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Xfile ◎ 佛教 X-FILE    板主: root
閱讀文章: 第 5068/864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作者: BlackJack (昂首自己的路) 看板: BudaXfile
標題: Re: 前世債前世還∼∼你信嗎???
時間: Thu Dec 11 23:18:13 2003


    分享一篇文章 :)

「我見過的靈界」補充資料


                                    史威登堡的啟示

                                                    摘自史威登堡「天堂與地獄」

  十八世紀最頂尖的科學家、最顯赫的思想家史威登堡,留下許多靈界體驗的記錄,現
由大英帝國博物館珍藏。

  其內容對身處極度崇尚科學時代的人們,具極大啟示:生命是無限的!生命的本質是
以心靈為主、物質為僕,故生命升沈的關鍵在心靈!所以心靈提升之路才是人類應該走上
的正途,這也是我們學佛者必備的基本認知。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宗喀巴大師(文殊菩薩化身)教證具足的修行歷程,全面呈現
真正離苦得樂、圓滿生命的完整理念,以及如何步步向上的正確次第;而史氏的經歷,以
其個人的品德修養與科學素養投入靈魂的探討,讓現代人更能確立生命無限之真實、心靈
反被物質奴役之錯謬。故本期刊載「史威登堡的啟示」一文,期使大家對走增上生道感覺
更篤定而踏實。

  佛法傳授完整普遍的正理,史氏則描述就他眼界所及個別事相的觀察。我們若不能掌
握根本內涵,區分總別層面的不同,必然認為事理二者之間處處矛盾扞格,不是質疑佛理
有誤,便是駁斥史氏荒誕,如此必定失去托事顯理的效用,這是讀時要多加思擇之處。


死亡後的三個階段


  在一七四三年的一段期間裡,史威登堡所經驗過的一些夢境和異像帶給他很深遠的影
響。一位五十五歲的單身科學家,又是歐洲最顯赫的思想家,他開始把他全部的創作精力
投入於探討靈魂的本質。在這個過程中,他曾經與上帝面對面的見過。之後,他從基督的
影像所得到的殊勝加持,戲劇性的改變了他的一生。史威登堡與基督會面之後,他的內心
世界有了很特異的轉換,使他得到一些奇特和超人的靈異功能。

  在史威登堡的異像中,他目擊到死亡和死亡後的生命。他說當人肉體死後,馬上接著
的是一段心靈自醒的時段。在這個時段,世間所帶的面具全被溶解了,呈現在眼前的只有
真實的自己。在此時,每個人用自己所相應的習氣,去塑造他自己的永生。有些人在恐懼
和貪心的驅使下,變得不可理喻。他們所陷入的狀態就是史威登堡所稱的「地獄」。地獄
是一個精神的領域,是與我們在世間任由貪欲的驅使而帶來的痛苦所相應的。在那裡並沒
有懲罰人的惡魔、獄卒之類,因為在地獄的狀態下,每個人都是用他們自己的惡念去傷害
他人的。

  死亡之後,也有些人會到史威登堡所稱的「天堂」去。那是一個快樂、覺醒及充滿對
創造有更廣大認知的一個領域。史威登堡所經驗的「天堂」是與行為相符合的,並非宗
教。因此,天堂的這個社團是綜合許多不同文化和宗教的人所組成的。史威登堡常常稱這
個為「神的教堂」。史威登堡說,到這個「神的教堂」來的人都是一些往昔用各人不同方
式的愛心而活著的人。這個「神的教堂」是宇宙性的。

  以下是從他一部有名的著作「天堂與地獄」裡所摘錄下很有趣的一小段文:



一個人真正的欲望至死方顯現


  人於死後仍擁有一個「主導欲」(ruling desire),這個欲望永不改變。每個人都有
相當多的欲望,但這些欲望都終歸於這個「主導欲」,而且合而為一。換言之,這個「最
高的欲望」由所有的欲望所組成。

  所有與這個「主導欲」相符的意圖之本質,皆稱之為「欲望」,因為它們都是人所追
求的。某些欲望屬於精神層面,某些欲望屬於物質層面,某些欲望彼此息息相關,某些欲
望彼此只是略微相近,某些欲望彼此相距遙遠,這之間有許多不同的從屬關係。

