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雲巖寺

(一)位於江蘇吳縣西北虎邱山(又稱武邱山、武丘山、虎丘山)。號稱十剎之第九。又稱虎阜寺、虎邱寺、武邱寺、報恩寺、東山寺等。始創於東晉咸和二年(327),司王珣及其弟王珉捨私宅建精舍,竺法汰之高徒道一為其開山(或謂佛日契嵩為開山)。其同門竺道生,因倡言闡提成佛之義,為眾所擯,乃至該寺。據傳道生聚石講闡提成佛之義,石皆點頭。其後,劉宋曇諦、岌法師、梁代僧若、隋代智聚等皆先後居此講經。智琰、法恭、僧瑗等人亦曾居此。至北宋,楊岐派之紹隆移住此寺建法幢,寺遂盛極繁榮。明代宣德年中(1426~1435),遭大火焚毀。正統年間(1436~1449),巡撫周忱之重建。寺在虎邱山左側,前有劍池,並有顏真卿之「虎丘劍池」四字石刻,至今猶存。池中尚留有二段石,相傳即是點頭石。池畔有二層臺形之巨岩,上有唐代李陽冰所書之「生公講台」四個篆字,刻於岩上,傳為道生講經之遺蹟。

山門位於虎邱山腳下,始建於唐代,重建於元代至元四年(1338)。此門為歇山式,樑略彎曲,似半月形,故稱月樑。其內部樑架與一般不同,柱頂比柱身略小,並做成圓捲形狀。大樑中柱兩側各安二根月樑,看似斷樑,故有斷樑殿之稱,又稱雙樑殿。寺中有塔,俗稱虎丘塔,始建於後周顯德年間(954~959),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平面八角形,七層,磚建,仿樓閣式。自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至清代咸豐十年(1860),曾七次遭火焚毀,頂部及各層檐均毀,塔頂鐵剎已不存,今僅存磚砌部分。〔法華經玄義卷十上、梁高僧傳卷五、續高僧傳卷十、佛祖統記卷三十六、大明高僧傳卷五、虎邱山志〕

(二)位於四川江油竇圌山麓。始建於唐代,明代末年毀於兵火,清代雍正三年(1725)重修。殿宇有五重,建築雄偉,地勢開闊。大殿西側存有宋代木造轉輪經藏(又作飛天藏、星辰庫),高十點三公尺,直徑七點五公尺,外形如木塔,可自由轉動,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為天宮樓閣,設計宏麗精巧;中層為藏身,四周壁板飾有大小木雕人像二百餘,姿態各異;下層為藏座。整個轉輪工藝精美,為珍貴之古代木雕。

(三)位於湖南長沙攸縣東南方之雲巖(靈巖)。唐代藥山惟儼之法嗣曇晟(782~841)為開山。洞山良价曾於此參曇晟座下,並得其心印。〔大清一統志卷二七六〕 p5350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