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阿特曼

梵語 ātman。印度哲學術語,乃特指奧義書(梵 Upanisad)和吠檀多派(梵 Vedānta)哲學,用以表示「自我」、「神我」之術語。此乃由動詞「呼吸」(梵 van)轉成之語,因認為呼吸乃是生命之根源,故進而以 ātman 為統攝個人之中心。此「自我」被認為是凡人皆備,而與宇宙原理之梵(梵 Brahman)同一性質,因此有「梵我一如」之思想產生。這種思想除了婆羅門教外,對於自由思想家亦有鉅大之影響。在僧佉耶派中,此自我乃為一純粹之精神原理,名為補盧沙(梵 purusa),有別於自然而成立二元論。

在佛教之中,計對「自我」,而主張「無我」(梵 anātman,巴 anattā)。此無我論,乃基於諸法緣起無常的道理。一切事物並非有固定之實體存在而永遠不變,可以說一切之存在皆屬因緣生因緣滅(相依相關之關係),因此稱為無我。蓋眾生執我、我所,迷惑於真理,而輪迴生死;故釋尊闡揚無我,欲令眾生了悟無我,可以解惑、破執、除障而得解脫。菩薩證得無我,能以三輪體空行六度萬行,而自在無礙。 p3656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