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nirvāna,巴利語 nibbā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隸槃那、抳縛南、[目*匿]縛[口*男]。意譯作滅、寂滅、滅度、寂、無生。與擇滅、離繫、解脫等詞同義。或作般涅槃(般,為梵語 pari 之音譯,完全之義,意譯作圓寂)、大般涅槃(大,即殊勝之意。又作大圓寂)。原來指吹滅,或表吹滅之狀態;其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徵而列為法印之一,稱「涅槃寂靜」。佛教以外之教派雖亦有涅槃之說,然與佛教者迥異。佛教大乘、小乘對涅槃之解釋,異說紛紜。總約之,可大別如下:
(一)據部派佛教,涅槃即滅卻煩惱之狀態。其中復有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之分,前者是雖斷煩惱,然肉體(意即殘餘之依身,略稱「餘依」或「餘」)殘存之情形;後者是灰身滅智之狀態,即指一切歸於滅無之狀況。有部等主張涅槃乃一存在之實體,經量部等視涅槃為煩惱滅盡的狀態之假名,而其本身並無實體。
(二)中論等以實相為涅槃,實相又即為因緣所生法上之空性,故與生死世間無有區別。同時,南本涅槃經卷三指出涅槃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恆、安、清淨、不老、不死、無垢、快樂,稱為涅槃八味。若以此配以涅槃四德,常、恆為常,安、快樂為樂,不老、不死為我,清淨、無垢為淨。唯識宗稱涅槃有四種,即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與無住處涅槃四種。其中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略稱本來清淨涅槃、性淨涅槃,謂一切事物之本來相即是真如寂滅之理體,乃指真如。無住處涅槃,即依於智慧,遠離煩惱、所知二障,不滯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濟眾生,故在迷界中活動,又不滯於涅槃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槃教說即以此為特色。
此外,地論宗、攝論宗謂涅槃分為性淨涅槃與方便淨涅槃(藉修道去除煩惱而得之涅槃)二種。天台宗則分為性淨涅槃、圓淨涅槃(相當於地論宗等之方便淨涅槃)與方便淨涅槃(佛以救渡眾生故,示現假身,緣盡而入涅槃。又作應化涅槃)等三涅槃。
(三)小乘之聲聞、緣覺入無餘涅槃,再迴心轉向大乘之教,稱為無餘還生。同時,涅槃乃超離一切差別相狀者(有為之相),故又稱離相。淨土宗稱彌陀淨土為涅槃之城,亦稱無為涅槃界。
(四)出現此世為人的佛(特指釋尊),其肉體之死,稱涅槃、般涅槃、大般涅槃。入涅槃又稱入滅、薪盡火滅(薪喻佛身或機緣,火喻智慧或佛身)。涅槃原意指釋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無餘依涅槃之意。刻繪釋尊入滅姿態之畫像或雕像,稱為涅槃像。舉行追慕釋尊之法會,稱涅槃會、涅槃忌、常樂會等。後世稱僧侶之死為圓寂、歸寂、示寂、入寂等。〔雜阿含經卷十八、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三、金光明最勝王經第一如來壽量品、大毘婆沙論卷二十八、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俱舍論卷六〕 p4149
乃對念佛而論自力定、散諸行之謂。雜善,指念佛以外之自力善根,如持戒、造像、造塔等善行。隨緣雜善即指順應機緣,而修諸善雜行;此隨緣雜善之行,難生極樂無為之實報土。善導之法事讚謂(大四七‧四三三中):「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p6356
即薄少的善根。又作少善。語出《佛說阿彌陀經》。善導系的淨土宗徒認為這是指稱名念佛之外的各種善行,由於這些善行並非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故稱少善根。與此相對,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便得往生極樂國土,故稱多善根。《阿彌陀經》云(大正12‧347b)︰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中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關於這一段經義,善導的《法事讚》卷下解釋說(大正47‧433b)︰「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宋代元照在其《阿彌陀經義疏》,更明確的指出(大正37‧361c)︰
「如來欲明持名功勝,先貶餘善為少善根。所謂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禮誦、坐禪、懺念、苦行,一切福業若無正信、迴向、願求,皆為少善,非往生因。若依此經執持名號,決定往生;即知稱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
從上述解釋中,可以看出淨土宗極端重視持名念佛法門的特色。
至於非淨土宗人解釋此段經文,則與此說相異。元曉《阿彌陀經疏》以菩提心為往生正因,執持名號為助因;所謂「正因中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者,顯示大菩提心攝多善根以為因緣,乃得生故。」「第二明助因者,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則元曉以為往生極樂國的正因是以大菩提心攝多善根,執持名號只是助因。這與善導系的淨土宗人指執持名號為往生正因,有著根本的差異。
〔參考資料〕 智顗《阿彌陀經義記》;慧淨《阿彌陀經義述》;窺基《阿彌陀經疏》;《阿彌陀經通贊疏》卷中;智圓《阿彌陀經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