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律宗

依五部律中之四分律以弘通戒律之大乘宗派。為我國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其宗旨係奉持四分律之淨戒,而以一乘圓頓之妙理為旨歸。

佛陀入滅後,弟子優婆離尊者結集律法,分八十次誦出,是即八十誦律,其後將之傳於五大尊者。其中,優婆多復有五弟子,各就其根性於八十誦律中採集相近者各成一部,此即五部律。五部律中之曇無德部以隨說隨止而為一分,前後四度說竟,故稱四分律。一般所說之律宗,即指弘傳四分律之四分律宗,以曇無德為開祖,由唐代道宣(596~667)集其大成。除四分律外,傳入我國者尚有薩婆多部之十誦律、大眾部之摩訶僧祇律、彌沙塞部之五分律,迦葉遺部則僅傳戒本,廣律則始終未譯就。蓋佛教傳入我國後,初譯皆小乘經典,至鳩摩羅什始漸出大乘經論,並於姚秦弘始六年(404)與弗若多羅三藏共譯薩婆多部之十誦律,事半未就;得曇摩流支及卑摩羅叉續成之,共六十一卷,為我國有廣律之始。弘始十二年(410),佛陀耶舍、竺佛念等又將曇無德部之四分律分五次譯出,共六十卷。至東晉安帝義熙十四年(418),由佛陀跋陀羅與法顯共譯摩訶僧祇律,得四十卷。劉宋景平元年(423),罽賓佛陀什和智勝共譯彌沙塞部之五分律,亦成三十卷。由之,五部律中,於劉宋前傳來我國者即有三部。當時諸律雖均在我國弘揚,然光大而昌行於後代者,則唯四分律。

魏文帝黃初三年(222),曇摩迦羅(梵 Dharmakāla)至洛陽,以我國僧眾僅剃除鬚髮、身著縵衣,而無律法之行持,乃誓弘律法,至魏少帝嘉平二年(250),方譯出僧祇戒本一卷,敦請十位梵僧立羯磨法,首開以十大僧傳戒本之先例,此即我國傳授戒法之始。元魏孝文帝(471~499)時,有法聰者,原習僧祇律,其後精研四分律,並極力弘揚,然僅限於口授,而未有文字著作等之流傳。至道覆律師方才造疏釋文,唯亦不過以問答方式以資抉擇而已。慧光律師以後始有章疏,而開啟四分律藏疏釋之風。其時,以慧光略疏四卷、智首大疏二十卷、法礪中疏十卷,號稱三要疏,三要疏為時人所習用,因之四分律宗之歷祖相承亦於焉產生,計有九祖:(一)法正尊者,即四分律主。(二)法時尊者,為我國四分律宗之初祖。(三)法聰尊者,為四分律第二祖。(四)道覆律師,作疏問答立義。(五)慧光律師,作四分章疏。(六)道雲律師。(七)道照律師。(八)智首律師,作廣疏二十卷。(九)道宣律師,作四分律行事鈔。

自第六祖道雲起,開始分出流派,其門下有洪遵、道洪。洪遵傳洪淵,洪淵傳法礪(569~635)。法礪居於相州,著四分律疏十卷,其系統稱「相部宗」。法礪再傳道成,道成傳滿意與懷素。滿意居西塔,弘揚法礪之「相部律」;懷素居東塔,弘揚「東塔律」。又第七祖道照傳智首,智首傳道宣,道宣久居終南山,而蔚成南山律宗。道宣雖為第九祖,然後來律宗興盛流衍,道宣遂被尊為南山律宗第一祖。道宣精通戒儀,博通法華、涅槃、楞伽、勝鬘等諸經之旨,著述極多,而以行事鈔、戒疏、業疏、拾毘尼義鈔、比丘尼鈔等,被後世尊為南山律宗五大部,四分律亦由之而大成,而與相部律、東塔律成鼎足之勢。又與道宣同門之道世著有「四分毘尼討要」一書,奉持其學說之人,稱為「要家」;對此,奉持道宣四分律行事鈔之人,則稱為「鈔家」。

懷素曾撰四分律開宗記,以破法礪之十六大義。法礪所著之四分律疏稱為「舊疏」,對此,懷素之開宗記則稱為「新疏」。滿意之門人定賓亦作破迷執記一卷,以反駁懷素之說。滿意又授法大亮,大亮傳曇一。曇一宣講四分律凡三十五,兼弘相部律及南山律,復於道宣之行事鈔,撰作發正記,以闡揚其義理,使南山律宗大顯於後世,荊溪湛然、清涼澄觀皆曾從其門習律。我國初傳律法,係四律雜弘,無一中心準則,至道宣繼承智首之系統,專弘四分律,樹立佛徒之生活規範,四分律乃成我國律法之中心。而道宣所著之行事鈔,後人為之作註解者竟達一百餘家之多。