  綜合所有的欲望,構成一個整體。事實上,它們形成於一個內心。但是這個人完全不
能察知此事。然而,人可在他生中對此事有某種程度的認識,因為基於此理,思想與感情
得以延伸。假若「主導欲」是由神聖的欲望所組成,思想與感情的延伸達到天界
(heaven);反之,假若「主導欲」是由邪惡的欲望所組成,則思想與感情的延伸及於地
獄。


  1:在死後人只是他們的欲望或意圖。
    2:人將如他們的意圖或「主導欲」所希望的,直到永恆。(過了一生而且輾轉相續
下去)
    3:具有神聖的或精神層面欲望的人,進入天界;具有世俗的或物質層面欲望的人,
進入地獄。
  4:如果一個人的信仰不是源自神聖的欲望,這個信仰不能持久。
  5:經過行動的欲望,得以持久。因為這才是一個生命的表現。

  「在死後,一個人只是他的欲望或意圖。」

  這是我一次又一次觀察我的經驗而得到的。整個天界也因欲望中不同的善而分成不同
的團體。每一個升到天界的靈魂,成為天使,依他們各別的欲望,而進入不同的團體,一
旦他們進入所屬的團體,就如同回到自己的家,回到他們出生的地方。一個天使體認到此
點,並且與他們自己相同的天使,結為至友。

  當他們離開這裡前往他方時,會產生某種程度持續的抗拒力。這是受到他們渴望回到
「主導欲」與他們相同的人身邊的影響,此乃天界親密友誼形成之理。同理也適用於地
獄。地獄中的成員也基於與神聖相反的欲望,而形成友誼。

  我們可以從另一個事實證明「人死後,人就是他們的願望」。這個事實就是在人死
後,所有與他們的「主導欲」不同的本質,都被去除了。假若一個人是好人,所有與他的
「主導欲」不一致或不能苟同的事物都將清除乾淨。依此,人就安置在他們的欲望當中
了。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惡人身上(不同的是:正確的事情從惡人身上除去,錯誤的事情
從好人身上除去。),直到每一個個體變成他們自己的欲望方止。上述情形發生於一個靈
體進入第三狀態時,這個第三個狀態將在後面說明。當這個發生後,人將恆常面向精神層
面的欲望,無論他轉向何處,這個欲望都始終在他的眼前。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這個世界的人—他們也被自己的欲望引導,同時也因自己的欲望
被他人引導。當他們變成靈魂時,這個現象將更真實,因為到那個時候,他們無法表達任
何其他的欲望,或是偽造一個不屬於他們的欲望。

  在另一世中,一個人所有的交往也證明一個事實:人的靈魂就是他的「主導欲」。事
實上,當一個人的言語及行動與另一個人的欲望一致時,後者看起來是完整的,而且有一
個喜悅生動的臉。但當一個人的言語及行動與另一個人的欲望相違時,後者的臉開始變
化,變得模糊,最後消失不見。事實上,整個人消失的無影無蹤,好像從來就不曾出現。
我常為此驚訝不已,因為在我們的世界,沒有像這樣的事情發生過。但有人告訴過我,類
似的事情確實發生在人的靈魂上,當他不贊同另一人的時候,他會從後者的視線中消失。

  有時,我一直被允許看到單純的好人是如何的想要教導惡人真理及美德,而後者是如
何的逃離這些教導;當他們接觸到同類時,熱情、歡喜的攫取那些錯謬卻與他們相應的東
西。我也一直被允許看到好的靈魂互相談論真理,而在場的好人也熱切的聆聽,而現場的
惡人卻完全不注意,就像沒有聽到任何聲音。

  在靈魂的世界,道路是可見的。有些路可到天界,有些路可到地獄,某條路到某個團
體,某條路到另一個團體。好的靈魂只沿通往天界的路旅行,只朝著與他們自己的特殊欲
望相應的團體而去的路旅行,他們看不見其他的路。惡的靈魂只會順著通往地獄的路走,
只朝著與他們欲望有關的惡的團體而去,他們看不見通往其他方向的路,即使看見了,他
們也不願意去。

  既然欲望如上述的界定了每一個人的生命,每一個人一旦死後,進入靈魂的世界,馬
上會被檢查他的特質,並且與他們欲望相同的人聯絡。具有神聖欲望的人與在天界的人聯
絡;具有物質欲望的人與在地獄的人聯絡。

