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顛倒

梵語 viparīta,或 viparyāsa。略作倒。謂違背常道、正理,如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等反於本真事理之妄見。對於顛倒妄見之分類,諸經論所說有異。(一)二顛倒,即:(1)眾生顛倒,眾生不知真理,為煩惱所迷惑。(2)世界顛倒,眾生迷失真性,住妄境界起諸倒見。所說出自首楞嚴經卷七、大明三藏法數卷八等。

(二)三顛倒,又作三倒,即:(1)想顛倒,對於對象錯誤之想法。(2)見顛倒,錯誤之見解。(3)心顛倒,具有上述二種顛倒之心之自體即虛妄。所說出自陰持入經卷上、大集法門經卷下、大品般若經卷十一、七處三觀經等。

(三)四顛倒,又作四倒,即:(1)有為之四顛倒,凡夫不知此世(迷界)之真實相,而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不淨為淨,以無我為我。(2)無為之四顛倒,聲聞、緣覺雖對有為之四顛倒具有正見,然卻誤以為悟境是滅盡之世界,故不知悟界(涅槃)乃常、樂、我、淨者。以上八種妄見合稱八顛倒,或八倒。所說出自南本涅槃經卷二、卷七、大毘婆沙論卷一○四、大智度論卷三十一、大乘義章卷五末等。

(四)七顛倒,指想倒、見倒、心倒、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淨淨倒、於無我我倒等七者。乃上記三顛倒與四顛倒之合稱。所說出自瑜伽師地論卷八、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三等。

此外,圓測於仁王經疏卷下列舉常、樂、我、淨等四顛倒,及貪、瞋、癡、過去因、未來果、現在因果等六顛倒,合為十顛倒。並主張以「四念處觀」滅除四顛倒,以三善根觀滅除貪等三毒,而以三世觀滅除過、現、未三世之執著。又大集法門經卷上謂,有為之四顛倒,復個別具有想、心、見等三顛倒,總為十二顛倒。〔六十華嚴經卷十、法華經卷六、無量壽經卷下、俱舍論卷十九、往生論註卷上、慧琳音義卷十五〕 p6731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