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icine ◎ 醫療保健    板主: dave5
閱讀文章: 第 2285/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發信人: bluemilk.bbs@redbbs.cc.ntut.edu.tw (慢慢逼近了), 看板: medicine
標  題: 健康檢查 是啥咪婉糕?
發信站: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B (Sat Jun  3 13:07:31 2006)
轉信站: Lion!news.nsysu!ctu-gate!news.nctu!news.ntu!news.ntut!redbbs
Origin: redbbs.cc.ntut.edu.tw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阮綜合醫院

阮綜合醫院 家庭醫學科 陳金蘭醫師

有了「預防重於治療」的健檢基本概念,接下來就是要進一步了解要做那些健檢。健
檢項目因不同健檢而有差異,如勞工健檢,就是以職業為主,而一般以驗血、照X光
、驗尿就可以完全掌握身體狀況。事實上,健檢除了上述基本動作外,還要靠醫師透
過觀察,像是看看健檢者的身、鼻、口腔、皮膚等外觀,聽診如心臟聲音,觸摸頸等
等,來了解健檢者身體情形。

而一般健檢項目概可分類如下:

除了如身高、體重、血壓和眼睛等基本檢查外,還有血液、尿液、糞便、血糖、血脂
肪、肝功能、腎功能、尿酸、性病、甲狀腺功能、腫瘤、肝炎、心電圖、X光攝影、
消化道X光攝影、胃鏡、大腸鏡、超音波、骨質密度、電腦斷層掃瞄、核磁共振攝影
、正子斷層攝影等眾多項目。

從上面檢查項目可知人身疾病百百種,若每一項健檢都做,除了花了大把銀子,也要
花不少時間,有錢有閒者可以做,卻也未必要樣樣做,更何況非有錢有閒者,故就要
知道那些重點項目是必須做,另外,當有特殊症狀問題時,應由主治醫師診療,再由
醫師決定做那些檢查。

在健檢後,就會收到一份健康檢查報告,檢查結果通常是以數值來表示,醫學上所謂
正常值的意思是一般被認為健康的人的95%都會在這範圍之內的數值,還有5%的正
常健康的人的檢查結果會不在正常範圍內。

雖然不在正常值的範圍內,身體上也不會因這個檢查異常值而發生任何病變的話,這
是體質上的差別而已,對本身來說這就是個人的正常值。

檢查結果的判定會依檢驗結果的不同而有以下的基本分類。一是沒有異常,可保持目
前的生活習慣,定期作健康檢查;有一點點異常,不會影響目前的生活方式,只需針
對異常的項目做複檢;輕度異常,日常生活可維持目前模式,但必須做複檢觀察,例
如六個月、一年後再接受複檢;中、重度異常,宜儘快進行進一步檢查,以收早期發
現早期治療之功。

接到健檢報告時,應請教醫師,了解真正的意義,不要迷信數據,報告上正常或異常
,只表示身體當時狀況,並不表示永遠,治療前,也應先由專業醫師再詳細評估後再
決定需不需要治療。
 

--
※來源 : 台北科大計中紅樓資訊站 redbbs.cc.ntut.edu.tw
※FROM : 218.174.215.125
閱讀文章: 第 2285/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