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經名)佛遺教經之本名。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又作《佛垂涅槃教誡經》、《佛遺教經》、《遺教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二冊。內容敘述釋尊在入涅槃前,對弟子最後的教誡,謂當守戒、抑制感官欲望、靜心不怠,並提出具體的實踐項目。禪門甚重此經,與《四十二章經》、《溈山警策》合稱「佛祖三經」。

本經梵本已佚。全經篇幅甚短,然譯筆流暢,廣為歷代佛子所講讀翫味,故註疏甚多。其中,以《遺教經論》(印度‧天親菩薩造,陳‧真諦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最受後世所重視。該論分序分、修習世間功德分、成就出世間大人功德分、顯示畢竟甚深功德分、顯示入證決定分、分別未入上上證為斷疑分、離種種自性清淨無我分等七科,以闡述菩薩所修之教法。此外,另有《佛遺教經論疏節要》(宋‧淨源節要,明‧袾宏補註,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冊)一卷、《遺教經論法住記》(宋‧元照著)一卷等。

〔參考資料〕 《出三藏記集》卷二、卷十四;《歷代三寶紀》卷八、卷十一;太虛《佛遺教經講要》。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佛臨般涅槃經

(經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之略名。


佛遺教經

(經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之略名。真西山氏謂遺教經為瞿曇氏最後教弟子之語,以端心正念為首,而深言持戒,為禪定智慧之本。本經各家之論註如下:佛遺教經論疏節要一卷,天親菩薩論,宋智圓疏,宋淨源節要,明袾宏補註。遺教經論住法記一卷,宋元照述。遺教經論記三卷,宋觀復述。佛遺教經補註一卷,明守遂註,了童補註。佛遺教經解一卷,明智旭述。遺教經指南一卷,明道霈述。佛遺教經箋註,丁福保註。


略說戒經

(經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之異名。


遺教經

(經名)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之異名。佛垂滅時之遺誡也。此經或謂為大乘,或謂為小乘。台家以為大乘,稱為涅槃部之結經。見文句私記三本。


[佛光大辭典]
三處木叉

指護持身、口、意三處之戒。木叉,為波羅提木叉(梵 pratimoksa)之略稱,意譯作別解脫,即制捨非惡之戒法。即:(一)身處木叉,如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參預世事、不通致使命。(二)口處木叉,如不語咒術、仙藥,或不接近族姓、結好貴人、親厚驕者。(三)意處木叉,如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供養知量知足、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遺教經論〕(參閱「波羅提木叉」3444) p619


持戒

戒,梵語 śīla,音譯尸羅,六波羅蜜之一。持戒即護持戒法之意,與「破戒」相對稱。即受持佛所制之戒而不觸犯。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四列舉尸羅有清涼、安眠、數習、得定、嚴具、明鏡、階陛、增上等義,就清涼義而言,惡能熱惱身心,戒則使之安適,故稱清涼。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大一二‧一一一○下):「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中略)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苞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積。此則略說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犯。」然護持戒法甚難,故諸律嚴誡犯戒,而設波羅夷、僧殘等諸制戒。戒通於大小乘,置於三學之首,而大乘置之於六波羅蜜及十波羅蜜之第二。所持戒品,在家、出家及聲聞、菩薩各異,如四分律載,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而在家眾於一日一夜持八齋戒,特稱持齋。