  同此,在第一、第二狀態完成後,這兩個類別即被分開。不再看見對方或不再認識對
方。所有的個體都變成他們自己的欲望,不僅心智上、精神上如此,形諸於外如面部、身
體及言語也是如此;因為所有的人都變成他們自己欲望的影像,連外在的事也是。

  具有物質欲望的人,完全不能生活在天界的氣氛中,因為天界的氣氛,是神聖的欲
望。但是他們可以生活在地獄的氣氛中,這個地獄的氣氛即是對不支持他們的人所生的殘
酷的欲望。由這些欲望而生的快樂,就是侮辱他人、敵對、仇恨及報復。當他們溶入這些
時,他們即是溶入他們自己的生命,這個生命完全不知基於善行而對他人行善的意義,而
不能行善,只是為了惡而努力。

  具有物質欲望的人也不能在天界呼吸。如果一個惡的靈魂到了天堂,他的每一口呼吸
都像在掙扎。但是具有神聖的欲望的人,都能在天界自由呼吸,自在的生活,並更深入天
界。


死後的第一個階段


  人死之後,在他還未抵達天堂或地獄之前,須要經過三個狀態。第一個狀態是對外在
的感覺(外感);第二是對內心的感覺(內感);第三是一個準備的狀態,人們在靈界要
經過這三個狀態。

  在第一種狀態來說,人臨終的一剎那是比較對外在方面的。每個精靈都有對外或對內
的感覺。一個精靈的外感是當他還在人體時他怎樣去調整他自己(臉上的表情、言語、態
度)跟世間和別人互動的關係。一個精靈的內感是對他的意樂和觀念,很少表現在臉上、
言語、或態度上。人們從嬰兒時期就已經很習慣表現於外面,他們的友善、親和、和誠
懇,而隱藏他們真正的意樂及想法。因此很習慣的,無論他們的內心是如何,他們在表面
上卻帶著一個道德和文明的生活的面具。

  由於這個慣性,人們對他們內心深處不但是極端的無知,而且也根本不去注意它。人
死後的第一個狀態就好像他們在世上的狀態一樣,因為在這一刻,他們還注重著外感事
宜,他們的臉、言語和靈都還是一樣的,也還是同樣的活在道德和文明的生活中。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並不覺得他們已經不活在這個世界上了,除非他們去觀察周圍所發
生的事或者甦醒後,聽天使指點,告訴他們,他們已經是精靈了。

  因此這個生命就相續到下一個階段,而死亡也只不過是一個交叉點。

  在另一個生命裡,當有人想起另一個人的時候,那個人的臉,或是跟他有關的事宜,
就會出現在想的人的腦海裡。在這裡,那個人會出現在眼前,好像他是被叫來,或是被招
來的一樣。

  這樣的事發生在精靈界,因為那邊是用念頭來溝通的,因為在那邊,距離的定義跟世
間是不同的。這就是為什麼當人一抵達另一個生命的時候,他的親朋好友馬上就會認出他
來,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會互相交談,並且會用他們在世間所熟悉的友誼方式來相交。他
們的朋友會教他們什麼是永生的狀態,然後會帶他們去不同的地方,見不同的同伴。有些
被帶到城市、花園、公園;大部分的人會被帶到很棒的地方,因為他們這時還是愛好外在
的感覺事物。然後,他們的思慮會逐漸的被引導進入他們活著的情境、死後靈魂的狀態、
天堂、和地獄,一直到他們排斥往昔自己對事情的無知,同時也排斥教會的無知。

  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很想知道他們會不會去天堂。大部分的人都相信他們會的,因為他
們在世間過的是道德、文明的生活。他們從未想過其實壞人和好人所過的日子,外表看起
來是一樣的:一樣的做善事,一樣的對別人好,一樣的去教堂、聽傳道、和祈禱。他們全
然不知道成功並不在外表的行為和禮拜,卻是在於由內心的因素而呈現出的外在行為。

  一千個人當中也許有一個人知道什麼是內心的因素,或是知道天堂和教堂其實是在一
個人的心中的。

  然後呢,所有從世間來的精靈,不是被帶入某個天堂的團體,就是某個地獄的團體;
但這都是依照他們內心的因素而定的。不過當這些精靈偏重於外感的時候,他們是看不到
內心的,因為外表把內心隱藏起來,尤其那些心中存有惡念的人,後來當他們進入第二個
狀態時,這些內心的因素會逐漸明顯起來,因為到這個時候,他們的內心會逐漸打開,外
表會逐漸的消滅。