於唐代時,律宗三家論諍不絕,其教義根本相異處在「戒體」。戒體者,受戒法時受者所發得,而領納於心中之法體。四分律宗本依成實論,故以戒體為非色非心之不相應行法,法礪之相部宗依此說,提倡「非色非心法戒體論」;懷素之東塔宗以戒體為無表色,依俱舍論等而提倡「色法戒體論」;道宣之南山宗係依準成實論而立,故亦提倡「非色非心法戒體論」,唯道宣以唯識宗義解釋四分,主張四分律本位雖係小乘,然與薩婆多律等不同,分通大乘,前二宗則皆主張四分律唯是小乘。相部、東塔二宗於唐後即日漸衰微,此後,所謂律宗實即指南山律宗。

道宣弟子甚多,有周、大慈、文綱、名恪、秀、靈[山/(口/咢)]、融濟及新羅之智仁等數十百人。文綱有弘景、崇業、道岸等弟子。弘景門人有一行、鑑真,鑑真嘗習南山鈔於融濟,習智首疏於義威、智全,開元年間(713~741),日僧榮叡、普照等來華,請鑑真東渡,歷十一年始達日本,弘傳律法,被尊為日本律宗之祖。道宣門下眾多弟子中,以周律師(或謂秀律師)為南山律第二祖,其後相承之諸祖為道恆、省躬、惠正、法寶、元表、守言、元解、法榮、處恆、擇悟、允堪、擇其、元照、智交、准一、法政、法久、如蓮、行居、真照等。歷代諸祖皆致力造立章疏,廣為傳布。其中第十三祖台州允堪律師(1005~1061)曾就道宣之十部著作撰著會正記等之記解,世稱「十部記主」;第十五祖杭州元照律師(1048~1116)參究天台、淨土之學,作三大律部之記解,而成為一代律學名著,即資持記、行宗記、濟緣記等。

唐末五代,教難與兵火不斷,律宗與其他諸宗頓衰。至宋代,允堪與元照之記解先後流傳宇內,律宗復興。然允堪之「會正記」與元照之「資持記」均為道宣四分律行事鈔之記解,而兩書所作之解釋往往各異,遂使南山宗分裂成會正、資持二宗。元、明兩代,律宗之傳承雖未中斷,然以典籍散佚之故,復見衰頹之象。明末清初,金陵(南京)古心律師登五臺山,感得文殊於雲端授戒,返歸金陵靈谷寺後即開戒說法,重興律宗,其法嗣三昧律師寂光於金陵東南之寶華山開闢道場,主持戒席先後達百餘壇,是為寶華山第一代,弟子以香雪、見月為著。見月承嗣寶華山之法席,香雪至常州天寧寺,均大弘律宗。其後見月傳定菴、定菴傳松隱,松隱傳閔緣,閔緣傳珍輝,珍輝傳文海,文海傳理筠,相繼領導寶華山之一派。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文海奉詔入京(北京),住持大法源寺,旋即奉命開三壇大戒,時四方之乞戒者達一千八百餘人。至太平天國之亂起,寶華山首當其衝,破壞甚鉅,亂後重建,每年戒壇仍常開,然南山一脈曾一度失其三大部。至清末,由徐蔚如從日本請歸,重刊於天津刻經處,但錯誤特多,弘一大師乃發誓願,以畢生精力研究戒法,護持南山律宗,徧考中外律叢,校正三大部及其他律藏,使南山律又大放厥光。

於韓國,研習律學、奉持律法之風氣亦甚早,唐貞觀十一年(637)慈藏來華,止於終南山雲際寺,數年後歸國,即於通度寺興築戒壇,大建律法。另據唐代法寶律師之批文所載,道宣曾撰拾毘尼義鈔一文,其稿初成,即為一新羅僧所竊,凡有二百餘年中土不見此文,直至會昌五年(845)始自新羅國得之。又於李穡所撰通度寺釋迦如來舍利記一文中有「南山宗通度寺」之語。此外,於道宣眾多門人中,智仁即為新羅國人。據上述記載,足見律宗於唐代即已傳入朝鮮,然至高麗太祖十八年(935)始於開城興建開國寺,以為南山宗之本寺。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高麗文宗之王子義天來華,從元照習律,歸國後數度開講行事鈔。至高麗朝末年,律宗之流傳皆為單獨一宗之行,至朝鮮太宗七年(1407),南山與總持(真言)二宗合稱為總南宗,世宗六年(1424)時又廢諸宗之別,僅餘禪教二宗,而將總南宗攝於禪宗,其後律學乃漸次衰微。憲宗在位年間(1835~1849),律僧大隱朗旿被世人譽為「道宣再來」,與弟子草衣共為朝鮮最後之律學名師。

