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善說一切教派源流及教義晶鏡史

西藏名 Grub mthah thams cad kyi khuvs dav hdod tshul ston pa legs bśad śel gyi me lov。又作一切宗義綱要正說水晶鏡、一切宗義明鏡、宗教流派鏡史、土觀宗派源流。係藏文佛教史籍。由清代土觀卻吉尼瑪(藏 Thuhu bkvan blobzav chos kyi ñi ma, 1737~1802,意譯作善慧法日),於仁宗嘉慶六年(1801)撰成。內分十二章,簡介各派宗教,即:(一)印度外道、佛教諸派。(二)西藏前弘期佛教、後弘期佛教、密咒古派(藏 Gsav svags rñiv ma)。(三)迦當派(藏 Bkah gdams pa)。(四)迦爾居派(藏 Bkah brgyud pa)。(五)希解派(藏 Shi byed pa)。(六)薩迦派(藏 Sa skya pa)。(七)爵南派(藏 Jo nav pa)。(八)額爾德派(藏 Dge lugs pa)。(九)棒教(藏 Bon po)。(十)中國之儒教、道教。(十一)中國佛教諸派。(十二)蒙古、和闐以及傳說中仙巴拉(Shambhala)等地之佛教諸派。其中,西藏佛教部分,除記述各派之起源、歷史發展、教義綱要等外,並以作者所信仰之額爾德派觀點,對諸派作批判與比較,間或論及其他諸派之歷史發展、教義等與額爾德派之關係。

尼瑪鑑於賈揚歇巴多吉(藏 Hjam dbyavs bshad pahi rdo rje, 1648~1721)所撰之宗義講說(藏 Grub mthah rnam bśad)、十五世章嘉羅巴多吉(藏 Lcav kya rol pahi rdo rje, 1717~1786)撰之宗義講說(藏 Grub mthah rnam bshag)二書內容皆限於印度佛教系統,論述範圍較狹;又憂慮當時額爾德派在政治上之絕對優勢將導致此教派漸趨僵化,失去宗教自覺之能力,故作本書。今有藏文木刻本拉薩版、德格版等傳世。〔西藏佛教宗義研究(立川武藏)〕 p4894

 


佛光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