死後的第二個階段


  人死後的第二個階段是「內心感受的境界」。因為此時人們已被引入更深一層內心感
受-意念、意向、思想-這類的層次。而那些屬於第一階段所涉及的外在感受,則進入了睡
眠狀態。

  於是,人們在這一階段時,是相當融入於個人所屬的現實生命之中。當發自內心深處
真摯的情感,可以任運自然的表露出來時,這才是一個真實生命的呈現。唯有此,才能算
是一個實實在在有生命體的人。

  在這一層次的人他們所想的全是源自於他們內心的意向,也就是說,他們的想法完全
來自於真實的情感和願望。此時,他們的想法與內心的意向是一體的。事實上,他們幾乎
是沒有所謂的想法,而純屬於意向,就連講話也完全是內心意向的表達。唯一不同的是,
他們是話中含有畏懼感,這是因為他們唯恐話太直接了當,以致於將他們內心意向所想的
事,毫無遮掩赤裸裸的現出來。這種畏懼感已成了他們意識中的一部分,這也是來自於他
們生活環境中自然形成的壓力。

  事實上,每一個人死後,絕對會被導引入這個狀態,因為這是一個真實心靈的境地。
人們在早一階段時,對內在心靈的感受,是以客人的方式來處理,這並不是一種適當的狀
態。

  一旦人們會去關切更深一層內心感受時,那麼他們才能處於較恰當的情況。很明顯,
過去他們在世間時,是怎麼樣的人,這裡則更顯出其原有的本質。在這層次的人,他們的
行為是完全相應與其內心所屬的意向。

  如果他們過去在世上內心存善念並作善事,那麼此時,他們會比過去來的更俱理性和
智慧。因為此時他們已可擺脫身體的繫縛,以及一些與身體相連的惡行中一起超脫出來。

  另一類,如果他們在世時,內心所想及外在的作為是邪惡的,那麼他們的惡行會比過
去他們在世上的所作所為來的更無情與張狂。同樣的,這全是因為他們內心和外在行為之
間的運作,已不再是經過控制和壓抑。而是一種自然的流露。當人們活在世上時,表面上
他們是合理的,那是因為,他們利用世間上的一些外在事物來捏造出一個表面上有理性的
人。所以,一旦外在的一切被拿走時,他們內心中原有的忿怒就表露無遺了。

  對於那些人,他們的善行完全是發自內心良知策動的人(這些人不但親身體驗過非凡
的境界,同時也摯愛這真誠純潔的感受。更特別的是,他們已將此實際的經驗,運用在他
們的生活中),對這些人而言,當他們被導入深層的心靈世界時,就好比人在迷糊的睡夢
中被喚醒,又好比是在黑暗中被導向光明一般。

  他們的想法是來自於天堂中光明的導引,所以他們較具深層的智慧。他們的行為是純
善的,故而他們的關愛之情來的更真切。天堂裡聖潔莊嚴的內涵流入了他們的思想和情感
之中,這些屬於深一層的加持和心靈的喜悅,是他們在過去的生命中,所無法能感受到
的。這個時候,他們不但能與天使溝通,同時也開始認可了上帝,並且以整個生命來信仰
上帝,就誠如我們所說的,由於他們的生命是整個投注在內在心靈的感受中,所以他們對
上帝的信受與禮敬,就來的更率性與真誠。然而對上帝,他們必需要從外在表面膚淺的信
仰完全的跳脫出來,才可進入內心真誠的信仰。這個時候,才能算是真正信奉上帝的開
始。

  沒有人會掉進地獄的,除非是他們作了與內心惡念相應的惡行。因為在這一層次的
人,他們的心和行為是一致而非分離的。他們絕不是內心想的是一回事,而行之於外的又
是一回事。那些表露惡行的人,是來自內心惡念的驅使,而去造作了的錯誤的罪行。無論
是他們心裡想的,或是口裡說的,絕對是相呼應於其內心的喜好與慾求。這一層次的人,
是完完全全的融入於內在心靈的感受中,所以行之於外的是內心中直接真實的呈現。

  在這一層次的「團體」裡,心和靈是結合一體的,所有的靈魂將會再投入於與他們過
去在世間時心靈的所屬的團體之中。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有其所特屬的天堂或地獄的團
體。惡人將墮入地獄,善人將投生天堂。有一個靈將一步步的導引著進入天堂或地獄之
門。

