言之,十種自在,名為功用。何者為十?一、壽自在。二、心自在。三、眾具自在。四、業自在。五、生自在。六、願自在。七、勝解自在。八、神變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方便者:略而言之,四種變化,名為方便。一、未成熟者,令成熟故;現諸菩薩所行行變化。二、已成熟者,令解脫故;於三千大千世界百拘胝贍部洲,同時顯現如來變化。三、方便攝受聲聞變化。四、為彼所調伏有情,顯現一切獨覺變化。佛薄伽梵,於此四種變化法中,十方世界,無礙作用,應知。轉者:有二種,應知。一、暫時轉。二、究竟轉。暫時轉者:謂乃至有情未成熟未解脫,諸佛如來,化轉不息。究竟轉者:如無盡不可思議,諸佛威德明轉。為諸有情,作利益事,流轉不息故。滅者:有二種,應知。一、暫時滅。二、究竟滅。暫時滅者:於已成熟已解脫有情,諸佛如來,暫時示現入般涅槃。非是究竟。究竟滅者:謂一切煩惱、及彼習氣、及所依苦、究竟永盡;應知。
瑜伽三十六卷十一頁云:又即此慧、是諸菩薩能得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方便。何以故?以諸菩薩、處於生死彼彼生中,修空勝解;善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又能如實了知生死。不於生死,以無常等行,深生厭離。若諸菩薩、不能如實了知生死;則不能於貪瞋癡等一切煩惱,深生棄捨。不能棄捨諸煩惱故;便雜染心、受諸生死。由雜染心受生死故;不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若諸菩薩、於其生死,以無常等行,深生厭離;是則速疾入般涅槃。彼若速疾入般涅槃;尚不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況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又諸菩薩、由習如是空勝解故;則於涅槃、不深怖畏;亦於涅槃、不多願樂。若諸菩薩、深怖涅槃,即便於彼涅槃資糧,不能圓滿。由於涅槃深怖畏故;不見涅槃勝利功德。由不見故;便於涅槃,遠離一切清淨勝解。若諸菩薩、於其涅槃,多住願樂;是則速疾入般涅槃。彼若速疾入般涅槃;則便不能成熟佛法及諸有情。當知此中若不如實了知生死;即雜染心,流轉生死。若於生死,深心厭離;即便速疾入般涅槃。若於涅槃,深心怖畏;即於能證涅槃資糧,不能圓滿。若於涅槃、多住願樂;即便速疾入般涅槃。是諸菩薩、於證無上正等菩提,無大方便。若能如實了知生死;即無染心,流轉生死。若於生死、不以無常等行,深生厭離;即不速疾入般涅槃。若於涅槃、不深怖畏;即能圓滿涅槃資糧。雖於涅槃、見有微妙勝利功德;而不深願速證涅槃。是諸菩薩、於證無上正等菩提,有大方便。是大方便、依止最勝空性勝解;是故菩薩修習學道所攝最勝空性勝解,名為能證如來妙智廣大方便。
二解 世親釋十卷二頁云:復由十因,應知如來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一、非遍知故。二、非永斷故。三、非修習故。四、知非有性故。五、無所得無分別故。六、遠離心故。七、心證得故。八、平等心故。九、事不可得故。十、可證得故。
瑜伽二十六卷五頁云:云何中般涅槃補特伽羅?謂有三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一、有一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從此沒已;中有續生。中有生已;便般涅槃。如小札火,微星纔舉,即便謝滅。二、有一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從此沒已;中有續生。中有生已;少時經停。未趣生有,便般涅槃。如鐵摶鋌,炎熾赫然,鎚鍛星流,未下便滅。三、有一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從此沒已;中有續生。中有生已;往趣生有。未得生有,便般涅槃。如彼熱鐵,椎鍛星流,下未至地,即便謝滅。