諸經論所載持戒之功德利益甚多,如月燈三昧經卷六稱菩薩持戒有十種利益:(一)滿足一切智,謂修菩薩行者,能持禁戒,則身心清淨,慧性明了,一切智行與誓願,皆得滿足。(二)如佛所學而學,謂佛初修道時,以戒為本,而得證果,菩薩修行,若能堅持淨戒,則亦如佛之所學。(三)智者不毀,謂修菩薩行者,戒行清淨,身口俱無過失,凡有智慧之人,皆喜樂讚歎而不加毀訾。(四)不退誓願,謂修菩薩行者,堅持淨戒,求證菩提,其誓願弘深,勇猛精進而不退轉。(五)安住於行,謂修菩薩行者,堅持戒律,身口意三業皆悉清淨,於正行安住而不捨。(六)棄捨生死,謂修菩薩行者,因受持淨戒,則無殺、盜、婬、妄等業,而能出離生死,永脫輪迴之苦。(七)慕樂涅槃,謂修菩薩行者,堅持戒律,斷絕妄想,故能厭惡生死之苦,而欣慕涅槃之樂。(八)得無纏心,謂修菩薩行者,其戒德圓明,心體光潔,解脫一切煩惱業緣,而無纏縛之患。(九)得勝三昧,謂修菩薩行者,持戒清淨,心不散亂,則得三昧成就,定性現前,而超於諸有漏。(十)不乏信財,謂修菩薩行者,持守戒律,於諸佛具正信心,則能出生一切功德財法而無匱乏。大智度論卷十三分持戒之人有四種:(一)為得今世之樂,或為怖畏、稱譽名聞而持戒,是為下人持戒。(二)為富貴、歡娛、適意,或期後世之福樂而持戒,是為中人持戒。(三)為求解脫涅槃而持戒,是為上人持戒。(四)為求佛道,憐憫眾生,了知諸法求實相,不畏惡道,不求福樂之持戒,是為上上人持戒相。此外,依律宗,分一切戒為止持戒、作持戒二種。止持戒指五篇之諸止惡門,作持戒是說戒等之諸修善門。即四分律前後六十卷中之前三十卷為僧尼二部之戒本,屬止持門;後三十卷為明示受戒、說戒等之二十犍度,屬作持門。〔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二、四分律卷一、卷十七、卷二十七〕(參閱「六波羅蜜」1273、「」2896) p3816


涅槃部

大乘經五大部中之第五部。開元釋教錄卷十一以大般涅槃經四十卷(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後譯荼毘分二卷(唐代若那跋陀羅、會寧共譯)、大般泥洹經六卷(東晉法顯、覺賢共譯)、方等般泥洹經二卷(西晉竺法護譯)、四童子三昧經三卷(隋代闍那崛多譯)、大悲經五卷(高齊那連提耶舍、法智共譯)等六部五十八卷稱為涅槃部。閱藏知津卷二十五除列開元釋教錄所載之六部外,另加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劉宋慧嚴等再治)、大乘方廣總持經一卷(隋代毘尼多留支譯)、濟諸方等學經一卷(西晉竺法護譯)、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三卷(姚秦鳩摩羅什譯)、等集眾德三昧經三卷(西晉竺法護譯)、摩訶摩耶經二卷(蕭齊曇景譯)、大方等無想經六卷(北涼曇無讖)、菩薩處胎經七卷(姚秦竺佛念譯)、中陰經二卷(姚秦竺佛念譯)、蓮華面經二卷(隋代那連提耶舍譯)等十部,凡列十六部一二一卷。大正新脩大藏經則除上記之大乘方廣總持經、濟諸方等學經二部外,另收大雲無想經卷九(姚秦竺佛念譯)、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臨涅槃記法住經(唐玄奘譯)、般泥洹後灌臘經(西晉竺法護譯)、佛滅度後棺歛葬送經(譯者佚名)、迦葉赴佛般涅槃經(東晉竺曇無蘭譯)、佛入涅槃密跡金剛力士哀戀經(譯者佚名)、當來變經(西晉竺法護譯)、法滅盡經(譯者佚名)等九部各一卷,總編收二十三部一二七卷。〔大藏經綱目指要錄卷三、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三、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二十一〕 p4154


遺教

指佛、祖師等遺留予後世之教法;或特指佛臨終時所說之教法。又作遺法、遺誡、遺訓、遺告、遺化。佛教為釋迦佛所說而遺留後世之教法,故佛教可謂釋迦之遺教。又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是佛臨入滅時為後世所說之最後教法,故特稱該經為佛遺教經。臨終時以偈頌形式所述訓誡或感懷,稱為遺偈。〔阿難七夢經、大智度論卷五、大日經疏卷八、緇門警訓卷二、禪苑清規卷八〕 p6320


遺教經

全一卷。後秦鳩摩羅什譯。又稱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遺經、佛臨涅槃略誡經、略說教誡經、佛遺教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內容敘述釋尊在拘尸那羅之沙羅雙樹間入涅槃前最後垂教之事蹟,謂佛入滅後,當以波羅提木叉(梵 prātimoksa,巴 pātimokkha,戒條、戒本)為本師,以制五根,離瞋恚、憍慢等,勉人不放逸,而精進道業。禪門尤重此經,與四十二章經、溈山警策合稱佛祖三經。〔出三藏記集卷二、卷十四、歷代三寶紀卷八、卷十一〕 p6320


