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般涅槃(antarāparinibbāyī)(巴),即於欲界死,而於色界生之「中間得涅槃者」,不還之聖者。於欲界死而往生色界,於其中有之位證阿羅漢果而得般涅槃者。
不還果之聖者,死於欲界而生色界時,於中有之位,證阿羅漢果,而得般涅槃。生般涅槃:既生於色界,未久即能起聖道,斷除上地(無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無行般涅槃:生於色界,但未能加功用行,任運經久方才除上地之惑而入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生於色界,經長時之加行勤修而入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生於色界之初禪,由此漸次上生至色究竟天或有頂天而入涅槃。「流」字之下,宋本有「般涅槃」三字。「尼」字之下,元、明二本均有「般涅槃」三字。
南傳作「進入被有行折伏後妨礙狀態」(sasaṅkhāraniggayhavāritagat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進入被經由努力[障礙]壓制之控制」(has arrived at control by suppressing [the hindrances] through exertion)」,「有行」(sasaṅkhāra)不易理解,菩提比丘長老1999年增支部選譯本英譯為「污穢」(the defilement)也不易理解(不具體),2012年增支部全譯本改譯為「努力」(exertion),這樣就與「有行般涅槃者」(sasaṅkhāraparinibbāyī)的「有行」譯法一致:「以努力而達成涅槃者」(an attainer of Nibbāna with exertion)。
瑜伽二十六卷一頁云:補特伽羅品類差別,有二十八種。云何二十八?謂鈍根者、利根者、貪增上者、瞋增上者、癡增上者、慢增上者、尋思增上者、得平等者、薄塵性者、行向者、住果者、隨信行者、隨法行者、信勝解者、見至者、身證者、極七返有者、家家者、一間者、中般涅槃者、生般涅槃者、無行般涅槃者、有行般涅槃者、上流者、時解脫者、不動法者、慧解脫者、俱分解脫者。
集異門論十四卷五頁云:五不還者:云何為五?一者、中般涅槃補特伽羅。二者、生般涅槃補特伽羅。三者、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四者、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五者、上流補特伽羅。如彼卷五頁至九頁廣釋。
瑜伽二十六卷十二頁云:云何由生差別建立補特伽羅?謂極七返有,家家,一間,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及以上流補特伽羅。如是名為由生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集論七卷八頁云:云何果差別?此有二十七種。謂信勝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分解脫,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極七返有,家家,一間,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退法阿羅漢,思法阿羅漢,護法阿羅漢,住不動阿羅漢,堪達阿羅漢,不動法阿羅漢,補特伽羅差別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