如是三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總說為一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二解 雜集論十三卷九頁云:中般涅槃補特伽羅者:謂生結已斷,起結未斷。或中有纔起,即便聖道現前,得盡苦際。或中有起已,為趣生有;纔起思惟,即便聖道現前,得盡苦際。或思惟已,發趣生有;未到生有,即便聖道現前,得盡苦際。此中顯示三種中般,由煩惱力,往趣生處,令生有相續。此煩惱已盡,唯由隨眠力,令命終後,諸蘊續起此隨眠餘猶未盡。或中有纔起,由串習力,聖道現前,斷餘隨眠;即於此位,入般涅槃。或中有起已,為往生有,纔發思惟,聖道現前,斷餘隨眠,入般涅槃。或思惟已,往生有處,未得生有,聖道現前,斷餘隨眠,入般涅槃。如是三種、望生有處未發纔發已遠去位,差別建立。隨順七善丈夫趣經。
三解 集異門論十四卷五頁云:云何中般涅槃補特伽羅?答:諸有補特伽羅、即於現法已斷五順下分結,未斷五順上分結;造作增長起異熟業,非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是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問:何故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答:由此補特伽羅、根極猛利、結極微薄;已超欲界,未至色界,於其中間,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故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西域記七卷十二頁云:伽藍北三四里,有窣堵波。是如來將往拘尸那國入般涅槃,人與非人隨從世尊至此佇立。次西北不遠,有窣堵波。是佛於此最後觀吠舍釐城。其南不遠,有精舍,前建窣堵波。是菴沒羅女園,持以施佛。菴沒羅園側,有窣堵波。是如來告涅槃處。佛昔在此告阿難曰:其得四神足者,能住壽一劫。如來今者當壽幾何。如是再三,阿難不對。天魔迷惑故也。阿難從坐而起,林中宴默。時魔來請佛曰:如來在世,教化已久;蒙濟流轉,數如塵沙。寂滅之樂,今其時矣。世尊以少土置爪上而告魔曰:地土多耶?爪土多耶?對曰:地土多也。佛言所度者,如爪上土;未度者,如大地土。卻後三月,吾當涅槃。魔聞歡喜而退。阿難林中忽感異夢。來白佛言:我在林間,夢見大樹,枝葉茂盛,蔭影蒙密。驚風忽起,摧散無餘。將非世尊欲入寂滅。我心懷懼,故來請問。佛告阿難:吾先告汝,汝為魔蔽,不時請留。魔王勸我早入涅槃,已許之期。斯夢是也。
瑜伽八十卷十八頁云:問:若一切阿羅漢皆得心自在;何因緣故,不捨壽行,入般涅槃;雖苦所逼,而久住耶?答:功能有差別故。所以者何?有一分阿羅漢,能捨壽行;一分不能。有一分阿羅漢,能增壽行;一分不能故。
西域記九卷二十頁云:頻毗娑羅王迎佛東南行二十餘里,至迦羅臂拏迦邑。中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是尊者舍利子本生故里。井今尚在。傍有窣堵波,尊者於此寂滅。其中則有遺身舍利。尊者,大婆羅門種。其父高才博識,深鑒精微。凡諸典籍,莫不究習。其妻感夢,具告夫曰:吾昨宵寐,夢感異人,身被鎧甲,手執金剛,摧破諸山,退立一山之下。夫曰:夢甚善。汝當生男,達學貫世。摧諸論師。破其宗緻。惟不如一人,為作弟子。已而有娠。母忽聰明。高論劇談,言無屈滯。尊者年始八歲,名擅四方。其性淳質,其心慈悲。朽壞結縛,成就智慧。與沒特伽羅子,少而相友,深厭塵俗,未有所歸。於是與沒特伽羅子,於珊闍耶,外道所而修習焉。乃相謂曰:斯非究竟之理。未能窮苦際也。各求明導;先嘗甘露,必同其味。時大阿羅漢馬勝,執持應器,入城乞食。舍利子見其威儀閑雅,即而問曰:汝師是誰?曰:釋種太子,厭世出家,成等正覺。是我師也。舍利子曰:所說何法,可得聞呼?曰:我初受教,未達深義。舍利子曰:願說所聞?馬勝乃隨宜演說。舍利子聞已;即證初果。遂與其徒二百五十人,往詣佛所。世尊遙見,指告眾曰:我弟子中智慧第一。至已頂禮,願從佛法。世尊告曰:善來苾芻。聞是語時,戒品具足。過半月後,聞佛為長爪梵誌說法。聞餘論而感悟,遂證羅漢之果。其後阿難承佛告寂滅期,展轉相語,各懷悲感。舍利子深增戀仰,不忍見佛入般涅槃。遂請世尊,先入寂滅。世尊告曰:宜知是時。告謝門人,至本生里。侍者沙彌,遍告城邑。未生怨王,及其國人,莫不風馳,皆悉雲會。舍利子廣為說法。聞已而去。於後夜分,正意繫心,入滅盡定。從定起已而寂滅焉。