  當他們的內心是邪惡的,那麼他們將會被惡念所驅使,而去尋求相類似伙伴的團體。
一旦他們完全進入了這個團體,那麼他們會被他們同類的惡友,在相互殘害的惡行中,被
推進了地獄的境地。

  死後的第二階段是善、惡靈境的分界點。在第一階段中,所有死後的人是聚集一堂
的。這個理由是此地的人就如同在世間上所有的人,所關切是外在的感受。所以惡人與好
人共處,而好人與惡人同在。當他們被導引入第二階段後就不同了。在此他們完全融於其
內心的感受更直接的趨向其本有的習性和意向。

  好人與壞人的分離有很多種方式。廣泛的來說,其方法是,先引導那些邪惡的人,去
接觸那些在第一階段中具備善行、善念的人。他們是以一種外表良善的方式被引入好人的
團體中。正常狀況下,他們會被廣泛的介紹或引進各種不同的好人團體中。當好人與壞人
兩相交會時,好的會自然的轉向而離開壞的。而壞的也很自然的離開好的,而趨向與他們
心行相近的人群中,由此地獄的團體就成了他們的終極目標。


死亡後的第三個階段


  當一個人死後他的魂識所經歷的第三個階段是「被教導」。這個階段只有升天或成天
使的人才有的。對去地獄的人是沒有這個階段的,這是因為他們不能接受教導。由於如
此,他們的第二階段就是第三階段,其結果是他們完全回到自我本位,追求個人慾望,由
此而感到,跟他們一樣,追求慾望的一類地獄眾生。

  當這個階段完成時,這些地獄眾生的思想與做事的動機皆是從慾望而來。由於慾望是
與地獄相應的,他們的動機無一不是奸惡的,他們的思想則無非虛偽的。而對自己則因為
私慾而愈形喜愛自己。結果,他們排拒所有善良與真實的一面,即使過去,他們也用來追
求欲望。

  反之,善人則由第二階段進入第三階段,做升天的準備。由於沒有一個人自己能做升
天前的準備,他必須經由教導。對善與真有深切了解後才行。這是因為人們不可能了解心
靈層面的真與善,或偽與惡。除非他們經過教導。在人世間,人們對於道德或世間層面的
真與善,換言之,公平與誠實是可能了解的。這是因為有法律教導大家什麼是錯的,另外
再加上一個人生存在社會上必須遵從道德方面的要求,這些都教導了什麼是公平與誠實。
然而心靈的真與善則必須從天堂教導始得,非從世間。

  除非人們了解並認定上述的實情,他們不可能想到心靈層面的事情。由於不能想到這
些事情,他們不可能產生想要去做的動機。這就正如一個人,不知道某件事情,他就不會
去想到它。如果他連想都沒有,他決不會產生對此事想做的動機。

  當一個人對心靈方面的事情產生了希求的動機,那麼上天的加持就會進來,也就是說
上帝的生命會經由天堂流入這個人的生命中。這是因上帝的本懷流入動機,再流到思想,
而同時流入生命裡,而這兩項動機與思想,是人們無限生命的泉源。我們可以從以上的討
論而了解在世間不可能學習到心靈的真與善。而必須經由上天的教導,而且也看到無人能
無師自通的準備進入天堂,而必須經由教導才行。

  上帝會把尚未教導過,且已完成第二階段的善靈帶到這些地方。這並非指每一個善
人,有些人在世間已被上帝教導過了,他們可經由另外一條路帶入天堂,更有一些人死後
直接帶到這裡。

  一旦善靈被教導後(這只須短暫的時間去同時學習幾樣心靈課程),他們身著天使的
服裝,大部分是白色的,就如同一般布料做成的,穿上後,他們就被帶領到一條通往天堂
的道路。向天使保護者報到,然後他們會被其他天使迎接而帶往各個不同團體,從此進入
各種型式的快樂。


上天堂之路並不難


  有些人認為過個能上天堂之路的生活(心靈性的生活)很困難,因為他們聽說一個人
必須放棄現世,放棄與身及肉體有關的慾望,而過著像有靈氣人一樣的日子。他們認為這
不異於排斥世間的一切,特別是財富與名譽;成天虔誠地祈禱神明、救世、嚴謹的生活、
在祈禱及讀聖經卷中過活。他們認為這就是放棄現世,以靠心靈而非肉體生活。