攝心

謂心專注於一境,令不昏沈散亂。即於禪觀時,為使餘念不生,選擇閑靜處,數息調心,以防馳散,使心安住攝止於一境之中。禪宗對此之解說,據張說之大通禪師碑文舉出北宗神秀之說,以攝心為定慧之前方便;而南宗神會則反對看心看淨之坐禪,謂起心照外、攝心澄內皆障菩提,強調頓悟見性。〔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大智度論卷五十、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二、卷五、宗鏡錄卷三十七、神會和尚遺集(胡適)〕 p6845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心所名。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三毒之一。為有情之一種精神作用。又作恚、怒、瞋恚或瞋怒。《俱舍論》卷十六云(大正29‧88b)︰「於有情類憎恚名瞋。謂於他有情欲為傷害事,如是憎恚名瞋業道。」《成唯識論》卷六云(大正31‧31b)︰「云何為瞋﹖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謂瞋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不善性故。」由此可知,瞋係對違背己情之有情生起憎恚,而令身心熱惱,不得平安之精神作用。

瞋唯屬欲界所繫之煩惱,色界、無色界則無之。以其性非猛利,故列五鈍使之一。此外,亦為六根本煩惱之一、十隨眠之一、十惡之一、五蓋之一。俱舍宗以其為不定地法之一,唯識宗以其為煩惱位心所之一。《成唯識論》卷六說忿、恨、惱、嫉、害等煩惱,皆以瞋之部分為體。按,瞋為修道之最大障礙,故諸經論誡之甚多。如《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云(大正12‧1111b)︰「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大智度論》卷十四云(大正25‧167b)︰「當觀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又同卷偈云(大正25‧167a)︰「殺瞋心安隱,殺瞋心不悔;瞋為毒之根,瞋滅一切善;殺瞋諸佛讚,殺瞋則無憂。」《往生要集》卷中云(大正84‧63b)︰「能損大利莫過瞋,一念因緣悉焚滅俱胝廣劫所修善。」

◎附一︰〈無瞋〉(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無瞋(梵apratigha,藏khon-khro-ba-med-pa),心所名,為「瞋」之對稱。又稱不瞋或不瞋恚。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謂對現境不起恚怒、能對治瞋之精神作用。《品類足論》卷三云(大正26‧700a)︰「無瞋云何﹖謂有心所與心相應,能對治瞋,是名無瞋。」《順正理論》卷十一云(大正29‧391b)︰「於情非情無恚害意,哀愍種子,說名無瞋。」《成唯識論》卷六云(大正31‧30a)︰「云何無瞋﹖於苦苦具無恚為性,對治瞋恚作善為業。」

此謂於有情非情無恚害,能對治瞋煩惱,哀愍種子之心所,名為無瞋。因恆與諸善心相應,故說一切有部列之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識家則攝之於十一種善心所。又,無瞋為能生餘善法之根,故與無貪、無癡共稱三善根。

◎附二︰〈瞋心不受悔戒〉(摘譯自《望月佛教大辭典》)

「瞋心不受悔戒」係十重戒之第九戒。乃為防止瞋恚心起時不受他人悔謝而設之戒條。又作瞋不受悔戒、瞋不受謝戒、故瞋戒。《梵網經》卷下云(大正24‧1005a)︰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法藏於《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中說明

制定此戒之十意云(大正40‧631c)︰
「(一)惑中最重莫先此故,(二)亦成業道惡趣因故,(三)燒滅宿世諸善根故,(四) 能結大怨累劫難解故,(五)由此能害諸眾生故,(六)乃至能作無間罪故,(七)能障菩薩忍波羅蜜故,(八)害諸菩薩大悲心故,(九)令所化眾生皆捨離故,(十)具足成就百千障故。」

又,義寂於《菩薩戒本疏》卷上就結犯之輕重云(大正40‧668b)︰
「瞋不受悔有二,一者前人來觸彼還悔謝,而瞋不受彼謝,此唯犯輕垢。一云,亦重彼屈意來,而今瞋隔乖慈心故。二者菩薩觸彼,彼反悔謝,而怨結不受,正犯重也。」

此外,《菩薩地持經》卷五、《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優婆塞五戒威儀經》等,均謂此為四波羅夷之一;《菩薩善戒經》以此為八重法之一;《菩薩內戒經》則以之為四十七戒之一。

〔參考資料〕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卷二十八;《悲華經》卷六;《集異門足論》卷十二;《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七、卷三十四、卷四十四、卷四十八;《顯揚聖教論》卷一;《順正理論》卷四十、卷四十五、卷四十六;《阿毗達磨藏顯宗論》卷二十五;《俱舍論光記》卷十六、卷十九。


全文檢索完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