西域記六卷十六頁云:拘尸那揭羅國,城郭頹毀,邑里蕭條。故城磚基,週十餘里。居人稀曠,閭巷荒蕪。城門東北隅,有窣堵波,無憂王所建。準陀(舊曰純陀。訛也。)之故宅也。宅中有井;將營獻供,方乃鑿焉。歲月雖淹;水猶清美。城西北三四里,渡阿恃多伐底河,(唐言無勝。此世共稱耳。舊云阿利羅跋提河。訛也。舊言謂之尸賴拏伐底河。譯曰有金河。)西岸不遠,至娑羅林。其樹類槲而皮青白;葉甚光潤。四樹特高。如來寂滅之所也。其大磚精舍中,作如來涅槃之像,北首而臥。傍有窣堵波,無憂王所建。基雖傾陷;尚高二百餘尺。前建石柱以記如來寂滅之事。雖有文記;不書日月。聞諸先誌曰:佛以生年八十吠捨佉月後半十五日,入般涅槃。當此三月十五日也。說一切有部,則佛以迦刺底迦月後半八日,入般涅槃。此當九月八日也。自佛涅槃,諸部異議。或雲千二百餘年。或雲千三百餘年。或雲千五百餘年。或雲已過九百,未滿千年。
顯揚八卷四頁云:暫時滅者:於已成熟已解脫有情,諸佛如來,暫時示現入般涅槃;非是究竟。
攝論二卷十十一頁云:聲聞現觀,菩薩現觀,有何差別?謂菩薩現觀,與聲聞異;由十一種差別應知。一、由所緣差別。以大乘法為所緣故。二、由資持差別。以大福智二種資糧,為資持故。三、由通達差別。以能通達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四、由涅槃差別。攝受無住大涅槃故。五、由地差別。依於十地而出離故。六、七、由清淨差別。斷煩惱習,淨佛土故。八、由於自他得平等心差別。成熟有情,加行無休息故。九、由生差別。生如來家故。十、由受生差別。常於諸佛大集會中,攝受生故。十一、由果差別。十力無畏不共佛法,無量功德,果成滿故。無性釋六卷十六頁云:聲聞菩薩現觀差別,略有十種;或十一種。所緣差別中,菩薩現觀,以大乘法為聞慧等三種所緣。聲聞現觀,聲聞乘法,為其所緣。資持差別中,福資糧者:謂施戒忍三種加行。智資糧者:謂精進靜慮及聞慧等。言資糧者:經無量劫所運集故。通達差別中,聲聞現觀,唯能通達補特伽羅空無我理。菩薩現觀,俱能通達補特伽羅法空無我。涅槃差別中,菩薩現觀,攝受悲慧方便資糧;生死涅槃,無所住著,以為涅槃。聲聞現觀,唯住無為以為涅槃。地差別中,菩薩現觀,依於十地而得出離。聲聞乘中,無有如是諸地建立。清淨差別中,菩薩現觀,永斷煩惱,并諸習氣;及能清淨眾寶佛土。聲聞現觀,雖斷煩惱;未除習氣。全不能淨眾寶佛土。言習氣者,雖無煩惱;然其所作,似有煩惱。自他平等心差別中,菩薩現觀,證得自他平等法性;成熟有情;加行無絕。聲聞現觀,分別自他;唯修自利,不修他別。生差別中,菩薩現觀,於如來家法界中生;是佛真子。如輪王家,生有相子。非如聲聞,同於下賤無智婢子。受生差別中,菩薩現觀,常於諸佛大集會中,蓮花臺上,結加趺坐;乃至成佛,恒受化生。所言諸佛大集會者,謂無漏界諸佛國土。非如聲聞,處母胎等。果差別者:菩薩現觀,力無畏等無量功德眾所莊嚴。能無功用,起作一切利有情事。證得法身,以為勝果。餘用無漏轉生為果。
二解 雜集論十三卷十五頁云:已說現觀;差別;今當說。問:聲聞菩薩現觀,有何差別?答:略說有十一種。謂境界差別,任持差別,通達差別,誓願差別,出離差別,攝受差別,建立差別,眷屬差別,勝生差別,生差別,果差別。境界差別者:謂緣方廣大乘為境故。任持差別者:謂滿大劫阿僧企耶,福智資糧圓滿故。通達差別者:謂由補特伽羅法無我理增上法方便所引出世間智,俱通達二無我故。誓願差別者:謂能通達一切有情與己平等,猶如自身,誓願攝益故。出離差別者:謂依十地而出離故。攝受差別者:謂無住涅槃所攝受故。建立差別者:謂善修治諸佛淨土故。眷屬差別者:謂攝受一切所化有情為眷屬故。勝生差別者:謂如世間腹所孕子,繼父種族,令不斷絕;如是菩薩紹隆佛種,令不斷絕,是名佛真子相故。生差別者:謂於如來大集會中生故。果差別者:復有十種。