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icine ◎ 醫療保健 板主: dave5 |
閱讀文章: 第 3142/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發信人: bluemilk.bbs@redbbs.cc.ntut.edu.tw (~努力拼學業~), 看板: medicine 標 題: 女性紓壓自己來∼靜坐篇 發信站: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B (Mon Oct 30 17:58:06 2006) 轉信站: Lion!news.nsysu!news.cis.nctu!news.ee.ttu!news.ntu!news.ntut!redbbs Origin: redbbs.cc.ntut.edu.tw 你是不是也常有浮躁、缺乏耐心的時候?這裡要介紹流傳已久的靜心法-靜坐來幫助妳 安定心緒。靜坐在經過西方科學的研究分析之後,證實對於一些由壓力所引起的症狀 有很好的抗壓解壓效果,靜坐之後所消耗的氧氣比平時少了17%,每分鐘心跳減少3次。 在美國也有越來越多的醫師推薦靜坐來協助預防或延緩心臟病、愛滋病、癌症、不孕 症等,此外靜坐也被運用在憂鬱症、過動兒或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心理疾病的治療上, 而且也有愈來越多的學校、政府機構、公司行號或知名人士熱衷於練習靜坐。 靜坐的好處你都知道了,現在不妨開始練習看看吧! 【靜坐姿勢要正確】 靜坐的姿勢共有三種,分為雙跏趺、單跏趺、如意坐,無論是哪一種姿勢,都要先遵 守以下幾個要點: 雙跏趺 ◎方法 將兩腿互相交疊,左腳在上,右腳在下,稱為降魔坐,反之為吉祥坐。 ◎優點 這種雙跏趺是靜坐中最好的坐姿,全身重心落在中間,最能安穩持久。 單跏趺 ◎方法 單跏趺就是將左腳在上或右腳在上都可以,兩腳互相調適,又稱為金剛坐。 ◎優點 如果你在做雙跏趺時有些許困難,那也不要緊,你還是可以以單跏趺,完成你 的靜坐 如意坐 ◎方法 就像我們平常盤腿坐的樣子,將兩小腿互相交叉而坐。 ◎優點 無法做雙跏趺與單跏趺的人就試試這一種吧! 正坐同時放鬆 首先要注意必須先學習將你的背脊自然挺直正坐、身心放鬆、保持微笑,你的頭也不 可以歪,最重要的是,我們不是比誰坐的好、做的挺,所以一定要放鬆不要刻意用力。 眼睛微張 在靜坐時,絕對不要將你炯炯有神的眼睛張的大大的,容易分心,但是也不要完全閉 起來,因為那樣會很容易昏昏的,不信你可以試試看喔!開玩笑的啦!所以最好的方 式就是將眼睛往下看,視野變成一直線的感覺。 收下顎頂上顎 在你的頭部部分,絕對不要像個鴨子一樣,整個脖子都伸出去,要將下顎微微的收進 來,嘴巴閉起來,舌尖輕輕的頂住你上顎的部分,感覺好像有口水流在口中的感覺, 做的很好喔! 身體自然放鬆 將你的雙手重疊,左掌在下,右掌在上,兩個大拇指指尖微微相接,手臂自然下垂, 放置大腿靠近腹部的地方,這樣就完成了基本動作。 坐下宜慢不宜快 坐下來的時候不要太快,最好先慢慢搖動兩肩,然後慢慢將腿放下,免傷筋骨,以免 因為快速坐下,傷到筋骨,畢竟這個時候骨質疏鬆也慢慢出現。 按摩全身 靜坐起身前,先將兩手相合搓一搓,按摩頭→臉→身→肩膀→手臂→腰→大腿→膝蓋 →腳踝,頭跟著下去,口微微張開,緩緩吐出一口氣,施行同樣的動作三次左右,可 達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慢慢起身走動 靜坐結束後,慢慢起身走一走,走動時,先慢後快,可不要一下就衝到外面去喔!因 為剛剛靜坐時氣是凝聚在身體裡,如果一下起身,可能會讓身體中的氣無法散發出去 而滯留體內,發生氣結、肚脹等毛病。 剛開始學習的時候,腿很容易就有酸、麻、疼、漲等感覺,只要多練習就能久坐,一 開始可先由十分鐘練起,純熟後,慢慢增加到15、20分鐘每次增加的時間可以隨自己 的情況而定,絕對不可勉強自己,否則可能會傷筋骨,反而出現反效果如果覺得非常 酸痛難忍,可用小墊子,將臀部墊高三至四寸,等到習慣之後,再將墊子拿掉。 靜坐注意事項 •選擇通風、安靜、無人打擾的地方靜坐。 •調整呼吸,並且從鼻子呼吸,不能從嘴巴。 •燈光適宜,不要過亮也不要過暗。 •靜坐前需告知他人,儘量不要打擾,如果有急事需告知靜坐者,也不要直接衝進來 拍打靜坐者,以免驚嚇到靜坐的人。 •靜坐時頸部不要靠近窗戶,以免風吹到頸部著涼。 •靜坐時因為我們的身體保持靜態,全身的毛孔也會微張,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衣 服以寬鬆、舒適為原則。 •另外,飯後一個小時內或是肚子餓的時候,都較不適合,除外的任何時間都適合靜 坐。 資料來源: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 ※來源 : 台北科大計中紅樓資訊站 redbbs.cc.ntut.edu.tw ※FROM : 140.116.78.93 |
閱讀文章: 第 3142/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轉寄 | 轉貼 | m H d | 返回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