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連線宗教版    板主: fox
閱讀文章: 第 12/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發信人: " ̄◥◣●◢◤ ̄" <woooooooolf@anet.net.tw>, 看板: Buddhism
標  題: Re: 解脫之鑰在於知道門道,而不在於通透大道理
發信站: Read Free News (Wed Sep 27 13:09:33 2006)
轉信站: Lion!news.nsysu!Spring!news.nctu!newsfeed.news2me.com!newsfeed2.easynew

更正。

引述(大乘義章)不太正確,因為那是在教(觀)法,
並不是講 滅五蘊的次第。

所以我又找了另一個佐證:
淨空法師也說 "先除五蘊的色蘊,然後次第再除受、想、行、識"
  http://www.amtb.org.sg/sg/5/5_4/5_4_1/5_4_1_1/5_4_1_1_2.htm

淨空法師應該不是"外道"吧!




" ̄◥◣●◢◤ ̄" <woooooooolf@anet.net.tw> 撰寫於郵件新聞
:4519fd21$0$97271$892e7fe2@authen.yellow.readfreenews.net...
> "jt5354" <jt5354.bbs@bbs.csie.nctu.edu.tw> 撰寫於郵件新聞
> :4QIPL3$NnG@bbs.csie.nctu.edu.tw...
> > ※ 引述《woooooooolf@anet.net.tw ( ̄◥◣●◢◤ ̄)》之銘言:
> >
> >  援引愣嚴偽經當論點資料,又來一個穿道教服裝的和尚︿︿
>
> 我在"大乘義章"裡又找到證據。
> 但你大概又會說大乘經典都是偽經。
> 但至少我已找到2個地方提到:滅五陰是有先後次第的。
>
> 如果你持否認態度,請你找一個經論出處來支持你吧!
> 儘管如此,
> 天界的修證情況,應該已經清楚告訴你:確是有先後次第的。
> 否則,破色蘊的(無色界) 與 未破色蘊的(色界) 順序就會錯亂顛倒了。
>
> 大乘義章 (卷10)
> 次明五陰次第之義。諸論不同。毘曇法中。五陰同時。隨義以論。有二次第。一順二
> 逆。順次第者。先明色陰。次受次想次行後識。何故如是。論釋有三。一麤細次第。> 陰最麤。相狀顯著。故先明色。受細於色。麤餘心法。如人所患首足等痛。覺惱增
強。
> 故次明受。想細於受。麤餘心法。取相分明。故次明想。行細想受。麤於心識。作用> 顯。故次明行。識心最細。故在後說。二破患次第。如論中說。本際已來。男為女
色。
> 女為男色染著處故。先觀色陰。令人厭離。樂受貪故染著於色。故次觀受。想顛倒
故。
> 起樂受貪。故次觀想。以其貪愛煩惱行故。起顛倒想。故次觀行。以依心故。起煩惱
> 行。故後觀識。三觀入次第。如論中說。二種色觀。入佛法中。為甘露門。一不淨
觀。
> 二安般念故。先觀色。以觀色故。便知受妄。故次觀受。知受妄已。想不顛倒故。次> 想。想不倒故。煩惱不行。故次觀行。煩惱不行。心則堪忍。故次觀識。上來三種。> 順次第。逆次第者。翻前即是。如論中說。淨穢之生。以心為本。故先觀識。以觀識
> 故。煩惱微薄。故次觀行。煩惱薄故。便起法想。想於一切苦無常等。故次明想。起> 想故。貪受不生。故次觀受。貪受息故。能見色過。故次觀色此逆次第。毘曇如是。> 實法中。陰起前後不得一時。次第如何。先明色陰。次識次想次受後行。何故如是。> 識之起。必託六根。於中五識
>
>
閱讀文章: 第 12/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