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聲論

指計執「聲為常住」之主張。又稱聲常住論、聲論師。為印度哲學之一派系,主張觀念之恆常性,而計執聲之常住;謂聲音為宇宙「實在」(reality)之存在,而吾人之語言,係由宇宙實在之聲音而發顯者,並非人為性之符號。

此說本起源於梵書時代之祈禱,即祈禱有力量左右(支配)神之作用,因而構成祈禱之語言,有無限絕對之神祕力量。蓋於印度之吠陀思想中,即主張吠陀乃先天常住,為一絕對真實者,故詮表吠陀之聲亦為唯一之常住不變者,為諸法認識之規準,能決定所說之是非。此說自古即流行於婆羅門之間,特為波爾尼(梵 Pānini)以後文典派之重要依據,及至彌曼蹉派(梵 Mīmājsā)、吠檀多派(梵 Vedānta)等諸學派興起,立聲常住論,而衍生出聲顯論、聲生論兩派,主張一切聲皆為常住不變。其中,聲生論(梵 Janma-vāda,即聲之生起論)主張並無本來實有之聲性,待音響(梵 nāda)等緣而發生,生起之聲稱為聲音;既發生之後,即成為常住。聲顯論(梵 Abhivyakti-vāda,即聲之顯論)則認為聲之性本來實有常住,待音響等緣而顯現;即謂聲為常住,聲音則為無常。依因明家、唯識家之說,此兩派由計體多、計體一、計全分常(內外聲皆常)、計一分常(內聲常,外聲無常),而各有四派,總計聲論有八派之別。

聲顯論為彌曼蹉派所說,攝於外道十六宗之第二「從緣顯了宗」。有關聲生論,或謂為彌曼蹉之一說,或為派名不詳之某一學派所立,或謂勝論派所說等,並無定論。以上兩派曾與勝論派、數論派、正理派及佛教等之聲無常論相抗爭,尤與勝論派之論爭最為著稱。佛教中如無著、世親、陳那、護法等諸大論師皆曾駁破其說。如因明家駁聲生論,即以「所作性之因」而論破之;駁聲顯論,則以「勤勇無間所發性之因」而論破之。

彌曼蹉派、勝論派等所說之聲,具有多義。聲生論謂聲有響音、聲性、能詮三類,響音為無常,後二者為常;聲顯論認為聲僅有能詮之義,計其為常住;勝論派則謂聲僅為響音之義,主張其無常。由於對聲之常、無常,論點互異,因而爭論不已。降至後世,真言家倡導「聲字實相義」,可能即受聲常住論之影響。

關於常住之聲,其本性為何,於彌曼蹉經中未見說明。五世紀頃,吠檀多學者烏帕巴耳夏(梵 Upavarsa)認為字音(梵 varna)及聲之本性,此種說法為彌曼蹉派學者薩跋羅斯馬米(梵 Śabarasvāmin)與後來之吠檀多學派所接受。又彌曼蹉學派主張聲及其所表示之意義,二者之結合關係(梵 śabda-artha-sambandha)為本性,而非為權巧之習慣性。又各個字音既為語之本體,則此字音何以能表示意義,對於此一問題,彌曼蹉派並無充分之考證。直至槃達闍里大疏(梵 Patañjali Mahābhāsya)以來,被文典派視為教條之史波達說(梵 sphota),始觸及此一問題。所謂史波達,係由音聲而開顯(梵 sphutyate),同時亦開顯(梵 sphutati)意義之超感覺之原理,由此原理而言,音聲乃意義之媒介;槃達闍里即以史波達為聲之本質。六、七世紀頃,文典家伐[木*致]呵利(梵 Bhartrhari)採取吠檀多思想,認為史波達係潛藏在現象內之超越的實在,亦即視史波達與梵同一。

此外,有關聲所表示之意義,亦為聲論者重要之課題。或謂其表示個物,或謂其表示「類」,或採兩者折衷之說;彌曼蹉經則反對聲係表示個物,主張聲表示「類」之意。

如上所述,聲論乃思辨聲之本質、聲表示之意義等之「語言哲學」,異於佛教所說聲為外六處之一、聲音為聽覺之對象者。而由陳那所創唱,法稱、寶稱等所展開之「離(梵 apoha)說」,係以聲論者之思辨為背景而成立,是故成為聲論者與佛教徒間之一大論爭。聲論者主張聲與其所表示之意義,兩者間有肯定之關係,離說則持相反看法。以「牛」之聲為例,此聲非指個別之牛而言,乃表示牛之一類 ,然而離說並不直接、肯定的表示此意,而係否定非牛者(馬等),自馬等分離後,始得其所表示者。〔成唯識論卷一、方便心論、瑜伽師地論卷六、顯揚聖教論卷九、因明入正理論、因明正理門論、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末、卷中末、Pramānasamuccaya; Pramānavārttika; Tattvasajgraha; Apohasiddhi; Sarvadarśanasajgraha; Radhakrishnan: Indian Philosophy, vol. 2、印度中世精神史上(金倉圓照)、哲学的思索の印度的展開(中村元)〕 p6500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