  但是,在與天使們多次的接觸經驗及討論中,使我知道實情與這是完全相反。事實
上,這類放棄現世而去過所謂心靈生活的人是給他們自己一個可悲的生活,根本得不到天
堂的喜悅。也給他們周圍的人帶來痛苦。相反地,如果人們想接受天堂式的生活,他們必
須住在現世,參與世間的一切。然後經過一個守道德的世間生活,他們才能進入心靈生
活,這是能進心靈生活或進天堂的唯一方法。

  只過心靈生活而沒有物質生活,就像住在沒有地基的房子裡,逐漸地房子會下陷,或
裂開,或傾斜,最後倒塌。

  我們若以理性地銳敏,來檢視人們的生活,我們可以發現三類:心靈生活、道德生活
及世間生活。三類相互不同。有人過著世間生活卻缺道德或心靈。但也有人同時過著這三
類生活,也只有這種人是過著上天堂的生活,其他人則不是。

    第一個結論是心靈生活是不可與自然或世間分開的。他們緊緊相連就如靈魂與肉身。
若他們一旦分離,就像前述一樣,像住在沒有地基的房子裡。

  當人們與天堂內天使們接觸時,他們想的都是莊嚴的事,他們內在的「人」打開了,
那是「心靈人」。

  當人們到此階段,他們已被神所收容及引導而都不自覺。任何在他們道德及世間生活
中所做誠實及公平的事,都發自此心靈之源。從心靈之源來做誠實與公平的事,就是真誠
的誠實與公平,因為那是發自內心底的。

  心靈生活法、世間生活法及道德生活法全來自十誡的誡條。心靈生活法最先找到,其
次是世間生活法,最後是道德生活法。

  在自然生活的人們遵行這些法規。在外表上就像心靈生活裡的人一樣。他們崇拜上帝
的方式也相同,上教堂、聽佈道、表情虔誠、不殺生、不淫、不偷、不做偽證、不欺騙。

  但他們做這些只是為自己(不是關懷別人),為現世(不是為死後提升),為表象(
不是真誠地為內心)。

  對那些心中已明瞭什麼是神聖的,在生活中集中於神聖的法,遵循十誡,這些人則完
全不同。當他們進入了內心,就像由暗到明,由無知到智慧,由悲哀的生活到受加持。因
為他們進入了神聖,所以進入了天堂。

  我們現在知道過上天堂的生活並不難。當不誠實及不公平的事擋路時,他們應知此決
不可行。因為這是違反神聖法則的。當人們漸漸習慣這樣做,養成了這種個性。他們就一
步步接近天堂了。到那時,他們心靈就打開了,看得見什麼是不誠實及不公平,自然就會
斷去。看不見的惡是無法斷的。

  下面要介紹的將使您了解過天堂生活並不如想像地困難。誰不能過世間及道德生活?
每個人生下來就開始從世間生活,不論善惡,每個人都過著,誰不想被稱為誠實與公平?

  幾乎每個人在外表上都練習做誠實及公平,甚至看起來似由心而發。心靈人也需以同
樣方法生活,就像平常人一樣容易。唯一不同是心靈人深信什麼是神聖,做誠實及公平的
事並不僅因遵循世間法及道德法,而是因遵循神聖法。

  人們能進入這狀態是因他們解脫了。一旦這開始,上帝就賜所有好事給他們,使他們
不僅能看見惡,更厭惡惡,終究斷去惡。這就是上帝說的:「我的軛很容易,我的擔子很
輕。」

  一個進天堂的生活並不是隱世而是入世的。虔誠但無愛心(只有在世間才有愛心(關
愛他人))的生活不能引你去天堂。只有有愛心的生活,事事誠實與公平,從內心源發
起,才能引你去天堂。當一個人遵循神聖法,做誠實與公平的事,這心源就有,這種生活
一點不難。

    轉載自 福智之聲 http://www.bwmc.org.tw/mmm_tr.htm#XxNoChg 第一○四期
    已獲得同意轉載
--
獅子吼站 板面介紹:                                         cbs.ntu.edu.tw
禪與靜坐板 - 禪修的心態與調適討論                             BudaSitting
閱讀文章: 第 5068/8640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