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請輸入要查詢的詞彙:


三不退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名數)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次不退失也。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三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轉也。此三不退配於菩薩之行位,依諸宗而異。據法相大乘,則依萬劫修因,入十住之位,雖識觀成就,無復退墮惡業流轉生死之位,謂之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識觀於利他之行不退失,謂之行不退。八地已去,得無功用智念念入真如海,謂之念不退(西方要決之十住毘婆沙論)。又天台一家,自別教之初住至第七住為位不退,此間斷見思之惑,而永超三界之生死也。自第八住至十迴向之終為行不退,此間破塵沙之惑,而不退失利他也。初地以上為念不退,斷無明之惑,而不失中道之正念也。如配之於圓教,則自初信至第七信為位不退,自第八信至第十信之終為行不退,初住已上為念不退。觀經妙宗鈔下曰:「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假。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之行。若破無明名念不退,則不失中道正念。」

(名數)見不退條。


[佛光大辭典]

修行佛道之過程中,以既得悟之功德而入於不退失之地位,稱為不退。三不退,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不退失。(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三)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轉。此三不退配以菩薩之行位,諸宗說法不一。法相宗以依萬劫修因入十住之位,成就唯識觀,無復退墮惡業流轉生死之位,稱為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唯識觀,於利他之行不退失,稱為行不退;八地以上,得無功用之智,念念入真如海,於定散中恆常自在,稱為念不退。天台宗則以別教之初住至第七住為位不退,於此間斷滅見思之惑而永超三界之生死;以第八住至十迴向之終為行不退,於此間破除塵沙之惑而不退失利他之心;以初地以上為念不退,此時既斷無明之惑,永不退失中道之正念。如配以圓教,則初信至第七信為位不退;第八信至第十信之終為行不退;初住以上為念不退。

另據吉藏之法華義疏卷一載,三不退之異說有四:(一)十住位中,第七住以上之菩薩不再退轉二乘地,稱位不退;十地之中,第七地菩薩所作之修行不再退轉,稱行不退;第八地以上之菩薩入無功用道,自然進道而不動念,稱念不退。(二)外凡六心稱為位退,七心以上稱位不退,餘二者如同前釋。(三)習種性,稱位不退;道種性,解行純熟,稱行不退;初地以上得無生忍,不復生心動念,稱念不退。(四)十信十住是信不退,十行是位不退,十迴向是行不退,十地是念不退。三不退若加上處不退,即為四不退。〔法華義疏卷二、維摩經略疏卷一、法華玄義卷四上、法華文句記卷二中〕(參閱「不退」984) p529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不退失;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三、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轉。


進行全文檢索>>

亦可另行搜索於 大藏經(CBETA) / Google / 異體字字典 /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 國語辭典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 四庫全書 / 國學大師 / 法鼓全集(聖嚴法師) / 廣欽老和尚網路專輯 / 雪公全集(李炳南老居士) / 印順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