日本之律宗,主要傳自我國南山宗之鑑真和尚(688~763)。鑑真於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至日本弘法,在東大寺創設戒壇院,傳授戒法。自唐招提寺設戒律研究道場以來,日本律宗即漸興起;關東藥師寺、筑紫觀音寺等,亦相繼設置戒壇,日本之僧尼多在以上三寺受具足戒。然未幾,律宗之流傳,由突然勃興之勢,頓轉衰微,乃至徒有其名。其後,律宗興盛之階段為:(一)鎌倉時代,俊艿依北京(今之京都)律,覺盛、叡尊等依南都(今之奈良)律,致力於復興律宗之活動。(二)江戶時代,有真言律宗、天台安樂律、淨土律等宗之弘揚,使戒律再興。(三)明治時代,因受西化運動之影響,而有廢佛毀釋之舉,雲照等乃力倡復興戒律。時至今日,有以唐招提寺為本山之律宗,及以西大寺為本山之律宗等派別。

律宗所依用之經典,不若其他各宗之採用經藏或論藏,而以戒律典籍為主要依據,如四分律、梵網經等,此外亦依準南山律師撰錄所載之大小經律論,如法華經、瑜伽師地論、成實論等,以為立教之大旨。其旨歸所趨,乃在於「一乘圓頓」,而致力闡揚「大小相融」、「三學相即」等圓極之妙理。

本宗之戒律理論可大別為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一)戒法,指佛陀所制之教法,即律藏之內容。(二)戒體,指由戒所得的防非止惡之體性,即受戒發誓時,受者內心所生防非止惡之力量。(四)戒行,指隨順戒體而如法發動身口意三業之行為。(五)戒相,指持戒之妙德表現於外而可為持戒軌範者。戒乃一切善法之大本,同時亦為了悟宇宙真理之妙行;戒行為真理之具體表現,行戒則為最確實無謬之修道方法。佛教各宗派雖皆有修持法門,然以律儀之繁文發展與各種教團之遞嬗,本為教徒所須共守之律則即演成一專門教儀知識,獨立成一專門宗派。四分律之弘揚本不始於道宣,而道宣於四分律之流布實有其功,除上文所述者,道宣復創立化制二教。化教者,即經論所詮之定慧二門,如四阿含等之一切大小權實之教,皆屬逗機益物之教法;制教者,即律教所詮之戒學法門,係如來為防止弟子之過患所設之教法。道宣復融通大小二乘,以大乘之義解釋小乘律典,成立佛陀教義之整體觀;此外又綜結諸戒為法、體、行、相等四科。

道宣之著作除五大部外,另有戒本羯磨註解及小部律章、諸文部帖等,皆為律學之重要典籍。其大綱不出止作二持,略表如左。

道宣之本意,即以止作二持別攝律學,而廣攝一切佛法。蓋止持者,指五篇七聚之止惡門,即僧尼二部之戒本;作持者,指持戒、說戒等之修善門,即二十犍度所揭示者。兩者總攝佛陀所說之一切諸戒。於止持門中,僧之二百五十戒與尼之三百四十八戒,並稱為二具足戒。二具足戒各含廣、中、略等三重之意義,就比丘戒而言,廣則無量,中則指三千威儀、六萬細行,略則指二百五十戒。就比丘尼戒而言,廣亦無量,中則指八萬威儀、十二萬細行,略則指三百四十八戒。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時,並得如是無量無邊等戒,故稱具足戒。其餘五戒、八戒、十戒、六法等亦一一攝於具足戒。要之,以漸誘機根為傳授戒儀之方便,故分為五種受戒之別,即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沙彌、沙彌尼受十戒,優婆塞、優婆夷受五戒,八戒則為在家眾所授之暫時出家戒。

又律宗之戒學概屬大乘之義,其種類可分通戒、別戒二類。通戒即攝律儀戒(斷諸惡)、攝善法戒(修諸善)、攝眾生戒(慈悲喜捨,利益一切眾生)等三聚淨戒;別戒為三千威儀乃至五百大戒等戒,別戒中每一戒,乃至一切諸行,均具足三聚淨戒。三聚淨戒攝盡萬行,總括眾德,定慧二學亦攝在其中而互相融即,此即律宗大乘一實圓頓之妙義。〔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之一、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三、律宗瓊鑑章卷六、傳律圖源解集卷上、釋氏稽古略卷三、百丈清規證義記卷七下南山律宗條、宋高僧傳卷十四至卷十六、佛祖統紀卷二十九、卷五十三、律苑僧寶傳卷四至卷十五、朝鮮佛教通史中編、下編、李朝佛教、我宗に於ける南山律宗(奧平法海,宗教界第七之十二)〕(參閱「四分律」1665、「」2896、「東塔宗」3306、「南山宗」3736、「相部宗」3908、「道宣」5636、「鑑真」6907) p3795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