謂轉依差別,功德圓滿差別,五相差別,三身差別,涅槃差別,證得和合智用差別,障清淨差別,和合作業差別,方便示現成等正覺入般涅槃差別,五種拔濟差別,轉依差別者:謂染不染一切種所依麤重永斷故。一切無上功德所依永轉故。功德圓滿差別者:謂力無所畏不共佛法等無邊功德,永成滿故。五相差別者:謂清淨等五相差別。一、清淨差別。謂永斷一切煩惱,并習氣故。二、圓淨差別。謂遍修治佛淨土故。三、身差別。謂法身圓滿故。四、受用差別。謂一切時,處大集會,與諸菩薩受用種種大法樂故。五、業差別。謂隨其所應,起種種變化,遍於十方無量無邊諸世界中,作諸佛事故。三身差別者:謂證得圓滿自性受用變化身故。涅槃差別者:謂於無餘涅槃界,為欲利樂一切有情,一切功德,無斷絕故。證得和合智用差別者:謂證得最極清淨法界一味故。於彼能依一切種妙智用,一一佛功能,等一切佛功能故。障清淨差別者:謂永斷一切煩惱障所知障故。和合作業差別者:謂化導一一有情作用,皆一切佛增上力故。方便示現成等正覺入般涅槃差別者:謂於十方一切世界,隨其所應,乃至後際,數數示現成正覺等:令一切所化有情,成熟解脫故。五種拔濟差別者:謂拔濟災橫等五事。一、拔濟災橫。謂如來入城邑等時,令盲聾等,得眼耳等。二、拔濟非方便。謂令得世間正見,遠離一切邪惡見故。三、拔濟惡趣。謂令生見道,越諸惡趣故。四、拔濟薩迦耶。謂令證阿羅漢果,永脫三界故。五、拔濟乘。謂令諸菩薩,不樂下乘故。
世親釋十卷四頁云:頌曰:非染非離染。由欲得出離。了知欲無欲,悟入欲法性。此頌顯示離欲甚深。非染非離染者:貪欲無故;說名非染。以無染故;離染亦無。所以者何?貪染若有;可有離染。染既是無;故無離染。由欲得出離者:由伏斷貪纏,留貪隨眠故;得究竟出離。若不留隨眠;應同聲聞等、入般涅槃故。了知欲無欲悟入欲法性者:了知遍計所執貪欲,無貪欲性;即能悟入欲法真如。
攝論三卷二十二頁云:何因變化身非即自性身?由八因故。謂諸菩薩、從久遠來,得不退定。於睹使多及人中生,不應道理。又諸菩薩、從久遠來,常憶宿住。書算數印工巧論中、及於受用欲塵行中,不能正知;不應道理。又諸菩薩、從久遠來,已知惡說善說法教;往外道所,不應道理。又諸菩薩、從久遠來,已能善知三乘正道;修邪苦行,不應道理。又諸菩薩、捨百拘胝諸贍部洲,但於一處成等正覺、轉正法輪,不應道理。若離示現成等正覺,唯以化身於所餘處施作佛事;即應但於睹史多天成等正覺。何不施設遍於一切贍部洲中、同時佛出。既不施設;無教無理。雖有多化;而不違彼無二如來出現世言。由一四洲、攝世界故。如二輪王,不同出世。此中有頌。佛微細化身、多處胎平等。為顯一切種,成等覺而轉。為欲利樂一切有情,發願修行,證大菩提;畢竟涅槃、不應道理。願行無果,成過失故。世親釋十卷十九頁云:今當顯示佛變化身即自性身、不應正理。由八因故。此中最初不應理者:謂諸菩薩、從久遠來,已無量劫得不退定;尚不應生睹史多天;況於人中。然此世間現受生者:是變化身。非自性身。又諸菩薩、從久遠來,常憶宿住;於書算等,不能正知;不應道理。但為調伏諸有情故;化為此事。又諸菩薩、三無數劫、勤修福慧,不能正知惡說善說邪苦行事;於最後身證菩提時,何能頓悟。由此道理,是變化身,非自性身。又諸菩薩、捨百拘胝諸贍部洲,但於一處成等正覺轉正法輪;不應道理。若變化身、遍一切處,同時現化;應正道理。故變化身、非自性身。若諸異部作如是執:佛唯一處真證等覺,餘方現化、施作佛事。若爾;何故不許但住睹史多天真證等覺,遍於一切四大洲渚,示現化身,施作佛事。又於一切四大洲中,不現等覺,無教無理;故不應說此佛土中有四洲渚不現成佛。若有說言:縱有是事,便違契經;故經中說無二如來俱時出現。應知此經同轉輪王。如說輪王無二并出,依一四洲,非一佛土。無二如來俱時出現,當知亦爾。此中意說一四大洲名一世界。今復以頌顯示諸佛化現等覺。佛微細化身等者:此中義說:若於爾時,佛現安住睹史多天,示從彼,沒入母胎等;即於彼時,化作尊者舍利子等,無量眷屬,亦現入胎出生等事。安立如是變化眷屬,當知為顯一切種覺殊勝佛事。今當顯示如來畢竟入般涅槃,不應道理。謂為化度一切有情,先發大願及修大行;常自誓言:我當利樂一切有情,勤修正行。若始成佛已,便般涅槃;即所修願行、空無有果。由此非理,是變化身,非自性身。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