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白法

(一)指清淨之善法。與「黑法(邪惡雜染之法)」相對。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五(大一三‧三六三上):「於我滅後五百年中,諸比丘等猶於我法解脫堅固。(中略)次五百年,於我法中鬥諍言頌,白法隱沒,損減堅固。」又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三一‧八四七下):「愚不信白法,邪見及憍慢,過去謗法障,執著不了義,著供養恭敬,唯見於邪法。」此係以佛所說之正法為白法,外道所說之法為黑法。故若至末世之際,佛之一切教法皆滅盡之時,則稱為「白法隱滯」。又若就「業」而言,一切法可分為黑法、白法、非黑白法。據梁譯攝大乘論卷十一、卷十三載,煩惱之不善法為黑法,有漏(漏,即煩惱之異稱)之善法為白法,無漏之善法則為非黑白法,亦即絲毫不雜染任何黑法或白法之第一義諦。

又「二種白法」指慚與愧。謂此二者能使諸行光潔,救度眾生,故稱白法。據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四十四載:(一)慚白法,謂內自羞慚,不敢作惡。(二)愧白法,謂內自惶愧,發露罪瑕,更不敢作。故謂佛道之修行者應修持白法而捨棄黑法,即應修習善法,止息惡行。

此外,「四種白法」指欲白法、行白法、滿足功德白法、證白法。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卷一謂,修菩薩行者,當習一切白淨善法,遠離四趣(修羅、餓鬼、畜生、地獄等趣)之黑法。故修菩薩行者應修習:(一)欲白法,聞佛正教,心生樂欲而不暫捨。(二)行白法,勤行六度之行,唯在利益世間一切眾生而不求自身果報。(三)滿足功德白法,精進勇猛,遍修眾行,令諸功德圓滿具足。(四)證白法,淨行已成,功德已圓,得證悟佛果。〔北本涅槃經卷十九、品類足論卷六、俱舍論卷十六〕(參閱「黑法」5383)

(二)指表白之作法。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三(大四○‧二五上):「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業。」 p2088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